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皮扬糠,捧出诗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外话:不同的人对诗歌有不同的理解,套用萧红论小说的话说,有各样的诗歌,有各样的诗歌写法。在这个包容的时代里,我们可以包容诗歌思想的平庸和写法的平常,我们可以解构某些无意义的诗语和诗体,但我们不该包容的是诗歌语言的沦落和伪造出的所谓高深,不该解构的是人性本存的善意与人间固有的美好。不管你换多少副面具,不管你多么崇高或者崇低,也不管你是尊“雅”还是尚“俗”,若没有内在的对于美和爱的真诚追求,没有老实朴素的写作态度,没有对诗性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情,请不要说诗已死亡。

去皮扬糠,捧出诗粮
——评《深耕的诗》

(衡水学院 李艳敏)

对诗人来说,最贴近心灵的交流莫过于诗歌。衡水诗会上,认识了深耕这位天津诗人。谈话之余,得其诗集《深耕的诗》。次日,捧卷细读之余,笑,叹,至于想说点什么。这次阅读给我带来的是出乎意料的愉快和清清爽爽的轻松。那些毫不做作的平常话语,几近儿童的天真无邪,让我眼前一亮。
深耕在其《诗话碎语》(代跋)中写道,“发现诗意的人叫诗人,把诗意完美呈现给众人的人也叫诗人,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拾荒,后者捧出的是去皮扬糠过罗后的粮食。”可见,他的追求是后一类诗人。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发现诗意的诗人”,“完美呈现给众人”诗意才是他所努力的。最能体现诗人功底的我以为是其诗歌的语言。《深耕的诗》整体上的语言风格轻快明亮,干净利落和简单朴素,确是诗人在去皮扬糠后捧出的诗粮。

回溯中国诗歌史,我们发现大雅与大俗一直是诗歌创作的两种追求。大雅是庙堂或者说是文人雅士的目标,而大俗则是贴近百姓的声音。细想来,诗歌本是出自民间,后经文人的改造加工,渐趋于雅化。《诗经》中的“风”与“雅”就分别来自民间和庙堂。乐府诗歌也是采自民间,再经过加工而成的雅俗结合的典范。民歌小调式与黄钟大吕式的两种诗歌趋向在发展之中也都拥有各自的诗歌佳作和众多“粉丝”。 唐诗鼎盛之时,雅俗兼具。宋词拓展了诗歌的表现范围,酒坊歌女的传唱加快了诗歌的民间化过程。元代散曲和戏文产生,中国诗歌的流行趋势似乎是越来越大众化,通俗化。但在这俗化之中,却又总离不开文人雅士美化雅化诗歌的努力。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现象,同样一个诗人,既能够写出大雅之作,也能够写出大俗之篇。唐朝诗人白居易力倡诗歌的通俗化,发起“新乐府运动”,力求把每首诗都写到“老妪能解”的程度。他的长篇巨制如《琵琶行》和《长恨歌》,短诗如《观刈麦》和《卖炭翁》都属于通俗易懂的,雅到文士感叹,俗到乡老击节。
自胡适的《尝试集》以后,新诗诞生将近百年间现代汉语诗歌进行过种种的尝试,口语化的实验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在新诗发生之初,就有重视民间诗歌的北大歌谣会成立,他们致力于搜集和写作俗白的歌谣式口语诗歌。胡适,刘半农,刘大白都是早期的白话口语诗歌写作尝试者。郭沫若的《女神》被称为是新诗的真正开端,然而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一行行的口语化直接抒情。再以后30年代的中国诗歌会诗人们的诗歌也脱不了那种白话的腔调。后来田间,臧克家等40年代解放区诗人如阮章竞,李季的所做诗歌都属于新型的民歌。建国后的特殊时期里,诗性的东西在诗歌中越来越少,人们在新的形式下创作出的诗歌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仿古打油色彩,俗是俗了,却因太俗而鲜有优秀的现代新诗出现。70年代末,“朦胧诗”盛行一时,之后就是“第三代”以及后来的“新生代”诗人,这段时间诗歌的语言经历含蓄,隐喻,象征向解构,叙事化,日常化的转向。诗人们开始拒绝崇高,拒绝隐喻,甚至提倡“崇低”,把身体,垃圾都引进了诗歌的语境里。只是在写作尝试中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了,于是“口语诗”渐渐沦落为“口水诗”,为人诟病。怎样处理诗歌语言仍旧是诗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白话无罪,口语亦无罪,只是在实际的诗歌写作中,要看作者如何去把握了。

