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2015年4月号,总第61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 }' w; m. t2 ~3 m3 p1 d) |% }% i(2015年4月号,总第61期)
4 ~, G3 a5 x  j' K% e+ `3 w3 o
: s$ l2 M6 P; H/ z1 R. N主编:冰河入梦
0 U; \% h9 ]: k, Q$ n
" s0 e# \1 |. L& a$ x5 v$ @: x5 f" C! j

& m" n) D, }9 o! v  v【诗歌作品】
' a% w, `- F5 G' R
# x3 m$ l5 u* p* \《竹笛》
7 K  y: r# l4 s& O5 N/ i作者:也牛
- k2 A' M( ^; O* B& m/ T5 \) O0 c$ m4 q5 l( U9 e
# {# P3 v- T/ G' ~/ S$ _+ _
未通透, b" n2 z; U/ G3 Z' g' M& |
之前" v0 e5 u, ]5 M( M( C  P; G: S
, }- Z# i# D" G! [0 Y) ]- A
发不出4 ~" U  z2 H7 I& g6 V- m
天籁之音5 x0 R0 R% C. R8 e- c

9 s# j0 _7 Y. ^+ m推荐人:图书拥百城
5 r% h8 @& g1 d0 G: _' e推荐理由:何止竹笛,万事万物皆如此。此诗饱含哲理,也大韵禅意。
+ X: U1 Q+ `, h4 a7 X要想发出天籁之音,必须先自身通透。
! k5 P5 |; J1 i, }1 f) l, a同时,只要坚持修行,会有通透之时。
1 D3 D3 F; |4 K' [
  c: a8 {2 f+ N8 ~" _  x' N/ ^《微雨杏花》' n" |7 d: O4 i4 C% w& p$ q& N
文/朱枫
8 d  ?8 \; Z/ v9 Z9 g+ z' |5 |  x0 |3 T0 u
微雨如烟,茏一树粉白的杏花; r$ v9 r/ E" d
轻轻的溽湿我的呼吸
( {" q" l" }! x. Y7 Z6 y5 N& f7 L8 {- t( J. U+ s
小小的雨珠,一个个贴着花瓣( U6 `# k0 l7 u8 _% f  @+ s
渐渐的有些拥挤了
2 @  F- K- a; C9 O6 k/ l: \; O8 n/ W: t! C& @( U. D8 h  {
一滴又一滴,从高的花朵! Q  L1 k0 m/ l8 I4 W) ^
层层滑落到低的花朵上- w2 g$ x" \7 `: s; ^# }

) h4 U* U8 O7 L9 J3 G& ?% N( Q/ w有那么几滴,掉进我仰脸的嘴角
# v$ ?  n4 U  m$ H% o- g; O春天,有一点微凉,一点微香0 N  K' M: l0 ~' ^1 x2 z
0 _% H8 S' s' ~* l  g. _; h
荐者:昌政6 z: m! }$ F/ A/ Y+ T
理由:“春天,有一点微凉,一点微香”这是体验,更是发现。禅悟来自入微的体察,静寂的感受,从而获得生之欣悦。这首诗写景生动,有层次,有情怀,让人平和,会心一笑。
  |/ O  V% t6 k' O
# u0 E; q' D' P/ H' `《雨中观窗》
! z# r; y* U, Z: Q! q7 d文/朱枫
5 U$ h: |5 O  U4 a) X" p! z
! n/ y& c1 D7 s% i3 V雨点在窗玻璃上, }$ q* k& p* u% j
打出道道斜线; w  q; d1 T, ^( ?  {
窗内,热气在玻璃上1 `+ k* x, {2 @) y1 f) f3 Q
凝成条条直下的水痕: i% f, M- R' [9 Y/ m. p: _
! q% |* y+ u# g$ A( a* R, q
一块玻璃内外6 M$ V+ I+ P1 t1 b$ J" R
走着两种不同的水路
2 @/ I9 N( F$ \( w急切与缓慢6 s: p! C* `2 T3 @, U( }4 Z% {* J3 `. X
逼迫与自由
7 m% {1 R9 I6 t* }5 Z, S: b9 X6 f0 I0 F' b' O1 V
一片窗户,一片
8 D( [1 ?, O7 O0 S/ x里外透明的模糊: ]0 D- @3 K$ \" K' Q5 H

