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远 于 2016-11-14 15:10 编辑
品青青河边草的诗,虽然品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却品出了其中的双美——语言美,内容美。
语言是诗的包装,内容是诗的心脏。语言美可以打开读者的眼睛,内容美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只有语言和内容达到美的统一后才能勾住读者。如果语言是杭州靓女,內容是上海瘪三,你的诗对于读者来说,只是一瞟而过。凭对诗的铁心探索,对美的执意追求,青青河边草已步入了“双美”的双轨道。
对于诗而言,语言决定其的入眼率。青青河边草的语言美则又是从与其相关联的“双美”中呈现出来的——朴素美,自然美。先说她语言的朴素美。她大胆地冲破了华丽词藻构筑的锦绣牢笼,迅速向较底层的根部转移,选用接近大众化的汉字组合语言。再说她语言的自然美。在青青河边草的诗语言里,很难发现矫揉造作的蛛丝马迹,总给人一种春天河边长出的青青草的感觉。一首诗能否打动读者,内容决定其的入心率。青青河边草的诗树上挂着一颗颗意象的美果子,既饱满又充实,散发出的一阵阵甜美味道扑面而至。在內容的阵地上,青青河边草以强劲的笔力,把空洞无物这一公敌逐出了自己的诗界。
在流派,青青河边草是一位唯美是图的诗人。她把辞海纳入脑海,在海里精挑细选出构造诗的优质材料后,再精构细造出一条诗的彩色甬道——每当眼睛的两个滑轮一滑入其间,我就有了美的感受。
点开《诗歌周刊》234期,青青河边草的一首《如水》如柔水般的美动态缓缓流入眼底。《如水》题目告诉我:这是写一个女人的故事。
她洗一条河,洗自己
日子里总有
洗不去的
打开诗的镜头,一位热爱劳动的女主人翁亮相于台前。被录用的“洗”字用之无愧,切题、切情、切景。它舀着汗水和泪水一边洗艰难的岁月,一边洗她身上让岁月刻下的苦痛。
留在云鬓里的蒿草,芦苇。乱飞的群莺
眼角的阡陌。
变换的镜头中,高温生活的烙铁在女主人翁身上留下了“洗不去的”印记。蒿草、芦苇、群莺、阡陌等具有霸气的词语联手出击,占领了她的头部和面部,她的大半辈子年龄都在与之搏斗时光荣牺牲了。
一个女子
她多低眉,仿佛
一抬头
就看见日子里的碎片
变换的尾声镜头中,寥寥几笔,将埋头苦干,不堪回首的女主人翁刻化的淋漓尽致。这些句子巧妙地串联一块,将女主人翁的个人信息透露无遗。青青河边草的一首《如水》小诗,七十三个字,生动地描出了女主翁勤劳、诚恳、贞节、懦弱且命运多舛的形象,完成了几百个字、几千个字、甚至上万个字的小说工程,真正起到了诗半功倍的效果。
附: 如水
她洗一条河,洗自己
日子里总有
洗不去的
留在云鬓里的蒿草,芦苇,乱飞的群莺
眼角的阡陌。一个女子
只能低到果园里。扶起凌乱的炊烟
她多低眉,仿佛
一抬头
就看见日子里的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