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奖争议诗人周啸天柳忠秧聚首:诗酒唱和互赠诗集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6: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下清风 于 2014-9-12 16:39 编辑

鲁奖争议诗人周啸天柳忠秧聚首:诗酒唱和互赠诗集
2014年08月26日09:35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柳忠秧(左)赠送诗集给周啸天(右)。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许心怡)昨日,鲁奖诗人周啸天与湖北诗人柳忠秧会晤川大九眼桥头,两人一起煮茶把酒,纵论诗歌,相谈甚欢。此前,古体诗人周啸天因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让古体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陷入“跑奖”质疑的另一位古体诗人柳忠秧,也成为热点话题人物。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周柳二人虽然年龄相差20有余,但都热爱旧体诗,写作旧体诗,对旧体诗都有很多独到的观点。柳忠秧说:“多年前,我曾经在川大校园内住了一个月,经常到附近的九眼桥逛逛。没想到这次与周教授切磋交流的地点就在九眼桥头,真是缘分啊!”一见面,柳忠秧拿出自己签好字的两本个人诗集赠送给周啸天,而周啸天则回赠两本装帧精美的诗集,其中一本由周啸天担任副主编的旧体诗诗歌杂志《岷峨诗稿》,其中刊登他的多篇诗歌。周啸天笑着解释说,“本来我是要送柳先生我的诗集《将进茶》的,不过由于手头上没有,出版社正在加印。”

认真翻看了柳忠秧送的诗集后,周啸天率性地评价说:“柳先生的诗看起来有气魄,人也显得有诗人气质。”两人谈到开心处,柳忠秧多次表示:“此次诗歌之旅,真的不虚此行。巴山蜀水钟灵毓秀,这里的诗人素质和水平都很高。我走南闯北,跟很多人讨论诗歌,但很少有像这次跟周教授谈得这么畅快的!”交谈甚欢之际,周柳还进行了一番诗酒唱和。周啸天吟诵的是一首自己创作的词《苏幕遮·上青藏》,而柳忠秧则选择朗诵自己一首关于母亲河汉江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长诗片段。

周啸天吟:苏幕遮 上青藏

及良辰,将胜友。与子偕行,与子偕行久。小别重逢一握手。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口。镜湖平,阴岭秀。雪积云端,雪积云端厚。好客人家处处有。熟了青稞,熟了青稞酒。

柳忠秧吟:圣美大江

(节选)数省区亿万受惠大江的人们,当你饮罢清浆;

还请你再想一想库区的困苦和荒凉!

再听一听百万丹江好儿女的心声和梦想!

再亲一亲江汉慈母的面庞!

再抱一抱江水圣母的温馨臂膀!

再靠一靠汉江、丹江、长江母亲们的温暖胸膛!

请弯下我们并不高贵的腰,念着千里外的大河故乡,

来一次鞠躬,做一次虔诚的祈祷!

感恩您——含辛茹苦的大江母亲,感恩您的悲悯慈祥!

感恩库区人民,感恩伟大坚贞、无私善良的圣母汉江、丹江!

新闻背景:

柳忠秧、周啸天和鲁迅文学奖

柳忠秧,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周啸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

两位诗人之所以受到媒体关注,都和鲁迅文学奖有关。

2014年8月11日,第6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众多的获奖作品中,《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出人意料地脱颖而出,成为争议的焦点。主要原因不在于它是鲁迅文学奖创办以来第一部获奖的古体诗作品集,而在于它的“品质”。质疑者盯住了周啸天这样的诗句“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而这样的诗句在他的获奖诗集中比比皆是。

而柳忠秧“出名”则更早,鲁奖之后,有人把两位诗人拿出来作对比,希望两人能就诗的问题“切磋一下”,对此,在成都的周啸天表示接受,在媒体的搓合下,两人终于有了昨天的这次聚首。

(本文参考:华西都市报 钱江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6:44 | 只看该作者
柳忠秧周啸天 争议诗人成都聚首
2014年08月26日 07:10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柳忠秧周啸天 争议诗人成都聚首

8月25日,在华西都市报记者的引荐下,柳忠秧与周啸天,这两位当下中国诗歌界最受关注的“热点”诗人来了一场会晤,他们一起煮茶谈诗,以酒唱诗,相谈甚欢。他们发现,彼此之间是旧体诗领域的“战友”:都热爱旧体诗,写作旧体诗,对旧体诗的很多观点,更是一拍即合。

两位诗人虽然与文学奖的缘分不同,但各自都因奖项而遭到网友的争议。但他们的态度也是默契十足——周教授淡然处之,笑言自己早就治印章一枚“有风吹过”,柳忠秧哈哈大笑,“和为贵,和为贵。”

柳忠秧:

我专攻古体诗,不是格律诗

由于都写旧体诗,两人一见面就笑称,“咱算是一个领域的。”对于旧体诗的认识,两人也达成了一致。

近日,在本届鲁奖公布不久,周啸天和柳忠秧,曾分别挑选各自的旧体诗,授权在报上刊发,欢迎喜欢并对古体诗欣赏有心得的读者,参与艺术评鉴。有读者也评论表示,两人有些诗作“不讲格律”。对此,二人给出了一致的解释:请分清传统诗词中有格律诗,也有非格律诗,并不是所有的旧体诗,都需要讲究格律。

性格豪放的柳忠秧,谈到旧体诗的分类,显得很严肃,“旧体诗,也叫传统诗词。大体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讲究格律平仄。还有一种是,狭义上的古体诗,像屈原、陶渊明的那些诗歌。而现在,很多人误以为旧体诗都要讲究格律,这是非常大的误解。所以,现在,很多人,不光是普通网友,还有一些很有名的知识分子,一见面就批评我写诗不讲格律,我简直是气得没话说!我专攻古体诗,不是格律诗,为什么分都不分清楚,就胡乱批评?太荒唐了!”