4 C2 J! h% |+ l% F* A推荐人:奥冬  m( Z9 P; K0 A$ _
推荐理由:第一行的双关(“雨    点在窗玻璃上”,“雨点    在窗玻璃上”)还只是个小技巧,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觉悟、思考的境界。玻璃,一种透明的存在,而使得内外的水痕截然不同。又是什么,在分隔我们的心内心外?; B; C* F& Y% q4 [9 z2 [* W

' t' }3 ], B/ ^, y( P) S《只拾松下的风》) a' D& F  M6 ?/ s
作者:首滨
( N% v6 h$ q: }) A5 Z" ~
( l" O6 R  H5 E% Y见这粒,那粒,不回身又见一粒,; J# h+ n' {  A  [# j1 V9 Y; m
不用问都知道,见的是一个东西,
: M! m& c- Y; \* I那为啥不拾呢?提着的是只无底的篮子。# c! L0 Q% O- J4 T, Y" {, }
4 c9 ?* E  s8 o# M  }9 I
在松下拾松子是秋里事,拾松子的是为食其味。/ @2 L# h( R1 x# r: Q- ]8 x; c
为别的,只有一,就是这人松下不拾松子,, z1 v0 p2 @$ z/ a# q
只拾松下的风,拾多少,谁也看不见。
7 h; f) K" V4 G暮时归,下山来,篮子里还挺沉,
' ^& w, a4 A4 Y: ^) q( N4 a4 ^5 _逢人便讲,没白来,白来不是来。, A1 K2 T% N+ L0 H

  v( p% i9 U4 R# h说怪不认怪,自称是痴,暗笑他人愚,  P, L9 G9 I) _/ n: R) u$ z: d; c
松子一斤多少钱?淘宝网上四十元一斤,8 `, f6 H' k5 ^0 X; U+ a% o, `
送货上门,还包邮,加减乘除一下就明白了,& Z: _+ K/ g/ ^4 h7 D
还用多说吗?无人去理会,多时都只见他,
& M4 Z* N( ~: H一人,一影,一举一动,自去松下,自回山下。
" H6 R# Y, P1 Y但松下的风,他拾来都放在哪里了?
) V! m& F) B' G  N$ q9 Q. ^
$ R; O. c! G- G" ~无谁知晓,玄趣的事古今多有,
' J, D  Z4 r; ]8 V- }% L( @这人以疯癫状行之,左看右看,都是不破不败,
7 L& b9 Z7 X# D& E: a% R& F4 R提着的风,轻重好像也不在手头上。( ?  E9 L/ Q1 M2 q+ \0 G( F5 ?
口里总是磨叨着:这个不是,那个不是,
' i' p, ^7 I/ ~2 W9 w+ x非要有一个“是”干啥?心多累啊。
3 j1 d6 ], d2 t8 p. r一只无底的篮子盛多少风,都不少,  {' m' [; i( F/ |* Z
天籁半个,自己就够用。
; x/ D. z+ J$ b
* _1 U6 I  d* l. n0 w. W; I# s% N# ~这人有名乎,住在哪里?不用问,我告诉你,1 g' S5 b3 N5 ]! r4 G4 u) D2 I
那个人就是另一个我。他拾松下风来不做甚么,4 T* _5 j7 o. u( R( t8 e) F
只是寂静下来,听取它的声。7 W$ B1 w, H# q6 V8 b3 c
李子推荐语: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自己对自己的开悟,禅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 k. [/ [! H; i' h$ I% v+ `# V
# h# a0 t# a6 z( z5 b《这里这时》
3 }+ W- i8 E7 ^1 [3 O4 r5 x$ y" `作者:首滨. B$ Y% w! A% L$ v) ~% c
* Y" U" Z8 J/ i- s! l
这里这时,还不到冬,
6 e& |+ G3 d! h7 Y: a- a- O! \是秋,景色清凉,蛙声渐熄。
9 U2 \+ c4 ~5 l! p2 w/ `* a" N( o) g; B/ U2 x1 U( m# k
此刻拿出这样的句子:望断天边雁,一叶落,) h2 r1 s( y9 U  |" y
知天下秋;垂钓不做饵,愿者上钩,来的是明月。2 G2 U7 G$ |0 Y) v5 }* q" X
有人读吗?迎面来的风,拐向西,吹动民间的钟声,
' @; Y% t0 S9 b  u/ U1 g: ~和菊香深处舒卷的柴草味,而无动于衷的是谁?
. c; u# t& ^4 ]# c) A这时一只陌上鼠,以灰色调子,在这苍茫里,# M0 |! U" L7 W
很望一眼夕阳西下的夕阳,便扭身走自己的路去了。
% J& Q# m8 y7 K: k+ U去的路上唯一的风景,是面向东方的一个稻草人。
6 R, o/ E7 r, w* l7 Q/ t/ [, e: W) D3 N' E
有犬吠的曲径幽深,跟在一个朦胧的身后隐现,
& @, J* L* Z0 Z我这时在拿谁的面孔出现?站在这个位置有无讲究?
/ b, \# q% \& X3 d  S0 S迎面而来的是远山近水,且不见一个曳杖的行者。7 D2 G7 i/ G4 E4 @
躲躲闪闪的俗世的灯火,在暧昧的光里面显现几分诡异,5 I* W; [8 f3 k- [* n; u
几经探测,我举手投足得到的都是冷,同行人在哪里?0 P) b* Q# ]6 }( k! Q: I  q
郊荒,无庙,亦无道,连个咳嗽也是自己的。; S9 Q+ U4 U6 h+ J
偏僻是个生冷的词,不可触碰,念一句生暖的话吧,
' M/ m5 z. q5 P* t- B这也是一只蚂蚱,在秋后要的。
: i0 i- Q# H- S3 Q5 M! s: t& `; [0 Z; [  W7 H
梅在初霜上红,寒再寒,挡不住的香,一日十里远;
7 N$ ?( ~8 L' ?% P- ^9 s携琴觅句,过小桥,,便知去处有暖。3 p4 c& m0 }& V9 b  S3 _. m. R6 K
我的半生费时费心地想读懂一个字,结果还是没有读懂,
( \( q7 I# ?6 t2 Y& R) @/ I7 S. H这个字是“命”字。不讲这个了,在路上举望的平仄,1 W. J: A  w( P. f2 K) N
是哪位粗心人的丢落?沿路去捡拾又会是谁?
! U6 v  g) u3 \+ m  ?而这人一派旧风光,却没有碰遇上一个旧人。
) {: n$ H4 x+ y, Z# \4 d0 _
: v3 t" u4 u$ V2 j% A3 U在这里,在这时,/ S: g1 @5 w& y
时空在流转,秋正向冬里去,去多远是好,* q/ l3 \3 L+ d* S" N1 f. }
不得知;眼下只见一个怀揣玄意的风,
4 G0 |0 V( m7 ^9 E+ d& \5 t在一扇门前掐指卜算。/ Q# x: ]& B7 i
- V* X( i# t- E" g
推荐人:奥冬7 X1 D, G7 S/ Y
推荐理由:意象和谐而别致,语言跳动而有趣,禅境在文字间流淌。
5 f% L9 k5 _. n) M3 m$ P0 ?7 L% I3 {7 Z6 N3 p
《木化石》木化石
2 w' D) x( z; k3 v作者:苦李子& I0 K2 b& i! }% Y) b# I/ P

