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凯梅:文字的较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字的较量

——谈李笠和马悦然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翻译

王凯梅


“奇迹是绝望或放弃时突然变成现实的梦想。2011年10月6日是一个奇迹,它让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特翁)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兴奋,像是自己获得了这一奖。”



诗人李笠把这样的字句写在今年三月出版的特翁诗歌全集的译者序的开篇,对于曾经长期生活在瑞典,用瑞典文和中文写诗的李笠来说,特翁的获奖无疑是对这位十二年前就开始把特翁的诗歌翻译到中文的诗人的极大鼓舞。这不仅因为李笠是第一位直接从瑞典文把特翁的诗翻译到中文的译者,做为诗人,特翁这位八十高龄的老者对李笠的影响也是极其重大的。特翁诗歌中独特的艺术性,揣度语言的精准深刻,描绘意境的深邃凝练,那种用最简洁的词语包容最丰富的内涵,涉及生命初始的强烈感知和带着近乎宗教体验的魔幻时刻融合在理性和梦幻筑成的文字迷宫。诗歌那能够穿透灵魂的力量随时渗透在特翁的诗歌中,他的诗歌常常用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开头,夜行、散步、晒衣的女人…读者被带入一个具象的世界,即刻一个转念,宛如电影镜头的切换在质朴的颜色、铿锵的韵律中铺展出一片臆想的天空,特翁的诗歌的英文译者之一,诗人Robin Robertson 把特翁的诗歌引起的思想共鸣描述为“在一个瞬间的引力中找到发现自我的支撑点”。



这位23岁发表处女作就轰动瑞典诗坛,在80岁高龄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仅发表不足200首诗歌的诗人,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百余位获奖者中,还没有过谁以这样少的作品,这样大的影响力获得过这份这样高的荣誉的作家或诗人,字字珠玑可谓是对特翁诗歌最准确的描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翁的诗被多次反复地翻译成60多种语言,单是英文版本的特翁诗歌就有1500首。特翁的诗尤其深得本身就是诗人的译者钟爱,像李笠这样翻译特翁的诗人在其他语言的译者中还有很多,例如一向被誉为特翁诗歌最优秀的英文译者Robin Fulton本身也是颇有建树的诗人,而汉学家、翻译家马悦然不仅做了特翁诗歌的英文和中文的翻译,他本人也用中国古文写俳句。
“如果诗人是造物者,那么最理想的译者应该是技术极为纯熟的工匠。我们知道古代东方及西方的文明中,工匠是奴隶。自我否定是奴隶的基本美德之一。但因为翻译的任务也涉及到编辑和诠释,译者也必须化身为演员。译者必须模仿原文作者,而其译作必须近似原文。虽然有时译文的文学质量因各种原因似乎会优于原文,但译者绝对不可试图超越作者。”



这段对翻译的论述出自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唯一一位谙熟中文,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的瑞典文学院终身院士马悦然老先生。2004年,马悦然把特翁中风丧失说话能力后发表的两部诗集翻译成中文,马老表明自己不得不翻译这两部诗集的两个原因,其一是“我需要自己翻译一个译本”,其二是马老看到了特翁中文译本中存在的错误,他愿意把自己对特翁的释解带给中国读者。今年10月,特翁诗集的马悦然翻译版在上海发行,两本薄薄的小书展现出特翁的诗歌惜字如金的特色,也引起我极大的好奇。马老对中国文化一辈子的研究让我对他充满敬意,几十年来,他翻译了很多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从乐府古诗到唐宋诗词,从散曲到辞赋古文,乃至《水浒》和《西游记》这样的大部头小说,他都译成了瑞典文。我住在瑞典做记者的时候,曾经访问过马老,在马老每月一访的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厅门口,马老给我读他新创作的用古文写的小小说,我被他杜撰出来的嫦娥故事新编逗得发笑,想不到这位钻研甲骨文的老学者还有这样天真的老顽童的一面。当一个外国人把中文运用到融入自己血肉般的精神状态,他来翻译瑞典国宝级的诗人的作品,会让特翁的诗作在中文的语境中如何徜徉呢?李笠是我在瑞典相识多年的老友,他是第一位在瑞典出版用瑞典语创作的诗歌的外国诗人,瑞典语在全球只有9百万人使用,能把这样一门偏窄的语言精通到写诗的境界,不难看出李笠在语言上独特的天赋。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瑞典读到他用瑞典文写的诗作,一句“himlska tomheten” 将中文的”天空“两字渲染得如此精彩,他来翻译特翁,又如何用他诗人的直觉去释解瑞典诗人的天才品性呢?
前些日子,一场围绕特翁诗歌中文翻译准确性的文字仗在马悦然和李笠之间展开,《文汇报》在把话筒先后递给两位译者的同时,也期待这场风波能尽快回到文学讨论的范畴内,让翻译回归翻译,让读者读到好书。我做为一名在瑞典生活工作多年的文化工作者、瑞典语的文学翻译和中文写作者,在看到马悦然和李笠都在为维护自己的立场呼吁呐喊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应该为读者提供一个第三者的眼光,从文字的推敲走近特翁的诗歌世界,毕竟,这场关于文字的较量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喜爱特翁诗歌的中国读者。