听到柳忠秧的观点,周教授在旁边不住地点头,“我赞成柳先生的话。讨论格律,必须在特定的范围来谈,比如近体诗,像七律、五律。而且,诗到好处、妙处、绝处无形式。在传统诗词中,古体诗占据半壁江山,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些作品都是出自于古体。甚至到格律诗很发达的唐代,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也是非常突出的。要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陶渊明的诗歌,也不都是格律诗啊。”

周啸天:

“罗布泊里放炮仗”是用典

周教授获奖以后,他的一些诗歌片段也被广泛传播。其中有些较为直白的词句,也多被批评过于口语化。

还有一些涉及到当下现实名人或当下新闻事件,比如邓稼先、马航等,被称为是“新闻诗”。但也有一些人为周教授鸣不平,认为他那些被广泛传播出去的诗句,是断章取义,以致于对周啸天的诗作整体水平有一定的误解。

对此,周教授表现淡然,“这个很正常,传播学有一个规律,要引得足够人围观嘛!没有误解怎么引起大面积的围观。比如有人说我写的邓稼先的诗歌‘罗布泊里放炮仗’口水。其实,这种说法,我并不是首创,而是用典,来源于钱三强对邓稼先说的话。我觉得这样说是起到举重若轻的效果。‘不争馒头争口气’是那个年代的俗谚,也不是我的发明。”

听到周教授的一席话,柳诗人哈哈大笑,“周老师,你以后写这种诗,要记得在注解中解释清楚。我觉得你们媒体也要给周老师做个澄清。不过,周老师,我不得不说,写旧体诗,过多使用比较直白的口语化字词,的确是有风险的。”

对于柳忠秧的建议,周啸天解释说,“我吸收的是口语当中精彩的东西,我也不是说任何口水话都可以写进诗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周啸天事件”中的众生相
楼主:大方客dfk 时间:2014-09-01

网上“倒周”浪潮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断章取义,抓住三两句类似“打油”句子穷追猛打,轻率否定。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可能没有认真完整读过一首周诗,仅凭表面粗略印象,甚至就仅凭诗歌题目,就敢轻慢贬斥诗人。真的很难理解,他们对周啸天的厌恶甚或“仇恨”来自何方?

  比如对于《邓稼先歌》,大众基本只是简单引前四句“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来说事,以此奚落诗人水平低劣,态度极其轻慢和不屑。却不知就在这四句简单直白的表达中,它同样也包含了一定量的艺术底蕴。
  首先,这种“以口语入诗”的“打油”方式可以真实的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原貌和特点,甚至可以说,假如换一种文雅的形式,就将韵味全失。如“不蒸馒头争口气”中的“蒸”“争”二词的运用,就巧妙地运用了汉语修辞中的“谐音”“拈连”手法,两个“zheng”在意义上本不搭界,却通过谐音的方式进入了“争”的新境界,真实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中国人民勒紧裤带研发原子弹的历史现实。而“放炮仗”的浅近表达方式按周啸天的解释其实还是“用典”,原来这是当年钱三强约见邓稼先时的幽默原话,“争口气”、“玩博戏”的表达都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真实心态,可以说展现得原汁原味,何陋之有?至于诗歌接下来的的大量意义丰富、生动形象的叙议结合的诗句可说是举不胜举,把邓稼先二十八年来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艰辛历程描述得可歌可泣,而众人对此却皆缄口不言,估计很多人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竟然敢断然贬斥诗人,实在有些莽撞。略举几个句子,以窥这首诗的深度:

  “不赋新婚无家别,夫执高节妻何谓!”巧用杜甫“三吏”“三别”的典故喻指邓公隐姓埋名连与妻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就奔赴国事的高风亮节,而邓妻面对丈夫的这种选择也只有理解支持的份了;“一生边幅哪得修,三餐草草不知味”,这二句写大戈壁滩的艰苦生活;“公乎公乎如山倒,人百其身哪可替!号外病危同时发,天下方知国有士”“人百其身”句引用《诗经》中“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诗句表达国人对邓公去世的哀毁之情,“天下方知国有士”,高度赞美了邓公的无名奉献精神,直至突发去世,人们才第一次知道邓稼先的“国士”风范,读诗之此,不禁令人感叹唏嘘。

  试问,即便这首诗的前四句有“打油”“白话”嫌疑,艺术水准“低劣”;但是,这是一首三十四行的古代歌行体长诗啊,后面的诗句完全中规中矩,且意义隽永,凭什么以四句开场白就抹煞全篇,无视全篇?这是什么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9-12 19:05 | 只看该作者
凭什么,当然是凭自己没有得奖,你看看自己得了奖他还说什么吗?中国的文人自古就相轻,从没有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09:51 | 只看该作者
孙光利 发表于 2014-9-12 19:05
凭什么,当然是凭自己没有得奖,你看看自己得了奖他还说什么吗?中国的文人自古就相轻,从没有改

谢谢您,,所言甚是,,一语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19 06:47 | 只看该作者
在狐狸的眼里,葡萄永远是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19 11: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鄙视一切妄图以诗歌要挟利益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5-26 09: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3:5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