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2|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谈诗歌的功利性艺术性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略谈诗歌的功利性艺术性与其他

  周塬


  藏棣先生的诗论,依然鼓励着诗歌的创新与革命,作为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学者,难能可贵了。他谈到了诗歌的直觉,是深得诗歌创作之根本的,灵感说足以证明。我常以为科学,哲学的分析会冲淡诗本身,原因是把感性具体到理性,诗就死亡了。就像当下社会人经济化,世俗化,是没有诗意的,回头寻找生命中本真的诗意,去写诗,正像有个新诗友发消息给我说:“感觉自己好像一个伪君子”。是功利性与现实的理性,迷失最本真的东西。这样强大的现实,让人类本真的诗心,变得极为脆弱。但诗歌不会死亡,是人性中不可弥灭的基因,就是人的情感或原初的意识。只是更多的人缺少把这样的情感或感性直觉呈现到诗歌理性的状态。对于现代诗,从文学史的角度,混淆了历史与风格的概念。把人们带进白话诗就是现代诗笼统的概念里,随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区分的迷失,现代诗的概念是模糊的,更应该注意的是,现代诗歌已经更多地继承和发展了现代派,包括朦胧诗都可追溯到现代派。我们把过去情感写实的作品归为传统诗歌,是与过去的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而现实主义诗歌的社会背景已经是过去了,不在于社会制度,不在于其他的社会性理念,在于人类的心灵空前复杂与丰富了,诗歌表现隐秘的心灵成为普遍性,现代派成为相应一种形式成为当下的普遍诗歌形式,是艺术的进步性,当然明天会被更为符合人类意识发展的表现形式所代替成为新的诗歌普遍形式,完全有可能,且已经有了新的端倪。
  艺术的进步是规律性的,这决定于人本身在社会进程中新的认知和语言的探索,创造性是本能的部分,而所有守成与守旧的文艺家,缺少这样的勇气及探索的能力。“看不懂”,欣赏不了,进入不了,所带来的恐慌,继而反对攻击破坏,在任何新的艺术形式出现,都是自然可以预期的。比如西方油画传到中国,包括西医传到中国,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要看到这样被动的进步,再比如人权自由冲击古老体制化的中国,进步也是鲜明的。现代派诗歌,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朦胧诗成为进步为中国的现代诗歌的桥梁,尽管很多诗人依然基于对古体诗表面的继承,对贺敬之,郭小川,臧克家,李瑛,流沙河,等老诗人作品的概念化的把握,但不能否认,闻一多,艾青,及朦胧诗,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派所呈现出现代诗无比的丰富性,这符合诗本质,就是符合诗意的心灵。
  表面性的争论说到底还是诗歌的现实性与艺术性之间人为的矛盾,说是人为的矛盾就是把诗歌染上功利性的色彩,社会功利集团功利政治功利对艺术本质的禁锢,诗歌的人民性,生活性,社会性,与诗歌的艺术性,语言的形式的创造,本不是矛盾的。让十三亿中大多数去理解欣赏诗歌,当下是不可能的,诗歌能给十三亿带来什么?十三亿当下追求的是什么?对比是显然的,无论多么朴实简单明了的诗歌都无法回到唐朝以诗歌科举的时代人们对诗歌的热情。更不用说艺术从来都不是大众化的,所有传统观念的诗歌坚守者也不过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人。网络带来诗歌新气象,打破了许多的门槛,网络诗歌的自由状态,会带来”物竞天择“的效果。毋庸讳言,诗歌不再神话,诗人的王冠也不再光鲜,所谓的诗人沦落成写分行文字的人。需要甄别与引导的时候,这样”读得懂“”人民性“是具备迷惑性的。一个方面人民性不应是庸俗性,读得懂不应是降低诗歌艺术的标准,这里有推动艺术的探索,引导人们提高欣赏水平,避免迎合大众口味,社会功利之外要求。
  首先要确定无论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源自生活,任何门类的艺术都为人民所创造,任何形式或风格的艺术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其次,要肯定艺术有艺术的规律,艺术有自己的创造,艺术需要时间的检验历史的分析;第三,攻击任何艺术的形式,都会是保守或局限的;打压或封锁任何艺术形式都会面对将来的历史审判;保留艺术真理性自由性人文性丰富性是真正的政治开明,社会文明的进步。
  如此就可以谈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就可以谈论艺术性与人民性相一致了,就可肯定艺术的社会价值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了。当然我们无需避讳艺术或诗歌在社会矛盾和政治需求中所呈现出应有责任或“担当”,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带来的倾向,在国家体制与社会管理中艺术和艺术家所担当角色。这里有两层概念,一个是艺术的先进性与社会进步的先进性是否协调发展,一个是如何客观分析艺术现象所呈现出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政权状态之间的矛盾。这需要开明的意识,自省的体制,相互促进的机制。将统一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进步性。艺术的社会功能也突出表现在这里,而不是简单为政治服务,庸俗的大众化,那样会毁灭一个民族艺术的进步意义。这样检验一下我们提出的“艺术的时代性”“人民性”“现实性”,到底是依据社会政治规律还是艺术规律,是不言而喻的。人民的艺术家不是庸俗的艺术家,文学艺术的时代性不是歌功颂德高大全的政治性,艺术的现实性不是简单的现实生活化,就好理解了。建立这样基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有根本的进步意义。而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任何体制的社会形态检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才真正配戴艺术家的桂冠,诗人的桂冠。

