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
母亲年迈了,才讲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我无法想象的故事。少不更事的我曾经哭喊着想要一双新鞋。母亲买不起,被我哭得心烦了扬手打了正准备上学走出家门的我一巴掌。而今时过境迁,我只记得自己挨了打,边往村小走边更加伤心地哭。
“可你知道吗?”母亲抬起满是褶皱的脸陷入了回忆。“你走后我自己在咱老宅子哭了整整一个下午,恨自己无能,不能满足你小小的愿望。”
我的记忆瞬间产生了共鸣。记得读《平凡的世界》时有过这样一个场景:许少安从山西领回了翠莲,父子二人在田间地头儿商量筹备结婚的问题。突然,少安的父亲抱头痛哭,觉得连个像样的婚礼也给儿子备办不起,实在是愧对为这个家早年辍学的大儿子。
为人父母者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儿子三四岁的时候,31岁为人之父的我住在北京33中分校宿舍,全职脱产进行英语教育专升本科的学习。一次,妻子带儿子到北京去找我到天安门广场玩儿。在故宫天安门城楼内侧,儿子相中了一把塑料大刀,说什么也想买。可任凭孩子哭闹,我和妻子狠下心来坚决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后来,为了安抚哭闹的儿子,我们去了百盛商场,给他买了些吃的总算哄住了。
可我从此落下了个毛病:一过天安门广场、西单、复兴门一带,就总是控制不住想起那一幕。即使二十余年后的前些日子,当我和妻子再次从天安门广场经过的时候,我们还是不约而同的提起了这段往事。然而,我们的儿子如今已是二十四岁的大小伙子了,大学毕业工作一年的他也即将恋爱结婚,也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生活像一条河奔流不息。不知哪位哲人说过: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现在,我再想满足儿子当初小小的心愿,已是绝不可能了。后来和儿子说起这段事,他早已不记得居然有此一节。
“孩子,如果吃了我能让你度命,那你就不要犹豫,我愿为你做任何事情。”释迦牟尼佛祖当初以身饲虎,恐怕怀有的就是这样一番心情吧。其实,哪个父母对自己的亲生儿女能没有此番心情?我常想:对儿女而言,父母大概就是毫无条件、毫不犹豫甘愿以身相许的佛祖吧!
乱石禅心 2016年12月6日来自群组: 黑窗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