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什么是诗歌,他有他自己的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什么是诗歌,他有他自己的理解。”

——简评薛世昌《现代诗歌创作论》



邵宇彤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的诗歌经历过唐诗与宋词举世罕匹的光辉与灿烂。《诗经》、《楚辞》,李白、杜甫……历代中国人无不在诗歌这一民族文化伟大而且广阔的熏陶中诗意地生存并且性情地成长。诗歌带给中国人的,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理解,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温爱追求。进入现代之后,中国的诗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由体新诗以崭新的诗歌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崭新的诗歌外观也是崭新的诗歌精神必然的体现。中国现代新诗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与中国传统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双双进入新世纪,并肩来到了今天。

然而,在今天,不论是传统形式的中国诗歌还是现代形式的中国诗歌,却渐渐出离了社会大众的文化视野。伴随着文学艺术在这个经济社会与物质世界的边缘化,诗歌更是遭到了冷落与遗弃。在这个甚至连思想也成为问题的时代,这虽然是不难理解的,却也是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的。忧虑的同时,人们也在思索:这一切是由于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诗歌艺术日渐疏离于社会大众之文化视野的现状呢?换言之,在这样一个现状之下,如果我们不否认诗歌艺术与诗歌精神对于我们生命的重大意义,则“诗人何为”、诗歌何为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与薛世昌先生的学术专著《现代诗歌创作论》遭逢于2007年岁尾的漫天飞雪之中。

和一般的学者不同,任教于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的薛世昌先生同时也是甘肃省文学院的一名荣誉作家,即他在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还在进行着文学创作的实践。多年来,在教学与研究之余,他创作并以雪潇的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诗刊》、《星星》、《十月》、《散文》、《中华散文》等全国知名的文学报刊,时常能看到他的潇洒文字。几乎每年的全国性诗歌选本上,都有他的作品出现。他出过诗集《带肩的头像》,并且荣幸地获得了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之后他出了一本思想随笔集《怅辽阔》,去年也获得了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

关于他的诗歌追求与诗人性情,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邵宁宁先生在给本书《现代诗歌创作论》所作的序言里,有着较为详细深入的介绍。他说:雪潇“用一种平和的语调,吟味着平凡的事物,表达出一份真正平民式的对生活的体悟和要求。”“读他的诗,可以感觉到,有一种由来已久的东西,一种从陶潜、杜甫、孟郊、贾岛以来就存在于中国诗歌传统里的东西,在以新的形式悄悄延续。一种寒士的歌吟,我们在流沙河那儿见过,在李老乡那儿见过,不意间又在雪潇这里与之相遇。”“雪潇的诗是真正的平民诗歌,平和、自谦、优雅、淡定。在他的诗里,我们也会遇到自嘲,遇到一种苦涩的情调。然而,并不浓烈,并不偏激,更没有时下一些标榜‘民间’的诗人笔下的亵渎、破坏激情和流氓气。他不唱高调,但也不怀疑理想;他痛恨虚伪,但也不亵渎美好。”

归结起来一句话,邵宁宁博士说:“对于什么是诗歌,他(雪潇)有他自己的理解。”

而现在,他把他对于诗歌的理解,换了一种言说的方式——不再是以诗歌作品的形式而是以诗学专著的形式——贡献了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实现了自己的又一个人生意愿:把自己关于诗歌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的理解与感悟,著述成书,一方面便于空间上与各位同行的交流,一方面便于时间上为后学者所借鉴。

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准备。自从十年前调入大学工作以后,他的注意力渐渐地转向了学术研究。作为学校的青年学科骨干,六年前,他出版过一部专著《文学创作论》(获甘肃省第四届敦煌文艺奖),该书集中表述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十多年来的方方面面的体会与思考。其中关于诗歌的思考,不过初露荷角,只有很少一部分。六年后,他推出的这本《现代诗歌创作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熔多年来现代诗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于一炉而形成的一本现代诗学专论。”我觉得还应该加一句:还融入了作者对于诗歌一腔的热爱。

全书共四编十二章。

第一编为创作历史论,分别从百年简史、情感嬗变、口气变化三个角度回顾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粗线条地勾勒出中国诗歌进入现代的姿态与步伐、路线与方向。虽多为知识性的交代,但也是必要的背景性铺垫。其中关于中国现代诗歌情感温度“如此凉热”的变化描述,其阶段命名固然尚需商榷,但已经能够让人心头一凉而眼前一亮:中国现代诗歌似乎确实发生着如此的情感温变。尤其是关于中国现代新诗“从歌唱到讲述”之口气变化的描述,可谓一语中的,应该能够解释好多人的诗歌困惑。

第二编为创作本质论,主要从现代诗歌创作内容的基本元素、创作思维的基本进程等方面论述了现代诗歌创作诗意命名的本质过程。作者把诗歌艺术的表现内容高度地概括为“被表现者”与“表现者”这两个基本“元素”,简明而扼要,玉宇而澄清。作者把诗歌创作的本质思维过程表述为“诗学意义上的命名”,其从事物而至初始命名而至文化意义上的命名再至诗学意义上的命名之条分缕析的描述过程,清楚而通俗,一目而了然。其中“一看二想三悟——现代诗歌创作的三个基本步骤”一章,作者说自己对此“惴惴不安”,因为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妄言了现代诗歌的一种普遍技法”。对此,我要首先向作者表示支持:诗歌创作三步法,至少对中国目前的诗歌教育是大有启发与帮助的。

