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非初晴
读《老子》一书
一个来自远古的智者。通过碎碎念,阐述大道。
翻一页,就能使人茅塞顿开、幡然醒悟。
在书里,我一次又一次地抛名弃利、看淡得失,
拒绝任何声色犬马。甚至尝试绝学无忧、以柔克刚。
但只要一合上书,就双眼蒙蔽,翻身即坠。世俗的欲壑难填。
忘记了老子所交代的和光同尘、知足不辱……
再读《傲慢与偏见》
年轻时,读一本书,读出的是爱情,是甜腻的风花雪月。
二十年后,再读这本书,爱情还在,但已不像先前那么慑人心魂。
又或者,像了那白的饭粒,而不再是“床前明月光”。
年龄改变的,不仅仅是身形。人心也历经山水。
久到,可以不再为一段不相干的情感动。事事,云淡风轻。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生命之书。在老树下的荒草,或颓墙边。
不停地移行。听植物生长的声音。质问生与死。
如果没有这个园子,会像一只扑火的飞蛾,瞬间焦枯。
而母亲,却因寻不得自己的孩子,步履匆匆。
是废园,让一切沉寂。所有年轻都会回归苍老,所有相聚都会折服于相散,
所有的生都会就步于死。而相对更重要的是:
怎么样,让“活”变得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