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诗歌的悲剧宿命 ――读世宾《当代诗歌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诗歌的现代主义运动应该起于五四运动,历经文革后的反思和改革开放三个阶段。内容以文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兴起觉醒为特征。而第三代诗歌运动包括后两个阶段,以个人主义的觉醒为特征!
然而,不管中国诗人以何种方式呈现他们的行动,最终都因为文化土壤的浅薄,营养资源的匮乏而生命羸弱!
难道这就是现代主义横向移植的必然宿命?是当代中国诗人的必然宿命吗?
任何事物的发生、成长乃至茂盛,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或逻辑 ――中国的诗人和世界对话――显然失去的是对话的文化基础,无论当代诗人如何努力踢腾,结果也不过留下几声哼哼的印痕,很快就会无果而终!
面对深厚和强大的极权力量、民族主义以及民族性格的挤压,当代诗人能够突围吗?答案肯定只有一个字:不!
“我们的诗歌所创造的世界形象依然是那么的矮化(乡土中国的国民性气息)、弱化、扭曲化。与世界的诗歌格局相比,我们的诗歌还处在胡同和某地的旮旯里,诗歌作为个人主义的产物而人的形象还没真正树立起来;与现代人可能建构和呈现人(生命)的可能性相去甚远,仿佛我们依然趴在泥土里仅为一日三餐的软虫。”
既然中国诗人无法逃脱“个人主义文化内涵的匮乏和民族性格中逃避冲突的生存策略,我们没有更有人类意义的文化来充实到我们的个人世界里面来,以及面对真实社会生存困境的勇气”的悲剧宿命,那么,当我们“面对着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的诗歌写作,面对着我们当下的文化资源、原生社会所塑造的人格心理,面对当下的历史生存”,还能够“建构具有人类意义的诗性世界和诗意世界”吗?
如果,把这种建构,作为“当代诗歌写作的最高追求”,是不是依然只是在一条狭小的胡同里打转转?
当代的诗人,真的能够继续把“个人觉醒作为当代诗歌写作的重要成就和写作方向”吗?即使我们方向明确,努力坚守,但在一种悲剧的文化土壤里,真的做到“守护、充实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涵”和“在写作和自我建设方面”获得自由飞翔的翅膀,有没有这个可能?
恐怕,第三代诗歌运动到现在,诗人
们“对于背后制约他们思想和生活的社会不敢触及,而又在各自的小天地里各自五彩缤纷、自我喝彩;他们不敢也因为缺乏精神资源而没有能力提供更有张力的诗性以及更深邃的诗意”的状况还会继续!
既然“这个时代已看不到伟大的心灵,人人——包括诗人——只能也只敢承认是那个属于日常或者一点“文化”浸润的角色,而对于社会事务、人类事务以及文化的重大建构的角色却被彻底的、毫无意识地在自我的生命中被抽离了;他们——包括诗人们——羞于谈论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生命可能;担当让位于凡琐,建构让位于自贱,反抗让位于消解,想象让位于实际。”
我们怎么敢或怎么想――想也白想:能够“在整个世界的诗歌写作格局里”让“诗歌的羸弱、匮乏和扭曲”有所改观?
因为“这些写作的人可能已经是我们时代、我们社会的最勇敢者了,也许也是最有影响的抚慰者和疗伤者”!
“对于诗歌要建构的世界,或者说我们可以看到的诗歌世界——那个有尊严的、宽阔的、充满勇气的、充满爱的、不屈不挠的、葆有力量和存在感的诗性世界——在我们当代的诗歌写作史中”出现,恐怕没有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要寄托这样虚妄的哪怕一点点的愿望!当然,我们需要“那个具有人类未来意义的、在文化上具有重新创造文明的、指向生命和文化最高可能的诗意世界”会在我们的幻觉里一闪,也就是一闪而已!
我们应该清醒:“我们的个体意识已经觉醒了,但才醒来一小半。生命的觉醒是能达到丰盈的程度——即超越匮乏、软弱,超越对周遭处境的盲视,超越某种点到为止的盲目乐观;生命的觉醒是一个心灵能够在方寸之间感知万事万物,能够体验外部世界的轻微悸动,并且能富有尊严地行动和表达”,“然而从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的诗歌写作,我们看到的具有这种表达力和行动力的诗歌和诗人,少之又少;如果有那么三两个,也处在公众和主流意识的遮蔽状态。”
我们即使可以“抱怨公众,”抱怨“被主流意识所塑造、规训和培育出来的”公众,但这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都知道,“人是被塑造出来的……是被他生活的环境、种族,被社会的意识形态,被教育、家庭、周围的人际关系,以及他在自由的状态下阅读的书籍所塑造”出来的,“而且很少人能逃逸他的时代馈赠或者说强塞给他的文化,纵使他觉醒了,在匮乏的环境下,也没有多少资源能给予他滋养,能提供多少精神资源来给予他与他的时代对抗,来进行自我的建构和超越。”
更不要说那种非常尴尬并且难以言说的状况:“摆脱原生社会对个人造成的局限——譬如说你的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创伤,你在心理上修复了,或者伤害已经在你成长过程中成功地转移了,你在其他方面找到了替偿性的满足。虽然理性上你知道是个问题,但在心理上你已经不再对此耿耿于怀,这个病就这样潜藏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文化中,在我们的制度里,在诗人的写作中,这种状况非常普遍,就像肤浅、自贱、恐惧、逃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且振振有词地强调,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国度,就只能”是这种可笑的辩证法!
既然我们时代的诗人正深陷这个社会的逻辑里!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越这种逻辑,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出在文化和怯懦、犹疑的文化性格里!而且文化和性格又互为表里,互为催生,在一个巨大的历史、社会的空间里循环反复、生生不已。“如果拒绝外来基因,除非发生突变,不然无法更新。”而“现在最严重的问题还有:我们一再地消灭我们自身所涌现的具有活力的思想、心灵和那些带来希望的肉身个体,用冷漠、隔绝、压制和剔除”!
所以,悲剧的宿命,就是当代诗人最后的、最合乎逻辑的结局!
2018.10.6.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9:30 | 只看该作者
世宾 发表于 2018-10-7 14:07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现实,写作首先是自我的觉醒和自我的召唤

