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女诗人赵丽华正常来了一次例假,可能忘了使用护舒宝,秽物渗透了裙子,经血洒在网络上,一夜蹿红,风头盖过当年的芙蓉教主,被尊为“诗坛芙蓉”。一时间,“梨花教”崛起于神州,诗歌的义旗遍地招展,诗坛又迎来了一个恶搞新王朝:3 q8 D! R) l4 M; T& g+ B 
 
: D! v, Z5 N% {  w: l7 v" ~ , z2 [& F/ o; y" x 
; t! n$ L8 M0 K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我说到做到/再不反悔”(《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V  T- z9 K. w 
2 o* v1 j. m, b/ V; d. U6 M  R6 N 
 ! U7 A/ \" n) G 
 
3 p( Z, {9 @. R' S女诗人赵丽华继续说,《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则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发现诗歌被恶搞早已是一个优良传统: 
6 }: `; ~. C% X: n) `) C 
1 W$ u% Z4 \' V/ U  
: g( Q( U0 j" ~7 R; w. r. q 
3 h/ r4 g8 Q$ b0 p! r. B0 W" J对中国诗歌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上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郭沫若、冯至为代表的一大批新诗人向中国的传统诗歌开刀,彻底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形式。这是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恶搞”,它完成了中国诗歌由古体诗向自由诗的嬗变。7 v4 D& E$ v3 }; ^2 x7 A 
 
' r9 ]/ [) C/ X4 x- x& z: [! x/ A$ R  
& e( z& ?+ A/ b 
- H# s5 r1 w. t7 i" f对中国诗歌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蚕长猫样大,猪长像大象;一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妹妹……”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地上,“诗人”遍地开花,诗歌在民间落草。2 o* P1 J8 T8 g* w6 C 
 
( J: z9 \4 A/ N' {5 V! m , z( x1 m8 ]5 e1 l, }0 } 
: Q0 f2 ~4 E, k% u; p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起人为汪国真。他所写的大量小学水平的诗歌,受到了亿万少男少女的追捧。“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只要明天还在》)。一色的这类意象简单、思想空洞、哲理肤浅的伪诗,竟能独步于时代,中国诗歌艺术遭受到了亘古未有的无情戏謔和嘲弄。7 X- M7 c$ c9 P/ G2 w 
; \: K, \& K* ^& o/ ` 
  
; u, K9 n- t; K 
; F- o. o' G( ~" ~7 D, j1993年是中国文学更是中国诗歌的最后一个美丽的黄昏。随着市场经济的甚嚣尘上,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就此永远一去不复返。被边缘化了的“诗人”们,变得更加抓狂和阴暗。为了发泄对时代的怨气,吸引世人的眼球,他们又开始了对中国诗歌的恶搞。一些“诗人”丢下了手中的水笔,捧起胯下那根丑陋的阳具,开始“下半身写作”,对着皇天后土,喷射他们那恶臭的精液:. j0 t+ v) \( X: U6 O, X 
+ g+ F8 G1 H' v- {# ~0 x0 B9 E 
  
5 o, A  I9 ^2 Y  ^; @$ I 
# q% s$ r# m5 x0 ^& l“晚上十一点后我又脱光了她的衣服/在她一双雪白的大腿间/我一直眯着眼睛瞧那处微微闪光的地方/摸了又亲/终于狗一样爬上去/又终于尸体一样滚下来/早上醒来时艳子说我爱你了列/声音湿湿的仿佛带着昨夜的露水/我没有说话/我转过身抱她/可我转身的时候弄折了几枚早春的阳光/当我抱她的手就更用一点力时/她伸手下去/要拔我一根毛/又拔她自己一根毛/接着一根绑了另一根/绑好了给我看/像个卷卷曲曲的十字架/我说艳子这是干嘛呢/她说你猪呀今天不是情人节吗/我就做个情人结呀/说完她把它夹在书中/有刀歹的诗的那一页”(沈浩波《情人结》) 
7 P2 u0 U3 W. m$ [ 
5 D' X" p; `7 p1 N4 g* N  
' ~) r$ m+ y# V3 J  [. h0 i8 w. D2 K5 b" h0 K 
洁白的诗歌床单上,由此布满大块大块的精斑,不堪入目。也有一些“诗人”,狗一样翘起一条腿,对着时代的洞穴排水;或者脱下裤子,蹲在时代的马路上随地大便——他们一边排泄,一边这样高唱着“造粪之歌”——  H& }# c/ F: q7 ]- O7 s% p( a 
 
