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里的风暴
——读徐敬亚《我告诉儿子》
宫白云
“我的每一个指纹里/都充满了风暴”。这是很多年前读徐敬亚先生《我告诉儿子》时最令我回荡的一句。当如今我又重读起这首诗时,这一句仍然冲击着我的头脑,我没有丝豪犹豫就把它检索了出来。首先我认为“指纹”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认,也是对自我的认证。在这首诗里,徐敬亚先生的身份是一个父亲,而“风暴”我理解为诗人非同寻常的一生。由此而论,这首诗其实就是一个父亲要告诉儿子人生的“非同寻常”以及对自我的指认。它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以一首诗的面目出现,而潜藏其内的生命细胞生发出的能量,既是精神性的撞击,又是对自我生命的真诚倾泻。“我告诉儿子”不仅仅只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人生嘱托,更是许多萦绕不去关于社会、时代、人生、现实、灵魂等等意识形态的思考,是形而上和形而下有机的契合。它包容了诗人深刻、复杂的一生,也是生命、是岁月、是一腔热血的流淌,为时代留下纹理。
对于这样一首渗透了诗人整个生命经历、经验、情感、思想、感悟、认识……的大容量的长诗,我想任何评论都难以真正地穿透。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把我读这首诗所感受到的震撼和理解呈现出来。先从第一节开始:
在你诞生的时候
有人在下棋
输掉了开阔地之后
我们站在星星上向天空开枪
这首诗写于1984年,改于1999年,前后经历了15年的过程。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儿子仅仅只有两岁,而他正在挨批,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诗中的“下棋”、“输掉”、“开枪”这些意象会有更靠近的理解。从诗中看,很显然,诗人在这场“棋局”中是个输家,但一场“棋”的输赢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在更广阔的高度“星星上”,诗人依然是个斗士,敢于“向天空开枪”,这种无畏的品质,不仅使诗人自己获得一种力量的释放,更让“枪声”的余音无限延展。
记住
是冰和石头组成了你
而水与灰尘的粉沫
要靠你的一生去转化
把温度传给下一代
这算不了什么
我最先给你的只是一只耳朵
你应该听到
总有人喊你的名字
那一天
白兰花低着头穿过玻璃
很多人什么也不说
就走了
而这一节直接就是传承与经验,诗人要他的儿子牢牢“记住”:“是冰和石头组成了你”,也可以理解为母亲的圣洁与父亲的坚硬质地的组合,而怎样把这些品质或基因发散出来?诗人说“而水与灰尘的粉沫/要靠你的一生去转化”,把“冰”化为“水”,让“石头”成为“灰尘”,这个“转化”过程的确是需要花费整整一生时间的。诗人说仅仅只是“把温度传给下一代/这算不了什么”,当然不经历冰里来、火里去,甚至是摧毁重塑的人生,让生命只是一个身躯,是对另一生命的不负责任。因此,诗人要他儿子首先要学会“一只耳朵”倾听,另“一只耳朵”思考,更重要的是有一天能够真正地面对“死亡”。“白兰花低着头穿过玻璃”不仅含蓄地写出了人生所必经的葬礼,更打破了生与死的界限,让我们狠狠感受了下“朦胧”的绝妙魅力。“很多人什么也不说/就走了”,其中饱含的痛感与苍凉,甚至可以拽下眼里的泪水。
在你的面前
将有一个长得很丑的人
冷笑着,坐下来喝酒
那是我生前不通姓名的朋友
他和我,一辈子也没有打开那只盒子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知道,这是诗人在向儿子和世人敞开一个对立的自我,这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姿态,意味着诗人心境的旷达和对自我心灵的审视。当诗人说“他和我,一辈子也没有打开那只盒子”,其实是在表明他体内对立的自我的从未和解。
在我的时代
香气扑鼻。悠扬,而又苦涩
贝多芬的鬃毛,乐曲般拂起
而我却从来没有一天开心歌唱过
爸爸不是没有伸出手
最后,我握着的
仍然是自己的全部手指
只有心里的风,可以作证
我的每一个指纹里
都充满了风暴
这一节,一方面对“我的时代”进行了讽喻,一方面对自我生命进行了确认。幽默鲜明的比照。让我们看到可笑的荒谬和诗人在命运中的挣扎。“指纹”不仅带有自我救赎的味道,更有一种真确的质感与张力,而“风暴”则具有不为湮没的力量感。
你的父亲
不是一个温和的人
这个人的温度,全部被冰雪融化
我一生也没有学会点头奉承
正因为我心里想的太好
所以说出的话总是不好
我一辈子用左手写字
握手时却被迫伸出右手
儿子啊
这是我在你生前,就粗暴地
替我们家庭选择的命运
我,已经是我
你,正在是你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
别人向左,你就向右
与世界相反――
多么富有魅力!
这一节有着语重心长的味道,他告诉儿子的是他被“冰雪融化”的爱和做人绝不卑躬屈膝“点头奉承”的坚守以及人生的许多“被迫伸出右手”时的无奈和对儿子“别人向左,你就向右”的希望。而这些被诗人用一种非常透明的方式写了出来。正因为其透明,所触及的一切才有磁性的波浪,其回声式的效果让人久久地陷入。特别“我一辈子用左手写字/握手时却被迫伸出右手”这两句所涵盖的强大隐喻与内容,让一种无法言说的酸楚与无奈的心绪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而最让人记住诗人的奇特和可爱的是他告诉儿子的这句“别人向左,你就向右/与世界相反――/多么富有魅力!”
