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谈夏寒散文诗的美学追求 迟智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略谈夏寒散文诗的美学追求
                                                                                                 山 东 迟智勇
    走进,一座由低到高的大山。
       美女,从山脚下起步;男人,在峰巅上高昂着头颅。
       那美女,以散文的姿势漫步小径,向高处攀登;男人,却用诗人的目光向山下俯视,穿越了唐诗宋词。
       两双多情的目光,在红花与绿叶中交相辉映,缠绵着深深的爱意。
       山腰上,交织出一缕神奇,喷薄着明与暗相间的文字。
       哲人们,用心把她拾起,组合成布满情愫的神韵,这便是充满魅力的新宠——散文诗。

    这是内蒙古诗人夏寒的散文诗《散文诗追踪》中的一节。诗人的这组作品是以散文诗的形式探讨散文诗。关于什么是散文诗,普遍的观点认为它是由散文和诗这两种文学体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散文又称美文,而诗歌在人们的意识中是最能给人以审美愉悦的文体,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散文诗无疑也是美的。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化地阐述了什么是散文诗及其本质特征这两个散文诗的根本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文体自觉,夏寒的散文诗创作体现着他对美的孜孜以求。读他的作品,无论是立意、形式、语言、情感,都饱满着美的因子,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散文诗作,题材多是写大草原的,无论组章还是短章,他笔下的大草原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富有激情和神韵,最能体现诗人的美学追求。
    我们来看他的《贡格尔草原》:

        七月。贡格尔草原。
        总会,把我爱的情丝,转化为无限眷恋。
        那白白的云,还有蓝蓝的天,映衬着碧绿碧绿的草原。
        恰似一个未设边界、举世无双的一张棋盘。
        那银色的毡房,疏密有致地摆放,如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舒展着想象的翅膀,放飞牧羊人一个又一个     的希望。
        用童话描绘意象中的人间天堂。

        牛羊,悠闲地漫步。
        英姿飒爽的蒙古族姑娘,驰骋在马背上,一如正投身于没有硝烟的战场。
        骏马,奔腾,描成一幅流动的风景。
        碧草,随风舞动,抒发着心灵的纯情。

        草原深处,风车傲然屹立,舒缓地转动着异样的惬意。
        把喧嚣,赶进了遥远的城市。
        那声音,是草原的一种话语,讲述的是童话里的故事。

    这是诗人散文诗组章《克什克腾之恋》的第一章,虽是短章,却是对草原景貌全景式的描写。七月的贡格尔草原,白云,蓝天,碧草;一句“恰似一个未设边界、举世无双的一张棋盘”,写出其辽阔无垠。在这碧绿的草原上,银色毡房点缀其间,牛羊闲步,蒙古族姑娘策马奔腾,一架古老的风车咿呀转动;没有直写草原的静谧,一句“把喧嚣,赶进了遥远的城市”尽显草原之安宁。七月的草原是最美的时刻,诗人从这里作为切入点,以淳朴的情感、清新的语言、醇厚而深邃的意境,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一幅色彩鲜明、美轮美奂的油画,让我们这些没有到过那里的读者读之如身临其境,尽享其美。
    我以为,这章散文诗之所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在于它达到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完美融合。整章作品没有“大词”,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艰涩的意象和花里胡哨的矫情,而是由景生情,由情写景,情景交融。
    由景生情:诗人对大草原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正是七月的贡格尔草原在诗人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诗人才“总会,把我爱的情丝,转化为无限眷恋”,由此抒写自己所感知的大草原。这样生发的情感有根基,真挚而自然。现在常常可以看到,有很多诗歌作品,因为是“快餐生产”,即使有点儿“情感佐料”,因为没有支点而显得苍白无力。诗歌作品中,没有景物依托的情感只是浮萍,是没有感染力的。
    由情写景:即诗人笔下不是简单的景物摹写,而是诗人主观情感中的景物,是诗人对客观景象深刻和独特的感悟,体现着诗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如诗人的另一短章《冬天,骏马在奔腾》:
      