( B" a) j+ n! J. {( R! F脚步,突然轻了6 {3 O& d0 X0 b# o3 ]
楼房河的清脆也低了下去$ K( K, w  B. I0 I6 n  Z: d5 `
子午道旁,一棵坐化成石的大树
( G$ @- x# ^1 @1 q9 C) l仿佛正在参禅的佛祖
) E- q2 Y5 A3 K# p4 C& k" S大肚高昂,笑意融融% D3 ]) ]/ q: l" s. `
" w+ I) t( ~' p! h. ?1 p6 K- k
我们这些凡尘俗子,深一脚
& I5 F( j9 m! Z' F% \5 H5 Y# M4 R, k# W浅一脚
4 D3 q2 t. M+ u* _1 S向他靠近
- `* k( s" l) s7 q: N( @/ M+ [- z/ M
此刻,春天的石头' `0 E* O/ o; E
就要发芽
* c& N3 s3 O$ ?( m! `- Q  B& P& D+ O1 y9 E4 d' F* @
推荐人:南北
$ h/ G& L$ K/ f* M7 l推荐理由:李子的诗,大多有故事情节,但又不算叙事诗。这首被从组诗里面挑出来,因为我看到最后的两行:此刻,春天的石头/就要发芽。今天刚好谷雨,正是植物们的好时节。
: L& K9 f( c4 F; x8 p6 S  h$ Y( b
" n, h( g# s$ m  T0 I7 [% {7 u《窗户的心情》
- x4 ?9 q6 h& r' C' o  z文/岱下人家2 k- Q. R! b" N# i4 ?, j
: y/ k2 z; X! G
梅开一枝
8 Q3 O7 q7 F# ?& G2 t" S. c5 c3 U2 ~* ^月上半轮
/ s8 w, B, ?4 i; W8 i5 t% Y# W) ?  K0 Y5 T$ L0 H* G! n7 K
之后是淅沥的雨声
# e/ U, O& ]& G- F1 b6 ^* @时而伴着落花,有时
# ~. O- y9 [0 h/ z打哭了梧桐, O; k6 t9 \9 Q  z  Y

