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三章
文/王国良
1》杜蒙草原
苍鹰像一架架战斗机,为悠远与苍茫巡航。小草,钻出五月的干旱,每一次鞠躬都是对露珠的渴望。马兰花掏出仅有的幽兰,擦亮羊群的眼神,用蓝色的血浆滋养一片游动的白云,祈祷一场大雨的降临。
狼毒花起伏于莽原深处,梳理一缕清风,像母亲在梳理女儿的发辫。车轱辘菜,像一张张青翠的光碟,正忙着刻录归来的鸟鸣。
抠开大地的蹄瓣,沙化的蹄音裸露出来,翠绿夹杂的枯黄,像斑驳的岁月,
再也覆盖不住一首辽阔的牧歌。
我们收起挖野菜的夹把刀,收起狂放不羁的野性,轻手轻脚从草原走过,把带来的一瓶瓶山泉,洒入荒原,洗刷贪婪的欲念,灌溉视野的贫瘠。
2》趟露水
露水是星星留在大地上的梦,地上有多少露珠,天上就有多少星星,人间就有多少追梦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城市的霓虹把星星遣送到天涯海角,露珠也成了小草稀缺的饰物,爱做梦的人却越来越多。
一夜风雨,让小区的丁香、糖槭和狗尾巴草,又挂满晶亮的露珠,像一只只清澈的眼睛,迎接早行人,挑着晨曦上路。
步入铺满芬芳的林荫小道,走回挂满香包的端午节,在童年的麦田,用露水洗一把脸,再坐在李子树下,与父母一起吃老桑芹馅饺子。
或带上斧头镰刀走回知青岁月,趟开湿淋淋的夏天,与青葱的伙伴钻进大山深处,砍断枯藤老树,让山外的阳光和风泼洒进来。
而一切都已成为往事,只有草木和露珠,还如当年一样苍翠清冽,就像我湿漉漉的回忆,沾满了鸟鸣、松风和草参花苦涩的药味。
3》山坡上
护送太爷和奶奶的遗骨回归宾县故里,正是播进春风的种子,准备破土而出的上午。祖茔安卧于山坡上,俯瞰远山近水。从祖宗开始,六座土坟依次排列,像六颗沉默的星辰。如果在晚上,他们能不能结伴而出,忙着去护佑在人间过得并不怎么如意的子孙。
太奶和爷爷,早已等在那里,穿越百年风雨,终于得以团聚。各据一方的孤单,在子嗣的福祉上撕开的那些伤口,会不会也能很快愈合?
山坡下两个相邻的小村,矮小朦胧,分别是父母的出生地,第一次拜见,恍若梦里老家,似曾相识又如此陌生。
村落像时间脱下来的一堆旧衣服,零星的铁皮屋顶,如衣襟上新添的几块补丁,折射出时光的锈斑。
山坡上的合葬古朴、低调、厚重,如这个家族传承的美德,香火缭绕,与青青小草相互抚慰。
爆竹声如另一种悲切,在缅怀和感恩间回响,几代人一起跪下去磕头,大地发出微微的震颤。
山川苍茫,如一部家谱的素描。感慨生生死死,春绿秋黄,谁也阻挡不住生命轮回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