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金喜向《诗歌周刊》227期荐诗歌评论情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金喜向《诗歌周刊》227期荐诗歌评论情况如下:

1
陈亚平︱灵魂的感官形式——对胡塞尔直观原理建设性批判,兼致诗人

    我曾经在《意识的居间现象》中,提出了对胡塞尔现象学直观概念更深发展的设想——超观概念,其原因就是对意识的显现活动,再做出这之前直观意识分析从未有过的、而且又非常大的探究式设想。这时我谈的超观[1],从根本上把胡塞尔直观内涵规定的那些手段都排除了。超观,因此被我系统推演地称做是:超越了意识只为对象形成内容的一种特殊的灵识形式。我判断,灵魂本质上是意识的某种超越形式,灵魂可以赋予意识更不可意识的独立阶段。
  而相比我说的超观,胡塞尔的现象学直观概念,更多的是说“非直观地被思考的东西”[2]那种一般性的在本质直观上被意指,以及被观察的被给予的“一个个体的可见存在”[3]那种在个别经验直观上被意指。而且,经验直观可以为本质直观奠基。
  这里,我从胡塞尔谈的本质直观的一般性与经验直观的“个体”关系中,看到了黑格尔对个别与普遍之间的思辨或范畴关系的说法,成了胡塞尔说法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如果要讨论奠基的原理,就还要面对,思辨与现象学二者方向有史以来的两难因素。如果像胡塞尔说的个别为普遍而奠基,那奠基,就有一个最初开端的第一奠基,在推动着所有后发的复多奠基的那种一与多的范畴本性。所以,奠基本身,貌似只能在关联、变化、延续的空间点位中,被当前化的我意识体而意指成一个“这……那”的关系整体。
  胡塞尔对奠基原理的说法,可能对大多事物普遍联系的意义上有它的确定适用范围,但这原理包容性本身也有例外的范围。我必定可以看出“奠基”,如果在思辨入思的空间之外,来谈论,那么,奠基就是一个无穷后退的线性时间-空间的构造,而这恰恰是与意识显现所构造的本质根据,相矛盾的。虽然意识显现有内在时间之流,但意识显现所延续出的各个点的时间之流,也有变化的点位,而这些有变化的点并没有延续一种无穷后退的线性。因此胡塞尔尽管说:“这种意识行为的意向是指向观念、指向‘一般之物’的……”[4],但是,他说的“意向是指向观念、指向‘一般之物’”,最终都有可经验观察的“个别”到“一般”意识指向的一种思辨结构的奠基成分。可见现象学的直观原理,只要有了一与多,或者说是经验的个别与先验的一般这一范畴本性、所奠基的隐身维度的骨头与血液,就失去了被某……东西绝对给予的纯化意向性。但问题还在于,奠基所归属的范畴本性的自己,是不是就自身独立呢?范畴关系自己是如何构造自己的对立?这些,本身又面对着思辨的超限和超限的思辨那同一的超越。
我因而,也在这儿看到了辩证法与现象学的有机环节。
  我之所以要侧重探究我们每一个内意识进程中,所显现出来的与构造结构中的那一最为匿踪之处,或者说是,那永恒存在的能够对某一直观意向“相位”[5]主观点位,做出超越的超观——即那种比直观更内在的意向性。就是因为,我在对胡塞尔直观意项每一实项给予的分析环节中发现:我们每一个人对直观思考那原始开端的“这里……那个”的测量,其实质情况就是,人们的意识自己从自己的内己当中,现身出另一个内己的空间那样的主观点位。并且看起来,这一主观点位是一个我……思考当此瞬间的东西,驱动着另一个我……思考当此瞬间的东西的空间,而且使某个开始从这里而又到那个……。于是:这种从现在时所显现a到别的现在时所显现b的直观,就使直观者能够一下直观到,被直观的对象就是直观者自己的内己主观点。本质上就是,我的思考自身,造出了一个供自己可延续思及的思考对象。因此,我思自己就是我思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我思a就成了我思a自身的最初意向对象我思b。我甚至可以说这一我思自生出来的自体对象,是绝对自为的,它仅仅靠内在中相互依存的演异的延续,而不断地造出自己内己的他己,给予自己a第一自我的变异,然后再发展启动到自己b中“这里的……那个”。
  但是,新的问题在于,我说的超观进程的显现,本身也处于不断地超出……超观自己“这里或那个”内在的空间点当中。
因此我可预测地说:超观本身的存在,也是主观点位a在一个个不停向前延展的悟程时间中,构造出主观点位b的空间……c的空间……d的空间体。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直观整体所延续不到的某个特殊意识环境下,像闪电一样超意向的或跨意识的悟现出……“这里或那个”的对象,正是我们在普遍内意识的空间维度a中,又经历着另一重个别的特殊的超意识空间维度b。也就是说,在直观意识空间的各个相位点中所显现的进程终点,很可能就被一个超观的灵识空间的进程所代替。这里,超观既然有进程,也就有静止。正好构造出一个空间关系或过程的本性。
但我们可能又要碰到更新的疑问:
  既然我思自己可成为我思的直观意向对象,那么,我思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被给予性,构成各种各样的对象,也包括我们超观“我思”样式的本身在内。正如大爆炸之前的宇宙究竟有没有最超越意义的宇宙开端?我只能在原则上回答,这一问题就像绝对直观给予中也有自身不能被绝对给予的纯粹内在的广延范围,像胡塞尔说的“还有一个最终意识在管辖着河流中的所有意识”[6],本质上还是在说,那种能够把握时间延续中意识的时间主观点之外的时间意识。这个“最终”主要是指时间延续的构造意识现身的结构。时间结构成了意识的结构。但我要说明的是,无论胡塞尔的最终还是非最终意识,都是在时间那流续的本质中变身或生身的意识。
  而我说的超观或许更有着,那不能被绝对给予而又可给予的非时间线性延展的无终性。这种思考或认识方法,是否能超越这一测量的最终领域,而到达无超之超的境界?
  于是,我新探究的视线首先专注于:
  人们通常在意识之外显现而构造出的闪电状空间的某种悟向,并不是主观上原初思考出的那种直观个体经验实项奠基的某种意向。但是,悟向与意向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平行的变化的关系。内意识的每个直观空间点位,只能被超观显现的空间点位代替,直观不能离开超观而独立存在。这二者的差异让整个内意识空间的运动,一直保持着自己向自己的他己而扩展的形态。