1.

Örnklippan                                    English translation Eagle Rock
                                                                    -by  ROBIN FULTON


Bakom terrariets glas                     Behind the vivarium glass
reptilerna                                       the repitles
underlight orörliga                         unmoving

En kvinna hänger tvätt                 A woman hangs up washing
i tystnaden.                                  In the silence
Döden är vindstilla                         Death is becalmed.

I markens djurp                            In the depths of the ground
glider min själ                                My soul glides
tyst som en komet                        Silent as a comet.

                                
老鹰崖/马悦然译                         鹰崖/李笠译

玻璃箱里头                                玻璃池缸里
蛇                                              爬行动物
莫名其妙的静                            奇怪地一动不动

沉默中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晾衣服                         在沉寂中晾衣
无风之死亡                                死亡风平浪静

深层的地底                                地面深处
我的灵魂飘荡着                         我的灵魂
像沉默的彗星                             彗星般默然滑行

第一节中,reptilerna爬行动物,,在马悦然的译文中被具体成了蛇,音节上也简化了,我还是觉得李笠的译文更精确,爬行动物也和原文中的多音节更对应。
原文的underlight orörliga 用副词强调不动的状态,带有强烈的描述性,李笠译文的“奇怪地一动不动”更接近原文描述的状态,马悦然的译文用名词的静强调的叙述性,但没有把原文的进行状态体现出来。
第二节,原文以一个女人开始,这是典型的特翁描述日常场景的切入,之后的修辞以及最后一句上升到观念的悟道,就是在这样平淡的叙述的铺垫下产生突发的诗意。比较两个译文,李笠保持住了特翁原诗的平淡中升华的特色,马悦然以沉默中开篇,过分煽情了,不是特翁的风格。可以比较英文翻译,也是同原文一致的很低调的描述性开篇。一位波兰语特翁诗的译者谈到寻找到特翁诗特有的调子很重要,在瑞典文中可能很朴素的词,在翻译过去的语言可能会显得太高。在我看来这正是如何在翻译特翁的诗词中把握语言的基调,能够掷地有声又能绕梁三日的功力。
最后一节原文的glides 精准地抓住了彗星滑过夜空时的寂静的运动感,一定不是飘荡着,而应该是默然滑行更符合原文。
比较这两个译文,我认为李笠的译文更准确,它保持了特翁诗中平白叙述中升华的诗意,简单的语言层层深入,意境渐走渐深。

2.

FASADER                                          Façades

I                                                            I

Vid vägsände ser jag makten                At road’s end I see power
och den liknar en lök                       And it’s like an onion
med överlappande ansikten                 With overlapping faces
som lossnar ett efter ett…                    Coming loose one by one…

II                                                          II

Teatrarna töms. Det är midnatt.             The theaters are emptied. It’s midnight
Bokstäverna flammar på fasaderna          Words blaze on the façades
De obesvarade brevens gåta                  The enigma of the unanswered letters
Sjunker genom det kalla glittret.              Sinks through the cold glitter


表层 (李笠的翻译)                              正面 (马悦然的翻译)

I                                                           I

路尽头,我看到了强权                        在路的尽头我看见暴力
它像一只洋葱                                      好像一只剥了层层
粘在一起的脸                                      脸孔的洋葱
正一一剥落

II                                                          II

剧场空荡。这是午夜。                        戏散了。半夜。
文字在墙上焚烧。                               字母在房子的正面燃烧。
未回复的书信之谜                               没有回信的秘密
沉入冰冷的月光。                               降落在冷的光彩中

