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世纪诗典》在京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诗带着人间烟火, 越有平民质感越有力量”    中国现代诗发展至今已经非常进步、成熟,《新世纪诗典》所体现出的中国现代诗的发展状况和世界潮流合拍。
    《新世纪诗典》在京首发
    主编伊沙认为中国现代诗出现回暖迹象

伊沙 原名吴文健,196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现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书封。

    昨日,《新世纪诗典·第一季》举行首发式。主编伊沙介绍了《新世纪诗典》由来,王小妮、沈浩波、春树等30多名诗人现场朗诵了自己的诗歌,音乐人张楚、马条、钟立风亦到场献唱。张楚并朗诵了好友伊沙的诗作《9·11心理报告》。
  伊沙原名吴文健,196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现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1998年到2001年间,伊沙在《文友》杂志开设“世纪诗典”选登点评优秀诗歌。暂歇10年后,去年4月5日,伊沙又在网易微博主持“新世纪诗典”,每天推出、点评一首现代诗。《新世纪诗典·第一季》即是他前一年工作的总结。
  昨日,伊沙在北京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强调,中国现代诗发展至今已经非常进步、成熟,《新世纪诗典》所体现出的中国现代诗的发展状况和世界潮流合拍。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化遇冷诗歌则最冷
  东方早报:中国新诗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是什么时候?
  伊沙:还是上世纪90年代。从粉碎“四人帮”到上世纪80年代末,是诗歌最热闹的时期,不仅是改革开放后,也是共和国最热闹的时期,因为五六十年代毕竟是个别人、个别风格的热闹。但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黯淡了,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全国的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文化遇冷,诗歌则最冷。整个90年代的诗歌都在沉寂的状态中度过。到了新世纪以后,因为网络的普及,诗歌有回暖的迹象,虽然没有80年代那么热,但是度过了90年代的冰点。我自己是90年代走上诗坛的,所以这个感觉特别明显。
  东方早报:除了外因,有没有一些诗人本身的原因造成这种局面?
  伊沙:还是说明诗人队伍的职业准备不够。上世纪80年代因为诗歌热,诗人地位高,相当一批人是去凑热闹的,尤其当时两报大展,让很多人集体成名。之后遇冷,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个冷的环境里怎么写,个体坚持不下去,就转行做别的了。像我这样,没有赶上80年代的热闹,一进来就是冷环境,反而比较适应。
  怀旧容易美化,导致不真实
  东方早报:近期也出现一些对80年代诗歌热的怀旧,你怎么看?
  伊沙:上世纪80年代诗歌曾经辉煌,但无法再度辉煌,这导致了那一代诗人的怀旧。他们愿意说中国诗歌没有发展,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发展,而《新世纪诗典》就是一个回答。我观察了中国诗坛二三十年,我认为新世纪的诗是最好的,中国的国家、城市,环境……产生那么大的变化,诗不可能不发展。80年代有它的好处,比如思想开明、解放,最可贵的是青年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理想主义的色彩,但也并不是什么都好,怀旧容易美化,导致不真实。
  东方早报:你觉得新世纪诗歌较80年代的发展在哪里?
  伊沙:上世纪80年代诗歌风格比较丰富,但发展时间有限,中断之后很多东西没有深化。它其中出现口语诗的可能性,但是没有更成熟深化。经过二三十年,将这些可能性发展成熟。《新世纪诗典》中有大量口语诗歌,形式非常精致,表现的社会层面非常丰富,有代表性。

诗歌不能作为一个职业
  东方早报:但口语诗可能受到“梨花体”之类的影响,在公众的印象中,就是一些口水诗。
  伊沙:梨花体其实不能代表赵丽华本身的水平。梨花体是她临时想模仿“废话诗”风格,然后被广为恶搞。我之前也收过赵丽华的诗,但因为不想被牵扯上成为话题,所以《新世纪诗典》里并没有收赵丽华的诗。我希望通过《新世纪诗典》让一般读者去欣赏真正优秀的口语诗。
  东方早报:真正优秀的口语诗包含哪些要素?
  伊沙:它有一整套技巧,比如可以截取一个社会场景的横断面,有情节、对话。语言上,它的语感不再是押韵,而是在浅白的口语中,讲究语言味道、整体的节奏感。用词上虽然浅白,但也有它的洁癖,不太用冷僻、拗口、偏于书面的字词。另外还如口语一样,注重幽默感,带有讽刺、反讽或者自嘲。口语诗其实是整个美学的新套路,在世界上,口语诗也是诗歌潮流,《新世纪诗典》是和世界潮流合拍的。这其中也有一些意象诗、抒情诗,但都会融入口语的特点和方式,整体具有口语化特点。
  东方早报:你的代表作叫《饿死诗人》,是在精神层面对诗人进行的嘲讽,但在现实生活中,诗人被饿死是不是一种现状?
  伊沙:首先需要知道一个常识:诗歌不能作为一个职业,我没听说过哪个诗人靠稿费养活自己。诗人需要从事另一种职业养活自己,然后将诗歌作为业余爱好,但态度不能是业余爱好的态度,必须是专业态度。有职业精神但不能为职业,其实是有点两难的。社会上如果有1000种职业,诗人中就有100种。入选诗歌的作者做什么职业的都有,亿万富翁也有,一贫如洗也有。诗人会不会饿死,取决于自己的职业状况。

