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女子诗社诗选
唐山石竹花女子诗社成立于1985年初,是我国当代最早的女子诗社之一。最初是由我市女诗人碧青及外地六位诗歌作者共同创办的。至今,该诗社不仅受到我市诗歌爱好者的关注,而且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
1995年1月创办了社刊《石竹花》杂志(油印),碧青起草创刊号的刊首语。《石竹花》不定期出刊,与当地和外地的文学社交流。诗人刘章、张学梦和戏剧家于英是诗社的指导老师。篆刻家古泥为社刊题写刊名。1985年9月6日,诗坛具有先锋性的《安徽诗歌报》第24 期,发表了石竹花女子诗社成立的消息。
那时,七姐妹在自然里寻找诗意,在现实里感知诗意,在历史里发掘诗意,让青春飞扬诗意。她们的诗歌得到了本省评论家的关注。评论家马嘶看到石竹花社刊后,曾经发表《野花初绽淡淡香》一文,对她们的诗歌给予较高的评价:“一部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学史,不泛女子的诗作。但是,在过去,由于女子的悲苦命运和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诗大多充满了凄清之感和脂粉之气。而这几个长城女儿的诗,都一扫这种惆怅悲戚之情,表露的不是忸怩的女儿态,而是象石竹花那样,茁壮,粗犷,清新,质朴。”
二十多年来,她们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诗刊》、《农民日报》、《诗选刊》、《河北日报》、《唐山文学》、《唐山劳动日报》、香港《经济日报》、美国《常青藤诗刊》等数十种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或小说作品,碧青、张玉洁、幽兰、阿紫等出版了多部诗歌、散文和小说专著,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特别是后来吸引了本地女作者的加入,亦吸引了89年出生的李潇和90年出生的薛茜严等年轻作者的加入,增加了诗社的新鲜血液。碧青、张玉洁、张卫华、幽兰、李潇、薛茜严、王建华等曾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诗歌、散文奖或剧本创作奖。
2004 年,唐山石竹花女子诗社建立网上论坛,吸引了全国很多诗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此发表作品相互交流探讨。得到了河北、安徽、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南、贵州、新疆、香港乃至旅居美国、加拿大的诗人作家学者的支持。互联网使唐山石竹花女子诗社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走进雨水之中
(外一首)碧青
独自走进雨水之中
无边的小小雨丝呵
我真的想有一个箩筐
全部收下
然后
我背上箩筐
饮一生清流
走天涯
有些时间只有心灵能够把握
一场雪覆盖大地
多年前的另一场雪上
又落下麻雀的爪痕
村落,青山,原野
广袤的雪白
雪球滚动的欢乐和笑脸
真想去时光的某一个口袋里
摸出我的花手绢
那个冬天的一盆炭火
烘热的房屋
至今还没有消失温暖
昨夜
是上天留给雪的
昨天
是时间留给记忆的
遥望或走过
隐藏或呈现
有些时间只有心灵能够把握
正楷的人字
(外一首)幽兰
这么多年
已记不清风的手掌
多少次推倒内心的坚守
骨子里的不忍
又一次次含泪扶起
日子的小路,布满荆棘
划破的不仅仅是衣襟
渗血的心,常把一种痛传给黑夜
清苦,在血肉的稿纸上
撰写世上罕见的传奇
岁岁年年,每一笔都有落英的痕迹
多少文字的奖牌
簇拥被时代淘汰的冰清
又有多少风流男女玩世的脚步
早已绕行这块纯净的领地
一颗心,鹤立鸡群
在世俗的版图上
挤出干净的血,一撇一捺
书写正楷的人字
只两笔
就用了半生风骨
醉在汉字的部落
这么多年
我一直在汉字的部落走访
撩开历史五千年的门帘
看到甲骨文婀娜的身姿,和衍变后的端庄
门扉上的结绳
还晃荡着仓颉的聪明
窗棂上的符号,每一个都是汉字的近亲
我的思绪,跨越历史的经纬
在仓颉庙前拆解汉字
辨别龟壳上的花纹
攀着“六书”的肩头
翻遍汉字的仓库
捕捉它的生命信息
一个个笔画
都是历史的纹理
藏着岁月不朽的呼吸
在汉字的部落走着走着
便迷失了自己
请允许我以一朵兰的身份
落户汉字的团体
哪怕做一粒小小的标点
在词语停顿的瞬间
深嗅瑰宝博大的气息
饱享汉字的魅力
直到心灵
与历史的精髓和幽深的意境融为一体
要是
(外一首)张卫华
要是能够磨你为玉
环佩手腕,叮铛作响的,定是跳跃的汉字
不,日夜缠绕颈间吧,一抹绿,圈一个好梦
不,不,还是绕在脚踝吧,清水濯足
走干净的人世
只是,此刻我是徜徉在山口的一片叶
在你的心怀里
走不出自己
浪花
非要在流水中
开一朵永世的花
随着你颠沛一生
行走天涯
去掉俗世的颜色
持一颗冰水的心
你唱 我欢
你熄 我止
我只是呵
前世
守在你岸边的
那一朵
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