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场场诵读会为上海书展留下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4: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场场诵读会为上海书展留下精彩

  
  “相约星期二”诵读会让读者听得津津有味。均蒋迪雯摄

  据解放日报2016-8-24消息 昨晚,一场“相约星期二”诵读会为2016上海书展留下精彩记忆。表演艺术家朱琳、六小龄童,配音艺术家乔榛、刘广宁等一一登台,带来一场流动的声音盛宴。而在书展期间,“上海诗歌之夜”中外诗人的集体亮嗓、诗歌截句沙龙中伴随巴金故居钢琴声流淌而出的短句、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诵读会上孩子们稚嫩的童音,都让人们重新发现诵读之美。事实上,网络电台诵读节目的复兴、民间读书会的活跃,已经让诵读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现代忙碌的都市生活增添了诗意。

  儿童文学作品诵读尤其必要

  记者发现,在大大小小的诵读活动中,儿童文学、诗歌、剧本等很受青睐,作品短小、情感丰沛、互动性强,适合诵读表演。在前不久举行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诵读展演中,20多个孩子登上舞台,朗诵了《四季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读者秦女士说,儿童文学的诵读尤其必要,因为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识字,无法自己享受阅读。家长郁先生说:“孩子很难静下心看书,我读给他听,同时也陪着他,就能让他集中注意力进入书中。同时,给孩子读睡前故事,是亲子之间很好的交流互动。”
  实际上,类似的亲子诵读会近年来广受追捧。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河畔故事会已举行了80多期,老师、医生、警察、检察官、设计师、收藏家、歌剧院演员等组成志愿者团队,一起策划不同主题的亲子诵读活动。常常是先朗读绘本,再分享知识,配以游戏,孩子们都乐在其中。
  12岁的高怡娜时常参加诵读表演,她说:“阅读是一个人的事,但诵读是一群人在一起。这样我可以跟更多人分享,在舞台上朗诵让我感到很快乐。”著名配音演员狄菲菲说,这种分享,不仅是分享作品内容,更是分享一种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今年恰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许多剧本朗诵会上,人们不约而同捧起莎翁经典。上海还有许多民间诗社,各式各样的诗歌朗诵会也成为业余诗人们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松江华亭诗社社长徐俊国告诉记者,业余诗人们常带着自己的诗歌进校园、社区,用诵读的方式和更多市民分享这座城市的诗意。
  
       用声音诠释文字是种再创作

  配音演员狄菲菲喜欢把自己称作“用声音来表演的演员”。她说,诵读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就像唱歌一样。不要把诵读的形式想象得过于单调,缺乏变化。其实,在“声音演绎”的艺术天地中,诵读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情感。“我觉得用声音去重新诠释文字,是一种美妙的再创作。”
  在上周四举行的首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上海诗歌之夜”中,很早就读过西川作品的大学生张敏洁第一次听到诗人的声音:“西川的《西川省纪行》自带节奏感,像在唱民歌,又像在说快板书,很有意思。”美国诗人莎朗·奥兹、古巴诗人维克托·罗德里格斯·努涅斯、德国诗人杨·瓦格纳等也一一登场,虽然有语言的隔阂,但张敏洁赞叹道:“非常美,在停顿和语气中体会到一种更真实、直接的情感表露。”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自2012年起举办“诗歌来到美术馆”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每次请来一位诗人,诵读自己的诗歌作品,现场听众也有机会读上一段。今年7月,海上人文沙龙举办王小龙诗歌朗诵会,主题是“每一首都是情歌”。许多三十年前的校园诗坛风云人物汇聚一堂。虽然很多人放弃了诗歌的写作,但一场诵读会让他们回归属于诗歌的上世纪80年代,诗情重新被点燃。
  这几年,诗歌诵读正借助网络电台重新回归。自从2013年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为你读诗”火了以后,越来越多诗歌诵读类自媒体接踵而来。借助这些平台,许多人开始在网络上发布自己朗诵的诗歌作品。这些朗诵经过剪辑、配上音乐,在网络上流传,成为文艺青年热衷的自我表达途径。不知道是诗歌的复兴让诵读重新流行,还是诵读的回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8-25 09:15 | 只看该作者

您辛苦明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08:2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游戏 发表于 2016-8-25 07:26
谢谢明利的报道。早上好

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8-25 07: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明利的报道。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08: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