  l  ~9 E3 U' a5 h# b' t窗户只是看
' R$ q- F: H% k" Q* W0 F7 J; S- w只是听,而后! X5 D1 Z8 e" b% j) [
闭上眼睛
8 q7 P1 m' d8 Y* b) N& V; \; V: j
推荐人:奥冬6 k1 q2 E& \5 D2 a( ?- l% t3 }
推荐理由:第一节,只字不提窗户,但有了题目,我们知道它在看,在欣赏在陶醉。第二节,雨打花落,我们知道“窗户”在听。第三节,看和听出来了,前面加了“只是”二字,这就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所以,后面的“闭上眼睛”,也不是“心有不忍”,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解脱。 # T  H& D. G0 @0 Z- L2 @
! j: ]+ A: d, Y! I
《水中月》2 G; u$ Q1 }1 C2 D) m
作者:清风' d) ^- b# ^' z$ X" |) j
8 _! ^9 q5 U6 o2 Y
天上的月亮, q, X. W: k! M# f) `
坠在水底
0 _* h5 e  d3 D5 m& w' Q& Q6 f6 d我想& u1 L: f4 y, T  b7 D2 {
俯身. E0 l% _, a1 X1 m
把它拾起1 H$ g  }  `" q5 j
低头1 Q5 `5 T) u% z; a5 M; P
惊见) U4 D7 i) N2 f: ?) ]( O7 v
自己的脸+ G/ m* |3 d: H4 m5 k5 \) M2 m
& j6 _1 ~% F% X+ ~! c
推荐人:奥冬0 ]: N4 n1 }0 n4 W
推荐理由:月堕水而欲拾,是谓慈悲。低头见自己的脸,悟了没有?; e! u: r0 _2 I  p/ r& f

1 j( ~: M* G* \; |6 Q【理论随笔】
, Z1 r2 Q/ O0 M3 Z5 S! f- [: k! C+ w
古石现代禅诗赏评
3 Y! P: d% x4 R; j3 d+ |6 H% y& I8 W( t" k9 ]. z
星儿叶子/文
3 a2 \6 ?; R; S: X( w7 O: U
$ v9 E" O- T1 R; g4 L1 \世界的本质是“空”,禅悟,就是以直觉的方式领悟万物“空”的本性。宗白华在《论禅境的表现》中将境界看做三个层深:直观感相的摹写为一,活跃生命的传达为二,而最高灵境的启示为三,禅境代表中国最高的艺术境界,其主要特点是“超旷空灵”。: c0 Y! H! F& A: h7 Z2 h

