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那些归隐的茂密
一只海东青,剪辑着云影。
一座箭眼峰,穿刺在雾海。
乌青的砂石,在南北朝的乌骨山,追雁成阵。
崛起的石脊,在隋末唐初的熊山,歃血成盟。
凤凰拜祖的图腾,在唐太宗东巡的金口,点石成锦。
那些归隐的茂密,任苍茫的虔敬,一遍遍擦拭。在石头上逢生。
凤凰山,收拢了长白山的腾跃,收拢了辽东三千年,收拢了我攀登的激越、鸟瞰的壮阔——
一羽箭吟,在红尘的岔口指向丹东的锋锐。
一声凤鸣,在时光的浪头指点丹东的涟漪。
一襟雷霆,在历史的歧路指引丹东的猎旗。
禅坐在我眼里的佛影,簇拥着石头的心跳,说出了命运的云蒸霞蔚。
山的神话,石的传说,人的故事。
圣源、丹泉,抹去了玉露琼浆的实录,透入石心的水,葱绿一山的润泽。
凤凰洞、通玄洞,隐去了曲径通幽的玄秘,人心蹀躞的边缘,漫漶着虚实的根须。
山云铺海、涧水飞涛,掩住了连绵浩瀚的吟咏,与石头一起发呆,与白昼一起入禅。
山高水长、亘立中天,拓覆了岁月澄澈的镜像,思想的碎片,涅槃在摩崖石刻的倾诉。
那些归隐的茂密。人心的花朵。石头的箴言。在穿越时空的演绎里,亮出我栉风沐雨的渴望,露出我经霜历雪的神往。
我摁住幸福的疼痛,抓紧古今栈道,攀缘向上的天梯。
唯有杜鹃、天女木兰,在桦树与枫树的葳蕤之间,迎娶了凤凰山:“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
——万里长城第一山、中国历险第一名山、国门名山,大道东归,紫气东来。
一步一紧,亦步亦趋,拉直了我的悲喜。
找寻风蚀的路径,烽火台、罗汉峰、攒云峰……石头斑驳,人云亦云的传说,盛名峥嵘。
搜觅心颤的源头,天下绝、老牛背、百步紧……石头亮刃,振翅凌空的神思,迎风呼啸。
企望灵动的画境,金蟾望月、石壁鹤影、龟猴朝圣……石头归隐,百转千回的梦想,烟霞流金。
在老虎口。高我一寸的,是臣服的骨血。低我一寸的,是欣悦的肝胆。
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宽我一指的,是无垠的丰腴。窄我一指的,是咫尺的枯寂。
烙在老牛背的脚印,多是人间的艰辛,不说也是一段惊惧。
悬在天下绝的感慨,多是人心的酸涩,不说也是一段故事。
我只是担心,那些抚慰石头的苔草,被骤来的疾风悄然卷走。
把我引入歧路,引我踏入一句唐诗,陷入一阕宋词,埋入一个灵符。从此归隐,不再显身。
也祈望,把我引入历史的岔道,误入一篇《威凤赋》,在曲高和寡的弦音,与凤凰山一起诵读:
“西翥则烟氛閟色,东飞则日月腾光。化垂鹏于北裔,训群鸟于南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