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析评渭波诗人的两首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雨

■渭 波

这场雨
这场漫过山林  瓦屋  老井的雨
来到坐北朝南的城市
在一扇窗口和
刚刚断电的两根电线之间
来回晃荡

这场雨
这抱着冬天不断发冷的雨
已在我眼前展开  就像我书房里
那幅破烂的水墨
挡住了
一枚钉子的锈色   以及
钉子挤压过的光阴

这场雨
这场天和地也摆脱不了的雨
就这样来了......


    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换作对《冬雨》这一熟悉的旋律而言,感受相同。当我读到渭波这首同题诗时,耳畔仿佛就想起了齐秦的同名歌曲,冬雨,冬雨,自此情感形同陌路,自此曾经的爱化作蒙蒙的雨丝,可以似思念,可以似留恋,可以似永不愿机器的怀念……“抱着冬天不断发冷的雨”任何人都可以产生莫名的感伤,一如“一枚钉子的锈色”一如“钉子挤压过的光阴 ”。有朋友告诉我,读渭波的诗总能感受到些许字句以外的思考,似乎这也成了谓波兄的一种风格,感觉总在思考与欣赏之间游离,阅读的乐趣就在如此,在文字制造的精神世界中徜徉,思考,以及去揣摩时光带给我们的那种回味的淡淡忧伤。情感在反复中发酵,直至像一壶酒,在某个凄冷的夜里突入凄然的浓烈的袭来。“这场雨  这场漫过山林  瓦屋  老井的雨”霸道的占领了我们思考的大脑,不停地用一种怪异的姿态宣誓着他的到来,“在一扇窗口和/刚刚断电的两根电线之间/来回晃荡 ”它在干什么,它要想什么,它在唱响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唯一的答案,这就是渭波的《冬雨》。那种“抱着冬天不断发冷的雨”有时候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面对爱人离去的悲伤,这也许就是渭波力图展示给读者的不同感悟吧。(点评:萧不二)


不可互换的暗伤

■渭 波

暴雨已经远去
空出了曾有的家园  苍茫的内心
唯有悬挂南窗的蛛网  又一次随风而动
撕裂生命的颤音

我目睹了一只飞蛾绝决的瞬间
它蜕化了自我  飞过了孤独
像七夕的一粒星光
穿越最后的幻梦  隐匿
灵魂的出口  半杯残存的茶水
陷入烛泪  玫瑰  以及两只喜鹊
不可互换的暗伤

    什么是暗伤,何为不可互换?这样的题目似乎可以引深出多向的立意,读渭波的诗,就很容易令人感受到这种架构,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乐趣。“暴雨已经远去/空出了曾有的家园  苍茫的内心”,作者如此文字的开篇,简单扼要的交代了背景,并加以氛围的渲染,同时划定出一个可以静下来思考的空间来。至于这个空间到底理解是为空置的时间,还是为空置的一个房间,作者仿佛含着笑坐等着读者的思考,因为读到这里时,通常一切影响人思考的浮躁都已经被隔绝于身外,于是“唯有悬挂南窗的蛛网  又一次随风而动/撕裂生命的颤音”。有了颤音,说说“暗伤”的痛苦也就好办了。可作者似乎并不急于交代那不可互换的痛苦,只是继续丰富文字的画面感内容。“我目睹了一只飞蛾绝决的瞬间”时间短暂,可正因为这决绝的一瞬啊,造就了一种决裂般的疼痛,“它蜕化了自我  飞过了孤独/像七夕的一粒星光”,思维以光的速度飞驰着,直至“穿越最后的幻梦”,直至隐匿在“灵魂的出口”。 也许谈及灵魂的话题多少有些沉重,但任何蜕变的过程莫过如此。也只有这痛苦的撕裂过程,才会造就出一只蛹到飞蛾的截然不同的重生。
    也许这就是暗伤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吧。所以当一切外部世界都安静下来,所有的沉寂才能化作桌上“半杯残存的茶水”,一如镜面般被读者和作者反复摩挲这决裂的疼痛与思考的淋漓,在反复中不断的沉淀沉积,“陷入烛泪  玫瑰  ”,最终发酵为“不可互换的”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吧。(点评:萧不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7-10 09:49 | 只看该作者
暗伤无时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11 13: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2 15: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