  再说诗歌的表现形式,今天再读诗经里的作品,有一首写给母亲的诗叫《凯风》是国风中邶风中的第七首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首诗也是诗经中典型的托物起兴,抒发对母亲情感的作品。解读这首朴素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似乎简单。更为重要是人们忽略掉诗中每一节所托之物,极具现代诗歌的意象化。凯风是和风,“自南”,结合第三节的”在浚之下“表达风来的方向寒泉与母亲的方向,可以推断是远离家乡到北方的人对远在卫国浚地之南母亲的感念。吹彼棘心,棘心是初长的酸枣树,夭夭是酸枣枝弯曲的样子,这可以联想到母氏勤苦劳作的形象;“棘薪”是成长的酸枣树,可以割取当作柴烧,与善良贤德慈祥的母亲多么相像,母亲像收割的酸枣树枝一样可以奉献出一切,而我多么无用,一事无成,多么惭愧。爰有寒泉,寒泉成为极贴切的意象,泉水甘冽给人甘美,而寒泉不正是养育了七子的母亲一生奉献任劳任怨却如此苦寒的形象吗?一个寒字具备了意会的可能,泉具备了像的功能。“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意象更为明了。黄鹂的欢叫明丽婉转,是多么好听的声音,养育的七个子女,却没有一个能给母亲带来安慰。诗圣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化用了”晛睆黄鸟,载好其音“这里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功绩的淡忘,丞相祠堂的落寞之情。还可以在凯风这首诗里意会到,对于母亲的孝道,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落实到母亲生活的现实中,”晛睆黄鸟“空有好音,多么熨帖的意象。丰富而鲜活了诗意!诗中的”棘心“”棘薪“”寒泉“”晛睆黄鸟“,就不在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单纯的托物了,有了意味给人人格化的联想,而具备了可以意会的意象,与当下诗歌中意象是一致而相承的。历来评论讲《诗经》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我们可以看到诗经中赋比兴多样的表现形式,而其中起兴多是浪漫主义的色彩,在古诗与当代诗歌中所谓的现实主义不回避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无需争论的。意象化在当下诗歌中的普遍应用,自然就是汉语诗歌传承有序不是异化也不是舶来品的民族诗歌艺术特色。是可以确定的。同样对于诗歌语言的各种创新和表达形式的探索,都值得关注和尊重,就不用再论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7:24 | 只看该作者
韩先生对诗歌的晦涩难懂所持的观念与周塬是一致。晦涩的意象构不成诗歌的本质,而流于文字的表面,这是典型的西方现代派在中国诗歌残留的痕迹。甚至对于用像艰深的作品也不为周塬看好,因为它远离了诗歌欣赏的可能,这里是一个本质意象,表面意象或为意象而意象,以及意象化表达度的把握的问题。在不否定意象化是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普遍的艺术表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交流:

