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康古月 于 2015-11-12 14:55 编辑
http://sjk.akxw.cn/akrb/html/2015-11/12/content_120151.htm 报纸电子版地址。
结识一位诗人
在安康,诗意栖居(散文诗组章)
胡黎明
在白石河
当两只喜鹊把寂寞的日子,撒欢在枝头的时候。轻柔的风,就会从我心头爬上白石河畔,在蓝天和碧水间,漾起晚霞的娇羞。
推开窗,用诗人的目光,目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乡村。穿着淡雅的油菜花,在晚风中轻轻地舞着。久违的诗韵,有微风晚吹不散的清新。
白石河的黄昏,炊烟袅袅,白云宁静。两只喜鹊,嬉戏,互吐情意的鸣叫。仿佛在告诉我,老槐树枝丫上的巢,又添一位佳人。夜在逼近,时令的冷,把寂寞的小路一直伸向遥远。遥远的回忆,月影疏疏,碎落一地温情。明月下孤单的伊人,是被冷落的乡音,渴望雨水的滋润。
晚霞远去,筑梦江南的背影,留下了刹那间的风情。一叶孤舟,诗意悠悠,随风远去。夕阳下的恋爱山,兰花已经翻新了当年意蕴。青春的帆,扬起不经意的痛。往事,碎在时光的流年里,有笔墨不能抵达的,孤寂。
两只喜鹊还在,窗台上的月季还在。你亲手做的风铃还在,春风里摇荡。只是,时光悠悠,系不住的思念与忧愁。青山依旧,一杯酒,描红了裹着残阳的脸。岁月如诗,一只喜鹊,在窗外细数着一份微凉的相思。
一位名叫树的青年,在山水新绘的乡间,栽下的树,枝叶葱茏。一位叫乡村的诗人,指间佛法,回头是岸,有看倦红尘的沧桑。一张宣纸,一首诗,有一苇渡岸的境界。提笔,在一只喜鹊的叫声里,有慧剑斩不断的情丝。落笔,心系另一只喜鹊,夜色苍茫,诗意悠悠。
在安康
如果可以,就让汗水和我的血脉合而为一,回归故乡的丰盈。如果可以,就让巴山和我的姓氏燃烧出历史的火焰,照亮男儿大山般刚毅的誓言。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追忆故乡,追忆童年。小溪的童谣依旧充满活力,却无法追回我儿时的无忧无虑……
如果可以选择,就让成为一棵秦岭山的树,在祖国南北的界定线上,扬名中华!然而,每次总是携尘世的闲愁而回,回到故乡,回归巴山的诗意。每天,从清晨的鸟鸣声中醒来,面对苍茫蜿蜒的山,吟几首小诗,让心灵的菩提沐浴在清风里。头顶白云,俯视山野,灵魂的青鸟或自由翱翔,或静立在山花烂漫的枝头,与百灵一起,高歌一曲,一吐琐事侵袭肺腑的污浊。
如果可以,就让我成为一只热爱生活的苍鹰,在巴山和汉水间锤炼品性。
时而,和一朵雪莲一起,傲立秦岭山之颠,盛开尘世不曾有过的圣洁。
时而,敞开心扉,如同蛰伏山坳的雪,坚守多年来不曾改变的宁静。时而,把自己想像成一朵云,与一江汉水对望:眼中的湛蓝,那是一种尘世之外的诱惑,像深藏在身体的诗篇,在时光中,如春潮解冻,笃意前行。
如果可以忘却,野草将成为我,生命里所有拔节的声响,都是我远离尘世喧嚣誓言。放下内心羁绊的日子,宛如一首清雅的诗,一些婉约的词,把我命名为兰。根系大地的兰,拥有大地,花朵,河流,山川挥写出的磅礴诗篇,偶尔叶片上,浮现的尘世污浊,总会被时光改写,然后,丢弃在岁月的荒漠。
生命的船,终将启程。一桨划开昨日的迷惑,不为名利侵袭。一桨划出明日洞世之慧眼,尽赏山河演变,祖国强盛,故乡云卷云舒,只有静谧的山峦,花开朵朵,舒展开不尽的山野寂寞。
就这样,韶华远去,在岁月中收获一份从容和淡定。就这样,诗意辽阔,一路绝尘,奔走诗歌与无边的大漠,成就一种执着。
在杨村
在杨村,月光执意不走。住在故乡的篇诗里,只为月华突破时光的禁锢。
只为照亮杨村的我,红梅的红,以及杨村多年不曾有过的丰饶。
月华依旧,照亮诗丛的王者。冬日的红梅,有雪花掩不住的寂寞。一树独芳,在时令的华章里,记住了月的清辉下妈妈采桑时冻的通红的手。灵魂的爱,定格在杨村的月光里,格外的闪亮。岁月的音符,飘舞,回旋。初恋的红裙子,翩翩起舞。那些无法拥抱的温暖,在记忆深处,闪动青春的光泽……
月光执意不走,等夏夜的萤火虫举起火把,把想象蔓延。爱的红梅,初恋的诗句,诗意的弯刀,已经握不住青春和梦想。沿着季节,柔情似水的月光,洒下一抹流动的金黄。红扑扑的,娇羞如阿妹,盛开如梅花。谁在寒风中,丢下羁绊的颜色?我捡起月光写下的诗句,绚丽青春。
月光执意不走,只为照亮繁华。月光里,有杨村人贪婪的梦,在雾霭里回旋。村庄有,尖叫的机器,时时在脑海中荡漾。工厂,烟尘四起,让建设迷失了方向。山野,铮铮的伐木声,演绎着杨村的伤感。写诗,月亮把剩下的我,洒在远行的前夕——而我却像失去家园的小鸟,折翅在时光的大河。又像徘徊在忧伤的诗句里,满身污渍,随风荡漾。
寒流,带不走年迈的父亲背月光回家时蹒跚的背影。北风,吹不散的雪花在月光中凝固成千年的琥珀。而我身体执意不走的月光,仿佛有红梅的傲骨。执着,多么像写诗的我。心,被红梅染亮,寂寞的黑,涌动的红,合而为一。这样的夜晚,月把光留下来,停在杨村,停在红梅的枝头。于是,所有关于杨村的诗句,月光弥漫,温暖如春。
在杨村,月光执意不走。停在杨树庄,停在红梅的傲骨里。把一些源自故乡的,源自生活的,源自诗人的内心光,聚拢。她是在想,把整个诗意的国度,照亮。
幸福的一种呈现
