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收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收藏

乱世买黄金,盛世玩收藏。我非专家,更无资金,收藏只停留在我的兴趣爱好上。
书藉是我收藏之一。我喜欢文学,便常常留连于新华书店,只要时间允许,总要逗留,参阅文学名著。工薪买不起,只能多阅览一些,遇到好书便节衣缩食一次,为此总遭到妻子的批评。没办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逛旧书摊不失一个好方法。

这旧书摊也分几类,有从书店旧仓库兑换出来临时卖的,可能是书店里的员工或亲戚,这些书多半当破烂,只要给钱就卖,不问书的实际价值。因为他是用称称来的,赚点即放手。按书的扉页多少,薄厚的程度论价,这里面有的是好书,就看你的远气了。我有幸遇到一次,10元三本,这些书多是早期出版物,均为正版。我倾囊中之财,一次购得上百本,算是捡漏吧。卖书之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回家遭妻子斥责和几天的唠叨。我甩个耳朵给她,埋头看我的书,沉浸在文学的海洋里。

也有出售旧书或盗版书为职业的,这些人大多懂行,书的价格分得开,悬殊颇大。如果觅得一本好书,他会看穿你的心思向你要价,由不得你不忍痛割爱的。一本好的书法大赛钢笔字帖,早年的精品,我为之喜不自禁。看到我爱不释手的神情,他就出天价,一番舌战仍被宰,奈之何,此时我为鱼肉他是刀俎。但看到那笔走龙蛇的风格,沉浸于书法境界,便忘却被宰的疼痛了。

再一类便是家藏书甚丰,却无子孙去读,晚年清贫,老学究在老伴的监督下将藏书置于街头变卖。我有幸捡得一本好书《金瓶梅》,刻版印刷珍品,线装本硬书皮,古色古香,一看便知年代久。字体全是隶书,端庄精美,没有一点瑕疵,扉页少有翻动,一尘不染,想必主人很爱之,从未示过人。我窃喜,便也藏甚严。闲暇之余宝贝似的打开,真是猥词与妙语同在,艳情与贪欲共生。“不独文君奔司马,西门今亦遇金莲。”我不敢苟同作者的观点,但《金瓶梅》是部充溢着相当强烈的现实气息的作品,是我国最早以写一个家庭的兴衰来反映社会矛盾斗争的世情小说。鲁迅先生曾说过:“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

崇拜领袖是我们这辈人的共性,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敬拜过领袖的“宝书台”上的石膏像,佩戴过各种的领袖的纪念章,背诵过毛主席语录,自幼受到这样的爱国熏陶,自然对领袖充满敬意。可惜的是那时的物件没有一样保存下来,石膏像、纪念章、语录只保存在记忆中了。一次在合肥城隍庙看到一尊伟人毛泽东的汉白玉站立像,主席长长的风衣,迎风站立,双手背后,骄首昂视,这是文革时期的风采。迎风襟开的风衣,纽扣粒粒可数,筒状的长裤,大头皮鞋,左腿微向前跨,立于两层基石之上。基石正面隶体书写:“毛主席万岁”。塑像袖珍品,高八寸许,基部宽有三寸,置于家中酒柜格中,显得端庄得体。“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他老人家的警言。它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的一幅中堂画,它是我儿时最深刻的,也是最完美的最早记忆吧。“毛主席去安源”,下面有一行小字:“一九二一年秋,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风云隐雷霆,峰峦起波涛,芳草萋萋路,送我去安源。身穿青布长衫,右手夹起竹质油布伞,目光炯炯,表情严肃,握紧的左拳充满了坚定与信念。风雨兼程,有天下为已任的气概与品貌。“他远远地,而且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像太阳带给人民希望……”

篆刻艺术我也情有独钟,平时阅读书报,每有篆刻作品必开天窗,同事常责备于我,有天窗必拿我是问,领导也批评我这“不良”现象。我却有错不改,都是喜欢惹的祸,久之同事先我遇到篆刻作品便向我示之,原来他们也被我感化,默许我这“不良”行径了。功在不舍,我积得篆刻作品集一本,闲来陶醉于篆刻的艺术境界,体会篆刻文字线条的变化、字形的“圆融洁净”、字的比例的搭配、字与字之间上覆下承、左顾右盼、收放结合整体布局的艺术构思。至于“宽可走马,密不容针”古代章法,非我所能解读之。近代篆刻大家吴昌硕讲,篆刻创作要有“书卷清气,虚和秀整”。“书卷气”和“金石气”是篆刻艺术的核心。“金石气”似乎更重视创作材质的美,而“书卷气”则更突出了创作的文化意味。例如“山高月小”这个主题,艺术家独具匠心计设计:一个方形的章胚,断续地方形线条约束着画境,一座巍峨的大山立于画面右侧,仅在左上角的一点空隙一轮残月(象形字)悬挂空中,大量的空白让你有无限之遐想。这种审美的独特而深刻的体会,是非常人所能感受到的。

阴刻与阳刻是篆刻的两种基本刻制方法,阳刻是白底朱文;阴刻是朱底白文。我的藏品也有这种区分。《百家姓》是古代的蒙学教材,我小学却未读过,虽有耳闻,终未见过全文,有幸在滁州的地摊上捡得一漏:竹简上阳刻文《百家姓》。真是爱不释手,不仅可以欣赏阳刻字体的浮雕感,还能阅读《百家姓》全文。虽是现代工艺,却古色古香。楷书“温文尔雅”:字体雍容圆润、端庄自然;笔画刚劲而不外露、虽飘逸却文静凝重。“水声鸣昼夜,山色永春秋。”则是我买的一对阴刻竹联。其行书有龙精凤眼之经,高山坠石之态。整体造型娴熟妍美、典雅洒脱。笔锋遒美劲健、超逸宁静。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飘风,曲笔藤蔓妩媚,直画剑道刚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5-29 19:23 | 只看该作者
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5-30 21:21 | 只看该作者
阴刻与阳刻是篆刻的两种基本刻制方法,阳刻是白底朱文;阴刻是朱底白文。我的藏品也有这种区分。《百家姓》是古代的蒙学教材,我小学却未读过,虽有耳闻,终未见过全文,有幸在滁州的地摊上捡得一漏:竹简上阳刻文《百家姓》。真是爱不释手,不仅可以欣赏阳刻字体的浮雕感,还能阅读《百家姓》全文。虽是现代工艺,却古色古香。楷书“温文尔雅”:字体雍容圆润、端庄自然;笔画刚劲而不外露、虽飘逸却文静凝重。“水声鸣昼夜,山色永春秋。”则是我买的一对阴刻竹联。其行书有龙精凤眼之经,高山坠石之态。整体造型娴熟妍美、典雅洒脱。笔锋遒美劲健、超逸宁静。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飘风,曲笔藤蔓妩媚,直画剑道刚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5-30 21: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30 21:2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5-31 07:5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新作,问候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17: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