  第一、一般说来,胡塞尔说的先验直观有感官经验实项的混成当做奠基,如果没有这一奠基,直观,将失去直接观达的能力。因此,直观对内意识的显现构造的说法,是有损伤的。直观是在感性直观基础上排列了本质直观这样一个内在次序,好比是,一种个别的知觉直观a是一种普遍的一般性的内意识直观b的基础。但我要澄清的疑问是,人们某一个别的知觉直观a的后续内容,必须就是一般性的内意识直观b吗?或者说知觉直观a空间点位,必须是要延展到内意识直观b空间点位吗?难道就没有一种内意识直观b空间点位自己先天地变成自己的对象c空间点位的源始源泉点位吗?我因此要反对一种被奠基构造的直观的直观的流线的相继性,而主张一种平行性[7],即前提与展显两者相互地包含。这样我就可以区分:感性直观基础上后继的本质的直观,从内在的构造上完全不同于超观。我称为超观的东西始终是一个点的环,一个自己不需要任何感性直观奠基、自为给出内己一部分的对象而形成一种环绕的超意向空间点。这一超意向空间那自为的推力,在它起点中a的另一个它的终点中b,所以超观的超意向灵识,不依赖于任何感官经验直观。例如,通常我在脑海中那特殊经受的境况:(一)间悟、(二)续悟、(三)横悟……的各个灵启状态,都不是现象学直观那一意识延续后继中生成新的连续统,而是在某种“不再”与“尚未”时间点那一持续流逝之外的当前,现身出灵识的先天结构。这种超观的先天结构,不是“这有”的起源样子到“那无”的流逝样子的两个片段的统一体,而是整个居身在人们的直观所能够反观的一种纯奠基、纯延续的界限之外,一下子显现的。这里我要特别补充说明,我指的超观所要“超越”的“思观”,也不存在着一个内在于总体区域中的那同质、同点位形成线性的流逝样式。所以它有很自由的特性。自由本质上并不是线性延续的“流逝样式”[8]。
  ——说到这里,我不禁还要判断首要的一点:直观自己也是在它的直观逐渐显现过程中,被另一超越它而居身于终极观相点位的东西所测量、所把握。要不然我们怎样来把握和区分一个直观者产生的另一个被直观者对象的直观形式呢?这里,我说的能直观到被直观的对象就是直观自身的异己,它成了外在于自己的一个居间体的非实有之境。正是这样,居间体的超观就有可能成为,直观自己,成为灵魂的对象的那种不对应于任何直观的超意识的悟观,它不在我们能思的感官的广延中。它只在灵魂中现身而又超出了智观前提的总体区域。而超观,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是不受任何直观能思限定的终极前提所在的那一种“心所”[9]。例如,我可以直觉佛学说的八识,之所以能都可能,转渡为悟观出来的纯灵性的意识或意向,就在于纯灵性的意识或意向之境,是在直观的感识之外的超越处。
  第二、当我们反观某种现在思考着的直观的意识样子时,就会发现,这反观的那一反面的观思的推动者,是某种超越着与原直观相连续的超越存在中的无界限的观相。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的那种一方面是超人般超理性把握的灵性之点,一方面又可还原到普通意识把握的思辨之境。这里,我说的灵性之点,是当做一种有超越特性的那样一种显现的载体,它从本质上可区分开:(一)因我们每一种意识流动的延续,而关联确立的、某种线性奠基环节或序列所构造出的直观。(二)直观在过程生成中的“流逝模式的连续性”[10]的线性的一维……二维……三维……四维……若干维点链。(三)直观意识流逝模式的线性连续点位中,那后来相继的同一流逝点。这有点接近量子论的情景:任何粒子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一个事件可能发生几个,有时甚至是无数的变体。关键是在“无数”与“变体”字面的本质上,显现出了超观的悟面是自由的同在性,也许这一同在性里,也存在着同时性。但同时性与同  在性的接续,并不影响特殊意向——超观显出的、超越了客观同在性样子的对象存在。
这里,我再次重申,我对超观的现象研究只可能超直观地进行分析。就是说要排除胡塞尔的直观原理中的一切前提,包括奠基的概念机制。
    因为我们在胡塞尔直观意识的框架里,既明证不清楚超意识是从基础意识发展而来的,也同样明证不清楚超意识不是从基础意识发展而来的。那么,对于我们通常的直观意向方式,真的就可能还存在着另外的较特殊的超意向方式的更高阶段。所以,我提出的“超观的意向”概念的词义,就更在于说明:人们每一个意识活动中,可能匿踪存在的那自由的、直达的灵魂给予性,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意识某个特殊阶段,在自己虚无的内己中,不经过原意项的“这里,那样”……的经验实项的奠基,而直接生成出一个另己的对象。这样一种超越的直达性,就是没有预设任何前提性线性奠基界限的自由,它是在  绝对的不需要奠基的虚无中,从内己到另一差异内己的连接。而这正是世上差异着的过程。
并且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超观,这一最内在的自足性,就是灵魂自己的灵识化样式a,在自己中直达灵识化样式aA。这当中,灵识化以虚无的存在方式,超越了我们可直观到的时-空延续,也就让灵识的自我对象,处在了逻辑把握的范围之外,显示给我们一个超越“曾经……这里……那个”时间直观中存在的东西。这一超观的自在,不是意识,也不是物,而是自为的自在的“灵识”,它区别了黑格尔说的“意识同样又是这样的东西,对于它一个他物(即自在的东西)存在着”[11]的情形。
  所以我断定:在人们的每一直观意识之外,还有更接近本真意向形式可能性的主观因素。比如:一方面,意识,使灵魂的内容成为我们的某一初级阶段的意识,另一方面,灵魂,使我们的最终意识内容不成为意识。
  例如,与超观相比,我们那些反思着我思的直观与再直观,只有通过那连续的、一维的系列感知奠基的显现,才能成为我们直观意向的对象,直观因此而只能是一种纯思。而超观,是直接超越人们一维的系列感知奠基的“脑中虚构的幻想体系”[12],把灵魂的达乎或赋予自己当做它的对象。超观这种能够给直观“某种立义功能赋予灵魂”[13]的特殊结构,是预设于一切直观行为的先行条件。例如,我们在意识中会瞬间发生一个随时能够跨越这种意识的潜在的超程序,总是超出被一个意识一维的或多维系列奠基而给予的东西;总是超越我们意识直观的当下化,但又在一种被我们意识可直观出来的灵魂的达乎的当下化中。这个问题就回到了我上文说的,对超观的现象研究只可能超直观地进行分析。
  很明显,这当中,自然就有着思辨、显象、悟达诸方式互为有机的余地。例如,我说超观从超观的意向上理解,就是对直观做出超限的意指。如果我说超观从超观的思辨形式上理解,那超观没有任何维面的限度,而本身却又被没有任何维面的限度所限定。这样,超观在超越某种直观中限制了自己只能单独的超越直观。但是我们同时又要看到,超观那超越一切的自性,或者我称为没有任何前提成分的纯超越的运行,就是超越的无穷。这和黑格尔说的“自我意识所以认识到的对象的这种虚无性”[14]完全不同。这种超越的无穷是过程本身的,即使世界不存在它也会存在,尽管这是我,从超越自己的内在性中,推演出的。在直观和超观二元中,超越作为一种运行,与我此刻(文章写出此句段时)说出超越的意识作为一种运行,是同样交互地处在超越的过程中的。