从波德莱尔以“波西米亚人”的视角,透过工业化城市,以巴黎为背景的意象化;以工业城市化带给人类意志化生存,表现荒原背后的文明为意象的艾略特,从诗歌精神上是本质的诗歌意象化,是主题的意象化。前提是具备了这样的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人们从物质化的人性来反观本质最初的生存意志,来表现“一切的获求都不是生命的所需”。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当下依然不是那样的生存背景,这样主题的意象化嫁接到当下现代的汉语诗,是牵强而失去根本依附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场景,这是导致很多诗人模仿西方诗歌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根本原因。周塬所提出的意象化从最初就是根植于汉语为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所综合体现出的意象可能,是民族文化基因似得的传承。这可以追溯到汉字创造之初会意字联想意会的功能,追溯诗歌初始人们从简单的比兴托物抒情这样含蓄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意象构成中国诗歌抒情的特质,应该说是西方的现代派接触到中国传统诗词,借鉴了这样含蓄的艺术形式而逐渐形成了西方现代派的意象化的表达,但可以肯定把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到波德莱尔艾略特及庞德时代,从意象的层面揭示出西方工业化所导致的人的物化其背后的生命本质或人性,从而形成艺术表现形式与生活生命本质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到达了精神的统一,是成功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论断,因为艺术本质的精神是不分种族国度及社会制度的,各民族纯粹的艺术在与世界融汇过程中依然会保留下其特质的部分。落实到诗歌的意象化表达,就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象自然就会携带不同文明的基因,简单的嫁接或直接的引用是危险和无效的。

