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诗乐中寻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诗乐中寻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图)

2013年06月18日 江南时报

江阴民谣音乐节于6月9日在月城拉开帷幕
诗人张维朗诵自己的作品《时光》
  6月9日晚上7时许,在今年端午假期的前夜,江阴治下的月城镇一片烟雨朦胧的景象。镇中心的文化服务中心内,能容纳近千人的剧院座无虚席。虽然也有一些像我这样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文艺爱好者,但大多数观众是月城镇的本地居民,演出开场之前,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这里将上演什么、发生什么。
  然而在三个小时之后,虽然也有部分观众提前离去,但大多数坚守下来的观众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了他们对这场演出的喜爱和赞叹。在这样一个夜晚,诗歌和民谣这个看似离当下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已经非常遥远的东西,深深地打入了每一名在场观众的心底。

  江阴月城,把民谣与诗歌结合起来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1994年窦唯、张楚、何勇和唐朝乐队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那场经典演出。在那场演出开始之前,同样没有香港观众知道红磡将发生什么,然而一夜过后,来自祖国大陆的原创摇滚作品已经征服了香港观众的内心。在19年后的江南小城月城,再次营造出这种效果的,是名为“九歌月城”的江阴民谣诗歌节。
  之前我们听到江阴这个名字,更多是因为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它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榜首的傲人姿态;而通过这场民谣诗歌节,我们看到江阴这座经济强市的文化力量。今年的“九歌月城”已经是江阴连续举办的第五届民谣诗歌节。“九歌”出自《楚辞》,是爱国诗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后的作品,今年的民谣诗歌节恰逢在端午假期前举行,以“九歌”为名,正是为了纪念屈原;而选择月城作为举办地点,是为了培养新的观众群体,更大程度地挖掘江阴音乐、诗歌文化的潜力,这也是江阴民谣诗歌节首次在乡镇举办。
  江阴民谣诗歌节由定居江阴的诗人庞培发起创办,之所以把民谣和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是对在江阴诞生的文化界先人刘半农开创的传统的继承。刘半农是著名诗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最早提倡白话和口语入诗,在新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通过“歌谣化”产生了广泛影响,风靡一时,其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当年最流行的歌曲。而在庞培看来,当代诗歌也应该通过向民间歌谣学习,吸取创新的力量,走向大众和社会。“诗歌与民谣构成了一种文化的混搭,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势必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和趋势。通过民谣与诗歌的对话、交流,我们可以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
  对于第一次来江阴观看民谣诗歌节的我来说,很惊叹于一个县级市能够请到如此多全国知名的诗人和民谣音乐人,而在主办方看来,江阴民谣诗歌节早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作为县级市,江阴曾经在2010年4月成功举办过被誉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诗会江南“三月三诗会”,著名诗人食指、舒婷及著名民谣歌手周云蓬等均参加了此次盛会。而在此前的四届民谣诗歌节中,左小祖咒、何勇等国内一流的音乐人和著名诗人余光中等都曾作为嘉宾在台上演出。

  诗乐,唤醒了我们内心的乡土情结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演出阵容毫不逊色:诗歌方面有国内著名诗人杨健,先锋派诗歌的代表人物轩辕轼轲,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巫昂;民谣方面则有深受台湾民谣影响的宁夏,声音碎片乐队的键盘手、音乐制作人刘光蕊,福建的方言民谣乐队老街乐队,和国内一流的城市民谣音乐人张玮玮和郭龙。当然,在演出者队伍中,也少不了江阴本地的诗人和民谣歌手,音乐人背背和诗人量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俩在历届民谣诗歌节中从未缺席。
  演出的开场设计得格外用心:舞台的背景墙上,印着屈原作品《渔父》里的经典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伴随着清澈的木吉他伴奏,来自月城镇中心小学的两位同学用古诗《卧龙古韵》的朗诵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背背和量子的出场掀起了演出的第一个小高潮。虽然舞台上的他们略显紧张和生硬,但毕竟是本地演出者,江阴的观众对他们已经是非常熟悉。他们用一曲翻唱的罗大佑作品《光阴的故事》,来回报观众对他们的热切支持。在这首歌的演唱过程中,舞台上的银幕播放着近年来的热播电影《中国合伙人》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画面镜头。当对童年生活的理想主义追忆,以观众们熟悉的商业片镜头展现在面前时,引起的自然是一阵阵欢呼和叫好。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巫昂带来的是自己的短诗《微信里的大胡子叔叔》。“他把他灵魂里那片蘸满西红柿酱的面包/暂时地寄存在我身上”这种表述里的隐喻和暗讽,相信经历过商业主义大潮下理想破碎的60、70后一代都会有共鸣。而“嗨,大叔,答案在风中飘/答案在风中飘”又更自然地让人想起了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荡》。虽然告别媒体多年,但从巫昂的作品中,还能看到当年她在三联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影子。
  先锋派诗人轩辕轼轲朗诵的作品是《广陵散》,而他的台上表现也颇有魏晋名士之遗风:声如铜铃,似阮籍在竹林中长啸;挥洒自如,似嵇康般放浪不羁。“我却四大皆空近乡情怯/束发后调下一叶扁舟/把行囊轻轻放下”高声念完最后一个字后,他长臂一甩,将诗稿掷于地上,扬长而去。相信《广陵散》传人嵇康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会慨叹竹林七贤后继有人。
  声音碎片乐队的键盘手刘光蕊出手同样不凡:先是一首迷幻风格的《阴郁病人的日志》,紧接着又来了一首抒情风格的《爱与葬身之地》。不同风格之间的转换自如让人叹为观止。在第二首歌的演唱过程中,键盘、小提琴和合成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奇特而梦幻的音乐空间,像强大的磁场一样吸引台下每一位观众全神聆听,如痴如醉。
  当老街乐队的两位客家老哥头戴草帽和蓑笠入场,我就预感到这是一支会带给我惊喜的乐队。一曲《海龙王娶亲》,引得全场观众跟他们一起唱和。既有生猛无比的摇滚力量,又基于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乡俗基调,老街乐队的歌唱,很自然地让我把他们跟四川的白水、广东的五条人和西北的苏阳联系在一起。他们同样用方言歌唱,同样歌唱现代社会里被遗忘、被摧毁和被忽略的乡土习俗、情调和故事。而这些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正在于它们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传统元素和乡土情结。在一个以现代诗歌和民谣为主题的演出中,能听到这种本真、原始的声音,实属万幸。
  最后出场的张玮玮和郭龙则把演出带到了最高潮。主办方足足给了他们半个小时的演出时间,从《雾都孤儿》到《白银饭店》,从《月亮粑粑》到《哪一位上帝会原谅我们呢》,七首歌的演绎让观众大呼过瘾。而当晚他们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米店》:“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在初夏烟雨飘摇的江南水乡听这首歌,特别有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4 02: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