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的"以物观物"(外一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2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的"以物观物"


    诗的"以物观物"是什么意思?按字面释之,是用人的目光观察对象,如实地陈述下来,是一种客观的视境。
    "以物观物",其实是感性的形象思维,是诗创作的-种手法,所表达的事物在诗人的视境里产生的感应形态具有极强的画面(即画意),不加入理性的分析丶演绎丶解构,看不到主观抒情的成份,完全是纯然的流露,追求的是纯诗的效果。
    从古到今,诗人用"以物观物"的创作方法写下的优秀作品不多,原因在于用这种方法写作要求疴刻,首先在诗写事物时不能有主观的分析性与演绎性,其次,不能丧失诗性的元素,刻意地让语言在视境里纯粹地呈现画意美。
    写诗,对绝大多数作者来说,不是罝身现象之内,就是置身现象之外,所操控的语言都有知性的色彩,倾泻出主观的情绪来渲染所表达的对象,基本都超脱不了-些分析和演绎,故与"以物观物"方法而言,相对较容易把握。但由于"以物观物"要求的是从事物的本身出发,去发现事物,不能用分析或解构来反映事物,要让事物在视境里自然呈现形态的美感,这显然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
    这种"以物观物"的写作对于唐代诗人王维而言,是否有难度?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用这种写作方法留下了经典性的诗。
    试举例王维的<<山中>>来看-----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诗用形象思维来构建语言,无论"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也好,还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亦罢,都从事物本身出发,通过作者的观察,发现景物,表达意境。全诗抛却分析与说理,更无主观的情绪抒发,但完全把景物纯然客观地倾泻在读者的视境里,既形象且灵动,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这就是"以物观物"的典型例子。
  除了<<山中>>,王维还有<<鸟鸣涧>>,也是用"以物观物"手法写出的。当然,他的<<山居秋螟>>也有"以物观物"写法的成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可惜后面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加入了主观分析和演绎的元素,并非纯然的"以物观物"的结果,更非纯诗了。
  以上论述的是古代诗人用"以物观物"的手法写出的古体诗。当今诗人用此法写成的新诗有么?答案是肯定的。
  现举诗人古马的<<雪山短句>>来说-----
  
  弯腰驮盐的男人
  弯腰驮水的女人
  霜雪的腰里飞着鹰
  雄鹰和雌鹰
  西藏的腰椎:雪山
  
  在此诗中,古马不介入对景物的渲染,亦不作知性的描写,完全放弃用理性来演绎事物的动向与变化,只是报道式地把涉及的对象简单勾勒出来,在视境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由写意造就出意境。这看似简单,实际有点难处,难在不用夸张丶变形的意象来表达事物的客观形态,仍然产生出诗意。
  由于用"以物观物"手法写诗,受到多方制约,不能随意自由地演绎和渲染所写对象,故这类作品不多见,佳作则更少。但仍然有诗人挑战这种写法,不管难否,敢于尝试,柳宗宣就是其中-个。请看看他的<<分界线>>:
  
  长途大巴车从雨水涟涟中
  忽然驶入明晃晃的阳光里
  
  那是1999年2月9日8点
  我从南方潮湿夜雨中脱离出来
  
  进入安阳地界,干爽的空气
  阳光普照,天空-溜烟地蓝下去
  
  华北平原灰茫,苍茫而苍凉。
  
  整首诗仅表达事物的本身,并没有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拒绝运用隐喻及意象,基本可以认定对事物客观的陈述,但有跳跃式的留白空间,呈现出数个画面(如雨水涟涟丶明晃晃的阳光丶天空一溜烟蓝下去丶平原灰茫),期待读者参与诗美的体验。这是-例"以物观物"写作,不用演绎元素表现事物的成功佳作。
  
  
  
                                                                                   语言的创造性


     诗是语言的艺术,-个优秀的诗人不仅要在诗里用活语言,而且要大胆突破常规,避开惯常用语,对词语的搭配来一番创造性的开拓,此种做法虽然具有探索的冒险性,但是,能使语言陌生化,给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现举-例略作分析:

  企图驯服影子的人,开始在嘴唇上举行舞会。    (语伞<<外滩.或者镜子>>)
  
  这种对词语的运用,构成诗的语言,突破了常规,用陈述的语调直接进入陌生化的语境,开拓出语言组合的新疆界。客观说,用散文方式表述时,只能惯常地说"企图驯服影子的人,开始在舞厅里举行舞会”,被认为更合符语法丶逻辑;然而,诗要是这样说,就成了惯常语了,没有了新奇感,也没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然,"企图驯服影子的人,开始在嘴唇上举行舞会”,具有诗性的创化,是一种陌生化的语感,对事象的描述是达意的。概括地说,是由语言创造出的境,简称"语境”。
  诚然,诗要创造新的语境,原因在于原有惯常的语言已过于呆滞,无法让诗人的脚步自由行走,诗人需要新的摩擦力,赋予新的活力。但必须注意到:语言造境,要适度,不可过于,不然因语害意;要让语顺意表达,不能全由语境代替意境。
  
  
  
                                                                                                    2012.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7-4 22:1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42:}白老师,辛苦了,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23:03 | 只看该作者
徐倩 发表于 2013-7-4 22:10
白老师,辛苦了,抱一下。

好的!拥抱一下。祝夏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23:04 | 只看该作者
月亮船长 发表于 2013-7-4 22:23
我认为诗情要爆炸,走出王维的影子。不过在理性干预泛滥的情况下,这确确实实是治病的良方

谢谢你提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0:10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7-5 09:49
走出什么的影子都可以,就是不能走出韵律的影子。因为无韵不成诗。

你那是旧观念,老黄历,已过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7-5 11: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soso_e1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25 15:07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25 15:23 | 只看该作者
您说的,也就是白描吧。
一般,诗歌或者其他文学形式,白描应适当,如通篇(首)均是白描,那么就空了,或称为“空镜头”。文学作品究竟是给人类看和读的,所以必须在白描中揉入人影人烟人情。要不然,曲高而和寡了。
随便的语言,如有冒犯,望海涵。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2 | 只看该作者
月亮上的湖泊 发表于 2013-7-25 15:23
您说的,也就是白描吧。
一般,诗歌或者其他文学形式,白描应适当,如通篇(首)均是白描,那么就空了,或 ...

包含白描在内,但"以物观物"写法并非单一的局限于白描手法,还有其他手法的运用。你那样理解是片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25 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亮上的湖泊 于 2013-7-25 19:50 编辑
白炳安 发表于 2013-7-25 19:32
包含白描在内,但"以物观物"写法并非单一的局限于白描手法,还有其他手法的运用。你那样理解是片面的。


哦,愿闻其详。个认为你所说的:以物观物。概念尚不明晰。文本所列的也只是举例。在下恳望能在此讨教一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9 04: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