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思诗歌的美学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蝶小妖 于 2015-5-7 23:04 编辑

孙思诗歌的美学艺术
        ——读孙思诗集《剃度》有感


顾懿初


    孙思,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原某高校美学讲师,《上海诗人》编辑部主任。著有诗集《剃度》、《月上弦 月下弦》,其中2007年出版的随笔集《走进大学生心里》,被上海市评估院专家声称: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的空白。2007年,该书成为二十四省市十大推荐新书之一。诗、散文、评论主要散见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中国文艺报、文学报、劳动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诗歌》、《上海诗人》等,有诗收进《中国新诗鉴赏辞典》、《中国年度经典诗选》等各类选本。诗、散文数次在全国获奖。


    近读孙思老师的早期诗集《剃度》,发现这本辑了几十首诗歌的小册子里,包含着许多极其静美的诗句,让我再三阅读与回味。这本《剃度》,我寻觅了很久,当我读这本诗集的时候,关闭了所有的通讯工具,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地,与孙思老师的诗歌做一个心与心的交流……

一、沉郁之美
   

    孙思老师是95复旦作家班学员,在她笔下,文字的勾勒洁白透明,气韵生动,既有传统的高古雅韵,又有现代的唯美颤音,无论怎么弹拨,那文字的色彩均有着无限无尽的美。她的诗歌干净纯粹,精而静美,文字之间的结构、空间、造型等构成的各个要素,是非常紧密的,无论是角度还是语言,都有着很好的构建框架,可以说是在一场美学中散步,整体具有一种质感。首先我们来读一首《圆》。


孙思

你把我所有的日子
饱满成圆后

立在了圆之外

当我的眼泪在夏日
最后一片花瓣上弹落

你的明净和纯粹
开始以夕阳下滑般的壮举
在我的心里
呐喊成一片辉煌

接下来的
秋雨如歌的日子

你圆寂如一口古塘
而我是古塘中的绿蛙
你以静穆和盛大
把蓝天树木
倒映在我的歌唱里
我知道真正的你
是水

尽管前方云水苍茫
回头亦以无岸

1999.6


    这首诞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刻有时光的影子,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安然的女子和她内心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犹如弹拨一种神秘的乐器,发出的音色仿佛可以穿透金石,这些不可复制的语码正在进入我的阅读神经。其幽深的眼界,立体的纵深,细腻的质地,强大的内心能量,语言的穿透力均一一呈现,即使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这些文字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美,不可摧毁。
    圆,从字面上来说,是圆满,是美满,这是诗人所期盼的,也是诗人内心的一次真正抵达。然而一句强调“立在了圆之外”,让诗歌顿生悬念,这是一个“眼”,它是隐含深意的,代表着一种不可触摸的朦胧,其实,细心的人都能读出,这第一节与第二节是互相对接的,但笔墨着力点不同,第一节可看作引子或铺垫,而第二节才是要害所在,可视为核心,这个核心诗人让其独立成段,而后,它被虚化、提升,经过锤炼,挣扎,醒悟。回首时,一切又那么坦然,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历练的过程,到了最后,都是思悟。
    透过文字,我们进入诗人营造的诗歌氛围,如同跨入一幅印象派的画,每一个意象的角度指向,均呈现出艺术风格的色泽:“你圆寂如一口古塘/而我是古塘中的绿蛙/你以静穆和盛大/把蓝天树木/倒映在我的歌唱里。”这些文字就好像魔术表演,又像树林里鸣叫的群鸟,从不同角度传递出美妙的声音。绿蛙的叫声振动蓝天树木,歌声有着强劲的穿透力,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写得如此深切朴实,具有禅味,不能不说是诗人的性格造就了这样的婉约细腻,每一个意象与字句间的组合,有秋雨的纯净,有绿蛙的灵动,寥寥数笔,诗人就完成了诗意的烘托,语言明明白白,一首好的诗歌,其构造与烘托的配合必定是完美的,并且文字间的衔接也是对称的且伴有流动的感觉,这种流动起到了渲染的艺术效果。这一点,与我国古代画家用色的最高境界“浑化”很相似。什么是浑化?所谓“浑化”即在画面上看不到人为色彩的涂痕,整幅画看上去“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色彩“不浮不滞”,达到这种境界的作品,必定鲜明而真实地呈现出对象的固有色调,同时又均匀地呈现诗人所表达对象的质量感和体积感。
    孙思老师的诗歌,具有这种不浮不滞。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小节,短短的只有非常平静的两句“尽管前方云水苍茫/回头亦以无岸。”前方、景色以及倾诉在这里加倍强化了情感的磁场,这是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诗人自夏日起,至秋雨终,在时间上递进,在节与节之间有旋律的顿扬,最后以无岸一词轻轻结题,轻轻落笔,轻轻叹息,反而加大了通篇作品的情绪力量。诗歌虽为忧郁的气氛笼罩着,整体上却能给人一种认知,那就是孙思老师在抒发一种感情的色调时善于把握情感的且行且思,这种且行且思的表达过程,就是心灵展望的过程,等待圆满的过程。这种隐匿的抒情方式,使情与境达到统一,与诗人展开的感情本意巧妙吻合。

