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8|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懂不懂李白的《静夜思》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懂不懂李白的《静夜思》说起
易生诗梦

一提到新诗或现代诗的“懂与不懂”的问题,不少论者都会拿出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来说事,以证明“连文盲都能懂”的诗才是好诗。
果真如此吗?
我先引述王居明老师在“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论坛”发表的文章《曹伊之争之我见》中的一段文字: 
                      
有人说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典型的口语诗。我觉得是十分可笑的。首先是这首诗的普及度,要比别的古诗高的多!其次是诗的取材是完全大众化,不是十分的陌生或者生僻。人人都有过的熟悉场景,便于记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底头思故乡。”诗句中的“床”,指的是胡床,即可折叠的有靠背的座椅。诗句中的“床前”,就是眼前。从诗句“疑是地上霜”,可以看出时令已到节气霜降前后。这个夜晚天气晴好。在那个时代,没有电视这种可娱乐的的东西。我想古人也和我小时候村里没有电视娱乐的乡亲们一样,聚到一块闲聊到亥时或更久。到这时候,也只有三两个人还聚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也就是节气过白露后,到亥时,就会感到有点冷。因为立秋,早晚温差就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所以诗句用“疑是”二字。由于是天晴,因为冷的客观刺激人的皮肤,产生“合理”本能的反应,误判。把月光当做霜。月光比做霜,不因为白,是因为冷。霜和月光相比,要洁白的多。但共同点,都稀薄。要不然就是冰了。这个有北方农村生活的人都有感受。因为冷,促使诗人感知光阴的流逝,所以才望月亮,所以才怀疑。但确实已过中秋。俗语说年怕中秋月怕半,所以感到自己客居他乡,想起自己的家乡或家来。也因为冷,人们想到年!所以因无所成事和思乡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五言绝句,它严格地恪守着押韵的韵脚,也就是恪守着平仄要求。它押的是“ang”韵,阴平。它的仄是“yue”,是去声。这首诗只是普及度高到让我们忽略了这些。这并不是就是信口的口语。因为人们的口语只为交流或明了陈述,如果说话都压韵,不觉得酸臭好笑吗?这首诗除了作者客居他乡之故的细心,倒是应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从王老师对这首诗的解读来看,恐怕说“连文盲都能懂”的,就是一个伪命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恐怕就不是“文盲”们所“懂得”的!不信,请做一个调查,看看“懂”这首诗的人——文盲可以排除在外,能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李白诗中“床”的意思?其实,即使知道了上文中“床”的这种意思,请别得意的太早,这也不过是“床”意思其中的一种罢了。

请看看百度的解释吧:
静夜思
唐朝诗人 李白 字太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之所以强调版本,是因为唐朝版本《静夜思》是:
床前看月光 [1]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由于明清版本流传较广,这首《静夜思》中每一句都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强烈意象。伴随着众多的再创作,用诗句来作为作品题目的现象也就层出不穷。

详细解释编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易被错误理解。正确解释: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但井栏,还不是“床”唯一的注释。
床:五种说法。⑴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⑵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 一种坐具)。

究竟李白《静夜思》里的“床”,意思是指“井台”、“井栏”、“窗”的通假、“胡床”还是“坐卧器具”?从百度搜索查“古代坐卧器具”,也不同于我们今天睡觉的“家私”,大家有兴趣不妨自己到百度搜索一下。一个“床”字,就这么不好理解,难道不“晦涩”吗?!
何况,我们所读到的那个版本,只是明清流传较广的版本,和唐朝的版本大不一样: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既然我们读到的《静夜思》的版本,不是唐朝的,而是明清流传较广的,那么我们读到的《静夜思》究竟算不算李白的作品?后人的“再创作”之后的《静夜思》还是不是李白的?

王启明文中说:“首先是这首诗的普及度,要比别的古诗高的多!其次是诗的取材是完全大众化,不是十分的陌生或者生僻。”就因为有了第一个原因,我们才觉得好懂;又因为有了第二个原因,使《静夜思》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强烈意象。”也就是说《静夜思》中的意象已经成为民族思乡的符号,就如同常识,人人皆知。

其实,在古代,包括唐朝,思乡之情也只能是在士大夫身上产生的。他们外出做官,和商人一样,背乡离井,交通又不如现在这样便利,数年也不一定探家一趟。家乡的父母妻子儿女,都成为游子的牵挂。等有了外物的刺激,思乡之情就由然而生。而劳苦大众,目不识丁,除非战乱灾荒,常常被束缚在家乡的一块黄土地上,恐怕至死也离开了一步。思乡之情,对他们是陌生的!由于中国的农耕文明漫长,朝代更迭,战乱灾荒频仍,这样也造成了劳苦大众的背乡离井,而且,渐渐成为常态,于是思乡之情也便随之渐次蔓延开来,从士大夫阶层波及到劳苦大众,乃至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

到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开始萌芽,工人阶层开始出现,城市兴起,外出谋生也成为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常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四十年,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涌向外地打工,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静夜思》作为教材进入儿童的文化素养之中,所以,此时成长起来的一代或两代人,哪个没有接受过《静夜思》的陶冶?因此《静夜思》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几乎成为全民的情感象征。这才有了某些人口中所说的“连文盲都能懂”的现状!