我的力量
总有一天会全部溜走
当你的肱二头肌充血的时候
我正与你的力量约会
拳台上,你和对手握拳时
要把墨水悄悄印在他的手上
被我忍住的眼泪
将会成为你流淌的金币
我一天也不会离开你
我将暗中跟踪你,走遍天涯
儿子,不管我在,还是不在
上路之前,都要替我
把那双老式的尖头皮鞋擦得
格外深沉
这一节写得极富感染力,被指向的那些时刻不是诗人的想象而是内心真正的愿望。当父亲暮年,儿子正当“肱二头肌充血的时候”,儿子的一切就是父亲的一切,“我一天也不会离开你/我将暗中跟踪你,走遍天涯”,这种深入骨里的情感,远远超过了语言本身的呈现,特别最后几句,散发着遗言的味道,让人的心陡然间沉甸甸起来。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诗人选择语言的智慧,就是诗人通过语言——白纸上的黑字,让我们触摸到一种热腾腾的温度。正是这种奇妙促成了诗句强烈的感染力量。
你的功勋
注定要在上午升起
地毯上的图案突然逃离大门时
你要立刻起身追赶
那时,你会听到
我在牛皮纸里为你沙沙歌唱
这一节呈现的是父亲的一颗殷殷之心,是父亲灵魂中一种特殊的曙光,对父亲来说,最想看到的就是儿子建功立业的时刻。“上午”是人生的黄金时光,而父亲相信儿子的功勋“注定要在上午升起”,不仅如此,父亲还希望儿子对新奇美好的事物要勇于追求:“地毯上的图案突然逃离大门时/你要立刻起身追赶”,这样新奇动感的诗句让人一见倾心,它赋予的想象力阔大持久。我们读着这样的诗句想象力也跟着飞翔。而“那时,你会听到/我在牛皮纸里为你沙沙歌唱”,至此,一个父亲的欣喜之情生动活现,似乎那“沙沙歌唱”就真切地响在耳边。值得一提的是“牛皮纸”这个意象的耐人寻味,我理解为它应是象征儿子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档案”。当父亲翻阅儿子这些成功的时刻,就是人生最美好快乐的时光。
一个人
一生总共也渡过不了几条河
我终于明白,我永远学不会的沉默
才是一架最伟大的钢琴
明天,或者下一个明天
总会有人敲你的门
你想也不用想
就要站起来
是胸前一个漏掉的纽扣
使我年轻时就突然坚定
而你,注定是我的一部分苟延与残喘
我要靠你的目光
擦拭我不愿弯曲的脊背
你要沿着龙骨的曲线寻找女人
男人
可以使水向上走
这一节的思考与痛定思痛非常地意味深长,“一个人/一生总共也渡过不了几条河”,时机稍纵即失,紧要处也就那么关键的几步。与自己的缺憾相比,儿子的明天更富于想象力,他希望自己的遗憾在儿子身上得以完美。“而你,注定是我的一部分苟延与残喘/我要靠你的目光/擦拭我不愿弯曲的脊背”,如此的期待带着血的热度,相信儿子长大后看到父亲的热望,一定会牢记于心,并如父亲所愿“沿着龙骨的曲线寻找女人”,“使水向上走”。
你的父亲
一生也没有学会偷偷飞翔
我把折断的翅膀
像旧手绢一样赠给你
愿意怎么飞就怎么飞吧
你是我变成的另一只蝴蝶
是一个跌倒者加入了另一种力量的奔跑
你的心脏
是我与一个好女人撒下的沙子
你自己的心,愿意怎么跳就怎么跳吧
儿子,父亲只要求你
在最空旷的时候想起我
一生只想十次
每次只想一秒
至此,诗人的音调已经嘶哑,我们甚至可以隐约听到那喉管深处的泣声,并慢慢拽下我们眼中的泪水,这种蘸着血的心声与父亲与儿子与我们都是一种切肤的铭心刻骨。它是藏不住的震撼,试问有谁可以这样说:“你自己的心,愿意怎么跳就怎么跳吧/儿子,父亲只要求你/在最空旷的时候想起我/一生只想十次/每次只想一秒”?如此的诗句与父爱根本就是别人无法摹仿与复制的,它的奇特处就是唯一与独有。
我多么希望
你平安地过完一生
可是生活总是那么不平
某一天,当大海扬起波涛
我希望
你,恰好正站在那里
我再说一遍
有人喊你的名字时
你要回答
儿子啊,请记住
你应该永远像我的遗憾
一样美
1984年写
1999年改
诗歌写到最后,实际上已经走向了希望与祝福。诗人像世上的所有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地过完一生”,但往往事与愿违,“生活总是那么不平”,“当大海扬起波涛”,诗人希望自己的儿子“恰好正站在那里”迎击风浪,并“再说一遍/有人喊你的名字时/你要回答”,仿佛唯有缺憾方能获得最丰富的意义,诗人最后让儿子记住“你应该永远像我的遗憾/一样美”。我想,对于父亲这样的“希望”,自觉地践行就是儿子对父亲最大回报。
而这首诗带给我的回报更多的是一种感染,像不可抵挡的激流,我一遍遍在这首诗中回荡……当这首诗本身的颤动已去,我忽然发现心灵中还留有一小小的火焰,这是真正的诗歌所带来的力量。
201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