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与无我之境共建孤绝》
《斯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1985
接触这首诗很早,被众多人提高了分贝的一首诗。我一直不以为然。前期我重读再重读,甚至我认为第一句就是相当好的,朋友却说是最差的。这让我很不服气,我还是读,仍然认为是相当好的。这是一个爆破点。我不妨试谈一下全诗。
题目斯人可以理解为“斯世”也可以理解为“小我”。
先说“斯世”,有我之境。在极静的环境中,诗人体验到的是动态的,这种静被诗人主观化,认为是一种叹嘘。为什么是叹嘘?后面说,虽然这里是静的,但在世界的另一头可不是这么回事。叹嘘说的也就是静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后面进一步证实,因为人的存在,世界之大,许多不为人力所能及。唯独人的感召是相通的,从密西西比河这个地点让人认识到诗人所言及的是蝴蝶效应。静者不静。
再说 “小我”之境,小我可作无我,与万物无关。而我又是万物。从这点看,静与我无关,与谁有关呢?谁反观静而叹嘘。当一只蝴蝶的翅膀扇动原理存在,地球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平衡律,人的缈小不值一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我即无我,我为万物之物。
全诗由静与叹的主观介入引发对宇宙格局的思考,构成了“我”之于世界的有无之境共存,突显出“我”的孤绝感!
2015-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