# Y9 V2 _! u2 p+ F1 m蒋述卓的《论洛夫中后期诗歌的禅意走向及其实验意义》认为禅诗是一种静观而得“主客合一”的思维方式,追求真我与超越时间形体的心的趋向,由一种用禅打破因果律切断联想的思维方式,造成诗境的空白与超越性。古石诗歌的自我观照性非常强烈,他把自我融入事物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甚至他经常把自我也作为外物的一部分进行观照,这非常接近于禅定的境界,这个时刻,物我相融为一,达到一种非常宁静平和的状态,似乎呼吸都是停止的。《一切都在缓慢中趋于宁静》是进入禅定的一个过程的写照。如果禅定当是连“缓慢”也感觉不到了,是止息,是停止一切声响和运动。诗人追求一种缓慢的生活状态,而且发现一切都在缓慢中趋于宁静,这是相对于浮躁的世界的一种理想追求。你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浮躁的心态看到的就是浮躁的世界,宁静的心态看到的就是宁静的世界。诗人的心是宁静而安详的,诗人的情绪外射到事物上,一切事物都缓慢下来,一切都在缓慢中趋于宁静。“和我一起同行的蚂蚁” 、“清溪河的流水” 、“河面流动的船只” 、“在清溪河上空滑翔的鸟儿” 、“天边散发余晖的落日” 、“吹向远方的河风” 、“被风吹动的树叶”以及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是缓慢的,并在缓慢中趋于宁静。这种宁静的心态就是禅心。
8 k. d& u6 X+ q- }+ t9 k2 @; P' C7 v7 A) Q
洛夫说: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都有一种飞翔的,飘逸的,超越的显性素质,也有一种宁静的,安详的,沉默无言的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隐性素质,这种隐性素质就是诗歌的本质,也是禅的本质。静默之美,是现代禅诗的重要审美特征。古石在他的《诗歌笔记》中说:“现代禅诗写作,最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没有这种内心的宁静,就难以与外物达成同一,也难以达到一种内心的高度。” 古石诗歌是最耐人寻味的,他旨在给我们创造一种禅境,他诗中所有意象的构筑目的都在这种境的创造,表面看他处在外物景象之中,其实诗人一直处于内心情境之中,那些意象是被他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的。可是这种比较极致的情境状态是很真实的,只是常常被浮躁所遮蔽,我们常常体会不到罢了,这种情境更接近于万物关系的本质状态。他所创造的的情境的味道很迷人,似幽微的迷香的味道,有让人安神入眠之效。《别说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一种体悟状态。大自然是美妙而精细的,那种美妙只有宁静的心才能听到,看到,感受到。诗人特别设定了一个情境,就是安静、干净的情境。不要说话就是不要喧闹,不要浮躁,凝神屏气,归于内心的平静,让人进入与自然相融为一的状态,才能感悟到大自然万物美妙的生息。那栖于枝头的一朵白雪如纯洁的花朵圣洁无比,梅花幽微的香气一缕缕飘散出来,一袭柔美的月光轻轻披在你身上爱抚着你,轻缓的乐曲慢慢飘动,轻抚你的心灵。这一刻,无限美妙,而这些美妙是一颗浮躁的心无法感受到的,所以诗人小声告诉你“别说话”,去静静感受那些美妙时刻吧。& g) P& e+ h0 R2 k7 y$ u
$ W  @2 L9 G3 L4 _% V  R) i% l9 V3 H
洛夫还提出现代禅诗需要具有“现代美学属性”  ,这一美学属性即是“空灵”。所谓空灵,根据叶朗的说法是,空灵的美感就是使人们在“万古长空”的氛围中欣赏、体验眼前“一朝风月”之美。永恒就在当下,这时人们的心境不再是焦灼的,也不再是忧伤的,而是平静、恬淡的自由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了悟生命的意义,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愉悦。叶朗的思路在于禅悟是一种从当下的感悟世界领悟一种永恒的空寂本体。当空灵成为审美形态,这种空寂的“静境”使人获得平静的解脱感、恬淡的自由感而有“静趣”。淡泊宁静的无我之境正是禅诗所追求的境界之一。诗人内心强大的宁静传染给了外界,包容了外界事物,构成一种创造出来的意境,看似现实情境,其实已经完全是艺术情境,禅定、禅思、禅境突出呈现出来。古石在现代禅诗上的创造别具一格,诗人更多的不是在创造诗歌,而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禅意的精神追求和生命追求。《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一诗中那些有形的、无形的,大的小的,快的慢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在高远的天空下,辽阔的大地上奔走飞行,生生不息。“我看见自己从我面前走过” ,他总是剥离开自我进行观照,把自我放在与万物平等的状态下进行观照,我与物同,也像一阵风、一匹马、一列火车、一只蚂蚁一样,诗人感知着自我与那些事物合一的境界,而这正是一种超尘拔俗的空灵境界。
4 v( b% T: Z. Y+ q, D* c6 {4 b6 I1 Y& ~1 [' |1 g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静观万象,参禅入定,方为本我。古石的《石墩》一诗则是动与静的对比,“石墩”是一动不动的,“鸟儿和蚂蚁是飞行和爬行的,“我”则是处于中间状态,处于表面状态的静与思维生命的运动的矛盾统一的状态之中。诗人与外物形成了一个暂时平衡的系统,平衡也是一种稳定状态,也是安定的,宁静的。最后,诗人起身,仿佛感觉石墩也正要起身。是诗人融入了石墩,还是石墩融入了诗人呢?总之二者达到了融合为一的境地,前一刻诗人是石墩,起身那一刻石墩是诗人,人与物没有了分别。这首诗在动静的对比场景构筑中,体现了一种万物生态的平衡,表现了诗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身处其境的自在与安详状态。诗人构造的这个情境很独特,他与石墩的交流达到和谐无隙。
+ d  D% Q: j) g4 r1 F
! p, u! i- f5 |: Q( H“真正的禅诗超脱了生命空幻的虚妄感,找到了自性的快乐,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境界。”(《接受与再接受的向度偏移 —— —山到史奈德再到“新禅诗”》)。古石诗歌趋向于内敛宁静,他的诗更靠近内心的宁静,表达宁静安详的情境状态,是一种禅定的境界。这种境界更接近自然界的本质存在状态,但诗人还同时表达着这种宁静状态下的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他的诗歌形成了动静矛盾的统一。《这样的时候》诗人喜欢在安静中体悟生命的真谛和美好,他安静地坐着,看到一只鸟儿跳来跳去,“听见周围不知名的花草静静地欢叫声” ,诗人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欢快,他感受到生命存在的自在与安然。诗人同时写出了人们的一种平常状态:“更多的时候,我夹杂在人群中不停地奔跑,仿佛被什么驱赶” ,这是人们生活的常态,是一种不自主的无奈的生活状态。很明显,诗人不喜欢这种状态,他更喜欢那种接近生命本真的生活状态,就是那种与万物相融为一,相依相偎,静静感受着自然美好的生命状态。8 c+ _/ U5 n2 Y4 A
$ \3 M8 Y0 o- @( n4 U# T" q5 p
古石的诗歌是比较典型的具有禅意的现代诗歌。
( P+ k6 O8 ~# q+ g2 k" I  S1 Q2 m9 r4 ?4 k$ o  l
附:古石现代禅诗5首
# Q9 h: Z0 b6 O. L2 x5 D$ b2 D- Z+ R) K9 V
《一切都在缓慢中趋于宁静》" c, b" T" L$ E: ^- Y5 F

