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94|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郎的《中国梦》=《木郎的中国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5-7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木郎的《中国梦》=《木郎的中国梦》?


    读完无为教授对木郎作品的各种评论概要,我忍不住有话要说——
    木郎有他做梦的自由,意淫的自由,自慰的自由,反讽的自由,解构的自由,言说的自由。
    我反对以“中国梦”这样富有特殊政治色彩的当代语汇给自己的诗歌命名,但我捍卫木郎的自由。
    我不大赞同标题党的做法,博人眼球与此前两首《穿过大半个中国...》的做法如出一辙。
    能不能来一点更新鲜的,更狠的,更勇敢的?《木郎的“中国梦”》——似乎更加切题。
    因为这首诗,表达木郎自己想要表达的。我尊重创作主体的自由,也请木郎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野心勃勃想要代表所有人。意淫和自慰是个人行为,与自我媾合,无人干涉——但请不要用所谓的《中国梦》强奸他人意志——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铁证!
    这首诗,充其量约略也只是《木郎梦》,或者《木郎们梦》,却大可不必强迫所有读者认可木郎的或者木郎们的“中国梦”。
    写与不写是木郎的自由,读与不读是读者的自由。
    可是当流派网勇敢地把它悬挂在发现栏目的当口,悬挂在诗歌评论的当口,总是有一种霸气十足的味道弥漫在其中。让绕道而行者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这是一种态度!
    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一种怎样的哀痛者......?!
    90后的路还很长,00后也在跟进,10后也有一些少儿诗写者开始上路,诗歌的未来在他们手中。颓荡是一种自由,颓废也是一种自由,颓败,颓丧,颓萎,颓顿......都是一种自由,但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当代汉语诗歌史或许会有多种版本,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有一种腐败的速朽。
    请不要绑架所有人的“中国梦”,也无需站在道德的高地审判与谴责!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忏悔吧,有罪的人们!
    请把木郎的诗歌带回家中让他的朋友和家人读一读,请带回到那些欣赏他的人手中珍藏,请带回那些深深懂得木郎深意的人们的手中当传单一样散发吧——它的锋芒所指,它的利齿所啮,它的暗示所寓.......都只是木郎和木郎们欢呼雀跃的部分,不能代表所有人——当代中国人并非都只用一种眼光打量自己生存的国度,有一种自由更加可贵。
    那就是思想的自由:彼此尊重,绝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任何人;那就是言论的自由:接受者欣然接受,批判者愤然批判。
    木郎依然是自由的,但是我要说,请彼此尊重,郑重建议把你的这首标题党的诗歌改成《木郎的“中国梦”》或者《我的“中国梦”》——作者:木郎。
    不知意下何如?不知张教授作何感想?



                                                                                                                                                                   2015.05.07 夜
来自群组: 现代中国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木郎 发表于 2015-5-16 11:29
贴一篇徐敬亚老师的文章:谈中国梦

呵呵。早已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木郎 发表于 2015-5-16 11:07
接受暗示是阅读中产生的,拒绝和批判也是阅读中产生的,而过度诠释一首”淫诗“是创作主体期待的最好结果 ...

深度探讨,那是一种言论与思想的互动,而非是一种人身的对抗与冲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5-5-16 11:30 | 只看该作者
徐敬亚:谈中国梦
作者:徐敬亚     来源  影响力中国


       从内心秩序来说,现在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最紊乱的年代。谈不上作梦。

      首先,整个社会准则、价值观念紊乱:当今世界上很少有像中国这样言行不一的国家。会议上说的,电视讲的,人们并不真正相信。人们并不惊奇于自己说一套做一套,而书上则写着另一套。生活中人们公开奉行多重价值标准,潜规则在全社会通行到了公开的程度;其次是社会角色的紊乱:多少年来,为官者不想老老实实为官,为师者不想老老实实为师,学不学,法不法,匠不匠,艺不艺,人人都想"挣大钱"。从古至今,中国人奉行的是都老守田园,即使在最无序的春秋、魏晋、南北朝、民国的战灾离乱期间,官民百工也各守其职,社会角色并沒有乱;第三是社会纠错机制的紊乱:任何一个国家,错不可怕,怕的是失去纠错机制。四九年后,中国的舆论沦为工具与喉舌。近年甚至有纸媒公开主张"媒体应是国家利益的'看门狗'"。舆论失去监督功能,司法无法独立,民众申诉无门,呼天地不应,政府自己监督自己。在21世纪信息爆炸的今天,想追寻某件事实的真相,在中国竟常常比登天还难。于是每当灾祸死恶事件发生,当局总是文过饰非,经年累月,积重难返;第四是社会制衡机制的紊乱: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人类文明史上最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自上而下的利益版块拥有党政商军各类特权,沆瀣一气,使社会制约机制失衡。官员贪污腐败成风,寻租贿赂买官卖官比比皆是;第五是终极信仰的紊乱:几千年来,宗教在中国发育不足,宗教信徒在全民人口中从来都是少数。百年以来,中国人一贯秉持的内省修身已步步礼崩乐坏。半个多世纪以来,城乡绅士阶层溃散,部族宗法礼教早已失去了对民众的道德约束。文革后,"献身"与"克已"遭到全民性纠正--于是,当上述精神章法全部松弛后,纵欲主义泛滥,动物性的功利与生存成为事实上的信仰。

