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16-8-21 21:27 编辑
五月鸣蜩
文/胡华强
风花雪月,在十五国风的四季里流转。
而五月,不仅有未开尽的花,还有等候在七月里的蛩鸣;不仅有烈日下的苦吟,还有小河边树阴下的情歌。
五月鸣蜩,在热风吹拂的原野,在炊烟弥漫的家园,在爱情缱绻的月下,演绎成兴观群怨的主旋律。
一只知了就这样伏在《诗经》的字里行间,把一个个盛夏的五月唱得汗流浃背。
少年返回《诗经》,在茂盛的野草和庄稼的鼓舞下开始觉醒爱情。
阡陌和井栏属于每一首民歌,在关关雎鸠的引领下,和离别与远方产生关联,和木瓜与琼瑶产生关联,和蒹葭与流火的七月产生关联。
这些遥远的典故,难道不是那一只知了在讲述?
五月的杜鹃鸟只会啼血,五月的蛙鸣只是乱嚷。
五月鸣蜩,让一望无际的乡土幸福而又忧伤。
五月鸣蜩,脚步等不及子实的成熟就奔向了远方。
在多重变奏的和鸣中,一程程山水阻挡了母亲眺望的双眼。
从五月出走,三千年的途程都有鸣蜩的陪伴。
今天,新民歌却删掉了蝉的声部。
鸣蜩的五月,也退回《诗经》做了一个典故。
2016-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