二、禅意之美


剃度
孙思

你走后的第一个黄昏
我便不能度尽

去年的今日
那些潮湿的夜晚
你强壮的臂弯里
我总是纯净如一个婴儿

如今
我成了一只无巢的鸟
在黄昏的细雨中
绽开被打湿的羽毛

在你住过的庭院里
在你亲手种植的芭蕉叶上
夜夜停留

你说岁月有痕
相思无痕

却为何你走后的五月
这雨湿了芭蕉
褪了残红

不敢想你归来的日子
自从那个五月
被你错误地当成寓言

你的身影便在心头
山岳一般的耸起
再聆听雨夜
就有了暂满还亏的轰鸣

我的心
就这样成了
山岳下粗粝的磨刀石

忍受着怎样被你
一刀一刀的剃度

在我的疼痛里
我仍一再想听
这样的时候
庭院里的风
还在为谁喧响

1998.5


    孙思老师很善于营造诗歌的气氛,剃度一词本身就带着禅意,这首诗,也是诗人心灵体现的过程。所谓心灵的体现,这是每一个诗人都可能有的诗写过程,这个过程有时是透明的,有时是隐秘的,有时埋藏在很深的内脏里,有时又浅到皮肤。需要的时候,文字又好像一把刀子,一刀一刀割开皮肤,然后在上面涂抹,涂一层疼,涂一层盐,涂一层阳光,涂一层思悟,涂一层生活,像调色板。
    诗人一开始便以“你走后的第一个黄昏/我便不能度尽。”这是一句强调的语言,有一针见血的作用。不能度尽,更有一种圆环式的语境表达,具有心灵推演的故事效果,在虚实交错的感知里拉开裂痕状的跨度,然后诗人再以一种情绪的传递方式迂回弥合,读起来,有一种被秒杀的痛感,这样的诗很能打动我,首句入诗简洁,稍作铺垫后,直接进入抒情的中心。第二小节诗人在时间上做了一个说明,然后把感觉拈来入诗,表达心境,将回望放在更大的愿望里,构成张力,如此则一种孤独与渴望,便在人生的层面上得以彰显。有很多人把诗歌写得神秘而玄幻,然,好的诗歌都是明明白白的,一首好诗,不需要太高深的喻、太玄的幻,只需糅合进自己真挚的情感与细节便可,表达到位就会感动人,这就是好诗。“你强壮的臂弯里/我总是纯净如一个婴儿。”婴儿一词的出现,让诗歌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纯净的美。这里,孙思老师对于诗歌尺寸的拿捏是非常到位的,她懂得对事物做适时的回归和深一步的挖掘,让生命在诗歌中留下存在的痕迹。
    我们知道,意象绾合为纵,意象并列为横,两种手法交替使用,将给予诗歌更大的想象空间。这首诗歌其实不需要解读,读者就能随着诗人的文字走进作品的内核。这让我想起有人说诗歌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我想这个意会就是让读者明白,使读者有所思有所感。诗歌,正是这样一个让诗人和读者共同成全、见证、描述的载体。更是对内心的一种爱、反思、涌动等内心活动的体现。
    接着我们再来看诗歌的最后第二节,“忍受着怎样被你/一刀一刀的剃度。”
    孙思老师可谓是一个感性至极的诗者,她任由思绪漂游,不用比喻就懂得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又该飘,什么时候该简洁直达,什么时候又该摒弃繁冗,直接进入诗的内核。所以,这两句诗透出的韵味足以令人唏嘘不已,这两句诗所发出的的声音向我们一向依赖的审美观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立足于美学。
    小妖以为,诗歌的创作是立足内心,热爱生命,熟悉生命的一个过程,把真实的自己找到,把万物互相关联的美好呈现,只有这样,才能让诗意从内心向外流淌。孙思老师的诗,看似在淡淡倾诉自己那一份不为人知的忧伤,实则是一种生命的感悟与思索。就好像庄子的道,具有哲学的思考。对于这一点,诗人在诗歌中的艺术阐发也有独到之妙,这里面浸入了美学元素。说起美学,宗白华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指出,“道”,是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这种浸润思考的美,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三、淡然之美

