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淡情浓
月儿一语不发,像饱经沧桑的老人。
我感觉到了,那幼年时的许多深夜,我们都曾站在月下,风呼啸着,像挟裹着人群背井离乡去流浪的诱惑。
许多年,许多人的头发都白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都在做着某种程度上的重复。
在月圆时会合,也难以停顿下来。
月亮依旧如故,我们的情感愈变愈浓,但又有多少轨迹可寻。
最明朗、美润、动人的月是故乡淡淡的月,在游子的眼中,好似村口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
刚我们靠近时,原只想获得一丝故乡的气息,但月却松松爽爽洒下了整个思念的海洋。
此刻,那刻骨铭心的痛,那难解的乡愁,化成异乡的山泉与泥土,在月光辉映下,塑成故乡的模样。
月光散落他乡河,想起故乡愁情多。独坐断桥横吹笛,笛声抖落鸟空啼。
想起朱自清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可就算月儿圆圆的起起落落,游子依然找到回家的方向吗?
月儿低着头沉默了。犁铧静静躺在故事的封底。
落叶四处四处逃窜,像丢在风中的家书。
幸福慢慢风化,她憔粹了头顶的月牙,揉碎了故乡最后一丝喘息。
月儿疲惫的闪耀最后一缕光华,游子随风逐鹿天涯。
北风快而急的穿过身体,风中遗落了孩子的呼唤: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很乖\长高了,长大了\学会\洗衣、做饭、放牛、砍柴\你们啥时回来\我成绩不好\不想上学\不想用你们赚钱来交学费\我只盼你们回家\我怕忘了\你们的声音\你们的模样(原作者为食指)。
月的清辉割伤了多少颗飘泊的心,刺碎了多少孩子与亲人的盼。
每一个人都是踩着故乡的月光长大的。
飘摇的风筝,不论飞得多高、多远,思念的原点就是故乡那淡淡的月。
月亮再一次升起,往事随月光慢慢浮现,思念的泪水滑落记忆的深潭。
或许有一天,故乡会把游子的一丝悠魂牵去,连同亲人、孩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以及游子那份浓得难以淡化的情感落在淡淡的月光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