  一个内心秩序紊乱的时代怎么可能成为盛世,作梦也是乱梦。

  
真正好的国家,一定是制度框架的优良,一定是人心民力的向善,一定是法制体系的建立--这一切,也一定必须由全民族的清纯、良好的内心秩序完成。人心乱了,内在乱了,一切就从根本上紊乱。
  近30年来,中国引进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念与模式。但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手艺或专利发明。它是饱含人类普世精神内涵的一整套游戏规则。事情越来越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与国民的精神取向与市场经济的核心普世价值观、民主自由的精神支柱相离或相悖,将步步顶逆,最终导致所有的难题与困境。
  普世价值观和民主自由精神不是空洞的,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包括企业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财产私有制、诚信体系、工会体系、媒体信息原则等。
  一个言论自由、政体多元、司法独立、人心干净的民主自由中国--对这梦,我是悲观的。考虑到个人寿命,我绝望。
  
       2013年2月22日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5-5-16 11:29 | 只看该作者
贴一篇徐敬亚老师的文章:谈中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5-5-16 11:07 | 只看该作者
自由人 发表于 2015-5-16 08:22
请你仔仔细细看清楚,弄明白之后再发言,好吗?
我的诗评是在彼此的讨论中深入展开的。对于这首小诗所呈 ...

接受暗示是阅读中产生的,拒绝和批判也是阅读中产生的,而过度诠释一首”淫诗“是创作主体期待的最好结果。木郎也不要自鸣得意,文字背后所呈现的意义无需作者本人跳上前台,作所谓“颓荡主义”(“主义‘一词尚需要进一步商榷)的解说。文本客观存在于阅读者的视域之中,作者与读者各有其言说的自由。
——最近忙得没空来回,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颓荡主义”的提出是从“颓加荡”来的,当然,主义二字我当然知道其重量,当我在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也是忐忑的,一点不需要隐藏。另外,“自辩”一文是在韩总的建议下我才开始起草的,仓促自是在所难免,但对于一首诗的背景说明已经足够了,我想。

另外需要陈述的一个概念,就是自由人一直在纠缠的“中国梦”这个题目,它到底适不适合?如果自由人仔细研究的话,中国梦的提出有多种阐释,其中一个就是“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构成的”,更进一步来说,它既有中华民族的集体概念,也包含了中华儿女的个体概念。那么,这些个体的“中国梦”是否真的正如意识形态所宣扬的那种一样呢?答案是不尽然,张无为老师也阐述了这点,只要有那么一部分是负面的或者不尽然的,这个《中国梦》的题目就是合理的的。

另外从文学手法来说,我已经强调过:《中国梦》无非就是举重若轻,想要的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至于是否能达到?那是文学的技法了。

最后再阐述一点:我是不愿意去阐释我的创作的,这就像让一只母鸡去分析鸡蛋的元素。

非常感谢诸位如此深入的探讨,观点是越辩越明,但切记不要因为辩论而上升为人身攻击,谁也不见得比谁更有优越赶,无非是视角不一样而已。不要因为讨论而伤肝动气,那就真的不值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5-5-16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上来说声谢谢,楼主写了这许多,很多我是认同的,其他的我要说的已经说了,再唠叨下去也没意思,第一这不是一个自由言说的地界,我以前那么平平淡淡一帖就给沉了底,在人屋檐下,投鼠也要忌器,第二,我把这个论坛翻来覆去几遍,忽然觉得和你争论是最不合逻辑的,因为上面第三句话。

说到网名,我向来认为那是一种意识反映,反映了作者的某种生命或灵性体验,一定前提下把它看成很多作品的总标题也不为过,我的网名“一元”就是这样,若有人要结合我的文字来加以评说,我是不会介意的。我想自己还不至于无聊到那人名来开刷,只是“自由”两字深植吾心,若楼主觉得那是冒犯,我就道歉一声,若认为那是低能,我就承认低能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34 | 只看该作者
熊重阳 发表于 2015-5-16 05:23
如果你发的是诗评,就应忠实于你所说的不离文本的原则,诗题是诗歌文本的一部分,岂有诗评蛮横干预,要人 ...