续论:
  超观作为一种灵魂给予性的最特殊意向,应该是独立于大脑实在的存在,就像电磁场以一种存在因素而独立。然而,我指的灵魂给予性的“超观”,这一不可用现象学直观原理来代替的概念,是我用意识原初形式的直观,与意识高级形式的超观二者之间的差别,推演而定义出来的第三状态的意向形式。
  有人说意识只能到“量子信息”的解释为止。这一侧重实证性的科学研究观,完全有可能“简单粗糙地把这些事质领域划分开来并开始加以固定”[15]。我必须把实证性科学研究的那种传统的意识方式,与我们意识构造而显现的内在客体的超越情况,做出区分考虑。如果我们不作出这种区分,将会面对整个问题解决的巨大困境链。
  原因有两个:1)一个直观并不能保证它在一个有把握性的意识中,具有“这条河流”[16]的当前性相位的同时,没有以前的相位。2)一种可超越直观当前性、现在性、未来性相统一的先在性的超观,在自己构造出这一超观先在性本身的超前。
  上述两个原因说明,对意识和灵魂二者更深的本质构造,特别是灵魂那种无规定性的超越性,本身就先行地决定了灵魂和意识的区分、而又共属某个未知情况所内在生成的东西。例如,我以灵魂和意识既相区分又相共属的特性可以实项的说明:我们在思考活动中,以一个内意识直观a滞留地直观着自己给出的对象直观b时,那么,作为直观a自己本身直观出来的对象——直观b那个“在这……”的直观规定本身,成了它自己和内己的直观共属体的限制。关键是这个限制本身,又成了做出超出这一限制的不限制直观c……到直观n的无穷……的一个绝对前提。
  我说的无穷,是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无穷的往外伸张”[17]生成着永续过程的在“有”中。超观没有最终,所以它始终在超、在先地“被给予”[18]。谁能在意识之外在先被给予呢?只有超出意识普通形式的超观——这一灵魂的被给予、被直悟的东西。

2016年8月21日—9月4日于成都

[1]陈亚平:《意识的居间现象》符号学论坛2016年7月。
[2]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35页。
[3]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7页。
[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76页。
[5]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85页。
[6]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85页。
[7]陈亚平:《内意识空间与立义空间》2016年8月《今天论坛》网。
[8]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76页。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
[10]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77页。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15—116页。
[12]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版。
[13]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倪梁康译第41页。
[1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版,第258页。
[1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201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6]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81页。
[17]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版。
[18]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10念版,倪梁康译第486页。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4 14:24)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诗歌恰似舍弃了一切有用之用,直逼灵魂本真,即某种感官层面潜藏的无限世界。好文共赏。

2
星儿叶子︱雷默新禅诗欣赏

落日

这一刻,我看见你从牧龙河边落下去了
仿佛掉进了深渊,我却不能把你抱住

你一整天在空中踱步,此刻为何如此害羞
我凝视着你红彤彤的脸蛋,为何也脉脉含情

为什么这一天如此漫长,而这一刻如此短暂
当我还没回过神,你红彤彤的脸蛋就己不见

古往今来的爱恋都是这样的吗
我多想每天都能见到你,直到终老

点评:我记得我写过一篇散文叫《湿地落日》,文中描绘了河边落日的美景及其令人惊魂的一刻,表达了对落日之美的深深爱恋之情。所以,读到雷默的这首《落日》,我一下子被吸引了,并且明白诗人在说什么。一定是落日红彤彤的脸蛋,脉脉含情的样子打动了诗人,所以诗人才想抱住它,才感觉这一刻如此短暂,也才令诗人想到了古往今来的爱恋。他才会说,多想每天都能见到你,直到终老。所以我相信这是一首写给落日的最深情的诗,是写给大自然神奇之美的最深情的诗。你如果见过河边落日之美,你就会相信瞬间你会被它征服,你会爱上它,你就能理解诗人为何能写出如此动情的诗篇。

