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诗歌是一件“皇帝新装”
据光明网2014-04-04(本报记者 彭桐 ) 消息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网络迅速发展以后,文学界对诗歌平民化问题争论不休,一些诗人或诗评家对诗歌平民化持否定态度,但时至今日,不管怎么说,诗歌平民化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它不仅是文学发展史的问题,也是诗歌文本和话语问题。昨日,就此热门话题,海口晚报记者对话青年军旅诗人佘正斌。
网络化推动 现代诗歌平民化
记者:网络作为一种传播载体,您认为网络在诗歌平民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佘正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平民化进程。首先网络传播速度快,写作者只要轻轻一点互联网,作品就可以传到网上,而传统媒介要求严、门槛高、程序多,一篇作品的发表必须经过繁杂的过程。汶川地震发生后,《生死不离》等一批诗歌一夜之间蹿红网络。其次网络便捷灵活。写手们可以一边创作一边修改一边发表,这样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写作本身上。
记者:您能结合当前诗歌发展状况,谈一谈现代诗在平民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佘正斌:我以为,最明显的变化有三点:其一、诗歌创作队伍由“贵族”向大众发展。在我国诗歌历来是贵族的私有品,网络化以后,人人可以写诗,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可能。其二、作品格调由“贵族化”向大众化发展。一些晦涩难懂的文本远离了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诗歌出现。其三、诗歌回归到诗性本质。诗歌的本质不在形式华丽、手段巧妙,而发端于情,止于神。
平民化诗歌 适应阅读多样化
记者: 你能简单地给读者介绍一下什么是“平民化诗歌”?“平民化诗歌”具有哪些特点?
佘正斌:我以为“平民化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然、自发、自觉的诗歌写作;一种日常化的深入广大群众生活和心灵深处的诗歌写作”(李少君语),这种“原生态”诗歌写作,不是泛泛之举、空洞之笔,也不是悲鸣戚戚、长叹之音,更不是东拼西凑、模仿跟潮,而是一种超越于“自然”之上的创造。其在美学追求上,追求率真、直朴、清新的诗风;在诗学本质上,强调“情感的真情流露”;在表现形式上,多以自然、晓畅、淡雅为主;在创作对象上,多以平民化为主体;在传播载体上,突出网络等传播工具。
记者:在传媒大发展的时代,“平民化诗歌”是否适应受众阅读的多样化趋势?
佘正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平民化诗歌”越来越适应阅读多样化的趋势。首先“平民化诗歌”的创作对象和传播对象决定了它的受众是多样化的。其次“平民化诗歌”的风格和特点越来越贴近大众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思维方式。其三“平民化诗歌”代表了一种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