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胭脂茉莉 于 2018-11-28 14:56 编辑
. r& C* f3 c+ B+ m0 h; ] N2 c3 T7 z$ X" Y- r' t
《客栈》
: D# S; g7 m4 v# Q作者:也牛
) ]8 N3 [* ^' ~+ x6 Q& w# r3 {7 f7 t9 x7 p
渡边客栈 G0 p1 J6 I0 R/ n
, c% c5 L2 ^" |7 A
来的都是波浪( f- ]/ K. V: _1 j; t
各路方言( n( V, P, G' k k# H
, ~' X& h" v5 b" f% d0 K一宿之后四野星散
}2 F8 B# W7 w水做的男女$ v+ I" e m, I/ W8 b0 B
鼻梁上结满风霜0 @& r, U; Z b9 ~0 g
$ \% ^: H5 H4 w4 p8 w1 {& g+ u3 N
星星客栈, V7 Q0 z* S9 S$ ?" ^+ V- @+ j
$ p/ b: b/ [1 j
卧在石头上的星星才硬气" }3 v. U: ]* h9 W r) m5 v- R
立于野火中的枯草嫩绿,
1 d Q( v$ _ |3 G% `1 s: j. n* Z1 o. @) N7 f
无家可归的瞎子
) l/ H" i* C. v8 N. G6 \4 \在崖畔盘活了这间旧店
3 ]# n' Q3 @, a- }6 D2 x# k烧旺了一盆嗷叫的篝火
6 X6 i0 l1 c; S; h0 ~, J& Z( u2 d, }( \8 e3 x" {5 D1 t) \
云下客栈, D# M6 r$ n" _2 c
; H/ {# }% d& Z0 H
云下才是人间+ [" i. {1 D) t2 V
趟水过河的野僧听雄鸡报晓
Q$ n& `3 N8 k. \才真正醒来
9 q2 f, D4 g* T9 C' a6 Z把蒲柳人家的女人看成新棉袄( u5 v. D3 W8 X$ _) f9 [$ B( w- g6 G+ a
一块洗衣石有秃顶的温暖
: T: q0 D% O, g3 U8 l) k
4 b/ w1 o8 D c3 d
6 b, s8 A2 a# w. ~推荐人:胭脂茉莉% x. c7 d! M3 @$ H" B3 M k
推荐理由:三首诗,三种人生的状态。《渡边客栈》,从普遍性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客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时间之河上的一朵浪花。《星星客栈》,这一定是属于诗歌和艺术的栖居地,也是属于人类神性的一面,“无家可归的瞎子”让我想起盲诗人荷马。《云下客栈》,不用多说,诗人在诗中已经说了“云下才是人间”,也就是当下,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这三首诗分则独立成章,合则成篇,禅意落在最后一首。
$ ^5 w t& |: ]' ?5 m 这组诗在语言的组织和意象的表达上也很有特色,可以看出都是经过诗人细心打磨的,如这三首诗的结尾词 “风霜”“篝火”“温暖”都用的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