秋之诗

秋天吐出美丽的诗篇
让所有的聒噪突然失声

鲜红的叶子,静谧的果实
荒芜岁月的诡秘之花

当云雾散去,温暖的阳光下
我们,多么虚无,而又欢喜

点评:当诗人说,我们,多么虚无,而又欢喜。这句话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说出的:在那样吐出美丽诗篇的秋天,在那样有鲜红叶子和静谧果实的秋天,在云雾散去,温暖的阳光下,在所有聒噪突然失声的秋天,诗人像孩子一样告诉我们,我们多么虚无而又欢喜,他其实是在说我们飞翔吧,在辽阔静美的秋天自由地飞翔吧。让我们,像一支轻飘飘的洁白的羽毛融入蔚蓝的天空,融入无垠之秋,融入大自然给我们创造的无尽神奇之中。诗人雷默的感悟总是最为贴合自然的性情,最后点睛之笔很神奇,境界全出。

爱如雪

我的爱是一场雪
如此突然而又寒冷
我的爱是一场雪
如此眩目而又脆弱
我的爱是一场雪
弥散天地,覆盖万物

我听见阳光咬它的声音
淙淙流水,带走它的魂
更有尘世的足迹
踩断它的骨

如果有来世,我只祈求
我的爱,是喜玛拉雅山上的一团雪
醒如斯,眠如斯,永恒如斯

点评:爱如雪,我的爱是一场雪,如此决绝而又纯粹,我的爱是一场雪,如此浩荡而又圣洁,我的爱是一场雪,铺天盖地,无止无休。但是,我的爱是一场雪,淙淙流水,带走它的魂。更有尘世的足迹,踩断它的骨,我的爱不能实现,如此绝望。寄望于来世,愿我的爱,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团雪,永恒不变,亘古如斯。为什么诗人要用雪的意象来比喻火热的情感呢,本质上是因为这是一场无望之爱,但越无望越浓烈,越浓烈越显得无望,旋转纠结,直抵深处。如雪之爱,越热越冷,越冷越热,冰火本不相容,诗人却让这矛盾的事物统一为一体,相反相成,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我试了一下仿写这首诗,半途放弃,因为诗人已经把这种决绝而又绝望之爱写到了尽头,我们无以为继。

暮春诗

当一片片叶子
像山的羽毛丰满
大地再一次被覆盖
请相信,这是爱的轮回
当一种花凋谢
另一种接着盛开
请相信,春天的爱情
永远开不完
如何成为占卜者
窥见春天的尽头
或者一块石头
始终一言不发
此刻,野蜂在花蕊里
幸福得想死去
黎明前的鹧鸪声
让蔷薇花且开且落

点评:写暮春的诗文往往感叹花朵凋零、时光易逝,伤春悼逝之类颇多。雷默这首暮春诗却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境界大开。他看到叶子们像山的羽毛一样丰满起来,大地再一次被覆盖,绿意盎然,生机一片,他说这是爱的轮回。他看到一种花凋谢,另一种接着盛开,他说这是春天永远开不完的爱情。他看到野蜂在花蕊里采蜜,幸福得想死去,他听到黎明前鹧鸪鸟的叫声,他想到五月的蔷薇花绚烂娇媚,一层层落了又一层层开了。他感到了暮春时节,春天的爱情不是凋谢了,而是向着更深更广处蔓延伸展,这是造物主最神奇的内在律动,诗人以他最敏感的神经感受到了,并以自己的诗笔捕捉了它们,呈现了它们,诗人内心充满了喜悦。他的喜悦既是发现的喜悦,更是感同身受的喜悦,第一层喜悦是智者的喜悦,第二层喜悦是自在的喜悦,或者在现实中二者要调换位置。他说,如何成为占卜者,窥见春天的尽头,或者一块石头,始终一言不发。这句诗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无法成为占卜者,窥见春天的尽头,因为大自然的神秘无穷无尽,春天的神秘无穷无尽,我们所看到的凋谢衰败其实是春天向更深处的生长发展,除了一点点发现和因这一点点发现而带来的欣喜,我们知道什么呢?还是做一块石头吧,或者就像那块石头一样,一言不发,这才是智者的姿态吧。作为读者,如果看到这首诗很深了,我们也就一言不发了,跟着它喜悦便是。

残雪

一只只小白猫
睡在一棵棵松树的怀里

它们的眼睛在天上
爪子,伸进来世

我坐在去禄口机场的
汽车上,我在尘世

点评:雷默喜欢以雪的意象入诗,他说雪是纯美的象征。这首《残雪》很别致,诗人把残雪比喻为一只只小白猫,它们温顺安然地睡在一棵棵松树的怀里。它们是来自天堂的天使,眼睛在天上,爪子伸进来世,这已经富于梦幻之美,让我们想象它们的圣洁。但我们还是感受到它们温和可爱的气息。而我坐在去禄口机场的汽车上,我在尘世。这样出其不意的连接使诗歌产生奇趣。残雪在天上,是圣洁之美的象征,我在尘世,是世俗的象征。应该说二者之间是有距离的,诗人很向往那种圣洁之美的境界吧。但是如果我们抽离其境来看,这一幅静美温爱的残雪图和我去机场汽车上的动感图组合在一起又是多么和谐而富有生机,二者并无相违之感,而是充满和谐、温爱、包容和生趣。世间万事万物就是这样相左相生,互相依存,在矛盾中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创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趣味的世界。这世界就是禅的世界。

空枝

三只黑鸟
落在灰白的枝上
翅膀抖动时
它们消失了

又一只黑鸟落下
扭头的刹那
树枝轻颤

我久久地望着窗外
一上午,再也没有鸟飞来

点评:我喜欢这首诗的题目《空枝》,如果这首诗底下什么也不写,只留下这个题目,也是一首具足的诗。但诗人还是写了,那些不可避免的表象,三只黑鸟的落下和飞走,又一只黑鸟的落下和飞走。黑白的画面,动静的画面,简洁的画面,在诗人眼前出现。然后,一上午,再也没有鸟飞来。留下诗人久久望着窗外的空枝。可是,即使再飞来第五只或第六只黑鸟或别的鸟又怎么样呢?最终都会飞走。空枝依然会是空枝,枝的空是必然命运。我想诗人看到眼前景象在刹那间顿悟,有如醍醐灌顶,心底顿然通明。大千世界,又何止空枝?何枝又不空?这是一首很典型的禅诗。小诗虽然有如针刺,刺得人有点心痛,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内心深处一直被掩藏着的痛点被诗人如此精准地一语刺中,那一枝颤动着的空枝一下子刺到我们内心深处,我们想躲开,可无处可逃。