/ Y$ m2 }: [5 L9 x6 D/ h3 G黄昏时分,我喜欢9 K1 X3 c2 t  s" ?
在清溪河岸独自漫步$ J& Y1 v& L/ v- F# J: U
有时会想点什么
$ i  i: m2 B" j8 R2 v有时什么也不想
6 O- Z0 {/ S3 G9 [, D4 n: l每当这时,我看见
( A5 k4 ?1 j- |& y& l0 z7 X和我一起同行的蚂蚁是缓慢的0 _3 M2 j# e% \4 |; P* u' R- G
清溪河的流水是缓慢的
: Y8 _$ F3 I6 q8 Y$ L/ M河面流动的船只是缓慢的( p- e' k. j( f
在清溪河上空滑翔的鸟儿是缓慢的: \2 z, V7 z3 B! v5 q' U8 p/ o
天边散发余晖的落日是缓慢的
6 S3 q2 T9 {/ ^1 h/ C  Z- i吹向远方的河风是缓慢的" I" H: v0 Q3 {7 Q6 s! y% @5 S# [8 m
被风吹动的树叶是缓慢的5 a: A+ H: `4 Q1 _/ A0 ~5 O( J: d
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缓慢的
0 G+ d- y6 O5 I) V& Q仿佛一切都在缓慢中趋于宁静   # W9 ]1 t! \( Z# c3 g
0 m7 Q! j0 |6 Z( m6 G
《别说话》
2 i' @! b& k3 F3 ]8 I  {5 J9 D+ g: s0 {/ R5 c. W% c( k
一说话枝头上的雪就掉落了
! S0 o; T$ ]) g! e一说话那支轻缓的曲子就听不见了
% v* \7 Y" Y# K& W一说话那朵梅花的香就闻不到了
) i9 r5 l, g/ B现在,月光轻轻地披在你的身上6 }- G$ \; B) t' p
别说话,一说话月光就从你身上滑落了1 Q8 }* X5 t. O( z