请世宾老师对下面的一组诗做一简要的梳理。

诗句里的那把火(组诗)

1、虚妄

窗外,突然飞来一个好句
而我正在发呆
句子砸在书页中的
贸易战三个字上


其实,我也不是发呆
思想正在和灯光对话
一分神
影子就钻进镜子
急得我千呼万呼
结果扎伤句子的羽翼

望望邻家的葡萄架
黑黢黢仿佛鬼影
月光已经照过
葡萄架上留下的浮光证明
眼光无可奈何
又突然回归镜子
镜子里竟然还有一个我
发呆

那个好句早已破碎成一团雾气
不论我如何施救
手中的史书在灯光下摇晃不停
我被迫停止思想

想喝一点酒
那就喝吧
我和我灯下的影子以及镜子里的我和影子
还有杯子中的我
共同举杯

我笑起来
杯子里的我
灯下的我
镜子里的我
以及那么多我的那么多影子
都笑起来

管它好句赖句
管它这战那战
有酒有书有灯光有镜子
够了
咱们握个手吧
只管开怀畅饮





2018.7.31.


2、诗句里的那把火

我把炉火烧成炭之后
紧紧地揣在七月的怀里
诗句作为盗火者
姗姗来迟
一杯酒灌进腹内
烧成赤壁的大火
水与火共存的那个画面
永久被一个民族称颂
一江的水灌进体内
熄不灭这把火

炉子高举
从江水里驱赶夜色
一轮太阳在阵阵疼痛中分娩
太阳的火
点亮大海的风景
天上的月亮以及星星

当金钱成就荣誉而趋之若时
魔鬼也是天使
银河系爆炸
天堂黑了
我只有用体内的大江
载着诗句里的那把火
去点亮牛郎织女的
灵魂和眼睛
2018.8.1.

3、我是佛前一盏灯

一棵树卧在云旁
抬着头
偷窥天堂的秘密
我明明把准树的脉搏
却无意告密
我是佛前一盏灯
照亮佛的宝座
照亮佛桌上的供奉

面对香客
我半昏半暗
任由罪恶与神佛达成默契
忍看苦难奉献给神佛的虔诚
我洞穿人间与神界的内幕
可发不出声
体内的血浆和我的生命
一半源于罪恶的捐赠
一半源于苦难的供奉

云旁的那棵树掷来一阵冷
我闭上沉重与疼痛

没顾上喘口气
却降落在教堂的暗影
闭着眼和口
屏息呼吸
伺机远离我熟悉的那些疼痛
信徒们的祷告
不经意传进我的震惊
――全是忏悔之声
还没有回过神
又见主的嘴唇翕动:
我爱你们

云旁的那棵树
在我的视野里
蓬勃成毫无踪影的
精灵
2018.8.2.

