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昌雄:给一位90后诗人朋友的二次回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寄来的十几首近作已读了多遍,由于这段时间手头事情多,未能及时回复,见谅!

    诗歌创作在一些人眼里,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他们自认为只要对语言进行更改、变形就会获得诗意,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漫长的工作,时间在等着这样的人给语言以呼吸、力量乃至生命。我以为,后者是令人敬仰的,因为时间最终交到他手上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活于语言背后的万物。其实,我在说的是诗人和语言的关系,而“时间”是唯一的见证者。时间总能确认一些事情,一些你早已看清却迟迟未能说出的事情,有时也相反,你尚未看清,但在同一时间的另一面,已经有人先于你说了出来。

    读了这十几首近作,我感觉它们还处于惯性力量当中,一些东西没能停下来,尚未割舍。这对你来说,主要是因为你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可以往前走的,什么又是可以随手弃之不顾的。当然,你的写作年限短,未开化,如冰冻中的血线虫,难以游弋。

    反复读过这些作品后,想和你聊几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是关于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的命名策略主要有两种,但命名手法却很多。有些人是先有标题后有内容,有些人是先有内容后有标题。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命名的手法都不容忽视。就你而言,我的判断是先拟标题,后有内容,以这种方式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比较多。有了想写的主题对象,如何拟列标题,从而让对象在一首诗中得到应有的呈现?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命名,比如《大海》、《乌鸦》等,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添加不扭曲,这种方式虽然老套但却真实,具有不可颠覆性。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新人最好采用这种标题命名手法,不会给作者在创作当中造成错觉,直接、真实,有效。第二种方式是限定模式,比如《我所看到的大海》、《暮色中的乌鸦》等,给予可辨识的限定范畴,如上述标题中的“我”(行为主体)、“暮色中”(时间限定),表面上看是对主题对象的扩容,实际却是一种缩小的行为,但不是修饰!这种手法可以增强主题对象的辨识度,但因给了限定,创作难度也随之加大。第三种方式是附和手法,比如《关于大海的十四行诗》、《那只乌鸦》,虽然为主题对象做了指证,但这些副词或量词仍旧可有可无,其唯一的好处在于使得主题对象得到了自身的归属感。这种手法很普通,可视为第一种方式的变形,但若主题对象是不可看见、不可触及之物时,比如《关于灵魂的十四行诗》、《那颗灵魂》等,以这种手法命名,作者的主观意识就会得到强化,促使主题对象获得在场感。第四种是参照命名,比如《大海或岛屿》、《裸树和乌鸦》,与主题对象并列一起的参照物必须和主题对象有着关联,可隐可现,表面上看,二者的份量均等,但在实际内容呈现当中,它们有如相声中的“斗根”和“捧根”,相互依赖,但有主次。以这种手法命名从而展开创作,作者定然已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并能对所呈现的事物做出清晰的判断,否则,很容易在创作当中陷入“关系学”的误区,使文本失去重心。第五种方式是多维命名,比如《由一面镜子引发的对大海的幻像追忆》、《世界上的乌鸦都有着等量的沉默》等,以这种手法命名,意味着创作者已能看见事物间隐秘的关系,已有足够的能力打开文本,向无限处诉说,换句话说,它意味着作者对语言实现的高度自治,对事物具有绝对统领的能力。这种手法不是谁都可以用的,只有高手才敢于下手,才能游刃有余。第六种方式是自定义命名,这种手法可参阅诗人臧棣近作如“丛书系列”、“协会”系列(《写诗犹如越狱丛书》、《仿佛有一个更高的主宰协会》),“丛书”也好,“协会”也好,隶属于作者的一种意愿,它和标题没什么特殊的关系,只是在真实标题后面加上一个后缀,故弄玄虚也好,标新立异也罢,纯属私人行为,它更像是一个符号,让作者得到了一个全新的编码。除此之外,毫无意义。当然,以上说到的一些诗歌标题的命名方式都是常见的,还有很多个性化的标题命名方式,不再赘述。但有一点,如果你读到类似《我用空隙中的光抚照你的黑夜》、《大海蔚蓝了一个夏季》、《情人的幻像等同于一朵绽放中的桃花》等诗歌标题,用虚物比拟虚物、把形容词当动词用、对事物进行毫无根据的指代,肯定地说,这样的作品你不用读,作者不要说入不入流,他连诗的门槛设在哪里都不知。网络上很多诗人写的都是这样的作品,你只要看一眼标题就知道作者几斤几两,千万不要浪费你的宝贵时间!现在,对照一下你寄来的这些作品的标题,好的,坏的,你应该看得十分清楚,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说说诗歌的布局:这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它涉及的内容还挺多,也很复杂。我想先和你简单聊聊诗歌外在的形体和内在诗意的完整,其余的另找时间再聊。所谓的布局,意味着一种结构存在,如同一座建筑,房子也好,大厦也好,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它就杂乱无章,混乱不堪。诗歌也是这样。先说外在形体,分行的、不分行的,对等节分,不对等节分,三行一节还是五行一节,图形诗,符号诗,等等,这些外在形体其实都不重要,它的形成出于作者个体的写作习惯,喜欢与不喜欢。撇开习惯不说,其实具有何种形体不应该是作者事先就设定好的,而是由作者的说话方式、语言速度、断句技巧、情感类型以及文本所产生的呼吸特征等条件来决定的。是短促还是悠长,是紧凑还是松缓,是浓烈还是恬淡,它们所形成的文本外在形体皆不一样。外在形体的产生不要蓄意制造,也不要随波逐流,要遵从你写作时具有的气息特征、情感状态、谋篇技巧等,自然,机智,顺畅,通达。这就够了。接着说内在诗意的完整性,这是一个相对有点深奥的话题。“写一首完整的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永远不存在的。这里谈及的“完整”始终是局部的、独立的、片面的完整,它只对单一作品有效。你无法把“爱情”写绝,但可以在属于你的“爱情”里写出完整的诗意。这是我想和你聊到的完整性的一部分,因为它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从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你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一首作品,“东一锄子,西一榔头”,掰开看,确实都有东西,但它们分散各处,土豆的归土豆,地瓜的归地瓜,甚至还有蚯蚓、废铁以及久久不能腐化的杂物。所谓的“诗意”都蕴藏于语言当中,它不应该是碎片式的,它有属于自己的“核”,你的所有情感,你的所有意象必须围绕着这个“核”而运行,它们不能孤立,也不能轻易散失。多读那些优秀诗人的作品,你就会发现,所有被称为“好”的作品,其所蕴藏的诗意都是相对完整的,不可分割,也不可替代,可以小如麻雀,亦可大如天相。