第一节,原文的makten代表着权力、势力和强权,这里特翁的比喻很透彻,所有权势的象征其实不过是捻在一起的洋葱,一张一张像脸一样的皮剥到最后其实是空无一物的。李笠的翻译基本上遵循了特翁原文的意思和韵律,尤其是最后一句en after en,一一剥落更切合原文中剥的动态;马悦然的翻译将原诗中四句诗文翻译成三句,在我看来较为失误的是把权力翻译成暴力,由此带来的想象是身体的,而不是精神的。再者剥了层层脸孔的洋葱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而且语言比较晦涩,倘若洋葱已经是剥了层层像面孔一样的切片,那其实已经是空无一物的,有如何像什么呢?
第二节,gåta是特翁诗歌最具灵性的一个字,它体现的是一种未知的状态,穿梭在具象的书信和抽象的意识形态中的不确定,马悦然的“没有回信”是一种否定,李笠的翻译“未回复的书信”引起的是谜一般的多层次的想象,而谜正是整个特翁诗歌中对未知的描述,它不是秘密,更不是谜语,比较英文译文用的Enigma,这里是特翁抛出来的是一种对未知的冥想,面对不可描述的神秘性做出的最接近的勘察,冥想和神秘也正是特翁的诗歌令人着迷的地方。
在诗的最末一句,李笠把原文的中寒冷释放出的光彩自由地演绎为“冰冷的月光”,月光在特翁原文中是没有的,瑞典文的glittret从动词的glitter闪光演变出来的闪光的名词,可以想象为一种闪光的物品。经历过瑞典的冬天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出当寒冷将万物包裹,冰霜在严寒中闪烁的意象。而月光如水的意象当然更接近中国人的意象世界,如朱自青《荷塘月色》中对月光的描述带着的夜寒意。那么,李笠在这里的发挥是翻译的错误还是诗人创造性的翻译?读者可以自己去揣摩。
在特翁获奖后,瑞典著名文化记者Goran Sommardal特别采访了多位特翁诗的译者,询问他们特翁的诗歌吸引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众多的回答都一致指向他的诗歌中充满画面感的语言,用简练的字眼反射出人类共通的渴望,和特翁诗歌中独特的音乐节奏带给人们的诗的想象力



特翁自己称诗歌是一个邀大家来相会的场所,而这场相会如果能光彩四射,让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都能达到共鸣,翻译的工作就尤其重要了。有观点认为当今的世界文学本来就是翻译的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那么翻译家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呢?是逐字逐句的寻找原文和译文词语间的对应,还是对原文本土化的再创造和再写作呢?翻译难,翻译诗歌更难,而特翁的诗歌在引诱着世界各地的译者走近它们的同时,又为他们布下层层谜局;如何驾驭这些矛盾在逻辑和梦幻中的字词在意象的天空中的漂移,那是翻译者工匠手艺和诗性文采的最高见证。最终,当翻译让文学诗歌跨越文字障碍,把人类的普遍感情用各自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语言的较量,更是诗性和人性共同达到大同的绝美境界。


(关于作者:王凯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上世纪90年代移居瑞典,攻读艺术史、电影写作。曾任新华社驻北欧记者,在瑞典长期从事写作翻译和文化交流工作。近年移居新加坡,拥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苏富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理论硕士学位,现居上海,为当代艺术写作者,艺评人,策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5 19:33 | 只看该作者
奇迹是绝望或放弃时突然变成现实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5 19:39 | 只看该作者
知李笠,源于另一位旅居瑞典的诗人。
读李笠,自在他的新浪的博客。
——李笠,是一位执着于东西方文化的翻译家、杰出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2-15 20:00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来一遍。我觉得李笠的翻译更客观,更有诗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2-15 20:09 | 只看该作者
李诗确实比马诗更具顿挫感,意味更为深长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15 21:25 | 只看该作者
毕竟,这场关于文字的较量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喜爱特翁诗歌的中国读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2-15 21:3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李笠,很喜欢你翻译的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16 08:36 | 只看该作者
当翻译让文学诗歌跨越文字障碍,把人类的普遍感情用各自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语言的较量,更是诗性和人性共同达到大同的绝美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2-16 08:42 | 只看该作者
李笠,独到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2-16 09:54 | 只看该作者
读来收获良多。有空常来,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8 03: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