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南张绍金 于 2017-1-3 14:11 编辑
家乡味道(三章)
雩娄高中旧址,一种永恒的文化
八十年前,鄂豫皖三边,紧握成一个拳头——大别山。山中又一座异峰突起——雩娄高中!
那个顾莹县长至今被人说三道四,唯独倾力矢志办学至今都不约而同翘起大拇指。
民族艰难甚或危亡岁月,不惜重金,聚拢省城躲避战难而来的教授,拔三省才俊,挽民族之存亡。
精英出自书声和炮火硝烟交织的学堂。朗朗书声,无疑是匹夫大风歌!
新建坳,四面环山,中间淖一大清塘,师生千余人,居山洗水!鄂豫皖莘莘学子隆起大别山,挺直一道民族脊梁。
大别山脉,用热血和汉文化筑起一道天堑,血性的书声葱绿崇山峻岭,倭寇越不过这些血性山峦的身骨。
山坡上,林木们激扬文字;石阶下,碧水攀越山脊。枪炮声、呐喊声、诵读声,课堂内外粉墨登场。
山冲有个叫上天关的小庙,供奉一个凄苦的升天传说;苦楝树洞穴巨蟒,竟是生命和希望的吞噬者。
一声猎枪惊醒了愚昧……
那年那月,抗日胜利,一声炸雷,一场暴雨,大塘裂开一道口子,坝上那把嗜血成精的铡刀动身走了。
大塘从此堕落:一半池塘一半水田,一路相隔而不能相望。相守而望的是雩娄文化和精神!
也许,不相望才最难忘。
而后,雩娄高中北迁县城。如今,孑然一身的门楼依然与众不同,雩娄魂魄仍在山岭葱绿,或述说。
黑河古道,神秘而不莫测
山谷有多幽深,黑河水才有多绵长清澈。四十八节盘山路多弯多陡,四十八湾河水就多曲多险!
山高谷深出奇石:狗牙石、黄蜡石、画面石,一石一世界,一石一传奇……
富在深山有远亲。原始林海敞开心扉,自然景色花香山外,寻找到的不仅仅是石语竹言。
传说,听之动容。周小姐私奔,蜜蜂岩畔等哥,凄美绝决。
董家深宅大院,山重水复,古老神秘;邓政委战事缝隙替百姓找牛……
传说已是一道风景,牵引脚步牵引河水流向高峰,绿了岭风,绿了悬崖的鸟鸣。深潭的水声是故事在开花。
山谷用枝叶用蝉鸣编织出一股细流,麻绳似的缠住黄牛脚迹。
许是放牧久了,许是心事绿了,黄牛躺卧成山坡草地,脚下澄澈一汪碧水。
山峰醉倒在里面,云彩坠落在里面,古朴的传说和民俗葱绿在里面,夏天也时而溜进去寻找一份清凉。
鄂豫皖古道隘口,故土滋养,还是滋养故土?幽谷原生态,幽谷成传说故事,幽谷成石头画面。
古道,一阵谷风用松语用花歌轻快自己的脚步。
大河冲或龙进河
灌河行走在这里犹豫了一下,向南探出一个手指,蟒一样爬进山冲,于是有了大河冲。
是一条龙进来出去的地方,又叫龙进河。
一切都在幸福地奔波,山在奔波,河水在奔波。
当一阵花香累了停在水边时,山冲错落有致缭绕起炊烟,山里人家的新楼房从心里开出了山花。
河岸的山坡,坡上的岩石,看一眼河水都拿不动腿。
那支从小就会唱的山歌比浪花还清脆,比花香还绵长,贴着水流,倾诉般流淌。
龙,进了山冲,龙就是一条河。山野是腾起身行走的龙,是故土汩汩奔流的筋骨!
山冲是一条小河,河即是山路。河冲里人来人往,把河水聚在回龙湾,把山峰的座次重新排置。
少年时,我是父亲的尾巴,是河冲的尾巴,和星光一起捕鱼,和烈日一块戏水,我是一条小青龙。
那条河冲正好是横在家到祖坟的旅程,只一个来回就过去了几十个春秋!
至今,龙进河的水一直在灵魂里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