3 `% c, |0 c" p# v 1 E* \- E7 x1 `* M" V' ?0 t 
2 Z( m" F7 E# X* g1 _) N 
“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屁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屎90公斤/尿2500泡/屁半个立方/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 (徐乡愁《屎的奉献》). o+ S. {6 Q) u% i, ]3 ^ 
 
' m# b: E9 ?- y( f' ~ : V* q1 i! F) \4 Y 
* C$ _! g( j1 b0 g 
或者这样高唱着“垃圾之歌”—— 
! v. ~% J" P3 T3 m* m' o1 i( [% N 
- @& {2 a& B+ d, ~  ^$ P  
0 N  V; J; m" k* ]7 w& f 
( w6 `9 G& X+ V5 P; g( v+ ~7 w“我的理想就是考不上大学/即使考上了也拿不到毕业证/即使拿到了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会得罪领导/我的理想就是被单位开除//我的理想就是到街上去流浪/且不洗脸不刷牙不理发/精神猥琐目光呆滞/招干的来了不去应聘/招兵的来了不去应征/我一无所有家徒四壁/过了而立还讨不上老婆/我的理想就是不给祖国繁衍后代//我的理想就是把自己的腿整瘸/一颠一拐地走过时代广场/我的理想就是天生一副对眼/看问题总向鼻梁的中央集中/我的理想就是能患上癫痫/你们把我送去救护/我却向你们口吐泡沫” (徐乡愁《我的垃圾人生》) 
! O. r& ]' ?4 R3 i! D/ e) _* @6 q7 [  e1 B. r% f 
  
/ P: {: O0 v1 c3 { 
, H6 [' ?; c! l( |- l; C1 N无论是沈浩波的“下半身”,还是徐乡愁的“垃圾派”,尽管他们排泄得通体舒泰,却并没能引起多少人注意。大家都忙着赚钱,即使他们偶尔嗅到了几丝微风飘来的恶臭,只会猜想可能是哪家四条腿的动物在拉稀,绝对不会想到原来是几个两条腿的诗“人”在排泄。因而这第四次恶搞,只能是小范围里的一出闹剧。 
. B" ]6 P$ q2 }) V- n 
+ y8 |% ~  S2 _$ | ) [6 D, W  H& u) a2 B 
. N, Q7 {0 J$ j4 @" ]- z- f 
这次赵诗人的不慎“见红”,竟引发了中国现当代史上的第五次诗歌恶搞狂潮,这实属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诗坛幸甚!诗人幸甚!谁说诗歌已经日薄西山,气数殆尽?难道你们不见赵诗人经血渲染的裙裾,飘扬在中国诗歌的天空中,已经蔚然成一场瑰丽的晚霞??赶快拜倒在赵诗人的石榴裙之下吧,让我们山呼:“梨花教主!英明神武!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_5 P9 J+ K! ]( m3 ^( B3 Z3 [1 r; }: J1 c/ d' n 
  
5 n1 |3 ~- J0 R' q7 i; f+ `) M 
; m7 T2 Y3 ^; c8 ^" p然而,我还是为“垃圾派”诗人徐乡愁感到惋惜。按照他与赵诗人两人对中国诗坛和中国社会的贡献来说,显然徐诗人的贡献是赵诗人无法相比的。粪便再臭,毕竟可作肥料;垃圾再烂,也许可以回收。更何况,牛粪之上,常常可以开出绚丽的鲜花;而经血纯属废物,哪怕这经血来自于赵诗人这样一个著名的美女、诗人和作家。因此我认为,这一代诗坛教主的宝座,本应由徐诗人来坐才对,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轮到赵诗人的。莫非在这个女色时代,女士一切优先,男士只能退避三舍? 
. X8 B9 A/ p6 \7 I% r) W 
% B. \7 A# q& I" J  
  K' G# Q4 A% @' n 
& b& y3 P5 [) A  H6 o当中国诗坛的天幕上,布满了粪便、精斑和经血,我不知道诗歌的真、善、美,匿身在何处?我不知道海子们的殉身,价值在哪里!4 k2 P" a: j7 I% s9 f) w; @ 
* X, Z1 n. z* m5 a! @4 O 
  
2 d8 u3 B% K9 f( N" @1 B( U5 H; H$ E7 a. D+ J 
呜呼,诗歌! ( Z) H0 d9 a) L( v  E 
3 [- ]) F% f  @ 
 
5 l: a4 S" I7 T; K. g7 B+ X9 A  h ) v% X, u& P- e3 J( L: B; o+ S, m 
 
6 g' o6 r& }4 I* c8 P1 a 
. {# Q8 j9 m# o2 h/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