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0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的正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2-11-1 1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的正直

——读李飞骏的诗《遗腹子——致索尔仁尼琴》

海边边


       感知一首诗存在的价值,一定要从诗人的本身谈起,从诗歌的角度认知。我认知的李飞骏老师自然是从他的诗歌中感知和认知的,自所以被诗友们称之为“老李飞刀”,可见其工夫深厚,其独门技艺,一定有着非凡的功力。当然,这把”刀”,不是武侠小说中的飞刀,而是一把手术刀,不害人,不伤人,会治病,治社会病症。李飞骏老师正是用手中的这把刀,对社会出现的病症加以解剖,摘取社会体内日已形成的肿瘤和顽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是内在的,本质的。
诗歌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本身,就是要为社会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宗旨;而揭露社会存在的弊端,摘取社会肌体内的病毒和顽疾,是诗歌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更是每一个是诗人的责任和使命。
李飞骏老师的诗歌是完整的,内在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其写作手法是高超的,境界是完美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其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值得称道。
《遗腹子——致索尔仁尼琴》

一个诞生于十月革命的遗腹子
注定是一生的流亡者
他作为长寿作家
静静地死在祖国的家中
比开除他国籍的苏联
多活了17年

——索尔仁尼琴可谓是前苏联传奇式人物,前苏俄流亡作家,其名气不亚于在前苏联的政治历史上一颗定时炸弹,正是这枚定时炸弹引爆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危机,促成了前苏联迅速解体。诗中的这一节作为前奏反映了索尔仁尼琴生在苏联,而后由于政治问题遭到迫害而流亡的过程。此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日益思念的祖国,而这个祖国早已不是当初过去的祖国,变成了多灾多难的俄罗斯。在这块伤心的土地上,“静静地死在祖国的家中,比开除他国籍的苏联多活了17年”。在这一节的处理上,诗人以婉转的手法,感叹索尔仁尼琴离世,令人伤感。

他是一头公牛
顶倒了俄罗斯的橡树
给整个苏联文坛留下了真空
他的牛角
曾经硌痛了斯大林的权杖
他把冗长的俄罗斯文锻造成短剑
与牢狱盛开的帝国对峙
一句真话,如闪电
剥开披着真理外衣的狼皮
让肥硕的勃列日涅夫
倒吸一口冷气

——“他是一头公牛,顶倒了俄罗斯的橡树,给整个苏联文坛留下了真空”不难看出,索尔仁尼琴是一个固执,充满思想的人。这是一个冷战时期的产物,由于索尔仁尼琴在文章中极力倡导西方所谓的文明,和制度,鼓励前苏联的政治体质,这一般人所不敢为的事情,而索尔仁尼琴做到了。
他的牛角
曾经硌痛了斯大林的权杖
他把冗长的俄罗斯文锻造成短剑
与牢狱盛开的帝国对峙
一句真话,如闪电
剥开披着真理外衣的狼皮
让肥硕的勃列日涅夫
倒吸一口冷气
——这节诗意的剖析了日益衰败的前苏联的政治体质,索尔仁尼琴政治见解和西化思想犹如一把利剑触动的前苏联的神经,并根本上动摇了前苏联的政治基础。在这期间,索尔仁尼琴为此坐牢,但他的精神依存,这不得不令后一时期的勃列日涅夫感到头疼不已,为此,索尔仁尼琴被苏联政府流放。

中国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
都在意淫他
就像钟爱一个名牌商标
一些人忙着炮制悼念诗歌
一些人忙着包装索氏全集
一些人忙着百度博士论文
他们关起门谈谈国事
掂量着用词的分寸
偶尔掺几句牢骚在博客里
期盼着网管手下留情

——面对前苏联的解体,诗中转而到现实中的中国来。对于前苏联的解体,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很多的想法,但无论如何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所感,有所不敢且只能发发牢骚而已,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现状,也是中国社会的现状。
中国没有索尔仁尼琴
我们有巴金老人
战战兢兢地写下《随想录》
有几分真话,不得而知
巴老熬过满清、民国的旧社会
成了共和国免检的文坛良心
比索尔仁尼琴
多活了10岁

——这一节,诗人以现实中的例子巴金加以说明,让人更能认清在中国所谓文人唯有讴歌政府,讴歌美好才能更好地存活,以适应中国的良心,否则就不是良心。
以上,只是从李飞骏老师的诗歌中有关内容予以剖析,其实也就是简要地加以释解。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加以完善,中国式的民主会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不到之处,还请李飞骏老师,和各位诗友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11-24 17:4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正直二字可以道尽,那是诗歌的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11-23 14:46 | 只看该作者
赏读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11-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揭露社会存在的弊端,摘取社会肌体内的病毒和顽疾,是诗歌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更是每一个是诗人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2-11-13 16:24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11-13 13:2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11-13 11:57 | 只看该作者
海边边 发表于 2012-11-12 18:43
引用是必须的。引用是提出论点,加以论证和剖析。引用不能多,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好人主义不可否认。 ...

有诗友对我说,要就是纯粹地写诗,要就是做一把刀。问好海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8:43 | 只看该作者
雪杉 发表于 2012-11-12 18:31
拜读,似乎引用多了些,收尾有点好人主义。个见,请批评。问好!

引用是必须的。引用是提出论点,加以论证和剖析。引用不能多,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好人主义不可否认。十分感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11-12 18:3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似乎引用多了些,收尾有点好人主义。个见,请批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8:06 | 只看该作者
老远 发表于 2012-11-12 11:50
海老师的诗评既细致且深刻,老远迟来赏读

谢谢老远细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11-12 11:50 | 只看该作者
海老师的诗评既细致且深刻,老远迟来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8 18: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