谢谢重阳的抬举,我目前一直是保持独立姿态的自由人。人身攻击这样的手法太过低劣,况且认识一个人是需要足够的时间的。标签不是自封的,网络名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拿这些来说事,也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您说呢?诗歌内容触及的深层问题,我跟木郎交流过。也请你明白:谁也代表不了谁。

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意识是两个概念,官方意识形态对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并非你所想的那么肤浅与简单。我不是民粹主义者,也不在左岸或者乌有之乡,但是你所言的“裹挟中国人”实属臆断。你对当下整个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现状及其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实际状况了解多少?你们?我们?他们都是谁?木郎有言说的自由,但不能凭借个人经验或者当下的各种信息碎片妄下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27 | 只看该作者
熊重阳 发表于 2015-5-16 05:23
如果你发的是诗评,就应忠实于你所说的不离文本的原则,诗题是诗歌文本的一部分,岂有诗评蛮横干预,要人 ...

对于你自以为是的所谓评断,真心觉得你只有写写读后感了。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讨论,需要的是彼此理性面对同样一部作品,在认知与鉴赏之中存在的分歧。

如果木郎喜欢用原始冲动暗示或者反讽,以此来表达自己作为个体对集体意识的对抗,那么我想说的是你试图用“个体无意识”和“超个体无意识”为自己寻找一种意淫的可能,但是一定记得这是木郎的而非别人的。自由人尊重你的自由,可是反对你把这样原始的“个体无意识”偷换成为“集体无意识”,进而移花接木,来攻击“集体意识”。勇敢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承认这一首诗只是“木郎梦”或者“木郎的‘中国梦’”,真的有那么困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22 | 只看该作者
熊重阳 发表于 2015-5-16 05:23
如果你发的是诗评,就应忠实于你所说的不离文本的原则,诗题是诗歌文本的一部分,岂有诗评蛮横干预,要人 ...

请你仔仔细细看清楚,弄明白之后再发言,好吗?
我的诗评是在彼此的讨论中深入展开的。对于这首小诗所呈现的内容,想必没有任何必要反复去寻章摘句吧?

平心而论,《木郎的“中国梦”》是青春期的“个人无意识”对“集体意识”的意淫式的对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一种无力的近乎绝望的对抗,是一次情绪化的宣泄,这种意淫式的对抗根本无法与自由人所谈及的”为尊严而战“相提并论。
”通灵桥“也只是将自己”个人无意识“中原始的冲动欲望,移花接木,摇身一变为”集体无意识“,仿佛催眠术一样,与那些内心荡漾着意淫趣味的阅读者形成一种暗合与默契,这种下半身惯用的伎俩也只能对趣味相投者产生暗示和影响而已。
那些大谈《木郎的”中国梦“》里各种意义的评论,只是被这种障眼法暂时遮蔽,失去了自身的审美与审丑判断力。其实这种被掩饰的创作主体内心最真实的原始冲动,经由缺乏美感的赤裸裸的性事描述,唤醒了某些阅读者潜伏的”集体无意识“,甚至被一些不明就里的阅读者美化与放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接受暗示是阅读中产生的,拒绝和批判也是阅读中产生的,而过度诠释一首”淫诗“是创作主体期待的最好结果。木郎也不要自鸣得意,文字背后所呈现的意义无需作者本人跳上前台,作所谓“颓荡主义”(“主义‘一词尚需要进一步商榷)的解说。文本客观存在于阅读者的视域之中,作者与读者各有其言说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17 | 只看该作者
熊重阳 发表于 2015-5-16 05:23
如果你发的是诗评,就应忠实于你所说的不离文本的原则,诗题是诗歌文本的一部分,岂有诗评蛮横干预,要人 ...

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从某种角度来讲都是一种干预:诗歌采用各种途径与方式干预生活,而诗歌评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干预诗歌。如果都只是自言自语,那还有什么必要浪费口舌?

木郎一直反复强调,诗歌陈述的是一种现象,一种什么现象呢?自由人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你的诗中所说的现象:木郎认为麻木愚昧的国人们被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梦“的强势宣传搞得晕头转向甚至陶醉其中自慰淫乐。自由人反复提醒一点:木郎有表达自己的自由,可是不要忘记了尊重阅读者的自由。过分高估自己的对抗能力,自恋自己表达对抗的方式,忽视了读者的智商与审美判断力,忽视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中国梦“的多元化解读,那是要吃苦头的。话到这里打住,你有继续写”淫诗“的自由,自由人有不予理会的自由。彼此尊重,在各自的世界里安好,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青春期转眼间就会过去,这个世界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但绝不是这样的诗歌所能完成的。多一点勇敢的实践,釜底抽薪,是需要更大的力量和智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05: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