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1|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诗歌栏目《一诗三日众人评》第67期龙之龙作品《芭茅草赋》汇总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0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索诗歌栏目《一诗三日众人评》第67期龙之龙作品《芭茅草赋》汇总帖



芭茅草一种精神的传承
     ————读龙之龙《芭茅草赋》
文/刘苏慧

芭茅草赋

文/龙之龙(龙秀银)

芭茅草的茎,长而金黄,毛须柔软
采一把扎成扫帚,如同请得一尊
千手观音

祖母用她清扫磨好的玉米面
一家人就有了一顿好饭吃

母亲用她清扫家里的蛛网和尘埃
房子就干净漂亮,舒适温馨

巫师用她给吓着的人清扫邪气
病人就会一身轻爽下地干活

武陵山脉的湘西
——神灵留下的一片净土
借助满山满岭疯长的芭茅草
扫出了一片洁净的天空
2018~12~16


刘苏慧读帖简评:

此诗作,由探索诗歌栏目缘圆编辑盖章引读。我进帖,初读,也的确感到浑圆的诗意,缘自湘西的传说,清新明快的一首。诗意从芭茅草的茎派生出来,第一节写芭茅草这种植物的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可以制作扫帚。第二节,第三节,写扫帚给生活带来的实用价值,第四节很传说有关,而这也正是诗人在这首诗中需要重点表述的立意所在,为过度到末节的提升做了铺垫。
复读,的确不失诗意清丽又有深层寄托的作品。
第一节的设喻“如同请得一尊千手观音”,在初读时,会觉得很突兀,然而通读之后发现简直妙语啊。既然芭茅草的传说对于湘西人民如此有意义,那么她不正是一尊活的佛么。

诗友(作者)龙子龙:
谢谢苏慧老师和关注此评的所有老师,请大家多多提建议并指出诗写中的不足,以便让我有点进步,争取跟上大家的队伍末尾。
各位老师好,我真心诚意请求大家多提些不足,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是我的真心话。
刘苏慧:
我说完了。诗不厌改,想改的话,永远有可改的地方。所以呢,你也别总是觉得自己的作品写得不够好。即便经典,拿来挑挑刺,还是可以改的,说不定连方向都改变了,可以另外延伸出来。
诗友(作者)龙子龙:
苏慧老师晚上好,你辛苦了,关注我的拙作和你的诗评的老师们也晚上好。大家相互关注和捧场,真的让人感到这个大家庭太幸福太有缘了。祝大家冬安诗安!

诗友灯木:
虽然写不动了,但还是可以来这里学习的!

探索诗歌栏目主持人大漠风沙王峰:
芭茅草,平凡的草,在使用的过程中,赋予不同的意义,极其平凡的,被诗人发现了~

进帖支持互动的诗友名单录:

雷鸣,韦笳,占东海,许承云,涧泉子,秋思,张祖鹏,风轻舞水低唱,缘圆,哑榴,韩英灿,鵎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0-4-24 21:27 | 只看该作者
暖姐姐,小舞来签到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9-10-14 15:55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欣赏。

赏诗交友,其乐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9-10-12 05:50 | 只看该作者
再赏佳评问好、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9-10-3 15:32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来共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9-10-3 05:04 | 只看该作者
金陵倦客 发表于 2019-10-2 14:01
欢迎归来,这里还是很多诗友的大爱,乐园。

是啊,在诗歌的圣殿总会有一些故事时时牵动人心,无奈我是在时间之外的人……流派有你有朝气,祝福万事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9-10-2 14:01 | 只看该作者
风神 发表于 2019-10-2 04:41
请原谅我的鲁莽。有一段时间《流派网》上不来,联想起《今天》诗歌网的结局,我差点抑郁了!后来这里发生 ...

欢迎归来,这里还是很多诗友的大爱,乐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9-10-2 04:41 | 只看该作者
金陵倦客 发表于 2019-10-1 08:12
风神,你回来了啊!那场风波后,这个号被打入冷宫了。我现在上来都用的金陵倦客。

请原谅我的鲁莽。有一段时间《流派网》上不来,联想起《今天》诗歌网的结局,我差点抑郁了!后来这里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你爱探索如爱“孩子”,这份情感只有我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9-10-1 14:4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精彩点评,节假日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9-10-1 08:12 | 只看该作者

风神,你回来了啊!那场风波后,这个号被打入冷宫了。我现在上来都用的金陵倦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21:2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