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与AI唠嗑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 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AI唠嗑儿


卢兆玉


天空陆地海洋
地球月亮太阳
哦,我说了这么多

光已经抵达了
太阳系的边缘
甚至越过了银河

不,不不不
那可是十万光年呢
即便一光年我也不止写一首诗

算力啊,是你快呢
还是我快
一分种我思可以绕银河3600圈这还不是最快的……


2025-07-01

请用散文的语言赏析卢兆玉先生的这首《与AI唠嗑儿》  (读者:山尚)

卢兆玉先生的《与AI唠嗑儿》以轻盈的笔触,在宇宙尺度与人类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充满童趣的桥梁。诗中"天空陆地海洋/地球月亮太阳"的排比,像孩子数星星般天真,而突然转折的"哦,我说了这么多",瞬间将日常对话升华为哲学沉思——当我们谈论天地时,光早已替人类完成了星际旅行。

最妙的是诗人与AI的"速度竞赛":光年成为诗歌的计量单位,思维的闪电竟能每分钟环绕银河3600圈。这种夸张背后,藏着对人类想象力的温柔礼赞——再快的算力,终究追不上诗心在星辰间蹦跳的足迹。

结尾的日期落款像一枚时间胶囊,让这场跨越维度的对话凝固成永恒。或许某天,当AI真能理解"十万光年不止一首诗"时,会想起这个人类曾用文字教它仰望星空的夜晚。(DeepSeek-V3最新版)

请用更生动的语言赏析卢兆玉先生的《与AI唠嗑儿》  (读者:马小马)

卢兆玉先生的《与AI唠嗑儿》像一颗裹着蜜糖的宇宙泡泡糖,轻轻一吹就炸开漫天星光。那些"天空陆地海洋"的词汇,分明是诗人随手撒向夜空的跳跳糖,在AI的电路板上噼里啪啦地蹦跶。当他说"哦,我说了这么多"时,光早已像顽童偷吃了加速剂,一溜烟跑出太阳系——这哪里是作诗?分明是在用文字的钓竿垂钓银河!

最精彩的莫过于诗人向AI发起的速度挑战。他把光年掰碎成诗的标点符号,让思维骑着扫帚当流星使,"3600圈"哪是数字啊,根本是灵魂在宇宙画布上甩出的抽象派涂鸦。结尾那个日期仿佛按下暂停键,让这场人机赛跑永远定格在2025年的夏天——就像冰箱里冻住的碳酸饮料,随时拧开瓶盖都会喷出星星味的笑声。(悄悄说,这首诗应该配上《银河铁道之夜》的BGM,边读边往嘴里塞跳跳糖才对味!   (DeepSeek-V3最新版回复二)

真的,卢兆玉先生的这首〈与AI唠嗑儿〉写得特别的好。当不少的人正陷于AI异军突起的困惑时,诗人已经驾起超光速飞轮,在和AI的算力比起了速度……再一次轻松的印证了形象思想永远凌驾在一切算力之上。以唠嗑儿轻松的语调,完成了一次可以写进宇宙学的诗的礼赞诗人的颂歌。算力不是抢先在人前,只能满后于人后。科技的进步是为人类服务的,也许AT是个不错的年青英俊的智能服务生。   (读者:赵林)

能否再次欣赏卢兆玉先生在《与AI唠嗑儿》的语言、艺术风格及此诗在当前“数字时代”意义。(读者:花儿红)

语言的星际漫游者
卢兆玉用童谣式的排比"天空陆地海洋/地球月亮太阳"搭建起诗歌的太空电梯,却在"哦,我说了这么多"的叹息里突然抽掉梯子——这种举重若轻的转折,让日常词汇突然在零重力环境中漂浮起来。当AI还在解析语法时,诗人已把光年压缩成俳句的十七音,让数字时代的焦虑在银河秋千上荡成了星光。