从二十世纪末,到今天,我一直坚持着散文诗的写作。虽然,通向成功的路还很遥远,但因为坚持,我一直在前进着。这十五余年来,电视,网络媒体相继走热,报刊杂志倍受冷落,文学创作正处低迷时光,静下心来写点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考验。还好,有家人的支持,有朋友的鼓励,还有一些爬上报刊杂志的“豆腐块”给予的信心,让我感到,这条路,并不孤单。
对于一个写作爱好者来说,写出一篇好文,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用敏锐的心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用简洁的文字展现生活中的美好,用信念的笔引领自己。”这是我对散文诗观点和态度,也是我的文字风格概括。也许,是因为我面对失败,不气馁的原因,写出的文字逐渐开始呈现出美感。或许,是因为盲目,2003年秋,出版了一本文集《快乐的活着》,虽然,文集里的文章大多幼稚,却不失为写作路上成长的一种体验。
梦想,是幸福的种子。对于一个草根写作者来说,实现梦想,并没有太多的途径。只有通过发表、获奖来实现。于是,少年时代想当一名作家的梦,就像一粒种子,慢慢扎根于我的乡村教书生活。于是,参与全国文学征文大赛,网络大赛,便成了激励自己的唯一方式。因为,一次次的参入,一个个小奖,我认识了安康的一群诗人,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师者,朋友。或许,是因为在山村教书,和文朋墨友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他们给予很多帮助和鼓励,都只能铭记与心。
墨染长空,幸福是蓝色的。因为坚持追求浪漫,抒发情感,感悟生活,读写结合。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在2004年到2013年间,我写下:“一路有你”“汉江拾韵”“印象白河”等很多抒情的散文诗,并结集出版了两本散文诗集《一路有你》《诗意的乡土》。虽然,这两本散文诗集印数不多,都只印了一千册,但它的出版,不论身边的学生,还是文友都很喜欢。我想,喜欢就对作者最好的一种认同。
其实,幸福就是这种认同感。在文学的道路能走多远,不是写作天赋,也不是他人给予照顾的多少,关键是有没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能让你每天能坚持写多久。我深信,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获取幸福。
胡黎明
创作谈
在咏唱和写意之间
作品点评
非斐
读过胡黎明不少文章。钟情于散文诗,热爱并坚守散文诗,他澄明的语境里藏着一股执拗,以及独特的艺术追求。博爱,造就他行文的开阔;专心,让他的散文诗逐渐丰厚。拒绝喧嚣,回到文本的母体。热忱的咏唱和浪漫的写意,是我阅读他诸多篇章的总体印象。
故乡以村庄的形式萦回:汉江、安康、白河,形成其抒情咏唱的情感和现实链条。汉江是母亲河,巴山是母亲山;安康和白河则是诗人出发的地方。可以说,故乡和村庄是他散文诗表达里反复出现的物象,它是现实的根,也是理想的根。童年和少年的回忆,时常穿插;而中年以后,诗人则更多以一个游子的心态重涉故土,以游子之笔,以浪漫和写实交错,梦呓或者热泪交织。
读他的诗,会流连他饱满的抒情,随他诗意的河流返回故乡,回望,以心重返,再亲一亲故土。找到当年玩耍的一束花朵,一棵树,甚至追随一片时光落叶。而诗人一方面在回忆中感叹,另一方面,他并不沉溺往事,而是继续构建村庄的今天。跟随村庄往现代化前进的步伐,诗人的诗句忽前忽后,翅膀卷起惊叹或者赞美的浪花,给以歌咏或者前进助力。
神话般绚烂的诗意情节:语境上的舒展、大气、开阔,自然有散文诗这一体裁通有的东西,而诗人更多的则是注重表达的灵性。谋篇布局,长短交错,句无定势,短无定型,展现和谐与灵感碰撞。
他在《今夜,我随一首诗痛返阡城,重织明媚》一诗中写道:“雨,石阡哭泣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化作水,化作猛兽,咬痛山野,碎石卷流。”修辞运用娴熟而不留痕迹,只是表面;流畅练达的诗句行文充满流势和喷薄之美。这首诗背景是哀婉的,但诗意的情节犹如从时代奔流而出的追求、搏斗和热血,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更能让人受到感染。由痛化为向上的力量,如同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般充满重建的力量。
语言的刚度支起智者天空: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刚柔并济的,一座山有脊梁,一条河有深度。胡黎明的散文诗同样如此,在诗词语的骨头里,含着坚韧,用诗歌的刚度,也是现实身躯的伟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