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张远伦的《一声狗叫,遍醒诸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张远伦的《一声狗叫,遍醒诸佛》

在网上偶然读过张远伦的几首诗和一些点评。点评褒多于贬。他的小长诗《戏楼》是我读过为数不多的长诗之中的真品。无论从其蕴意还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上乘之作。尤其是诗歌语言的运用,与那些故事分行体高下立现。实话实说,我无力也无心去鉴赏长诗。之所以提起此话题,是因为再次读到他的《一声狗叫,遍醒诸佛》这首小诗。其实此诗躺在我的收藏夹里已经有些年头了。每每外出散步,尤其是在黄昏,我常去一条鲜有人迹的银河南路独行,只要听到狗叫声,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这首小诗。虽不能如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一般,逐字逐句背诵,其意境却时时浮现于眼前。
我以为这首乡村题材的诗作主题,介于对永恒主题乡村的讴颂与叹惋之间,诗将乡村的大俗与寺庙的超凡脱俗水乳交融地揉在一起,暗中道出生与死、枯与荣难解难分不离不弃的深邃寓意。
从表现手法上看,小诗更像一幅速写或白描小品。小诗不小,以小见大。诗中的狗叫声就像是小品中的大幅留白。画面干净,简约到极致,却暗隐着拙朴的无限禅意。隐去村庄的所有元素。只留下远去的生莹,更高一点的诸佛寺与更远处的旷野,来映衬近处的老妪、黄狗与“她”新生的小花狗。老妪的枯竭之躯,犹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黄狗的俗名灰二,以及她新生的小花狗两斤半,延续村庄的泥土气息与焰火味。
狗叫声的运用,此处有声似无声。小诗的独到与魅力皆来自作者的既匠心独运又天衣无缝的巧妙构思——将赋予象征的意象安排在悠悠岁月的狗叫声中。一声犬吠,波及古今。诗意延绵将现代诗的内在韵律荡涤进唐宋诗词的境界里。
从章节的安排与语言运用上看也与小诗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全诗虽然仅仅八句,每两句一小节的分段形式更容易与一声远过一声的狗叫遥相呼应。宛若画外音之效。诗中的关照二字,将那狗叫声由听觉瞬间转变为回照全部土地的夕照般的视觉。
2021.6.3.


附原作

一声狗叫,遍醒诸佛


村庄不大,一声狗叫,可以关照全部土地
余音可关照更远的旷野

九十岁老妪的枯竭之身。在狗叫的近处
她的生茔,在狗叫的远处

更高一点的诸佛寺
在一声狗叫的尽头

这是一只名叫灰二的纯黄狗。她新生出的女儿
名叫两斤半,身上的毛黑里透出几点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1-7-16 16: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现在不那么认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5:10 | 只看该作者
之岳 发表于 2021-7-16 12:09
关于诗歌。认真就输了。

我输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1-7-16 12: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诗歌。认真就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09:44 | 只看该作者
之岳 发表于 2021-7-16 09:28
赐教不敢当。谈谈说说笑笑而已。

我是认真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09:43 | 只看该作者

致谢。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1-7-16 09:29 | 只看该作者
雨生 发表于 2021-7-16 08:54
谢谢垂读,祝福。

祝好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1-7-16 09:28 | 只看该作者
雨生 发表于 2021-7-16 08:52
哦,感谢赐教。

赐教不敢当。谈谈说说笑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1-7-16 09:27 | 只看该作者
正月 发表于 2021-7-16 06:59
第四届微诗大赛开始了,记着参赛啊!

嗯嗯。我试试。您帮我斟酌斟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08:54 | 只看该作者
之岳 发表于 2021-7-9 17:19
来读。问好先生。

谢谢垂读,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30 09: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