把话说明白对于诗人来说不算难事,但把话写进诗,且能让一般的人听懂这就难了——当前有些诗歌越来越趋向高深莫测,玩起语言的魔术来,教人半懂不懂。这也就是现代诗为人诟病的特点之一——看不懂。而深耕显然是在有意识地写通俗如口语却又不失美的诗。从诗集中的大多数诗歌来看,诗人用看似最平常的日常用语,表达了丰富的诗意,或许这和深耕对质朴简单的追求有关。深耕把“大道至简”的思想寄托在他的诗写过程中,在深耕的诗里,我们看不到种种新兴名词术语的堆砌,只有白话,只有口语式的句子,但这种白话口语却能极为准确地表达诗人天性里的那部分“真性情”。
事实上,好诗需要干净、美好、朴素的诗歌语言来完成。深耕的诗歌语言看起来俗,却非粗俗,俚俗,而是一种纯纯的憨憨的俗。他的诗歌语言去掉了里巷野话的泼辣颟顸,增添了经过记忆发酵的俗言儿语,且少用助词“的”字,因而读起来不罗嗦,不粘滞。虽然偶有苦味,却无一点阴郁的氛围和让人窒息的紧张。读他的诗,是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情。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那种带给人紧张感,或者引人思考形而上问题的诗歌不好,而是觉得相比较而言,深耕这样的诗语更容易让人读懂,读出生活里人性中的“真”来。

