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祖国万岁(藏头诗)散文诗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标 于 2014-10-12 09:14 编辑
& O) C, H9 E' n4 \5 ]4 |5 K; j& ?
                                            祖国万岁(藏头诗)散文诗版4 ~. a( g3 j! ]3 }4 ^, g
                       -----谨以此诗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9 P4 K' Z/ i' R$ i1 e3 \1 G6 b& ~7 X                                                文/阿标  B" H2 O! M8 z- }) e
. W4 _4 x. c0 M% ^* G1 k
开拓的疆域,历经五千年的沧桑,一只巨大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4 X- r$ r1 }' z# B2 K- ?* }于盘古的一把巨斧,混沌里露出耀眼的光芒,女娲的泥人开始奔跑,伏羲撒下第一张渔网。+ y* Q% q- ~% o- F' j, U3 J  M8 d
源就会有惊叹,多少圣贤开启蒙昧的心智,多少志士踏平艰险与坎坷,头颅高昂。: f8 U; c. ~) {  e% t3 _0 c
皇五帝文明创,二十五史写华章,仰望历史的天空,总有群星闪亮。2 Y' `, a5 g; [) B6 a+ ^9 G& ]9 k
天不负有心人,大地无边国泱泱。秦汉的明月,照过古今;唐宋的光焰,依然辉煌。     
+ C1 r  d( u: R9 g' k
: G/ s% K3 X0 O5 o9 A8 v& i
泰常握一杆枪,民安也需头悬梁。清风徐徐,沐浴天下,众志成城,铁壁铜墙。
- i2 t7 Y1 O7 b2 R+ G世不忘卷麦浪;丰年犹记稻花香。王母的蟠桃让人增寿,嫘祖的丝棉裁剪美丽的衣裳。
" t6 Q- O$ B* B. N2 ^. ]海神针,镇住东海;妈祖含笑,南海照亮;西天有经,大路通畅;北方的灯塔,总是照耀前方。! C  x& K& `7 @, R3 D' o
大发明早已惊天动地,八方友邻也曾齐声赞扬。可长路漫漫,征途遥远,还得扬帆起航。
; N" E# ^) s; u: O1 P+ c兴未艾中国梦,运筹帷幄党中央。科学发展,屡建奇功。天人合一才能万世恒昌。
  `6 V& z  U& r& n7 ]" A4 O8 X6 p8 y) J! ~$ O, R3 }& q
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丝绸之路丝绸飘,茶马古道茶幽香。
1 E2 \: J7 }8 v* x/ {; i$ i帆竞渡千帆竟,竟渡何惧有恶浪。渔火点点风波里,航母巍巍巡海疆。% |+ B& b. A1 }7 G0 T
南马叫,绿草肥美;海北人欢,黑土扮靓;雪域高原雪莲笑,五岳独尊泰山望。
6 v. F! \5 ]: a% N# k# j5 q天一色蓝如许,烟波浩渺鱼米香。三江清泉,汩汩流淌,四海相连,固若金汤。9 R3 a: @, i2 Q
丽的江南,展开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塞外的戈壁,风车耸立。沙漠深处,尽是苍劲的胡杨。5 j: B' t: Z" @4 R! O6 t2 c
4 B, s. S4 y/ n- k! r, P1 i  t8 Y
寒三友,气傲群芳。春风桃李绕溪流,莫笑红杏总出墙。# G7 b* a  p, R" n  Q7 x
圆照亮的夜色,柔情更浓。莺歌阵阵,撒向云霄。燕舞翩翩,醉在城乡。. O+ \; o8 p' T1 M
翼双飞的鸟儿,让天空更加开阔。再邀一对美丽的鸳鸯,戏平海峡汹涌的恶浪。" n6 t5 i  P3 a; W& H
道酬勤,伸出亿万双勤劳的手。厚德载物,嗅一嗅沁人心脾的书香。
# Q% B, C# S- L; p2 G6 Q% E江如玉,润泽两岸;黄河泛金,以谢上苍。五十六枝花儿俏,香伴中华万年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3 12:26 | 只看该作者
献给祖国的赞歌!问好阿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2:30 | 只看该作者
剑萧 发表于 2014-10-3 12:26
7 I; c* w( R1 `2 H& D  ~3 v! X' d献给祖国的赞歌!问好阿标!
) z) j7 S- n5 b
谢谢剑箫编辑。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7 13:4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