周塬所作的努力就在于让现代派意象化从留洋回来回归到汉语与中国这块母亲的土壤,所提倡的意象化不是简单的现代派,不是舶来的意象形式,是民族艺术表现形式所根源的传承与发展。所提出的语言的创造性也在于随着时代的进步,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本质特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拒绝西方现代派对诗歌及其他艺术领域,因为模仿或照搬抹煞与掩盖了真正本质的中国艺术。然而我看到的只是众多不能分辨这样本质意味而曲解和诬陷盲人瞎马似得议论,我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西方现代派艺术了解多少,这样断章取义不知所以地攻击破坏,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方面不可能根本肃清西方意象派对汉语诗歌的侵入似的影响,一方面不能促进现代汉语诗歌实现真正意味上发展和进步。所导致的迷惑混乱将严重制约新诗的发展。就是这样盲目跟风的一群,破坏者,一味去强调诗歌的口语化,简单化,“读得懂”,显然是缺少探索创新意识,而把现代诗歌引向倒退与没落,从而真正失去艺术性。这不是民族性,人民性,是庸俗平庸和保守的,看不到任何创新与进步的死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6:3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再读《诗经》,竟然越发羡慕起《诗经》里所表现出的诗歌世界,自由而广阔,优美而动听。用“动听”就是在读《关关雎鸠》《蒹葭》类诗时,仿佛有钟磬同歌,余音在耳,缭绕不绝。更觉其美的是读着读着会遐思缥缈,仿佛神思远去,追慕诗中的情景,随诗意徘徊,婉转,留恋不已。也许所谓诗能移情,怡性,动心,致心旌摇荡,深味其间如庄生梦蝶,有情忘我吧。      欣赏入诗,是一种心荡神随的感觉,与诗情俯仰,悲喜共情,唏嘘感染,完全进入诗里的世界。这是诗歌摇情宕性,引人共鸣的结果。一种愉悦,淡淡感伤,寂寞如落,慨然与志,或情逸思远,或热泪盈盈,或拍案而起,或凝神深患.....无不是诗歌“抒情言志”直抵读者心灵的结果。诗歌的艺术性在这里,诗的魅力在这里,生命需要诗歌也在这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读诗的时候,能够收获这样纯净其心过滤其情弥坚其志宣发其郁安其烦忧等等不一的感受。听一琴曲,如《胡笳十八拍》能感漠漠胡边,孤雁哀鸣;与子诀别,心碎欲绝;远道杳渺,长思悱恻那样复杂沉郁悲怆之情;聆听《云水禅心》就会心定神闲,涵淡如悟,无悲无喜,简静如泉,心神成缈,怡然云石,空谷无迹,情感无张无驰,云水自照相宜。其实读一首好诗,感受其间的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情景美,与欣赏音乐,山水画,书法,戏曲,话剧,电影等艺术是一样能得到心灵的唤醒,情感的复苏,甚至情节的再现。但诗歌在意境的化成,意味的悠长,情景的呈现,联想的丰富更胜一筹,更能调动欣赏的能动性,洞开思维,带来簇新适情的独特感悟。赏者不仅可意会懂得诗人的情感,也能借助欣赏发掘自己的意志,如情感的经验,真理的认知,先验的感悟。心领神会,生发无际。诗歌欣赏除了解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者共鸣共情中得到二次甚至多次的创造。欣赏才能确立,完整。这样的欣赏,你有吗?这样的可能来源于哪里呢?不然诗歌对于你还有什么意义?
    显然“读不懂”,就无法深入作品;就会失去基本的把握,无法欣赏又如何能有所获,能共情共鸣?读诗就成痛苦的一件事了。对于诗歌的意象化,就会抵触,甚者就会逃避,更甚者就是攻击,不入流者就纠缠胡闹,肆无忌惮地毁誉了!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蒹葭》,为大家耳熟能详。三叠成唱,脍炙人口。在漫长的岁月中,传唱吟诵至今。其情彩,其音韵,其意境,为历代诗人所折服,所感叹,所留连。无疑是美的,情思幽渺,情形迷离,情景交融,情彩斐然......这多“情”,是感而知的,感是意会是联想,是感悟是再现,是阅读欣赏的同情共景,进入意境氛围之后,自然而现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历来多解,或说追慕寻找贤人,或说爱情,女子追觅心中的女子。其实只当一曲情歌最为适宜,陕甘秦地的花儿与信天游之古风。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歌词。逐本求末地解读这首诗不是本作的目的,是借这首古老的诗歌与读者分享,这首作品的美来自哪里。感其美而知其美,就构成欣赏。《蒹葭》的表达,使用诗经中常见的“兴寄”手法,把暮秋时节的景色与男子追觅情人,“上下求索”而不得的落寞惆怅,贴切自然地结合于一体,达到情景交融,透过细微的时空推移,呈现出如梦似幻的情形,在情与景,形与意参差摇曳中形成萧瑟落寞惆怅的意境,是可感可触可意而打动人心的。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是诗歌的起兴,也是诗歌交代的时节的情形。河畔抽穗尚青的芦苇,葳蕤茂盛,在暮秋时节里随风摇荡,秋夜凝结的露水,随着太阳渐渐升起,结成的霜花,一点点融化,湿漉漉地垂在芦荻的叶面上。这样的景色为我们所熟悉,芦花轻摇,苇荡披靡,点点寒霜,化作露水,滴在秋叶之上,从苍苍萋萋采采,为霜未晞未已,鲜明地感受到冷峭的河畔,秋意深沉的意味,寂然落寞的氛围就会在字里行间油然于心。它唤醒了我们的记忆或经验,触动情思感受暮秋的意绪,成为本能的意会。三节起兴的部分,所变换的词语,也不是简单地附和。苍苍更从深秋芦荻色彩上给以视觉的关照,苍青肃然;萋萋以形貌再现,迷离摇曳;采采而具精神,弥散而自然。为霜是凝结成霜,给秋露以形和质的具象,且可感觉洁白苍茫的情绪;未晞是太阳照射下还没有干的露水,到未已就是露水还没有消失尽,可在这样的变化中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推移,这与男子逆流顺流追逐寻找“伊人”的情形多么相符而熨帖。
