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26|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无韵诗批 【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2-25 08:21 编辑

鼓吹“诗无韵”有罪



重阳jm



中国新诗诞生以后,
在外国译诗的影响下,
随着自由主义的膨胀,
特别是受崇洋思潮的影响,
逐渐向无韵自由化演变,
最终跌入无韵非诗的泥潭。

有人鼓吹要冲破诗与散文的界线,
有人鼓吹要冲破韵律的束缚,
主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叫喊:
就喜欢这么做,管得着吗?
对此,
我们也应该大声疾呼:
管得着!
因为鼓吹自由无度,
无韵散乱,
让中国的青少年忘韵,
忘诗,忘祖,忘族,
不知诗为何物,
是对青少年的毒害,
是有罪的!
怎么能管不着呢?!
可以说,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子民
都是有责任有权利管得着的!

有人声称新诗形散意不散,
意境深远(实则漫无边际)
而自我陶醉。
其实,
形散意不散是散文的独具特征。
而诗的独具特征是有节奏有韵律而精短,
这是由诗语言的精炼而决定的,
诗体是不容许散乱的。
特别是韵为诗之根,
无根之木则亡,
无根之诗亦必亡,
无韵不成诗。
任何事物都有其独具的形体特征,
万变不离其宗,
指鹿为马已成为历史的笑谈。

当今,
自由无度的无韵非诗,
已在中国诗界造成了灾难,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
无韵非诗何以有罪?
请看令人痛心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当今的青少年不知诗为何物,
就连学校的教师也在宣称无韵诗就是诗,
这问题就严重了!
再看当今的某些诗报刊,
无韵诗塞满版面,
污染诗风;
特别是那些自称现代新诗的大家们,
把无韵非诗吹得天花乱坠,
金字奖牌漫天飞舞,
令人眼花缭乱。
视非诗若神明,
欺世人之不识诗,
真是岂有此理!
还大言不惭地叫嚷要与国际接轨。
孰不知国际的诗歌是有韵律美的,
无韵非诗是无法接轨的。
如果要接轨,
也只能是韵律美的接轨。
韵律美不单是“中国特色”,
而且也算是“国际惯例”吧!

有人说,
中国的无韵非诗,
是学习外国诗。
这是对外国诗的扭曲。
其实,
外国正统的原文诗是有韵律的。
由于语言思维的不同,
外国诗被翻译成汉语诗时,
译诗者没能也无能将其韵律原样翻译过来,
使中国人以为外国诗是没有韵律的,
这纯属误解。
而受崇洋思潮的影响,
外国诗的盲目崇拜者
只模仿了外国诗的皮毛
还自我感觉良好,
其结果,
崇洋必被洋嗤笑!

无韵非诗是中国诗坛上的一个怪物,
它非但不能代表中国先进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还应合了崇洋者和盲目崇拜者的虚无心理,
特别是利用了中国青少年的幼稚无原则地
鼓吹自由主义和崇洋思想。
几十年来,
长期霸占着中国诗坛,
已使前一代诗人陷入了无韵非诗的泥潭,
迷惘而不能自拔,
又使当代青少年不知诗为何物。
如此下去,经过几代人的误传,
中国必食忘韵,忘诗,忘祖,忘族的恶果!
真是罪大恶极!

鼓吹“诗无韵”的罪魁祸首,
必遭历史的宣判!
新韵代表着中国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1.11.     





鼓吹“诗无韵”有罪


    中国新诗诞生以后,在外国译诗的影响下,随着自由主义的膨胀,特别是受崇洋思潮的影响,逐渐向无韵自由化演变,最终跌入无韵非诗的泥潭。
    有人鼓吹要冲破诗与散文的界线,有人鼓吹要冲破韵律的束缚,主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叫喊:就喜欢这么做,管得着吗?对此,我们也应该大声疾呼:管得着!因为鼓吹自由无度,无韵散乱,让中国的青少年忘韵,忘诗,忘祖,忘族,不知诗为何物,是对青少年的毒害,是有罪的!怎么能管不着呢?!可以说,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子民都是有责任有权利管得着的!
    有人声称新诗形散意不散,意境深远(实则漫无边际)而自我陶醉。其实,形散意不散是散文的独具特征。而诗的独具特征是有节奏有韵律而精短,这是由诗语言的精炼而决定的,诗体是不容许散乱的。特别是韵为诗之根,无根之木则亡,无根之诗亦必亡,无韵不成诗。任何事物都有其独具的形体特征,万变不离其宗,指鹿为马已成为历史的笑谈。
    当今,自由无度的无韵非诗,已在中国诗界造成了灾难,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无韵非诗何以有罪?请看令人痛心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当今的青少年不知诗为何物,就连学校的教师也在宣称无韵诗就是诗,这问题就严重了!再看当今的某些诗报刊,无韵诗塞满版面,污染诗风;特别是那些自称现代新诗的大家们,把无韵非诗吹得天花乱坠,金字奖牌漫天飞舞,令人眼花缭乱。视非诗若神明,欺世人之不识诗,真是岂有此理!还大言不惭地叫嚷要与国际接轨。孰不知国际的诗歌是有韵律美的,无韵非诗是无法接轨的。如果要接轨,也只能是韵律美的接轨。韵律美不单是“中国特色”,而且也算是“国际惯例”吧!
    有人说,中国的无韵非诗,是学习外国诗。这是对外国诗的扭曲。其实,外国正统的原文诗是有韵律的。由于语言思维的不同,外国诗被翻译成汉语诗时,译诗者没能也无能将其韵律原样翻译过来,使中国人以为外国诗是没有韵律的,这纯属误解。而受崇洋思潮的影响,外国诗的盲目崇拜者只模仿了外国诗的皮毛还自我感觉良好,其结果,崇洋必被洋嗤笑!
    无韵非诗是中国诗坛上的一个怪物,它非但不能代表中国先进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还应合了崇洋者和盲目崇拜者的虚无心理,特别是利用了中国青少年的幼稚,无原则地鼓吹自由主义和崇洋思想。几十年来,长期霸占着中国诗坛,已使前一代诗人陷入了无韵非诗的泥潭,迷惘而不能自拔,又使当代青少年不知诗为何物。如此下去,经过几代人的误传,中国必食忘韵,忘诗,忘祖,忘族的恶果!真是罪大恶极!
    鼓吹“诗无韵”的罪魁祸首,必遭历史的宣判!
    新韵代表着中国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重阳JM)   2001.11.     

