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讨论《崛 起 的 后 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崛 起 的 后 来





李万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出现过一次诗歌论争。
    七十年代后期,一群青年诗人,写出一些“古怪味”的诗,主要特征是:一、朦朦胧胧;二、反叛传统;三、表现“自我”;四、崇尚西洋。
    一九七九年,公刘发表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一文,引起了一场诗歌界的争论。公刘说:“对他们某些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那种思想感情的方式,也不胜骇异。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去努力理解他们,理解得愈多愈好。“即或这些诗作中有着消极的甚至颓废的一面,但其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的社会心理因素,也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进入八十年代,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陆续发表。三篇文章都用了“崛起”一词,人们称为“三个崛起”,于是论争新集中在“三个崛起”和对“三个崛起”的批判。
    谢冕说:“一些老年人试图作出从内容到形式的新的突破,一批新诗人在崛起,他们不拘一格,大胆吸收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方式,写出了一些‘古怪’的诗篇,越来越多地‘背离’诗歌传统的迹象的出现,迫使我们作出切乎实际的判断和抉择。”“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我也不赞成诗不让人读懂的,但我主张允许有部分诗让人读不太懂。”
    孙绍振说:“与其说是新人的崛起,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他们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他们甚至回避去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经历,英勇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景。他们和我们五十年代的颂歌传统和六十年代战歌传统有所不同,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徐敬亚更是对传统一概否定,更加赞扬现代派的表现形式,并将视为新诗发展的主流。
    这场论争,《诗刊》、《星星》、《诗探索》、《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福建文艺》等各地方报刊都登载文章投入讨论,更有一些老诗人也参与了进去。
    诗界泰斗臧克家在《诗要三顺》中认为“悔涩”的诗是“一假百花齐放之名,二假学习国外之实”。并说这是一种“倾心于一些外国的不健康的甚至颓废的流派”。
    一代诗家艾青在《从“朦胧诗”谈起》中说:“朦胧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不足为奇。”“奇就奇在一些人吹捧朦胧诗,把朦胧诗说成是诗的发展方向。”“他们的理论核心,就是以‘我’作为创作的中心,每个人手拿一面镜子,只照自己,每个人陶醉于自我欣赏。”“这种理论,排除了表现‘自我’以外的东西,把‘我’扩大到了遮掩整个世界。”
    国风诗人丁力在《古怪诗论质疑》中说那些“怪”诗在学习外国诗时“吸收的是专搞象征法、暗示法、隐喻法、悬想法、串珠法等东西,以悔涩难懂为其总特征”。
    论争到1985年,基本结束。但讨论得不彻底,不深入,批判也不得力。进入八十年代后期,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诗就越来越朦胧难懂,越来越背离传统,越来越迷醉“自我”,越来越走向西化。自由无度,散到无韵的诗泛滥无控,充斥诗坛。
    到九十年代后期,重阳先生提出了新韵理论,又掀起了一场中国诗歌的大讨论,而且正在激烈地进展着。
    中国二十世纪诗歌的讨论,可说一直延续着,从未停止过。三十年代的大众讨论,四十年代的民族化讨论,五十年代的民歌讨论,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讨论,九十年代以及进入新世纪的新韵讨论。而这次新韵讨论,是涉及面最广泛的一次讨论,也将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讨论,必将迎来中国诗歌的明媚春天!

                              2003.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2-10 10:39 | 只看该作者
三个崛起之后,都干了些什么?
无韵非诗泛滥成灾,谁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6 06: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