晨雨

它的脚步多么急
仿佛大年初一的爆竹
撼天动地,不容分说
我像风箱一样打开惺忪之眼
所见之物却是如此安静:
庭中树,房子,远处的山岭
全都一动不动
我趴在窗台上看这一幕
像不像一条被雨惊醒的狗

点评:喜欢雷默这首《晨雨》,是因为它传达出的舒展和松弛的生命体验。读它令人感觉和诗人一样慵懒地融入雨气迷离的天地之间,完全物我两忘,自得其乐。早晨之雨来得很急吧,动静有点大,噼噼啪啪的响声像大年初一的爆竹,把睡梦之中的诗人惊醒。诗人还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眼皮撑开有点像拉动沉重的风箱一样慢而滞涩。但是诗人趴到窗台上看到的雨中景物都是安静的,院子中的树木,房子,远处的山岭全都在雨中静穆。这一静景和前面雨的急骤形成一个鲜明对比,诗人是否要在这种对比中蕴含点什么呢?也许有,更可能没有。这种雨中静穆之景把声音、响动、嘈杂全部收容了,进而消解了。甚至包括诗人的感觉也与天地静穆融为一体了,真正达到了天地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当我们看到最后两句,不禁先是一笑,然后惊叹诗人对自己感觉把握和传达得精准至极,他所做的那个被雨惊醒的狗的比喻简直贴切到无与伦比。一条被雨惊醒的狗趴在窗台上看外面的雨景,是什么感觉?慵懒的,放松的,无知的,甚至是无辜的。诗人通过这个精彩比喻意在传达和强化他前面的物我相容的感受,这个比喻兜揽和升华了前面的意境。这个精妙无比的比喻成为全诗点睛之笔。这是从技巧和修辞来谈这个比喻,实际应该是诗人有了这样天地浑然、自在放松的感受之后生发出了这个比喻。雷默是新禅诗的代表诗人。禅诗写作注重对事物本相的呈现,写作中运用的是直觉思维,这两点对于禅诗写作非常重要,它可以让诗人更贴近事物本质,传达出一个非常生动活泼的动人世界。雷默这首《晨雨》便是如此。

写给一只戴胜鸟

今晚,我不住江宁镇
就睡在幕府山下的房子里
你不宿在幕府山
会飞向高高的紫金山?

有时,我会想自己就是你
或者想让自己变成你
在这个长江之滨的城市里
你和我,谁是真的主人,抑或过客?

暮春时节,我常听见你在夜间啼叫
谁有过这撕心裂肺的失眠
一整个夏季,我以为你去了他乡
为什么寂寥的秋风里,我又听见你哀婉的歌声

明天,我将早起去机场
你会比我醒得更早么

点评:到底是诗歌的什么感动我们呢?其实就是它所蕴含的情感。一首诗被我们记住,首先是诗人投进文字里的朴素真挚的情感抓住了我们的心。就如雷默的这首《写给一只戴胜鸟》,在他大量的诗篇中可能写得是最朴素的,没多少技巧,可是在我第一遍阅读时我就记住了那只鸟儿,它叫戴胜鸟。我不知道这是一种长什么样子的鸟儿,但是我却知道它是诗人一直像朋友一样关注的一只鸟儿。从春到夏一直到秋天,诗人都在关注它,关注它撕心裂肺的啼叫,关注它哀婉的歌声。有时候诗人会把自己想象成那只鸟儿,他会疑惑,在这座城市里,他和那只鸟儿,谁是主人,谁是过客。我想这首诗打动我们的有这样几点吧。首先是诗人的平等意识,他的情感取向是人与鸟儿的同悲同欢,平等相处。他和一只鸟儿的交流处于万物同体的情境之中,理解关切的情感真切自然。然后是诗人赋予诗歌的悠远超然之思,使诗歌玄妙迷人之境上了一个台阶。他发出玄思,谁是主人,谁是过客?谁能回答?诗歌意境抖然向深远拉开。最后就是诗歌营造的倘恍迷离,亦真亦幻的整体氛围,像梦境呓语般具有揪人魔力。这是理性分析,其实就是那只神秘地飞着,哀婉地叫着的鸟儿打动了你,诗人用自己的情感把它托了起来。
现代禅诗欣赏

无知与无穷尽

春天,我有更多的无知与无奈:
录下树林里两种曲致的声音
查遍辞典,请教多人
我依然弄不清,哪是鹧鸪的哪是野雉的
更不知声音后面的曲折
许多时候,我守在幕府山的密林里
企图发现它的秘密
然而,当我听清它的叫声
准备靠近时,却如蜡烛熄灭了

我也会为一些微小的花吸引
而有小小折磨
它们并非是无名小花
只是我们未记住或者未给它取名字
佛说,翠竹法身,黄花般若
春天,抑或世界,终是无穷尽

点评:诗人雷默所感叹的是大自然或者宇宙万物的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以及人类在其中的渺小无知。但我从他这首如此感性的诗歌中所感受到的却是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痴迷和热爱。南京幕府山依长江蜿蜒六公里,是达摩一苇渡江的地方。雷默在山下居住了三十多年,他说幕府山是他诗歌的源头。那么他对幕府山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熟悉和热爱就不足为怪。幕府山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滋养了诗人的心灵和精神,成为诗人创作不竭的源泉。春天的时候,诗人会到山林里倾听鹧鸪和野雉的叫声,寻觅它们的踪迹,分辨它们的声音,甚至探寻它们声音背后的故事,诗人还会被山野间无数无名的小花吸引,他多么想知道它们的名字。这所有一切作为只有一个怀有爱心,慈悲心,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待之心的人才能做到,其实这就是佛心吧。佛说,翠竹法身,黄花般若。诗人佛心洞明,与万物瞬间通息,也因而看到春天无穷无尽,万物无始无终,面对神奇无限的大自然,诗人虽则感叹人的无知渺小,但竟是瞬间心智洞明,与万物通息相融,自在逍遥。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4 15:17)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欣赏这种自然,贴切,不强评,又独立思考的诗评
推荐,赏读。

