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梁树春先生的一次谈话》 
 
L 
既然是“诗”要干预生活,就要用诗的手法 
而不是像村妇骂街那样直白 
上刊之诗就是这样选用的 
 
Y 
所言极是 
 
L 
做探索诗的主持是很难的 
为兄觉得有的诗友把诗发到了探索和原创两个版块,就是对自己的探索没有足够的信心 
支持探索,在文本和内容上向前走 
 
Y 
真心不支持的少,大多是观念的冲突或误会 
没关系,时间长了都会释怀 
锐意探索,能力又强的,还是少数,需要引导 
 
L 
说到探索诗,没多少,我读了探索版的诗,有这样的看法 
但探索版的好诗还是不少,有的诗友发诗就发到探索版,而不发到原创版 
也许是在真的一心一意探索 
 
Y 
是的。我感觉探索难度不是目前的关键 
主要还是传统观念裹得太紧,还有人在写韵诗 
 
L 
在报纸副刊发的诗有韵诗,有无韵诗,还有韵律严格的古体诗,这是在照顾各层面的诗爱者但在专业诗歌纸刊 
新诗就不照顾韵诗了 
无韵诗原是探索诗,现在成主流诗了 
也不知新诗将来会怎样,搞探索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Y 
形变的空间不大,可能出新还是题材的鲜活,意境的创新表达 
最终无非是追求广泛和深入地传播可能…… 
 
L 
我觉得形变与内容的创新都要有才好 
光内容也好,那首“一把好乳”就成了传世之作,主要是开了诗可以这样写的先河 
可见探索也要应时,先有政治眼光 
 
Y 
是的,政治眼光于诗就是热点与痛点的精准切入 
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流派前辈中,以法老与您最有创新精神 
 
L 
整出这么多同题了,方显出创作的意义 
原来是把写作叫创作的。第一首 
 
Y 
对,创新,首创,是创作的本真 
 
L 
文学创作上,第一个写出的是天才 
 
Y 
这个提法好!找时间要全面提倡这个概念 
写人之未写,发人之未发 
唯其如此,新诗的创新才能走上正道 
 
L 
以后跟风的就是庸才,再以后 
就是蠢才了 
 
Y 
是啊,以后我们要提倡大家的首创精神 
大力鼓励第一个写 
哦,太好了,就这么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