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3|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克读诗】在微小处学习观察(读青灯了尘《虫子之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克 于 2014-4-10 13:01 编辑

在微小处学习观察(读青灯了尘《虫子之死》)

                                        文/陈克

虫子之死

          青灯了尘


水池里,我看到了尸体
误以为你在乘凉
过了许久,水慢慢淹没了你的身躯
仍旧没有动弹
我无法去触摸你的呼吸
经过推断,你已经死去

尸体一直漂浮在水中
同伴并没有为他收拾

陆地上站着几只蚂蚁
交头接耳,然后离去
无奈水中的尸体
并不能充当他们的食物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
     
        这首诗,首先引起我注意是它的微小,一种并不具名的小虫子死亡的景象,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寻常,寻常到我们几乎视而不见。连名字也不肯定的某种小虫子,想必也不具有引起我们美感的形貌,如果是蝴蝶,蜻蜓,甚至蝌蚪呀,这种有美丽外表又灵动多姿的小动物,不但给了我们直接的美感,由此还可以持续诱发我们关于春天、鲜花,草木,爱情,童年等等的美丽联想,因而,一个直观的结局是,美丽之物更容易入诗(尽管可能是陈词滥调)。同样是微小之物,其际遇是大为不同的。作为人类,我们并不缺少对微小和微弱之物的关怀,但似乎缺少更深入细致的观注与悲悯。在大千世界,我们常常持有的是一种宏观视觉,我们朝向微小的视线,也往往止步于徒具美丽外表的蝴蝶之类。
        不难判断《虫子之死》是一首悲悯之诗。但它的悲悯在语境里是极度控制或节制的。它的构成和持续,仅仅建立在作者深入持久的观察上。从误判小虫子在水池里乘凉,到小虫子慢慢被水淹没,确定虫子已死(成了尸体),观察拖动语境缓慢前行,观察者的悲悯在暗处悄悄发酵,闪现但不显露。确认小虫子已死,作者(观察者)没有抽身离去,而是停在原处继续观察,进而有了后面的景象出现。小虫子的尸体长时间飘浮在水面(注意是飘在水面,意味着它的同类可以直观发现)却没有同伴前来收拾(谐音收尸,意含同伴的关怀缺失)的凄凉境地。如果,观察到此,诗写到此,我觉得此诗的悲悯之境已基本构成,诗也可达完篇。但,这首诗更光辉的指向,就是它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前行,因此它获得了堪称完美的最后一节。始终在场的观察者不露声色继续观察,陆地上几只蚂蚁出现了。蚂蚁很便捷看见了水面上小虫子的尸体,它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蚂蚁是要充当小虫子缺失的同伴,并商量着要给小虫子收拾吗?唉,显见不是呀,蚂蚁只是寻找食物而来,它们在此停步,只是认为小虫子的尸体可充当它们的食物,但是这食物远远飘在水池里。它们为此讨论了一番, 得出的结论是,这食物隔着太远,飘在水里, 去取既无可能也很危险,实在取不到,无奈,懊恼, 只好离去。小虫子与蚂蚁,同属微小之列,然而,一者莫名而死,另一者非但无丝毫悲怜之心,反而将约等同于同类的悲死之身当作可餐之食,无以取之,便漠然离去。这是全诗极重的一笔,悲凉之情深入骨髓。至此,全诗完篇,全诗隐性的悲悯达到高潮, 一份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报告建构成一份优秀的诗歌文本。
      有效的细致的观察,是这首诗给我的启发。面对世界,我们总是遭遇困惑。学习观察与倾听,也是我们缓解困惑时一种可能的诗性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6: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克 于 2014-4-10 10:09 编辑

?此地如此之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10 12: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把锃亮的手术刀。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3:00 | 只看该作者
陈波来 发表于 2014-4-10 12:19
学习!一把锃亮的手术刀。鼓掌!

波来兄好,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4-10 15:59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又发现一首好诗,来赏佳作,一双鹰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7:19 | 只看该作者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4-4-10 15:59
先生又发现一首好诗,来赏佳作,一双鹰眼。

明月淸风来,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10 22:06 | 只看该作者
俺来听先生讲课,聆听这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2:12 | 只看该作者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4-4-10 22:06
俺来听先生讲课,聆听这么美。

明月高抬了。实不敢讲课,只是看见对味的好诗,免不了要嚷嚷几声好。

遥致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10 2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诗人的风采个性,好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4-12 12:1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人类,我们并不缺少对微小和微弱之物的关怀,但似乎缺少更深入细致的观注与悲悯。在大千世界,我们常常持有的是一种宏观视觉,我们朝向微小的视线,也往往止步于徒具美丽外表的蝴蝶之类。

的确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1 13: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