无题
孙思

蓦然回首时
已离我很远的你
我仍看见
你如风的额头上
刻着我一生唯一的
一次虔诚

我是一只缄默的鸟
晚来风骤浓时
你如林的掌
是我渴慕已久的家

总是啼不出的心思
在你掌纹的沟沟坎坎里
年复一年的扁扁瘦瘦

1995.7


    中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诗歌是纯粹的写景,这些诗在描绘一个客观境界时,一般不写出主体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的那种沉郁,但却充满了诗的气质。孙思老师的这首《无题》,说是无题,其实是有所指,确实有一种由内向外流淌的美感,这种流淌在表达上,情感必须是真实的,是自己的,再者,必须要经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当然,有很多语言是不可能完全清晰地再现当时的情感的。尤其在诗歌表达上,要立足本原还归本原,这是一种力求在本色上追求本色的一种表现,要做到不容易。这首诗表达的虔诚,由平淡转向纵深,这种发自内心真实的情感,守护着人的本性,有渴求、有希望、有生活的沟沟坎坎。这种渴求,或许会被时间伤害,但得到的却是一种久久不散的真情。
    再读,从“我是一只缄默的鸟”、到“你如林的掌,是我渴慕已久的家。”、“在你掌纹的沟沟坎坎里,年复一年的扁扁瘦瘦。”这里的每一个字都蕴涵着生命力。扁扁瘦瘦是一种寻求、探索、希望和隐忍的总结。作品以受挫的状态覆盖,因此出现沟沟坎坎一词,再回过头去读开头,“你如风的额头上/刻着我一生唯一的/一次虔诚。”这种倒叙的写法,可谓精致独到,诗人从头至尾,冷静,思考,渴求、思念,她把情感和引人深思的哲性均匀地分布在文字中,在意与哲的交相中叠加辉映,很自然的让文字中展示出一种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作品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最后一节诗句包容的巨大情感漩涡,它的描述不仅仅在于一个体的发展状态,更是坚韧不拔的向往和追求。这首无题诗内含波澜不惊的波纹,释放着诗人的内心体验,优美的抒写具有美好的性情与神韵,娴熟的抒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钩织和描画的的细腻和绵密,很从容,虽说有素面朝天的姿态,读起来,却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偏颇的话,孙思老师的作品,正是想努力让读者领略到其感悟的内心世界,进入一种相对纯粹、准确,又具有某种单一和排他性的美学情景中去。而要达到这种目的,需要诗人有很好的美学知识来与诗歌融合沟通,做到美学与诗歌神思合并的意境,这样的写作手法,在本质上和国画内的写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
    从孙思老师的诗歌轨迹上,我们看到了她一步步前行,又一步步回首,美学痕迹非常明显。所以,孙思老师的诗歌,不仅仅体现在文字表达上,还有她的美学艺术。