% i: y+ J$ r" F! ~2 l" Y《这样的时候》8 |2 ^$ Z! S% x  ]& x5 b) |; A. S
这样的时候. w0 c( N5 Z8 H% T: t5 y3 A
我愿意就这样坐着7 H0 a' L" a' Y
是的,我愿意就这样坐着安静下来  " M4 p/ Y3 Z& @5 y( z
更多的时候,我夹杂在人群中
! L7 U2 q2 N3 v不停地奔跑,仿佛被什么驱赶$ D, ~% }! Q) E$ I' G
此刻,一只鸟轻轻跳跃在我眼前. |) E: r$ R# u
它跳来跳去,我听见周围不知名的花草
4 e  h9 \! O- m1 }静静的欢叫声9 C" A1 q( a2 l9 E% {1 G
. A( C  G% N- E( |; W# S
《石墩》' U7 y! \/ x8 i) o- X6 f

' f( J0 Z- N- X! `一只鸟飞过去了
$ s3 P$ m$ a  U& j5 f) C; I! @0 m1 X一只蚂蚁爬过去了8 h2 P' D0 x5 z- F" Z
清溪河岸的石墩
% l) t4 |; O: n; J* _. I# [一动不动" X8 M; R+ f& E" q
我坐在上面* U; Y7 `$ |& s- v0 N
不时望望天空
# _. s; q; l. M6 ^9 x( P' a不时看看地面
- r, F$ R( M1 o( ]5 I) M另一只鸟又飞过去了
- l# r- j7 \3 }$ u+ N0 j另一只蚂蚁又爬过去了, c' R9 B( X( R" ]8 h1 {
石墩一动不动/ U* @3 v+ t; `* H) j
当我正要起身,仿佛感觉0 Y7 X3 h0 t5 v" W9 `
它也正要起身6 v% [# f5 }$ {4 p
' Z/ S: s; k2 }+ ^+ ?/ q& y' T
《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
1 y5 q) n% ]8 n0 D. t( {. ?0 L; x) h  u4 E% w
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 {4 `# _4 P: |5 W
一匹马从我面前驰过
8 v8 g# k; W' B" o0 G一列火车从我面前驶过6 w1 c7 D6 O9 `* e1 j4 E+ Q
一只蚂蚁从我面前爬过1 |) \1 w; P; N& w
天空高远  大地辽阔) Q  D" m5 z% k! i
我看见自己从我面前走过; _4 |* c' N/ ^
像一阵风一样. x  u0 H; M% V- C/ ^/ |
像一匹马一样
$ @! t6 ?8 U- }5 e' u4 v3 m( `像一列火车一样! P* m4 ^7 T# B* ?  V3 m/ q, F: z
像一只蚂蚁一样: o3 u$ e4 i' o. n
天空和大地静静颤动3 Z6 @2 O+ O- p- Q6 o6 G. Y

6 }0 O2 J: F9 K苦李子推荐:能精心读诗作评都是在为诗歌做贡献。" M/ ^- [6 y* n3 E

6 x8 k$ P! C8 W" A7 @6 R【重要消息】
8 a$ S* @5 J6 Y# j! c( h7 ~( ]& w8 I+ S' b3 y" z9 O1 e
       诗人也牛的第二部现代禅诗集《只手之声》出版问世!该诗集由《星星》诗刊编辑部编辑,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于2015年4月25日问世。由(第一辑:静月无尘; 第二辑:只手之声; 第三辑:人世旅痕;第四辑<诗评>:星垂平野)四部分组成, 共选辑诗人从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精短诗歌128首。5 b2 w; M; ^- e2 B- j0 P/ e
       现代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老师作序。国内多位诗人、诗评家碧青、昌政、李艳敏等鉴赏点评。设计简洁精美,透出浓郁的禅味!$ }* N% g, p7 q7 A, t' n
      也牛是一个勤奋的打工诗人,工作之余写下500多首现代诗歌,大部分为现代禅诗,其中佳作迭出。2014年9月应《诗刊》社之邀参加该刊举办的第一届?长沙“《诗刊》:纸媒与网络论坛”。2014年,《星星》第十期、《诗刊》第十一期、《中国诗歌》第十二期分别在“青年诗人”、“银河”、“网络专号”重点栏目显著位置发表组诗、群诗等予以推荐!
* V1 p% m& e7 |- z% B5 j) w; U) x6 d  z5 E8 F/ m9 N! L
【主编手记】
8 w( s  U+ ~7 @& E9 M( w! k- J5 Y% O- c0 C8 Q1 E& m9 N
       本期作品说是我主编,其实真正的主编是大家。不能以忙为理由,很久以来,进入不了禅的境界,所以不敢对诗人们的作品妄加评论。好在有同人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关注与推荐,本月仍有不少好诗入选,在此学习并谢过各位了!(冰河入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3 00: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