诗集的第一辑《童年,一条长不大的金鱼》是深耕成年以后的感悟和回忆, 深耕说,“诗人的思想意识往往超前,诗中表现的感悟和回忆,却是滞后的艺术。就像美酒的香醇,沉寂中的窖储必不可少。”回忆的“窖储”越久也越见其真淳,这也是本诗集中最见功力的部分。
《三才胡同》这组诗歌1——3节和最后一节都是两行,第1节由开水泡茶引入对童年的回忆,第2节“丢弃的日子,像羊,边走边拉的驴粪蛋/五十年后捡回来,颗颗变成金豆子”形象比喻了那些过去的岁月在回忆里成为不可替代的珍宝。以下一直到第10节展开回忆,有对往昔不再重来的感慨,有对童年印象中故人的再现,无论是那个“熬死你”,还是哥哥“马来雨”或者姜老五,微醺的爸爸,都成了诗人温馨而生动的生命印迹。最后第11节以“回忆是枚甜甜果糖,稍稍夸饰,是糖果美丽衣裳/我把果糖含在嘴里,再把衣裳,轻轻叠放”来结束全诗,那果糖的甜蜜,让人回味无穷,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童年,一条长不大的金鱼》组诗共由9首组成,每一首都再现了童年时代的一个场景,好吃的和好玩儿的是儿童印象最深的——鸡鸭店的欢笑,“我”面对卖药糖老人时的馋相,满堂红早点铺外饿着肚子却又没钱的“我”,剃头匠“一头热的担子/把瘦弱小巷,缓缓拉长”的身影,卖粥人悠长的吆喝,好吃不辣的青萝卜,演剧时那可爱复可笑的“同桌的她”,走街串巷的算命人,那条鱼缸里的金鱼,都在诗人的记忆深处闪光。所以他说,“童年是一条长不大的金鱼/在记忆的鱼缸里游来游去”。《秋天的小手》、《小春丫唱谣》、《剪窗花》、《蒲公英》等作品以童谣式面目出现,生活气息浓,童趣跃然纸上。《蒲公英》中一句“蒲公公家的丫头,小英子/张举小伞/窗外蹦蹦跳跳”写出了诗人那颗不老的童心和灵动的诗心。《四合院》、《玻璃球》和《小村老磨》等诗在对故地旧物的怀念中感叹着时光无情,岁月匆匆。《小鸟的叫声叫我想起妈妈》在小鸟的叫声中深情呼唤在南墙根下种下葡萄的“妈妈”,这样的写法看起来笨笨的,却尽显诗人对母亲的感恩和怀念。
第二辑《自留地》紧贴着生活中的人与物,情感色彩最浓重,诗作中多数是怀念亲人引发的伤感情绪和感恩亲友的肺腑之言。深耕觉得,“诗人就是农夫,写诗就是种瓜种豆,辛勤劳作,幸福守望,只为那一刻品尝鲜蔬的喜悦。”在这块文字自留地里,诗人所有的付出——播种,劳作,守望,不过是为了得到收获的喜悦。《妈妈的蓝纱巾》、《妈妈的蒲扇》、《肚兜》写不同时期妈妈留给“我”的印象,《伤逝》和《塑像》写妈妈生病时和去世后的“我”悲伤,朴素无华,母子真情自然流淌。《同志茶屋唱谣》一诗里“安贫乐道,怡然自乐”的生活之美洋溢在诗行间。《断骨》写自己在遭遇断骨后朋友们间真挚温馨的友情,《回家吧,父亲》和《送寒衣》是和逝去父亲的对话,《遗物》以爸爸遗留下的二八自行车为对象,写出了爸爸一生含辛茹苦养家糊口的苦涩和平和宽容的长者之风。此外,诗人也写给妻子,给姐姐,给早逝的哥哥,给恋人,还写给老鼠,麻雀和叫“黑黑”的爱犬。《狐》和《扒开花生》写到了精灵样的女子,一改之前对初恋女孩的直观描写,诗人赞美狐,赞美花生,含蓄表达了对这类女性的欣赏。这一辑诗人在诗写方式上有了转变,诗风也从第一辑有意为之的朴拙质直童趣天然,转变成了语浅情深,俗中见真。《晒绳》、《日子》、《麦子回家》、《与鼠战斗》等几首写出了诗人对平常生命的思考和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第三辑《三石成佛》的语言也不似第一辑诗作那样童言无忌,童趣盎然,而是略显另一种知性和理趣。这一辑里多是写给诗友的诗,也从中可见出深耕的性情。《风·诗人》组诗是深耕的自况,分别以葵花,太阳,家乡,候鸟,乡音,羊,二月二,芦花、雪地,风和诗人为题,共9首。每一首都独立成篇,合起来又不失为充分体现诗人自我认同的一番心语。
《三石成佛》里三块石头上坐着三个诗人,状元、榜眼和探花各有各的模样儿,各有各的思想,“我”在两个女诗人面前甘居下风。结果却是“三石已成佛”,“三人不成佛”。可“那点俗心”“多少沾些佛意”。
《可怜的诗人》情感激越而悲凉,语带愤慨和反讽,批判的锋芒直指当前诗人的生存窘况和社会痼疾。这个诗人形象代表了当今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却仍坚持自己诗歌理想的诗人群体。深耕用“你在纸上种稻谷/家里却等米下锅”,“你是精神上的弓箭手/却被生活射得千疮百孔”等句子呈现了诗人难容于世的现状,而在结尾处“你的手术刀,已经/切不掉社会的顽瘤”揭示了卑微的诗人和诗歌根本无法解决这个社会中存在着的问题。
《我去锡林格勒找你》和《赶着勒勒车去你的草原》带着诗人特有的热情,草原的广博和辽阔与诗人的细腻与柔情混溶一体,有着一种别样的美学风格。深耕作为诗人性情在此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表达。这样的诗歌恰合本辑诗人小语“诗人是人类自由精神的外观,诗人有责任致力使它脱离矫饰的和谐的制约,而获得彻底的满足。那不是一种雕琢,而是一种放纵,一种驰骋。”这些句子胜在其“放纵”和“驰骋”,而这种放纵和驰骋让你感受到的是纯洁而热烈的阳光般的情感,它是会在蓝天下草原上飞扬起来的。
深耕在代跋里有这样的表达,“诗意味着开阔和自由。诗人从具象出发去寻找更深的抽象,具象是诗的体貌,抽象是诗的内涵。”这本诗集中能见出他在这一点上的努力。只是就目前我所见的诗作来说,我以为深耕的诗歌“自由”具足,“开阔”还尚欠。但他有踏踏实实的写作态度,有“开阔”的心胸,坚持写下去,“开阔”也就不难达到。

庄稼的果实去皮扬糠,留下的是粮食。滋养我辈的粮食,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以各样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在诗歌田地里深耕的人深知其意,他想捧出来籽粒饱满的粮食给大家,所以不要轻视他看似平淡无奇的诗语,那是能养人生存的精华——“诗粮”。

(李艳敏草成于 2014/9/25  衡水学院北公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19: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