四、朴素之美


老房子
孙思

老房子很老
老房子很破
老房子的墙早已剥落
老房子的地也凹凸不平

老房子已老得记不清
儿孙们到底漂泊了多远

老房子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妪
夕阳一样的目光迎送着
每一个走过她身边的人

老房子很寂寞
老房子知道自己早已被儿孙们
用回忆泡养起来
如长年浸泡在酒瓶里的一棵老人参

但老房子的儿孙们却不知道
老房子是岁月织就的茧
随手一敲
就淌出叮咚作响的血来

1996.8


    这首诗相对来说,内蕴更为深厚一些,这里有继承性、统一性的表述,譬如说,老房子与现代意识在中国家庭的审美、艺术风格上,是不是有一种传承的概念,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在老房子中的情理结构,与我们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心理结构浓缩了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就像酒,越久越浓,悟得越透、越久,感受就越深,在一点上诗与哲学也有相通的地方,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诗歌在其探索与沉思中,世界被照亮了。
    这首《老房子》我读了一遍,合上,又翻开,不禁又一次读,眼前浮现出老房子的样子,这些浸润着时光色泽的老房子,内含朴素的气息,朝我缓缓而来,静静地伫立在如茧的光圈里,而我,就在诗人的笔端,凝视着、倾听着她内心底下那个朴实世界的脚步声。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开头的几个重复词汇,仿佛美学在散步。我们知道散步是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行动,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把散步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是兼容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小石子,或者几片带着别样纹路的枯叶,这些不同的镜头,柔软地压迫着诗人的内心、压迫着读者的神经,一波掀起一波,“老房子是岁月织就的茧/随手一敲/就淌出叮咚作响的血来。”诗人配以生活细节,阐释自己对生命乃至生活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这些文字是诗人倾诉的一种精神,一种淡淡的无力和怀念,甚至是一种灵魂所表达的诗意。读这些诗歌,看得出孙思老师是一个内敛的诗人,我说的这个内敛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内在力量的凝聚,以及她善于运用词语来总结与衬托。我和孙思老师并不认识,但这些诗歌,让我对孙思老师有了一个认识,这个认识来自于她的诗,来自于那份平静的内涵,宁静的美。
    一直以来,我认为写诗的人,生命深处都有一盏心灯,这盏心灯不时照亮他们并伴随他们悄然走过人生的许多风雨,温馨、温暖,了然无痕,却又是那样的令人不舍……这是诗歌的魅力,也是诗歌的精神,它的意义在于获得一种控制力,一种于肌肤和心灵无所不在的权力。老房子寓意深远,透过诗人凝重的笔,让读者清晰地感知生活的内蕴与生命力,一所老房子,牢牢控制着读者的情感共鸣。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文本中虽然交织着剥落、血、漂泊、寂寞等冷色的词语,却没有造成丝毫的阅读压力,原因在于诗人善于借助自由的语言态度以及长短句的节奏,不断予以调和并获得了成功,这样的作品更加出类拔萃。纵然文字燃烧的只是自我的情感,温暖的则是一颗颗落漠的心灵。
    这就是孙思诗歌的美学艺术给我的收获与思考。



                                                             2015.4.18-20于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8 02:01 | 只看该作者
夜读。学习。问候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5-8 0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8 08:45 | 只看该作者
阐释关节到细微,值得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8 09:49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小妖,亮上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8 1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读。学习。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10 07:37 | 只看该作者
真好,真美! 一首好诗遇到好的读者就是最美最珍贵的缘!通过读评我看到了一个安静读诗的女子,她时而低声吟哦时而俺卷思索,她把自己的真自己的思自己的悟一点一滴地融入到了每一句诗中,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静美呢?

学习、问好小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4-18 10:4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27 07: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妖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0 11: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