3
赵勇鹏︱美好的诗意定能飞扬四方——著名诗人马新朝曾经来杭举办诗歌讲座侧记

记得2014年4月13日下午,我在黄亚洲书院聆听了著名诗人马新朝的诗歌讲座。他讲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那发自内心世界的声音,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他重点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现代人为什么需要诗歌?二是现代诗歌为什么不太好懂?
       他凭借着自己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调查研究和创作经验,对现代人为什么需要诗歌作了这样的剖析。他说“现代中国人缺少自己的信仰,也没有对哲学的强烈追求。古代老子和庄子哲学似乎距离我们太远,在现代中国几乎没有像西方那样出现伟大的哲学家。在这种情景下,诗歌就成了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有点文化的人都会去读点诗歌。正如学者林语堂所说诗歌在中国扮演了半个宗教的角色。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诗意生活,也就成了中国现代人的一种信仰。尽管,随着生存环境条件的变化,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但是,诗意的存在才是最理想最美好的生活。”
       他认为诗歌是一切艺术的尖端,音乐是流动的诗,雕塑是凝固的诗,散文小说是无韵的诗。上至日月星辰,下至江河陆地;远至原始社会,近至眼前今朝;内至人的情感,外至世界万象,可以说都有诗歌的影子存在。诗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诗歌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我们怎么少得了诗歌呢?诗歌与科学技术一样,同样应当引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高度重视。没有诗歌的时代是不完整的时代。所以,无论是现代还是将来,人类都需要诗歌!
       对现代诗歌为什么不太好懂这个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有人觉得现代诗歌不好懂,是因为好多人没有深入到诗歌内部引起的。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去用心研究,很多诗歌还是容易读懂的。他举例说“新诗体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在它的构成上与古体诗有区别。山西《九州诗文》有个主编很喜欢我的诗歌,但也觉得我写的诗歌中有几首读不懂,就专门从太原跑到我这里来探讨。我强调了二个字:感觉。凭感觉写出的诗,读者也要跟着感觉去读诗,不跟着作者的感觉走,就进不了作者的创作情境中去,自然就会一头雾水了。感觉入诗,上世纪就在西方流行了。比如尼采早就把人的意志、情感、欲望等非理性的东西看作是本质的存在。还有后现代主义信奉的是没有中心,它不像传统的文体那样中心突出。我觉得有人说现代诗歌不好懂的原因是他不了解超现实的创作手法。当你也能从非理性的地方入手时,就容易把诗歌读懂了。当然,感觉并非是全面否定理性的东西,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搞创作,除了情感和意象的支撑点,还需要哲学的支撑点。诗人的内心必须比别人要强大,必须跳出小我变大我。诗人必须给他人巨大的温暖。人类生存本身就不容易,诗人不能把世界全部描写成黑暗的地狱,不能让自己成为监狱看守。诗人的内心必须安静,安静不下来就写不出好东西。
       到场的原浙江《东海》文学杂志社元老龙彼德先生听完马老师的讲座后,也道出了马老师的成功经验:一是比别人读了更多的书,二是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三是坚持不懈地锤炼诗歌语言。
       讲座主持人黄亚洲老师在最后作了总结性点评。他说:“诗意的存在是永恒的。马老师的讲座,每个小题扩展出去都可以深化出好多东西来,希望在坐的每个人有时间去好好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真是一场诗歌的盛宴,让我和广大诗友们受益非浅。今天,谨以此文,深切地怀念马新朝老师。我相信,马新朝老师虽然提前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的诗歌与生前的诗歌创作理念仍将久久地叩击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将诗歌创作推向一个新的历程。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4 17:27)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一次珍贵的记忆。

4
明月清风︱但见一颗诗心对生命本真的通透——读马新朝的诗

原诗:

一 复合的人

他想独自呆一会,清静一下
他试图剥离自己,把体内众多的人脸,众多的
嗓音,众多的车辆,光,速度,扬尘
剥离下来,但没有成功

他无法成为单一的人
他是一个复合体,混浊,迷茫,独自坐在灯光下
身体仍然是一条交通繁忙的敞开的大街

二  人啊


——人啊,你平静的体内是一个飞沙走石的多事之地

——人啊,即使日常中的一分钟,一小时,或是一天
也都是奇迹,只是微小的沙粒与风的博斗
不会留下印痕。

——只是这些满地的落英和带血的花瓣
被你自己忽略

三  安顿自己

傍晚
空气中含着不安
我能够做的,就是屏着
呼吸,安顿好自己和自己的内心
我要先把内心向西的马路
反复捋直,拐弯处
要把那些毛发捋顺,手要轻
像是给初生的婴儿穿裤子
还要给那些总想散去的小树林
灌以足够的雨水,季节风
以及人的温润的目光
平息它们尚未到来的骚动
这些做完后,再转向河边
安抚那些亮亮的河水,它们是我
前世的身体,未了的情缘
我要给它们一些理由
并再三强调,水的属性和规距
以防它们突然站立
这时,一只黑鹳飞起
在市区的上空,越飞越高
那是我在愤怒时,
释放出来的一颗黑色炸弹
我要喊它回来,说服它
重新把它摁到
那把靠窗的椅子


四   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

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
用不规则的轮廓和影子
抑制着什么

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
是一团混乱的词语,欲理还乱
黑鸟横飞

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
体内藏匿着10桌酒席,一幅字画
几个疑问

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
是这个城市的一点油污,并与对面的
一些人,互换着面孔
      都言文如其人,我想诗也大抵如此,几首诗虽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但文笔,语感,与意象的构成,还是能多少看到一颗诗心的心境,及其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以及目光所关注处。匆匆读了先生这几首诗,我看见先生对生命的参透,一腔慈悲胸怀。我想一个人参透了生命,就明白了万事万物这幻相昙花一现的盛开。不管是美是丑,你喜欢或厌恶,都是生命册页中的一面,如一个你,不管是孩童时单纯无知的可爱;还是人到中年,世故圆滑的老道;还是老来孩子似任性和愚钝,站在你理想的人格里,怕是哪一种你都不喜欢,但每一面都是你。正因为先生有这样对生命深刻清晰的认知,所以每一首之间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看表面每一首各不相同,但细读后,你就不难发现先生的语调,节奏,都始终保持安详,冷静。他像旁观者看着,写着,写着人间红尘的一幕幕画像,里面有你,有我,有她他,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看见自己,看见人生,谁比谁又有多少不同呢?

