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我们到桥儿沟去(散文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康古月 于 2016-7-21 20:33 编辑

题记:如果可以,请和我一起到白河桥儿沟走走,去领略汉水之滨的旖旎风光,去品尝岁月调制出的那杯老酒,去感受小巷人文风物给予的惬意时光。
1
走,我们到桥儿沟去,去那儿品味大清王朝遗落在小城白河的人文风情。
那砖,那瓦,那些被时光撑开的记忆,依然在清风中弥漫。
你可以选择,清晨或黄昏。
聆听,基督教堂传出的祈祷声。
从白石风帆开始,向上。
用你诗意的目光,开掘桥儿沟隐在岁月深处的古朴与端庄。
2
走,我们到桥儿沟去,去感受一条经风雨洗礼过百年的小巷。
小巷幽深,院落大方素雅。
假山,福泉,阁楼,石屋,还有小巷深处佝偻着身子劳作的爷爷奶奶们。
他们,是现代文明的烙印,还是印证历史风情的疤痕?
小院,门楣半掩,一张张写满沧桑的脸,藏不住汉水人家的勤劳与憨厚。
3
走,我们到白河桥儿沟去,去基督教教堂,诵经。
向左或者向右,可以闻到花香。
也可以撞见三三两两的游人,听到鸟鸣。
他们,沿着青石板小径,目光从风尘古朴的木门缝隙中穿过。
那些不曾雕琢过的古老,是桥儿沟百余年文明的烙印。
4
漫步桥儿沟,邂逅一张张盘居在小巷深处乡土人家的脸。
朴实无华的脸,拓印着汉水人家的爽朗。
那些坐落在小巷里的古建筑群,拽不住游人探寻文明的心声。
你可曾领略,草木与砖瓦错落有致的和谐。
从墙壁上的家规,到社区公约,仿佛有一个个坦荡荡地灵魂,从桥儿沟农家的门楣上挂起来。
满目温馨,像不曾修饰的句子,等你的慧眼,洞悉这骄傲诗章。
5
踏着一块块青石板,向上,或者向下。
用我们热爱生活的脚步,丈量桥儿沟悠久的历史。
前行的脚印,掩盖不了一条小巷的沧桑。
就像爬上石门洞的苔藓,有着时光带不走的乡愁,长风吹不动的乡愁。
就像桥儿沟古老传说一样,都是历史,石头一样坚硬的历史。
6
夜幕下的桥儿沟,静谧,祥和。
清风在树梢、在人流稀疏的岔路口,等你莅临。
以闲情,体味人间坎坷,以雅致,度量小巷的悠长。
曾经泉声不绝的桥儿沟,满涧溪水,被夜色掏空。
我知道,去北京是它的理想。
鸟儿已经安息,它依然坚定地向着远方。
是的,它要汇入汉江。
随一江清流,远去他乡,只为:
传递白河三苦精神,续写更多亲山乐水的惬意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12 10:06 | 只看该作者
走,我们到桥儿沟去,去感受一条经风雨洗礼过百年的小巷。
小巷幽深,院落大方素雅。
假山,福泉,阁楼,石屋,小巷深处佝偻着的身子爷爷奶奶们。
是现代文明的烙印,还是印证历史风情的疤痕?
门楣半掩,一张张写满沧桑的脸,藏不住汉水人家的勤劳和憨厚。

欣赏桥儿沟的人文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12 10:0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古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0: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鼓励!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7-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它要汇入汉江。
随一江清流,远去他乡,只为:
传递白河三苦精神,缔结游人亲山乐水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7-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7-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上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7-12 15:18 | 只看该作者
语言飘逸,诗质厚重,哲思深邃,意象纷呈。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7-12 19:48 | 只看该作者
佳作学习欣赏。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6:04 | 只看该作者
康京凌 发表于 2016-7-12 14:49
是的,它要汇入汉江。
随一江清流,远去他乡,只为:
传递白河三苦精神,缔结游人亲山乐水的梦想。

谢谢老师的关注!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5 07: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