不止是一首诗,任何文化成果,或者是一个民族历经的过往或者是正在进行的现实,亦或是理想的远景所留下的精神印痕。历经过的,被民族所认可,逐步成为民族符号的一部分。更不要说,在流传的过程中,就像这首《静夜思》一样,被大众依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的再创作。
这时的李白,已经不是李白自己;李白的《静夜思》也不是李白自己原创的《静夜思》!而我们,又偏偏拿着这样被大众意识浸淫过的证据,来证明李白的大众程度?这岂不荒唐?!

而且,任何精神的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加工改造,也是接受美学的规律。

下面是本人拙著《语文本体论》里有关信息接收规律的一个章节,限于篇幅,省略了例文并做了删减:
由于话语接受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话语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会在接受的过程中发生信息的异变现象。
(1)信息异变现象一:信息减损
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或接受主体接受的生理条件、外部条件以及注意、记忆等内在心理素质的影响或制约,再加上接受主体自觉不自觉地对话语信息的筛选与排除,这样,话语的信息在接受的过程自然就会被减损。接受主体所接受到的话语信息和原话语的信息间会出现“小于号”。
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只能认识经验已经给他指出接近途径的那些东西。……假定一本书只谈到那些完全属于我们一般知识甚至特殊知识领域之外的经验——假定它是许多完全新经验的第一次表现。在这个情形之下,它所包含的东西根本就不会真正为我们所领会……同时,由于听觉上的欺瞒,人们会假定,如果在一个地方没有听到什么东西,就是本没有什么东西可听……这是我向来的经验,也表示了他的原创性。
(2)信息异变现象二:信息增值
如果说这些话语信息是在接受中被减损的语,那么在话语接受的过程中,接受话语的信息还会比原话语增值。安徒生曾写过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
一只白母鸡在自己身上啄下了一根羽毛,消息一传出去,结果就变成:“五只母鸡把她们的羽毛都啄得精光,为的是要表示出她们之中谁因为和那只公鸡失了恋而变得最消瘦。后来,她们相互啄得流血,弄得五只鸡全都死掉。” 原先掉落一根羽毛的那只白母鸡,为了表示自己有身份,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公布,以“教育”大众。“这故事终于在报纸上被刊登出来了。
“一根羽毛变成五只鸡”,再没有这样的故事能够生动地说明话语接受过程中接受信息增值的现象了。由于话语接受中接受主体自觉不自觉地用原有的接受条件处理信息,并在原话语的信息基础上能动地加工、再造与重构,接受话语自然就会在原话语的基础上增添出许多信息来。俗话说,钱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这越捎越多的话就是在话语接受处理中由话语接受主观能动性规律产生的增值的现象带来的。
(3)信息异变现象三:话语错认
由于话语接受中接受主体和话语交互作用时的种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原因,话语接受也常常会产生错认。
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去理解话语的意义,连最简单的、最平常的意义尚且无法得以准确的确定,何论其他!话语接受的错认,常常出现曲解和误解现象。

接受话语信息的减损、增值或错认,我们叫做话语异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接受话语的信息减损、增值或错认并不是孤立发生的。接受话语的信息减损与增值就已经使原话语异变。可以这样说,话语接受中的个性化能动性特点,是话语信息的积极异变,这种异变可以促进人的认知结构的建构,促使人的认知结构的发展。
话语接受过程中的话语错认,却是信息的消极异变。这种异变导致误听误解的现象产生。尼采说过,自以为了解我著作中某些东西的人,其实只是根据他自己的想象,解释了其中某些东西——往往与我本来的意思刚刚相反。这真是信息消极异变的恶果。
由于话语接受具有信息异变的规律,所以,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常常有人会在里面添加一些内容,有人会在里面减少一些内容,甚至有人会把错认的观点填充进去,最终成为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另外一种思想。民族文化的典籍,也往往会因他人的阐释而内容悄然发生演变,成为徒有典籍形式而无典籍内容的他人的东西。佛教的小乘,就是被信徒阐释,最后演变成大乘的。中华传世名著经典文库《周易·前言》中说:《周易》“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一座神秘的宫殿。数千年来属于不同思想和学术派别的学者,竭精竭虑地对它进行解释和阐发,以致它的本来面目尽为神学的迷雾、释道的玄谈以及儒家的义理所笼罩,从而也形成了庞杂的易学体系。”《周易》的“本来面目尽为神学的迷雾、释道的玄谈以及儒家的义理所笼罩”,已经使《周易》的内容发生了演变。所以,在话语接受的活动中,接受主体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分辨真伪的能力,一定要有批判的接受意识和接受态度,养成批判性接受的思维习惯。