上海的诗歌1949年后没落了
  东方早报:这些诗人在职业上有什么特点?
  伊沙:从《新世纪诗典》来看,我发现军队系统的很少,军队有自己的创作部养着作家,但这部分入选的比例基本是零,可能跟他们写的都是主旋律宣传品有关。但比如警察、法官这样的司法系统倒是会有,甚至还有监狱的心理治疗师,我觉得这样是好事,职业的丰富性让诗人的题材变得丰富,这似乎尊重文学创作规律的,熟悉的题材才能写得好。
  东方早报:地域上有没有一些特点?
  伊沙:从《新世纪诗典》透露的来看,目前的状态是北方比南方强,东西部差别不大。我们统计了一下入选作者的省份,第一是北京,第二陕西,第三广东。这几个地区是目前诗歌最繁荣的地方。
  东方早报:上海的名次呢?
  伊沙:上海已经没落了。我也分析过原因,觉得可能跟上海人的性格有一些关系,上海人不像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诗人那么凑热闹,他们讲实际。而当好诗人不能太实际,在投入和回报之间的犹豫、彷徨肯定会阻碍你成为诗歌大家。当然这一点主要是男人承担责任,我们统计了这本书里,男诗人和女诗人的比例10:2。
  还有一点,上海作为文化中心是五四时代,而1949年以后,上海的文化中心位置被逐渐削弱,这也导致了上海诗歌的没落。
  东方早报:但上世纪80年代上海也出了一批诗人。
  伊沙:他们的持续写作能力不够强,并不是全身心投入地在写。另一个原因,是诗人的流失。比如宋琳就不能算上海诗人,该算法国诗人。王寅入选了《新世纪诗典》的第二季,但是他也不在上海,得算是广东诗人。留在上海的诗人少了,新生代又不够。上漂里很少人写诗,反而北漂、广漂中有很多诗人,丰富了当地的诗歌创作。

现代诗日趋平民化关怀我们自身
  东方早报:你在西外教写作,很好奇你如何教学生写诗?
  伊沙:我上两门课,一门是本科的基础写作,必修课,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怎么写那一套,不会涉及诗歌。而另一门选修课文学创作与批评,其中就有诗歌。到目前我教过的学生里已经出了六七个青年诗人。
  东方早报:是经过你的课而对诗歌产生兴趣的吗?
  伊沙:如果本身没有热情,上4年课也不会有热情;感兴趣的人是本身就有兴趣,上课之后他们本来潜藏的兴趣被点燃了。诗人是无法教会的,但是可以教给相关的知识。
  我上课的时候,会注意挑一些跟学生年龄相近的诗人,这样他们听过之后,觉得这种类型的诗歌我也能写。如果选择一些老诗人的作品,风格和内容可能离他们太遥远,但如果是个比他们大五岁的诗人写的,那他们的年龄、经验、风格、审美趣味可能比较接近,学生就感到“这有什么难的,我也能写”。一定要给孩子们介绍同代人的东西,让他们有跟随的冲动,如果一味介绍外国大师,孩子们会觉得诗歌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不敢尝试了。
  东方早报:有一种文学观念就是说诗歌是高不可攀的文学桂冠上的珍珠,你的文学观与之相反?
  伊沙:这个观念跟不上诗歌的发展了,诗歌早就从殿堂走进了民间。现代诗日趋平民化,描写世俗生活场景,带着人间烟火,越有平民质感的诗越有力量。在生活中蹬着板车迎风向前的人的生活质感,远大于困在玻璃办公室里的白领,我们不写盆景,而要写植物本身。这并不是平民关怀,因为我们就是平民,我们关怀的是自身。
    王小妮
  月光白得很
  月亮在深夜照出了一切的骨头。
  我呼进了青白的气息。
  人间的琐碎皮毛
  变成下坠的萤火虫,
  城市是一具死去的骨架。
  没有哪个生命
  配得上这样纯的夜色。
  打开窗帘
  天地正在眼前交接白银
  月光使我忘记我是一个人
  生命的最后一幕
  在一片素色里静静地彩排。
  月光来到地板上
  我的两只脚已经预先白了。
  2003年

  · 伊沙点评 ·
  我近来喜欢强调“写满”,因为目睹不满与满的差距。有人勉强坚持下来,但都并未写满——王小妮大姐肯定是正面的典范,她写满了三十年:三个十年,数次变化,多种风貌,每一出手,都有感觉,均在上乘。本诗是她在新世纪的名作,笔触像月光一样轻、一样白,但充盈着生命的满——一轮满月高高挂。

  了乏
  突然想起尤国英
  46岁的尤国英突发脑溢血
  花尽所有积蓄,被迫放弃治疗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
  被子女直接送到火葬场
  登记员同意
  验尸官同意
  火化工同意
  最终却引起一群死尸的愤怒
  他们像从一碗白米饭
  清除一颗老鼠屎一样
  硬生生把她剔了出来
  两年多了
  不知这颗老鼠屎
  有没有如愿以偿
  变成一粒白米
  2008年

  · 伊沙点评 ·
  了乏之诗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其伸手可以触摸的中国质感:这不是文人在书斋里想象出来的“诗”,不是学院派、语言派在纸面上平推出来的“诗”,而是直面现实从残酷的生活中抓出来的!本诗既有上述特点,又能体现后口语的最新成果:在现实的语境中,十分自然地融入超现实的诗思与技巧,让诗“飞”起来!


作者:许荻晔  编辑:子石  来源:东方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不错,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7 19: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1 04:4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