    第三点想和你聊聊诗歌表达中的几个误区:在具体的写作当中,为了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任何一个作者都会对语言施加各种手段,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是,这当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虽然语言经过转换、对接、变形后产生了超越其自身原有定义概念的新的定义,新的能指,但若不准确,在特殊的语境里,不管你的语言多新鲜、多华丽、多花哨、多不可思议,它们还是无效的,一文不值。先说指代关系误区,比如你的第一首作品《钢铁厂》中,第一节最后三句“钢铁厂上空有冷灰 / 像药水的轻 / 洗净八字”,这里“冷灰”和“药水的轻”其实不存在等同关系,冷灰的“轻”与药水的“轻”怎能互相指代?前者是重量判别,后者已是另一种被个体强加了意念的另一属性的东西。(顺带说一句,由此引出的“洗净八字”,这“八字”是指“八个字”呢?还是生辰八字中的“八字”?)其二,因果逻辑误区,比如第二首作品《老屋》中的诗句“在辰时,听一只石龟 / 与祠堂的族亲在渡口边对视 // 天空因此白净”,很明显的,天空是否“白净”和你前面表述的石龟和族亲的对视丝毫没有任何关系。个人觉得,在诗歌写作当中,千万不要给事物强加过多的属于创作者个体的自由判断,哪怕是无意的或善意的,它们都不是合理的行为。其三,超能行为误区,比如第三首作品《蓝月谷》中的句子“大地贫瘠得只剩下河流 / 夜晚穷尽,将我压弯 / 周身疼痛 / 唯有蝴蝶与僧侣在黎明前夕 / 为我超度”,这里提到的“超度”是佛教礼行之一,是僧侣可以做的,但蝴蝶如何完成?不要随意地给事物赋予超能力,你自己读着很享受,但在行家眼里,它只是一个由幻像带来的玩笑而已。其实,在发来的作品中,还有许多诗句存在着类似的毛病,很多句子看上去很美,但突兀,怪异,不可信。我个人建议,不要去创造连自己都无法看清的所谓的“美的句子”,用词准确、到位、接近于唯一,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的句子”。

     由于时间关系,这回就不多说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必寄存于心。还是那句话,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多用功,多练笔,多思考,会有收益的!愿一切都好!


摘自俞昌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20 | 只看该作者
很中肯,值得初学者一读{: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9-5 16:23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9-5 16:20
很中肯,值得初学者一读

对初学者,就更应该强调一下诗的节奏和韵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25 | 只看该作者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9-5 16:23
对初学者,就更应该强调一下诗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对初学者要求太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5 16:30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9-5 16:25
节奏和韵律对初学者要求太高

诗的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对初学者要求的第一步就是这个。其实并不高。少年儿童学儿歌,就是对韵律的学习和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48 | 只看该作者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9-5 16:30
诗的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对初学者要求的第一步就是这个。其实并不高。少年儿童学儿歌,就是对韵律的 ...

诗,首先是主题和意境,韵律是形式,不能本末倒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5 2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我收集起来发到群里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09:07 | 只看该作者
比如《由一面镜子引发的对大海的幻像追忆》、《世界上的乌鸦都有着等量的沉默》等,以这种手法命名,意味着创作者已能看见事物间隐秘的关系,已有足够的能力打开文本,向无限处诉说,换句话说,它意味着作者对语言实现的高度自治,对事物具有绝对统领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6 09:27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0:13 | 只看该作者
仕零 发表于 2013-9-6 09:27
五谷之子。

是,有老师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9 06: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