第三编为创作语言论,着重从诗歌意象、诗歌语言、诗歌行列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诗歌创作的语言特征。吊在嘴边的词语往往却是人们未求甚解的词语。作者以“灌注生命的气息”为主要精神,对诗歌创作的最小意义单位“意象”,进行了从物象到表象经想象再到意象的生成分析,又分析了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从意象到词语的意象组织与意象言说之过程,这种追本求源的探索精神十分让人感动。“诗到语言为止”,也是中国当代诗人津津乐道的一句“俗语”,但是作者却从语言的四重境界之分析开始,冷静且细致地对其语言的能指与所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诗歌语言工具论的批判和对诗歌语言暴力现象的指斥,让人豁然开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诗歌是分行的,但是,诗歌为什么要分行?诗歌分行的目的与意义何在?在这看似乎简单的问题上,作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关于诗行之诗歌的时间单位、空间单位与意义单位的认识与表述,确实于最平凡之处发现了最不平凡的诗学意义。

第四编为方法论,作者通过古老而生命力强大的赋比兴三法对中国现代诗歌创作表现手段进行了概括性揭示。其中“以赋为诗——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叙列二法’”一章,通过对赋之艺术手法的本质理解,解释了中国当代口语诗歌(或称生活流诗歌)尤其是于坚诗歌“以赋为诗”的成因与意义,观点于古老中显新颖,于实在中显智慧。而其“以比为诗——现代诗歌创作中的比喻手法”一章,对司空见惯的比喻手法进行的分析与研究尤其机敏和通透。比喻的三个绝对原则之新颖提法、比喻的三种境界之高度总结、诗学意义上的比喻之清晰定位,都极具理论价值。其“以兴为诗——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借物起兴”一章,从兴的界说、兴的类型和兴的本质,言及比兴和点染及比喻之间的关系,显示了作者对兴这种诗歌艺术生成的重要手段的深入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尤其是作者关于“比兴的倒置就是点染”等发现,于细微处见精神,目光锐利,论述有力。

上面这种提纲式的介绍其实远不能描述出薛世昌先生本书的可贵之处。我觉得,薛世昌先生的这部《现代诗歌创作论》至少还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对学术谦逊的态度。作者在《后记》里说:“我深觉自己一无海纳百川般的广博阅读,二无烛照洞明般的理性思考,三无天纵其才般的艺术直觉,所以,我不敢断言自己所言说的诗歌世界是真实可信的。像一个诗歌的盲人,我深深地知道:我用自己的双手和一颗心灵反复触摸的,最多不过是诗歌这头大象的半只耳朵。对此我心怀更大的不安。”这种谦逊的态度,在本书的行文过程中有着比较分明的体现。

第二、对诗歌真诚的情感。读者一定能够从本书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对诗歌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热爱,所以他才不能默默于人们对诗歌的“误解”与“抛弃”。正是这种热爱,让他把本书的写作视为一种使命与承担。他说:“本书的写作,仍然试图在强调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承担起一个诗人兼文学教师的如下古旧责任:帮助滚滚红尘中的人们进入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清凉世界。我曾经欲言又止,然而我还是决定说出。”

第三、深入浅出、轻松活泼的论述语言。也许是作者诗歌创作与散文创作的经历使然,本书的写作语言具有严肃端庄中又不乏轻松活泼、深入浅出且时显幽默的特点。诗人善假于物奇思妙悟的想象力、散文家腾挪闪展娓娓道来的联想力,加上学术的严谨与思考的深入,使本书既有理论的深度,也有较强的可读性。正是因为这一点,本书特别适合于一般现代诗歌的爱好者、创作者、研究者阅读。

诗歌与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中国当代的诗歌教育,和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诗歌相比,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曾十分重视“诗教”。当代诗论家张清华说:诗歌教育,“是古代中国人完成文学教育、语言教育、知识分子人格教育一个必经的阶段,也是他们学习知识,学会做人一个最核心的方式和途径。尽管当前我们的教育没有忽视道德的培养,可我们的心灵依然粗鄙,感情依然浅薄,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诗教这样至关重要的东西。”(《当代诗歌:在新世纪的转折点上》,载《文学报》2006年4月27日)。也许是薛世昌先生对此深有认同,所以,本书在诗歌教育这方面显现出自己的一大亮点,那就是:和一般学者多从文学史的角度或诗歌批评的角度以及纯诗歌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不同,作为一个写作教师不离本行的理论表述,本书侧重于从写作的基本方法之角度对现代诗歌进行研究,其中多有关于诗歌创作极具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引,也多有关于诗歌作品简单易行的鉴赏示范。也就是说,如教师有志于对青年学子进行诗歌教育,则本书不失为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现代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入门读物与通识教材。

薛世昌先生正行走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两条腿走路的康庄大道上。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人,他正在写作的《论文学语言的来历与使命》一书,不久也要杀青了。从《文学创作论》到《现代诗歌创作论》再到《论文学语言的来历与使命》,他的思考既有着多年来方向上的一贯性,也有问题探索的深入性,而且我深深地觉得:他的学术还有着难得可贵的生命性:他热爱创作、热爱文学,他在学校里讲授文学、研究文学。他的创作分明是为自己的创作,他的学术也分明是为自己的学术,所以,他的人生就有可能是为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说:对于什么是人生,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本文作者为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辑,文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19 01:35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并支持!同时我更希望自己能尽快完成一本属于自己的《诗歌与鉴赏和诗评及创作心得》为一体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19 12:38 | 只看该作者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3-3-19 01:35
祝贺并支持!同时我更希望自己能尽快完成一本属于自己的《诗歌与鉴赏和诗评及创作心得》为一体的书。

问候,你这本书不如用诗歌与鉴赏做题目更明晰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19 12:56 | 只看该作者
书剑飘零 发表于 2013-3-19 12:38
问候,你这本书不如用诗歌与鉴赏做题目更明晰些。

先谢谢朋友的建议。书名正在酝酿中。容我再想想吧。知识不怕积累,但愿大家都能够把自己的思路随笔记下来。握手    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19: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