     三节的第三句都是“所谓伊人”,点名诗歌相统一的主题:所要追寻的心上人,是不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在画面中鲜明聚焦,突出于不同的场景,这样的表现,能让我们感受看电影般的情形,无数镜头场景的推移中我们依然关注的是主人公的故事情节与命运,就是“蒙太奇”带来的效果吧。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就是都不在眼前,是距离,一层纱,可望而不可及。水的中央,在对岸与水草相接的河畔,在河水里小小的沙地,扑朔迷离,若远若近,缥缈无际。这样难以相依相偎的心上人,是不是更让诗中的男子神魂颠倒,辗转反侧,上下追寻呢?其情可感,读者之心不也是随之往来翕忽,追寻无度,如深入其境,为之心旌摇荡,惋叹而怅然若结。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诗中的男子在河畔逡巡无数,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徘徊寻觅的情形如在眼前。形象的表达,把我们带入这样的情形,实际是表述思念的情态,“寤寐不得辗转反侧”,“上穷碧落下黄泉”,不正是相思弥深,追慕无度,山水迢遥,怅惘无绪的行为表现吗?生动准确的表达,唤起普遍的情感经验,达到同情共鸣,这远比直接去表述相思多么苦,更加幽婉动人。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变幻最后一个字,极言相见的困难,这里就可以脱离河畔溯洄找寻的据实,是”道阻“,就是”所思在远道“,山重水复,路程遥远险阻崎岖,不能与心上人见面而相思难耐,徘徊不安。同样这里也可意会,难于与情人乡间的其他情形,比如:缺少媒妁之言,没有鸿雁传书,世俗家族的偏见,当然是预想可能的情形,至于当时社会情形,我们宁愿相信那时男女爱情自由而美好。宛在水中央,水之湄,水中涘,是缥缈迷离,不见得是”伊人“的躲闪或不断的迁移,实在是相思之人,难以安放情怀,心弛神往,而又难以自持,不能美梦成真,若神思恍惚不定的情态。而把”所谓伊人“长焦短距地,不断想象在河的对面,河水与水草相接的岸畔,及河面深处的沙洲,更显”佳人难再得“,可遇不可求,给人留下无限的怅惘与惋叹。
     无疑《蒹葭》是迷人的一首千古绝唱。说其迷人,是足以让读者神魂出窍,随诗情心旌流宕,而失去自我;说其迷人,是诗中情态恍惚,摇曳不定,恍然梦境的感觉,美轮美奂;说其迷人,在于诗中画意迷濛,缥缈苍远,情思朦胧,意境亦真亦幻。这样的感觉来源于形象化的表达,意象化的呈现,在情与景,意与像,综合构建出的意境中,诗中鲜明生动的物象和意绪不断投射进我们的心灵,达到心领神会,交相感应,所形成的”情场“同频共振,相互移情通感的结果。当然离不开读者的想象,意会,呈像,感觉的深入。诗中暮秋时节的景象,蒹葭,白露,水湄,所谓伊人,都因为抒情而成为感情色彩浓烈的意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道阻且长,在水一方的情形也都不再是单纯白描的情形而是鲜明的情态化组合意象,复合暮秋之景的萧肃之意与思心徘徊的怅惘落寞之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飘忽不定形象,忽远忽近的情形,给人若即若离朦朦胧胧的距离之美,迎合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可遇不可求又忽隐忽现如梦似幻的审美感觉,正是所谓欲罢不能,欲收还纵扑朔迷离的情感状态。
     这也正是中国诗歌含蓄优美,以情入景,以意立境的典型特征。拒绝直白,欣赏以可感,可意会,通过联想感味领悟而审其美;感其情,悟其真,意其境,自然都附骊于作品的景态,形态,意态,需要读者能动地深入,在联想意会的过程中达到审美,在关照诗歌本身的同时关照读者本身的经验,判断,直觉与理念,最终交通心灵,升华更加和谐的意志,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打开欣赏诗歌的门径。
   读现代诗歌需要同样的欣赏力,深入作品中,感受诗人情思的脉相,透过意象的表面调动联想与文化的经验推演出情感与理念的一致,去把握作品精神的实质。只不过是从传统的单向思维或双向思维进步到更为多层多构的情形之中,建立起读者与作者与所呈现的意象之间更多可能思维模式,这与人类心灵在社会进程和无限丰厚的文明积淀之间空前丰富多姿多彩相关联。诗歌利用可塑的语言文字把情感思想意志化地附着给具备多种概念与判断的意象中,带来深层多变的审美,是一种无限可拓展的艺术表现力。自然这是进步与进化的,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及文明的发展相一致。
    这里愿意以本人的几首小诗,作为原创的展示,只作欣赏的借鉴,诗友可体会。



