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往事(三)
文/小陶
放牛娃
竹林窝是个村子,上初中学堂的路上。
十几户人家,村西的两间瓦屋,放牛娃阳伢的祖屋。
一家三代,奶奶、父母及兄妹四人在一起。
父亲在外县教书,因划右派遣返原籍劳动改造,全家苦难地生存。
阳伢,素小懂事,
上学读书,放学放牛,打猪草割谷插秧,尤能捉鱼鳅。
恢复高考翌年,上了大学。
而今,兄妹四海为家,事业有成,父母精神爽朗。
放牛娃成了生物学家,做了大教授。
初中学堂
在李塘,离家三里地,上学走田埂放学走村庄,
路经三四个村庄,才到得家来。
学堂是个四合院,一半是地主的宅子。
教室三间,老师办公室宿舍和厨房。
操场,在院外坡下。
午后广播操时,领操人站在坡上。旁边,
斜立着一棵开粉色花的树,煞是好看。
月夜
乡间的路,像一弯苍白的河,流向远方。
一脚下去,怕掉了进去,先轻轻地走,后来咚咚地跑。
稻田上,飘着浅蓝的雾,有些白,远处是蒙蒙的深蓝的田野。
一团团的,村庄和树林,暗黑的,一会浅一会深。
萤火乱飞,虫儿叫,蛙鸣一阵一阵。
池塘边,飘出了童声的合唱:
夜火虫嘞,高一脚低一脚。
高一脚低一脚......
萤火,忽高忽低。听,谁的笑声越过蛙鸣,
升上夜空,逗乐了星星。
月亮躲进了村树,儿童追逐笑语,唱起歌谣:
亮月爷爷跟我走,我到桥上买芭帚。
细细刀嘞割韭菜,萝卜角儿下夜酒。
月亮,在树梢,在池塘,在天上,在东边的山坡外,
在欢歌里,在孩子们的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