所以,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也真的不能用来作为证明什么“懂与不懂”的论据!
当然,对于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这些内容,“懂”是应该的,也没有值得傲慢的理由。因为它们是常识,就如同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这些常识一样;但我们总不能停留在祖先创造的文化成果上啃祖先,永恒不变——这是衰退民族的特征。我们要往前走,要有追求,要有创造,而表达前行的现实存在和陌生的理想愿景的崭新的文化创造,我们一定会知之甚少,陌生,隔膜,一些人甚至大多人“不懂”,这也不是大逆不道的罪行,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
而恰恰相反,正如尼采所言“一个人只能认识经验已经给他指出接近途径的那些东西。……假定一本书只谈到那些完全属于我们一般知识甚至特殊知识领域之外的经验——假定它是许多完全新经验的第一次表现。在这个情形之下,它所包含的东西根本就不会真正为我们所领会……同时,由于听觉上的欺瞒,人们会假定,如果在一个地方没有听到什么东西,就是本没有什么东西可听……这是我向来的经验,也表示了他的原创性。”
原创性——这才是民族文化生机勃勃的象征!
请读诗的和写诗的,千万不要把“懂与不懂”作为诗写的准则!——从而约束了诗歌的创造!而创造,正是一个民族文化蓬蓬勃勃、生机无限图景!
2018.10.1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8-11-1 01:57 | 只看该作者
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8-11-1 01:4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环境质量的低下,与之相关的是人格质量的低下、卑劣。当然,国家的改革开放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希望在于改变,而不是走历史的老路。而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远比改变社会的物质条件要艰难得多,甚至漫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8-11-1 01:24 | 只看该作者
易生诗梦 发表于 2018-10-31 16:17
就没有破解的途径和希望吗?我今天推出一首现代诗《希望》:

希望

从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的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想来殊为不易啊。

记得我小时候回老家,吃惊地发现一个家庭里儿媳怀孩子,做婆婆的也在怀孩子,家里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孩子。放大一下想想,这样的社会丰收年还好,遇到灾荒呢?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不卖儿卖女都是让人意外的事。在这种环境里能活命是最重要的,说文明教养人品人格那都是“吃饱了撑的”。父母为了养活儿女求爷爷告奶奶,人的尊严或许就是从那样的历史中丢失的。说到人的私欲,谁不想多攒点食物不挨饿,好的话是以后不挨饿、后代不挨饿,归结起来都是环境造成的,同时又是人们无意识中选择的结果,而这,是我近来考虑到的造成我们民族人格状况的根本原因。人的过度生存源于生存资源的严重匮乏,而由此造成的是“多吃多占”是人生的最大理想,其它都不重要。过去的多少代的人中,或许没有人思考过:这就是人的生活吗?

前不久在与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提到自己当年的事迹,竟然是偷盗拆卖厂里的设备卖钱,买烟、买酒喝,其神态竟然是一副骄傲得意的很英雄样子,而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这就是我们的无产者的觉悟,或者形象,而这都与我们的历史(或者所谓的文明)有因果关系。就此而言,所谓的改变只有上帝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6:19 | 只看该作者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8-10-31 12:21
为自我而自我是狭隘的人生选择,为他人而自我才是一个有品位和教养的人,值得被人尊重的人。

说得很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6:17 | 只看该作者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8-10-31 12:09
去一些论坛看看,这种情况也在民间被不断地复制,许多论坛正在被官僚化体制化,最终的荒漠化贫瘠化是这种 ...

就没有破解的途径和希望吗?我今天推出一首现代诗《希望》:

希望



昨夜的梦成熟了

有一双手大得出奇

连根一齐攫走

一群乌鸦

从酱缸里

啄食我们的明天



其实,明天和今天和昨天差不多

都长成一粒坚硬的黑色

黑色的眼珠挖出来

也无法割断远古的脐带

即使腐烂在骨骼上



太阳在黑夜怀孕

白天还有希望

只好把那块蛋糕

藏在抽屉里

可我又担心

明年有另一把动听的刀子

从夜的阳谋里拔出



于是,我把太阳种在

大海里

让黑夜来喂养

未来的日子里

一定会分娩出一轮

金色的春秋

2018.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8-10-31 12:21 | 只看该作者
为自我而自我是狭隘的人生选择,为他人而自我才是一个有品位和教养的人,值得被人尊重的人。


“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8-10-31 12:14 | 只看该作者
为自我而自我是狭隘的人生选择,我他人而自我才是一个有品位和教养的人,值得被人尊重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8-10-31 12:09 | 只看该作者
易生诗梦 发表于 2018-10-19 13:07
我们的民族,已经被权力的自私引向歧途,除了钱和权,一切都已经变得无有价值,没有人会无利可图但利国利 ...

去一些论坛看看,这种情况也在民间被不断地复制,许多论坛正在被官僚化体制化,最终的荒漠化贫瘠化是这种人文环境的结果。我想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的社会状况。某种历史的污秽已经深入和成为了我们民族难以克服的基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8-10-24 11:26 | 只看该作者
易生诗梦 发表于 2018-10-23 15:33
这就是我不选择呈现现实的理由,诗人,只能建构一个诗意的世界,在这个诗意的世界,诗人享受的是世人们所 ...

那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21: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