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诗人诗歌开幕式上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6: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片

金色的水仙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歌里的一幕在开幕式上被倾情演绎,奥斯卡最佳导演丹尼·博伊把乡村色彩作为英国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调可谓独具匠心。

对于这样的表演,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些人认为简单的乡村景色是北京奥运会豪华开幕式之后英国人的无奈之举;更有人指出这种做法缺乏气势。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事实上,英国方面选定“农家乐”作为开幕式的主旋律可谓是煞费苦心。除了财力原因,伦敦无法复制雅典和北京,营造田园风格正是为了呈现英国的本质,也是英国人的灵魂——乡村文化。丹尼·博伊认为,乡村文化是英国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的变化,他们将会更加执著于这种乡村情节,因为他们几乎失去过,才更珍惜。

英国人的灵魂在乡村

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更注重的也只是“田园风情”,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在英国,则刚好相反,大都城市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地或定期会晤所。

整个英国虽然早以城市为主体,但在英国人的脑海深处,他们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并不适合自己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乡村,他们甚至仍然觉得自己就是个乡下人,他们的灵魂只有在乡村能找到归宿。英国前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曾说:“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这是他最要的名言之一,也说出了英国人的内心。

除了一些重要的大都市和工业中心之外,整个英国始终保持着一派田园景象,一如那些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作家们所咏唱的模样,对乡村的热爱和描述几乎成为文学的主题。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真意切,他们最理想的生活场所就是村庄。在英国文学里,乡村情怀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莎士比亚在自己的戏剧和诗歌中从未停止过对乡村的赞美;简·斯汀笔下的乡村生活恬静悠然;华兹华斯为首的诗人的作品里对于乡村的热爱尤其明显,在他的笔下,英国人就是山水的一部分。

经典的旅游推广案例

导演以这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永恒的文化,这也被外界视为英国一次非常经典的旅游推广案例。

记者与一位常年做旅游业务的朋友聊天时,他如此评价伦敦奥运开幕式:英国如今已经是典型的旅游国家,借助奥运会,他们有意识借英镑贬值之机发起旅游攻略,这次主打的就是乡村牌,预计世界杯各国对于伦敦开幕式乡村文化的大肆报道一

定会提升英国乡村的旅游热,在奥运之后乡村游一定会迎来一个高峰。而且这次推广的重点将主打欧洲、亚太市场,中国也将是重点宣传国家。

对于英国借助奥运期间重点推广旅游,记者也深有体会。奥运前,大英旅游局专门在中国注册微博推广本国旅游,而在奥运期间,大英旅游局也专门设置了专门的服务平台进行火热推广。

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乡村风情进行重点展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经典案例,成本低,效果好,真是一步妙招。

■数据解析

下乡的人数

远高于进城的

奥运会开幕式上重点展示的乡村风光正契合了时下英国的流行趋势:很多市民从室内迁往乡村,在乡村重新拓展生活空间。有趣的是,英国目前成为欧洲惟一一个人口从城市到农村“逆向流动”的国家,每年下乡的人数远远高于进城的人数。

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英格兰人口的28.5%生活在农村地区。在过去20年间,农村人口增长了13.7%。该机构估计,每年约有11.5万英国人从城市搬迁到农村。2000年至今,英格兰乡村地区的迁入人口比迁出人口多35.2万人以上,其中半数的迁入者年龄在25到44岁之间的工作年龄段。对此现象,部分英国历史学家将这一流行趋势命名为“第三次农业革命”。

有意思的是,因为要下乡的人太多,而下乡后要学会一些饲养、耕作和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培训机构和网站应运而生,布朗就在一家网站注册后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他介绍说网站的名字叫“新地主培训”,网站建设者叫做史密斯,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搬到农村居住,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闲暇时间他开办了这个网站,专门传授经营小农场的技巧。

本组稿件由本报特派伦敦记者 于志凯 采写

开幕式上参加表演的“英国村姑”

(本文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5 22: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03:5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