    在一个生存的大背景里,我们都无法完成真正高贵灵与肉的统一。活着,我们不得不承受局限,背负些不得已,那也许不只是软弱,那或者也不是奴性,那也许是生命存在的隐忍和顽强,因为毕竟活着,你才能创造,改变,等待洗刷昨天屈辱的机会。所以学会接受自己,也要正视第三者。
    再看《复合的人》,我们又读出这种沉重,这种透彻。我们可以把"把体内众多的人脸,众多的嗓音,众多的车辆,光,速度,扬尘"视为生活打捞一幅镜头,一个画面。事实正是先生用这些有形,无形的物像刻画一个人路上捡拾行走的背影。谁不想让生活慢下来,让日子一点点划过指尖,但是一个人在尘世扮演的角色,又不得不奔赴战场冲锋陷阵,也许给她一个戏子的身份,也许给他一个乞丐的标签,又有什么办法,我想先生写到这里,内心有对他们一个大大的理解。所以他们依然在自己流水线的缝隙里,捡拾,打捞。此诗,写出这种状态,这种生命的行驶。其实,在这首诗里那个“他”字,不是一个单纯的他,里有我们每一个人,读后不觉一阵涟漪,沉思,在我们各自的小算盘里。
     这首《人啊》,说得是生命的个体,写得是人生每一次穿行。活着就是一种奇迹,活着就是一种花开的声音。活着,每一种感受都是对生命的体验,都是一场突围,都是生命自己重出江湖一次次激战,就像生命的诞生是千万个精子惨烈淘汰赛而来。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英雄,都是自己的王。所以,没有什么偏见妄自菲薄,不管上苍赋予我们怎样的宿命,我们都不必自惭形秽,都不必为尘世那些所谓的三六九等而失落,这些说到底是社会发展文化一种偏激,先生定是看到这点,所以才有此感慨,告诉那些平凡人,不要麻木,不要小视自己,唤醒我们,醒来吧,回到生命的本我,回到生命内心,由此想到现代生活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画面,就是过于在乎宣扬张扬个性,而迷失,也许是繁荣物质带来的后遗症。
    有时候我很相信一语成谶,也许冥冥中一个人都预知自己的将来吧。当我读完这首《安顿自己》,心惊出一身汗。先生尽管头上戴着很多社会身份光环,但是诗人的性情,诗人的远见,早已看透这些美丽的一种装饰,先生内心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他的一些言词,在某些场合不能直抒,必须拐几道弯,给心有灵犀的人听。在先生用“向西的马路”,'总想散去的小树林""亮亮的河水"仿佛为自己安排身后事,草木的人,回到草木生存背景是一种幸福。而“河水”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可以轻盈化作一片云,也可以回到人间听听人事,读到这些仿佛触摸到先生对尘世的留恋,和不舍。因为尘世有他的亲人,朋友,更有他懂得生命种种个体,他多想提醒他们:看见自己,看清周遭滚滚红尘的潮起潮涌,同时也留白自己,偶尔那振臂一呼,每个人内心都需要一个出口,释放内心的小兽,那不是暴力,那是一种疗伤,寻找一种平衡术。
    在《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可以说更加细致入微地刻画一个人。一个与我们交集,或偶遇的一个同类,是酒鬼也罢,是一个艺术家也罢,是我们对他一个片面认知,因为我们都无法真正走进一个人灵魂,我们所见都只是那么一笔,二笔,反过来说,我们在别人的眼里也是这般,只要互换角色,我们才能听见心灵深处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做一个审判,像法官那样,在一个法理的天平上,我们必须学会寻根问源,我们才能看见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再去看一个人,佛之所以淡然,只因了解那人的原动力所在,即内心打开的那一只潘多拉盒子。
     人生命运的不同,或者说分水岭,归根到底都是自己打开的那只盒子引爆的连锁反应,所以路都是自己走的,就像不同性格的人患上不同心理的生理的疾病,由此走向各自落幕。
    从以上四首诗里,我们不难看出,先生对生命通透参悟。病中交谈中,先生也不忘诗心,他说我先去探探路。正因如此,所以写什么题材,都已经不重要了,只是一种呈现,描摹的改变。从这一点看,如果先生想写,那么什么都在笔下游走了,就像一个做销售的人员,走到哪里,不管遇到什么人,开口必与推销有关,而先生呢,推销的不是产品,不是自己,而是一颗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是山,即生命的本真。所以在他的诗文中,没有一种拍案而起的决绝性情,而多是一种蕴藉的内敛的向自己的审视。
    谨以此文纪念先生,我们失去一位内心修炼极好的诗人,愿先生一路走好。
    明月个见 ,若误读见谅。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6 12:19)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好文推荐。

5
冀卫军︱好诗赏读:马新朝《唱戏的乞丐》

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马新朝先生病逝的消息和他的作品,最近几天在朋友微信圈里频频被刷屏,已构成了一起典型的“诗歌事件”。

在这样一个时刻,这样一个背景下,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盘点他走后给世界留下了什么。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地品读诗人马新朝先生的诗作。