周塬

问候吧,夜多寂寞
温暖的呼喊,绵延着回声


醒着,或已睡去
需要照亮梦儿来时的路程


请不要介意我捧着的手
只想接住你眸中跌落的相思



存在

周塬

死亡是不是存在
河流一去不返

世界倒下,只留下思想者
行走的拐杖


诗的感叹

周塬

唐朝的时候,我尚年轻
与李白对饮
笑老杜,生活
比马蹄还瘦

如今我老了,总是回望
长安的酒肆
江南的草烟
浑身的骨头换不来
二两酒钱

写诗的贫民

周塬

我当死去,那样
可以专心为诗

可是——我
必需千疮百孔地活着

为找寻湘绣  蜀绣  苏绣
三枚最初的花针

为我心中的女神  编织好
最美的霓裳

看她   在人间回眸微笑


小诗一首

周塬

我与影子对弈
收官   没有胜负的一局
让打劫永续
直到棋盘无子
心无疆域

瓷上的梅花

周塬

总会想到黛玉   咳碎的心
绣进丝帕

岁月那么白
你的肌肤那么白

我在水白的日子上写诗
像再一次亲吻   你的胸间

那枚朱砂

找不到的形容词

周塬

红尘的深处,没有
找到——
     洁净
     宁静
     淑静
     娴静

其实,庙里没有
心里,也没有

实词里没有,注定到
虚词里
形容词
半实
半虚

像一扇没落锁的们
远方,灯下的人

冬天的颜色

周塬

列国偃旗息鼓,铠甲
从西凛冽

战袍如银蟒,万紫千红的马蹄
将破冰而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9:18 | 只看该作者
代诗歌的抒情,不再是单一的“情感线”,一首作品的情感呈现为“主题化”,所有的跳跃与跌荡的诗情,都围绕一个主题,从时空多层次地形成诗歌的“情场”,共情而“立体化”,所需要的铺陈,渲染,画面,推移,点画,等表现手法或形式都为之服务。拉开思维,“雕塑”情感,给人多方位和层面的联想和共鸣。只作交流,诗友体会!

传统的诗歌表达,语言是相对单一的,没有发挥出汉字与组词意会的功能,而汉字中很大一部分是会意字,在文化色彩的组词中,展开了无比丰富的诗意空间,这是传统诗歌表达所忽视或不能达到的,意会与联想是欣赏诗歌与创作诗歌最为呈现诗人与批评家天赋的部分,现代诗已经打开了这样的局面,可以欣喜地看到汉语诗歌无限的前景。是不容倒退的。

这并不是排斥诗歌的传统性,只是更多可能地发掘诗歌本质的精神,调动多样的可能推进诗歌在有限的语言里表现更为博远深宏的内容。所有的传统匠人都在时代的进步中使用了更为科学先进的工具,作为文学的诗歌,语言的进步是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我们看到更多的诗人逐渐掌握了现代诗歌语言的表达形式,是值得总结和肯定的;对于坚持传统抒情的作者读者也无需苛求,就像自由体的汉语诗,已经改变了古体诗词的形式,这是大势所趋的,只是需要更多的勇气,去总结面对去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9:13 | 只看该作者
红叶风清 发表于 2015-11-5 17:34
把感性具体到理性,诗就死亡

感谢交流,要区分事物的理性,还是诗歌的理性,就是诗歌本质的认识,是必须的,不然就会失去诗歌艺术的判断。诗歌需要情感真诚,具备特有的表达形式,中国诗歌的特征,具备审美的要求;对诗歌的创作,思维,欣赏心理,规律性的把握,从而避免诗歌的盲目,失去诗的精神与特征,这是与诗友交流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11-5 17: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5-11-5 17: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5-11-5 17: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把感性具体到理性,诗就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5-11-4 15: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7 14: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