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约翰·伯恩赛德 :诗人要不断回头修补被精简的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2: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约翰·伯恩赛德: 诗人要不断回头修补被精简的语言



约翰·伯恩赛德(1955-)诗人、小说家,2000年凭借《救济院之舞》荣获惠特布莱特诗歌奖。



  在纪念艾略特的朗诵会前,记者对去年曾到扬州参加“瘦西湖”国际诗会、2015年英国布克小说奖评委之一的约翰·伯恩赛德做了专访。这位2011年艾略特诗歌奖的得主表示,获奖看得见的好处是诗集销量翻倍地直线上升;他希望会有更多读者去买他的新诗集。他还表示,布克小说奖的评奖过程“据说挺复杂”,但“评委不允许对外透露”。为了避讳,约翰这一整年里将免写书评。

  谈艾略特 写诗的人都不可绕过

  新京报:艾略特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约翰:艾略特是写诗的人都不可绕过的,每个人都受过他的影响,我还学他写过《四个四重奏》呢。但同时他的诗歌不容易读。他的诗里,美式英文的流动性韵律从没有消失,又挟带有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色彩,从他的用词到哲思,艾略特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对诗歌的理想对很多人都有影响,就像他在《四个四重奏》里写的:“去净化部落的方言”。诗歌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不断在更新语言,实际上是在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方式。可能人们不会留意到,但其实在广告业、政治等领域,我们都不断在精简语言。而诗人则不断回头去做修补,重现语言的复杂性与多样化。

  新京报:你是苏格兰人,你的诗作中有“苏格兰性”的体现吗?

  约翰:我10岁就搬去了英格兰,直到四十多岁才回苏格兰看。我想苏格兰的乡间景色对我肯定有影响,但我使用语言的方式不那么明显的“苏格兰”。其实我在开始写作之前,受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等人对自然的描写影响最深,而在不列颠,现在要是将一个诗人称做“自然诗人”会像是侮辱,因为大家认为写自然诗歌的挑战不够。

  谈诗歌 永远是最能表达当时情绪的文本

  新京报:据你观察,今日英国的诗歌阅读现状如何?

  约翰:诗歌读者肯定是在下降,诗歌作为传统文化的地位肯定没有在中国的高—也许因为我是游客的缘故吧,我在扬州时,大家坐在船上你一句我一句就开始朗诵诗歌,气氛多好。但我能感觉到在场的人都是真心对诗歌感兴趣。而在英国,大家觉得喜欢诗歌的人自己也会写诗。但我的感觉是,就算大家不会刻意去买诗集来读,红白喜事、生活中只要有重大事情发生,诗歌永远是最能表达当时情绪的文本,不论是莎士比亚、T.S.艾略特还是西默斯·希尼,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种体裁精悍而优雅。像在电影《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中,就曾出现W.H.奥登的《葬礼蓝调》。英文中就有不少习惯用语来自彭斯的诗句。而希尼说过,诗人得有能耐,将熟悉的环境重塑成为陌生的。走在雪地里,好的诗人就应该能将习以为常的景物描述成为全新的奇迹。

  新京报:中国没有朗诵诗歌的口头传统,而这恰在英国极为常见。

  约翰:确实,你看平常小酒馆里也经常有诗人朗诵的活动。对我而言,定格在书页上的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诗歌”。我这一代人其实也遭受过墨守成规的书面教育,认为诗歌是一种书面的猜谜游戏,没有人鼓励我去感受诗歌。对比之下,现在的学校教育就好多了。

  新京报:你认为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会因为地域、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局限吗?

  约翰:我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吧。我家是苏格兰工人阶级、天主教背景,我记得成长时期读的诗,大都出自中产阶级的英格兰人之手。我会有疏离感,还有等级的不同感。倒是我接触到的美国诗歌很多来自小镇医生之手,对我来说更亲切。

  谈布克奖评委 一年内会自觉不发表任何书评

  新京报:你将是2015英国布克小说奖五位评委之一。当选过程是怎样的?当评委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约翰:很简单,有天布克奖的人给我打来一个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当评委,同时提醒我“但是得读大量的小说”。提名要到今年秋天才公布,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今年会有多少部小说参选。评奖的过程我也还不十分清楚,事实上我们也是不允许对外透露,据说挺复杂的。而且目前隔三岔五会有一箱一箱的新书送到我家门口,我们五个人得将每一本书都读透,而且会有重读的需要。以前我不时会给报刊写小说评论,现在这一整年我估计都不能写书评了。因为媒体都喜欢提前揣测获奖图书是哪本,万一我挑出一本来写评论,会招来“布克奖评委偏爱该作品”的误会就不好了。艾略特诗歌奖也是很保密的,直到揭晓那一刻,没有人知道结果。

  新京报:从去年开始,布克奖修改了评奖规则,现在参选作者的范围扩大了许多,英国许多媒体曾担心规则的修改会导致美国作家“大举侵略”。你对此的看法如何?

  约翰:现在的规定是:只要图书是在英国出版,所有用英文写作的人都可以参选。也就是说,用英文写作、书在英国出版的中国作家都有资格参选。去年的结果,其实依然是英国作家为主导。据我所知,虚构类的图书在英国的销量正在下降,大家买书的数量没有减少,但似乎很多人只锁定那几位作家,书目变窄了。这是很不幸的事,因为我们需要多样性。我认为作家是哪里的人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选的是“最好的小说”。但在英国出版这一条是必须的,因为这相当于是对英国出版业、读者经济的维护。

  新京报特约记者 张璐诗 发自伦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19 06:53 | 只看该作者
诗人得有能耐,将熟悉的环境重塑成为陌生的。走在雪地里,好的诗人就应该能将习以为常的景物描述成为全新的奇迹。

-------------谢谢转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2:15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5-1-19 06:53
诗人得有能耐,将熟悉的环境重塑成为陌生的。走在雪地里,好的诗人就应该能将习以为常的景物描述成为全新的 ...

问好梁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19 12:39 | 只看该作者

中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9 13:57 | 只看该作者
诗人则不断回头去做修补,重现语言的复杂性与多样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9 13:58 | 只看该作者
谈布克奖评委 一年内会自觉不发表任何书评______鲁奖评委要向他学习,拜他为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5:20 | 只看该作者
冷铜声 发表于 2015-1-19 13:58
谈布克奖评委 一年内会自觉不发表任何书评______鲁奖评委要向他学习,拜他为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9 15:33 | 只看该作者
接触到的美国诗歌很多来自小镇医生之手,对我来说更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0 18: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