4、用瘦弱的诗句照耀眼前的景象

孤独的深夜
我嚼食天上的星月
咯嘣咯嘣的声音打开体内的开关
语言开始次第发亮
站在悬崖边
人心摇摇欲坠
我呼喊成诗
不知道能不能抓住下坠
的灵魂

夏夜无风
语言随着惊恐的汗水流失
体内空虚
一片秋天的萧索
和冬天的荒芜
江河干涸
载不动一粒思想
积雪崩塌出千年的冷
冻结着诗人的想象
白发苍苍
找不到灵魂安放的地方
西出阳关
追逐历史中黯淡的血腥
冷眼向洋
大海只出产排山倒海的巨浪
风马牛留下的扬尘
撩拨体内的夜光

蹲在地平线的一侧
把所剩的词语全部倒出来
即使形声分裂
依然残留星月的余光
去遥远的风景里编织一代的意象吧
风景里遗忘的那些脚印
还会拖着疲惫前行
即使困顿在夜色如墨的峡谷
还有瘦弱的诗句
照耀眼前的景象
2018.8.3.


5、七夕的那眉弯月

七夕的那眉弯月
分明是一叶小舟
摇进邻家的葡萄架下
人间多少双酸溜溜的眼睛
盯着遥远的
那对星星
溜入

银河的秋水涨起
浊浪打翻小舟
人间的喜鹊
只好搭起弯眉般的小桥
任由两颗失重的星
在爷爷的诗歌里
在奶奶的传说里
在书本的文字里
抱成一颗

遍野的晨露
是人间分隔两地的眼睛
滴落的
那点
可怜的愿望
和两颗相拥一起的人伦美
喜极而泣的

2018.8.4.

注:星的音节是xing,g是克的化学重量单位,xing没有了g,就成了心的音节xin了。


6、盛夏的折磨

日历里的秋天
即使近在眉睫
夏天的那首诗
还没有孵化出翅膀

预报里的雨
天天滴落
偶尔露脸的太阳
憋出了火

阳台下一窝紫燕
从诗里飞出来
春风已钝
剪不动盛夏里的闷热

诗被潮湿解构
即使无数的荷笔蘸着鲜红的惊叫
毕竟举笔的臂膊空虚
无力丰满诗的羽毛

无人可以解释
为何一夜之间
诗篇枯萎成一地泥浆
诗思凋谢成干枯的河

我知道这不是你我的过错
至于人间的是是非非
一如你吐出的那些烟圈
不是你也不是我

所以不必深究
我只担心这首诗的身体过于沉重
在盛夏这样的折磨后
飞不到诗坛的额头
2018.8.4.


7、荷塘里漂泊的那一片花瓣

农民耕种的无数池荷塘
把盛夏淹没在碧绿里
一支支滴着艳红的心脏
射向苍天的深处
凋谢的花瓣
载着桃色的容颜
漂泊到游人的眼睛
和古韵的港湾

粉红的心事美丽着七月的蝉声
装载进凋落的那瓣新鲜的花瓣里
开怀的笑容
被划向遥远的西湖
沿着地下的那条水路
豪情注满了圆圆的风景
滚动的珍珠
抓住瞬间辽阔的香风

孙子撑开手里那把伞
驱赶走漫过来的雨云
我忙掏出诗句,让满眼
还没有来得及打开美丽的
花瓣
来甄别那瓣漂泊的前辈
是不是一叶香舟
2018.8.5.


8、他们

捏一把厚实的岁月
断定这一辈子
没有哪个人能掏空他们的储藏
牵手的时候
他们的笑声从来都是黑的
沿着夜色撩人的血管
走向一个刻骨铭心的词语
他们四目相对
一面剥着香蕉吃
一面丈量着
月宫那棵桂花树的
年轮
嫦娥狂舞的日子
他们一袭庄重的白
按耐不住茂盛的绿色
喝干了吴刚酿造的酒
从此
他们的姓名咬在一起
陷落进
春夏秋冬的老套故事
2018.8.5.

9、今日立秋

纯属历书上的一个字眼
立秋全无秋意
反倒惹得太阳着火
青烟腾空
大清早
脊背上的汗珠晒成水干
体内的热浪汹涌成沸腾的蒸锅
所有的绿树都仿佛病着
有气无力地拄着影子
戳在滚热的泥土上
风口无风
漏不出一丁点儿鹤唳雁鸣
酸软的脚步盯着远处的脚手架
民工叮当作响的骨头
碰撞得办公室里的
冷气爆热
发白的蝉声
潮湿得
拧出浩荡的江水
古老的唐诗宋词酿成灾祸
厉害了
我的炎夏酷暑
竟敢如此决绝
无视
今日立秋这个宣告肃杀的
节令
凉爽的期待
已经被夕阳燃成灰烬
烫伤夜晚稀疏的
星月
2018.8.7.