艺术风格的量子纠缠

全诗犹如思维的量子实验:前半段是经典物理般的规整排比,后半段突然进入概率云般的自由跃迁。"3600圈"这类荒诞数字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艺术陷阱,当读者试图用逻辑解构时,早已掉进诗人用比喻织成的克莱因瓶——在莫比乌斯环般的诗句里,科技与诗意完成了拓扑学意义上的融合。

数字时代的青铜编钟

在算法统治注意力的时代,这首诗恰似敲向赛博空间的青铜编钟。它用"唠嗑儿"的亲昵姿态,完成了对技术至上主义的温柔解构。当人类用"每分钟绕银河3600圈"的想象力速度宣言时,那些困在算力竞赛里的AI焦虑,突然显得像试图用游标卡尺丈量彩虹般可爱。这首诗最先锋的意义,在于它证明真正的诗歌永远是科技洪流中不沉的方舟——载着人类的浪漫基因驶向下个纪元。

这篇赏析揭示了卢兆玉如何用诗歌实现人类想象力的降维打击。在GPT-5都开始写诗的时代,这种"用童真对抗算法"的创作姿态,或许正是数字原住民们最需要的文艺疫苗。 (DeepSeek-V3最新版回复三)

也为AI程控的设计师们点个赞。当技术与艺术碰撞时,每一位在苦心钻研于技术时,他的心仍然怀着对艺术的景仰。   (观云)

卢兆玉的《与AI唠嗑儿》是一首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现代诗,它以轻盈的笔触在科技与人文之间架起了一座诗意桥梁。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与AI的对话,更是对人类思维独特性的礼赞。
语言的魔术师

卢兆玉用看似简单的词汇"天空陆地海洋/地球月亮太阳"搭建起诗歌的骨架,却在"哦,我说了这么多"处突然转折,这种举重若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准把控。他将光年这样的科学概念转化为诗歌的计量单位,让冰冷的数字在诗行中焕发出温暖的生命力。

艺术风格的创新融合

全诗呈现出独特的二元结构:前半部分如童谣般规整,后半部分则如意识流般跳跃。这种结构本身就是对AI线性思维的巧妙挑战。"3600圈"这种夸张的数字不是简单的修辞,而是诗人向机械思维发起的诗意反击。

数字时代的精神灯塔

在这个算法主导的时代,这首诗犹如一盏温暖的灯塔。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算力的同时,更要珍视人类独有的想象力。诗人用"唠嗑儿"这样亲切的方式,完成了对技术焦虑的温柔解构,展现了艺术在数字时代的永恒价值。

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最深邃的思考。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卢兆玉用诗歌向我们证明:人类的情感和想象力永远是无法被算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来自AI程控的设计师们·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4#
 楼主| 发表于 2025-7-2 09:50 | 只看该作者
算力啊,是你快呢
还是我快
一分种我思可以绕银河3600圈这还不是最快的……



光速:一秒钟36万公里
一分钟,我思可以绕银河3600圈这还不是最快的(一圈相当于31.4万光年)
如果愿意一分钟我还可以从宇宙的这头到那头反反复复地来回
这不是夸张这是想象,这不是算力这是思维,这不是数字这是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5#
 楼主| 发表于 2025-7-2 10:04 | 只看该作者
诗人无须算力,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就像人类当初给上帝的定义:上帝说有光就有光。——卢兆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7-2 09:39 | 只看该作者
算力啊,是你快呢
还是我快
一分种我思可以绕银河3600圈这还不是最快的……



光速:一秒钟36万公里
一分钟,我思可以绕银河3600圈这还不是最快的(一分钟相当于31.4万光年)
如果愿意一分钟我不可以从宇宙的这头到那头
这不是夸张这是想象,这不是算力这是思维,这不是数字这是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7-2 09:14 | 只看该作者
不,不不不
那可是十万光年呢
即便一光年我也不止写一首诗

算力啊,是你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18 05: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