      奔腾的骏马踏雪而来。
      也许,要趟过一条冰河,翻越一座高山。
      一身冷峻,把风雪穿越。
      大雪,封锁不住前进的道路。
      生就的铮铮铁蹄翻飞,叩击冰天雪地。
      脚下生风,扫遍塞北,背负昨天,寻梦未来。
      踏雪而去,目光总是锁定前方。
      奋起的威力势不可挡,可以抵达意志的高度。
      寒流中,进取的精神伴一声嘶鸣驰骋雪原。
      灵魂依然,走遍天涯的雄风不减。
      扬起的长鬃恰似一面猎猎飘动的战旗。
      浑身的血液把冰雪都能燃烧。

    这里,诗人不是简单的摹写草原上马的具体行为、动作,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予骏马,通过这一意象抒发诗人的情怀。这里的骏马已不仅仅是客观之物,而是诗人眼中之马、情感之马了。同样,《贡格尔草原》诗中“那银色的毡房,疏密有致地摆放,如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舒展着想象的翅膀,放飞牧羊人一个又一个的希望。/用童话描绘意象中的人间天堂”、“骏马,奔腾,描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碧草,随风舞动,抒发着心灵的纯情”,也是体现着诗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以及诗人的美学主张。
    夏寒的散文诗大多是抒情短章,无论是对草原全景式的描写,还是写草原的一景一物一人,大都一以贯之地体现着这样的美学特征。如“......白桦枝头上,一首首抒情诗在肆意生长”/“我若是小鸟,也会在枝头上歌唱。”(《秋天,迷蒙的白桦林》)“雪,从北方漫过,在春天的路上。我站在风景之外,心中也安放着一个春天。......你的容颜点亮了我心中的春天!”(《圣洁的雪野》)而《草原,总是流淌着歌》把贡格尔草原比作父亲,把西拉木伦河比作母亲,诗人在直抒情怀后又深情地唱道,“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她,赋予我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诗人的审美趣味、诗学主张和美学追求。
    诗人生长于内蒙,作为草原之子,对大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他在谈到自己的诗歌创作时曾说:“内蒙古赤峰的贡格尔草原,是美丽的,迷人的,神奇的。自从第一次踏上这片原始的土地,便常常萦绕着我,总是希望我的情牵着我的梦,使我眷恋,那歌声时常在我梦中流淌,流淌出甜美无限。在不眠之夜写下的这首尚未谱成曲的歌词(指诗人创作的歌词《贡格尔草原之恋》——引者注)就是我无限眷恋草原的真情流露和体现。”还说,“......特别热爱草原的缘故,从而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按自己的意图来表现......”。
    在美学史上,美学家们对什么是美或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客观论者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特质;主观论者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或美是一种审美判断力;主客观统一论者则试图对前两者进行折中,主张艺术作品的美在于审美特质和审美知觉的结合。无论哪种主张,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又都无法驳倒对方或说清楚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种状况至今无法解决,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而文学艺术家们的实际创作,譬如诗人夏寒自觉的审美追求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是否可以为美学家们的理论主张提供参考呢?而且,也可以为当下诗歌创作的美学误区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2014.0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7-20 09:32 | 只看该作者
客观论者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特质;主观论者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或美是一种审美判断力;主客观统一论者则试图对前两者进行折中,主张艺术作品的美在于审美特质和审美知觉的结合。无论哪种主张,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又都无法驳倒对方或说清楚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种状况至今无法解决,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而文学艺术家们的实际创作,譬如诗人夏寒自觉的审美追求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是否可以为美学家们的理论主张提供参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00:28 | 只看该作者
宫白云 发表于 2014-7-20 09:32
客观论者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特质;主观论者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或美是一种审美判断力;主客观统一 ...

呵呵...向白云编辑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5 07:31 | 只看该作者
来读好诗高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06: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