10、高温

昨日的火球晒干了江河
汗珠滋滋作响
还没有写成的一句诗化成白烟
从发间直冲九重

知了拼命嘶叫
把诗撂到更高远的碧空
影子烤糊了
被过往的车轮碾得咯咯嘣嘣

汗腺打开阀门
汩汩冒出毛孔
满脸满身的小河大江
奔腾汹涌

火色在遥远的八月燃烧过
满世界都是灰烬残余的红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移到人间
企图冶炼出多少火眼金睛?

把所有的诗都投进火炉吧
让炉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人间最卑微的那些追求也期望
能涅槃成一只只展翅高飞的金凤
2018.8.10.

11、古老的七夕

那牙弯月到葡萄熟的时候
一露脸
我的诗句就被酿成美酒
奶奶的葡萄架是童年的渴望
醉了的时候
世代的愿望就化成生生不息传承的
精神享受
数数所有的追求
都是
清秋滴落在草丛里的泪水
我们依然停留在奶奶纺花织布
和爷爷耕牛的陶醉里
高铁时代的轨道
一直铺不进
一个爷爷奶奶的
方言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和触觉的
通道
定格在古老的
七夕
2018.8.10.~11.

12、当我没有眼睛的时候

今天,我的眼睛丢失了
找遍大街小巷
不见踪影
腿跑酸了
软得如两条细蛇般的草绳
我没有了眼睛

没有眼睛的时候
草绳般的黑暗吐出长长的信子
缠裹着我打蔫的笑容
语言里的思想拉满阴冷的铁弓
射穿屏幕里的苗圃
拔去我撒进里面还没有扎根
的自信

黑黢黢的空白
拖着人生缥缈的过往风景
跟随着佛祖的影子
缓缓前行

不甘的灵魂
用食指刺破跳动的心脏
使鲜艳的血浆
喷涌而出
溅红史书里的一树桃花

之后
我会用尽我残存的生命
抽出我所有的心丝
纺织成淅淅沥沥的意象
滋润萌动的生灵

我相信佛祖座下的那朵莲花
一定会为我造一瓣莲舟
载着我心底的那些诗句
飞出泪水

我一定会紧紧抓住诗句里闪光的心灵
摁进眉下
强令心灵
俯首帖耳地替代我
的眼睛
2018.8.12.

13、炎热的下午

炎热融化了天下的时钟
立秋后的伪秋天仍然是夏天
摩羯登陆是刚刚看到的天气新闻
此刻
才明白昨晚风中带凉
和昨晨第一次听到蟋蟀鸣叫的原因
直到刚才之前还在找寻

当不明其因不知其真的时候
各类软件携带的文化病毒
极其轻易地入侵人的灵魂
猪油被放弃,选择瘦肉
与普遍的慢性病
之间的联系
竟然被定罪成五四提倡科学的导因
嗟乎!文化传播没有文化
文化普及没有逻辑
文化已经荒谬至此
国之进乎
民之智乎

在一片文化快餐的腐烂里挣扎
融化的时钟究竟能带着国民的灵魂
到何处栖身?
在炎热的这个下午
我喝了一杯又一杯的白开水
企图用袋子里几枚将要变质的大枣
来滋养我羸弱的心
2018.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9:17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0-7 15:28
对世宾老师的文论进行了详细解读,很到位,欣赏、学习

有些仓促,只是在老师的论证里,归纳出了我对老师宏论的一些理解,虽然悲观些但逻辑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9:14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0-7 15:29
世宾老师说的是。这样的人很少,但确实有,取长补短就能形成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很难,写作是自己的事,也是社会的事。一个人无法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9:12 | 只看该作者
世宾 发表于 2018-10-7 14:07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现实,写作首先是自我的觉醒和自我的召唤

当我觉醒了,我也孤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0-7 15:29 | 只看该作者
世宾 发表于 2018-10-7 14:07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现实,写作首先是自我的觉醒和自我的召唤

世宾老师说的是。这样的人很少,但确实有,取长补短就能形成跨越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0-7 15:28 | 只看该作者
对世宾老师的文论进行了详细解读,很到位,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0-7 14:0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现实,写作首先是自我的觉醒和自我的召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07:05 | 只看该作者
更正

文中的“人本主义”,误为“文本主义”,特此更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05:48 | 只看该作者
昌山 发表于 2018-10-6 21:17
品并学习!敬茶问安!

早上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7 08: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