首发2001年12月《艺苑》总14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7-5-14 15: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说清楚讲明白的就是:我们是中国人,当然要讲中国诗。中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这是中国诗的根本。没了这个“根”,没了这个“本”,诗就不存在了,诗这种文体也就不存在了。中国诗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出现了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形式。尽管它的形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节奏和韵律。这就是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独特性,也就是中华民族诗文化的独特性,更是中国诗歌立于世界诗歌之林的独特标志。因此,不管中国诗歌作如何发展变化,其“节奏和韵律”是不变的,否则,中国诗歌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根本,就意味着灭亡!那么,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不是就很明确了吗?坚守中华民族诗文化的独特性,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就是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7-4-27 13:52 | 只看该作者
无韵诗,假洋鬼子。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说无韵诗是中诗,不对!因它无韵。
说无韵诗是西诗,也不对,因西诗也有韵。
说无韵诗是译诗,也不对,因它无原文。
说无韵诗不是诗,对!因它什么诗也不是。
说无韵诗是假洋鬼子,对!假洋鬼子。
因它就是仿译诗的假洋鬼子!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5:41 | 只看该作者
节奏和韵律是大自然的本象,是普天下万事万物周期性变化的精彩演示。大到宇宙天空,小到原子电子。日出日落,月缺月圆,风云雷电,雨雪冰霜,海潮海浪,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生生息息,无穷无尽 ……。中华民族语言纳大自然的精华,音高声低,急慢轻细,抑扬顿挫;中华诗词融大自然的精华,有节奏有韵律,自古至今,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光辉灿烂!节奏和韵律,是中华诗的生命;节奏和韵律,是中华诗的象征,中华大地是有韵诗的发祥地,岂能容忍无韵“非诗”的泛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7-3-12 14:07 | 只看该作者
《鼓吹诗无韵有罪》    无韵非诗是中国诗坛上的一个怪物,它非但不能代表中国先进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还应合了崇洋者和盲目崇拜者的虚无心理,特别是利用了中国青少年的幼稚,无原则地鼓吹自由主义和崇洋思想。几十年来,长期霸占着中国诗坛,已使前一代诗人陷入了无韵非诗的泥潭,迷惘而不能自拔,又使当代青少年不知诗为何物。如此下去,经过几代人的误传,中国必食忘韵,忘诗,忘祖,忘族的恶果!真是罪大恶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7-2-12 08:58 | 只看该作者
鼓吹诗无韵到底有没有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7-1-29 09:47 | 只看该作者
《寄居蟹》 这种现代诗坛上的“寄居蟹”,被一些诗大家们大吹大捧,乘着国内的小气候和国际的大气候而成了真气候,以致迅猛繁衍,泛滥成灾!但是,尽管它形体象诗,人们还是能够通过它没有节奏没有韵律而辨认出它是杂碎话而不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6-12-13 14:44 | 只看该作者
《寄居蟹》 “寄居蟹”这小东西在海里,混在螺群里称螺,混在蟹群里称蟹,自以为得意。然而,当它称蟹时,却不能“横行霸道”;当它称螺时,却不能“温柔如棉”,终成左右为嫌的讨厌之物。那么,中国诗坛上的那种“寄居蟹”,景况又如何呢?众所周知,就免于启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6-12-3 07:46 | 只看该作者
无韵非诗

诗与歌有着亲密关系,
有人比着兄弟姐妹。
但诗与歌有着本质的区别:
韵!
有韵为诗,
无韵可为歌。
有韵不一定是诗,
但是诗必定有韵。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6-11-24 14:12 | 只看该作者
《1.25%意味什么?》   打开《诗刊》,翻遍两册一百六十页,除了两页“旧体诗”,再难找到“诗”了。不管是“诗人珍爱的”还是“特别推荐的”或是“诗群”“诗阵”“诗星”,不管是“巡礼的”“生命的”“著名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或是“风采的”“灯下的”“国内的”“海外的”,怎么就很难找着“诗”了呢?!原来,《诗刊》上的诗,都是无韵诗,而无韵诗不是诗,难怪找不到“诗”了。正如你走进了“泥人”群,“石人”群,“木人”群里,到处都是“人”却都不是人一样。《诗刊》里那长长短短,散散落落,一行行,一排排,一篇篇的不都是“诗”吗?是啊,那些都是“诗”,但不是中国诗,不是中华诗!因为中国诗,中华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诗。这里的诗,大多都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大多都没有中国诗性,所以大多都不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2 08:4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