诗人马新朝的《唱戏的乞丐》,是他众多诗歌作品中少有的叙事诗,单就这个题目,已经足以让人的鼻尖感到一丝酸痛。“他从前朝回来,怀抱着上朝的笏/豫剧唱腔里,小姐,丫环们/围着他的车辇”,简洁、灵动、传神、朴实的语言,将一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画面呈现给读者,牵绊着读者进入诗人的生活第一现场。
舞台到现实,“需要一小段唱腔的时光”,中间隔着不只是一个舞台的距离,而是冰与火之间的距离。“现在,他坐在枯草上/与落日,与冰雪,与梦,与一只破碗/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小块贫困”。在熙熙攘攘、纸醉金迷的俗世里,一个人愿意俯下身子去关注一个微不足道、被人忽略不计的生命,去关注一座城市的一小块贫困,这是做人难能可贵的一种姿态、一种情怀、一种品格、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乞丐的尴尬身份和遭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的城市钙化的伤疤,是一道流血的伤口。“身子的下面是冻土,冻土的下边/三千年前是商代王朝,二千年前是汉代王朝/一千年前是宋代王朝”。

生活中的醉生梦死,常常被人鄙视和唾弃,然而,人最悲催和绝望的不是在梦里死去,而是从斑斓的梦中醒来,跌倒在冰冷如铁的现实里,无人顾遐。“梦醒来,唱腔停住,路灯点亮/碗内混浊的水已经结冰”。

诚然,生命没有贵贱之分,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多少人都逃不过“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的演员身份。每个人终究无法长久地逃避现实,只能被动地让生活去奴役和驯化。“只是没有一个朝代为他洗洗脸上的污垢/没有一个君王恩赐他一双暖脚的棉鞋”,人世间,多少生而为人的事,是一种幸运和礼遇,也是一种无解的叩问和悲哀。

病痛和死亡,常常出人意料地联手导演一出出“天嫉英才”的人间悲剧,诗人马新朝先生的离世,只不过是人间悲剧的一次普通的接力而已,永远不会完结,但愿天堂有先生孜孜渴求的公平、正义、仁爱和悲悯。


唱戏的乞丐

马新朝

紫荆山公园假山的背后
一个乞丐在唱戏

他从前朝回来,怀抱着上朝的笏
豫剧唱腔里,小姐,丫环们
围着他的车辇

现在,他坐在枯草上
与落日,与冰雪,与梦,与一只破碗
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小块贫困

身子的下面是冻土,冻土的下边
三千年前是商代王朝,二千年前是汉代王朝
一千年前是宋代王朝

三尺以下是陶罐,五尺以下是青铜
一只碗,来往穿梭,从100年到1000年
再到3000年,需要一小段唱腔的时光

梦醒来,唱腔停住,路灯点亮
碗内混浊的水已经结冰

只是没有一个朝代为他洗洗脸上的污垢
没有一个君王恩赐他一双暖脚的棉鞋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6 14:50)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好文推荐。

6
谷冰︱关于马新朝先生的诗歌评论四篇

《典籍》
  作者:马新朝
  
  山中有未被拆散、未被注释的茫茫典籍
  字迹碎成云烟,搁置或封存于
  紫云英的气息中
  蜜蜂们来来往往地搬运着,在不远处的蜂巢中
  把这些内容酿制成蜜
  
  谷冰点评:山是宝藏,作者善于在山里挖掘出一些精神财富,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典籍当然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的智慧凝结,是取之不尽的矿源资产。这这里,山既是一种实指,也是一种泛指。
  这种典籍,有未被拆散的,未被注释的,这些都是历史的遗存,当然,这些遗存,必是卓越的文化,有开发价值的文化,值得发扬光大的文化。只是缺乏有远见卓识的人来整理,编纂,阐释,推广。甚至有些都“字迹碎成云烟”了。实在有些可惜,可悲,可叹。还好,它们还没有完全泯灭,没有完全被历史的风尘湮灭。他们只是暂时“搁置或封存于/紫云英的气息中”。这里的紫云英,无疑是一种象征,紫云英是一种中药,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功效,并且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花呈紫红色。紫代表一种祥瑞,如成语的紫气东来等。既能治病,也能酿蜜。因此,蜜蜂们就忙起来了,络绎不绝地搬运,忙碌,一套一套的工序,把不成气候的云烟,酿制成了可供人们享受生活,获得幸福的甜蜜物质。
  典籍是作者智慧的发现,是从苍茫繁复的物事中,慧眼独具的深度挖掘。云烟,紫云英,蜂蜜,文化与实际生活的密揉,提炼出的另一类的典籍,不可多得,令人叹服。
  
  2016.09.05.
  
  《风》
  作者:马新朝
  
  山中的风,是《道德经》里没有规定的内容
  有着无限的含混。它抱着一棵树
  并安慰它
  风,喝足了山间的泉水,跑过去,坐在一块岩石上
  使它瞬间拥有了财富
  
  谷冰点评:作者对风的研究可谓精到,在诗歌中多次写到,风在作者的笔下,变幻莫测,时时通灵,而且,往往令读者十分惊讶。这风怎么是这样的活灵活现呢!
  在山中,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恣意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宠爱。即使有了好几千年的《道德经》也拿它没有办法。因为《道德经》很老了,为当时的诸子所共仰,曾经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政治,科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甚至也在世界各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这么一本老子所著的大作,却对这山中的风无可奈何,因为它限制不了它。
  这风,疏于表达,缺乏语言天赋,常常含混不清。但这风对一棵树情有独钟。这棵树肯定受过内伤,有些悲观情绪。而这风是个善本,有无微不至的关爱。风来到这里,就是来替树做思想工作的。抚慰它,安慰它,让它重新获得精神和力量,能够尽快走出阴影。这风真像慈母啊!
  风,当然也有自己的需要,它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喝足了山间的泉水,跑过去,坐在一块岩石上”,这里的三个字,尤其起到了刻画风形象的作用。“喝”,“跑”,“坐”,动词的作用,给了风立体的,可触可摸的形象实体。由于风,喝足了泉水,坐在岩石上又养足了精神,获得了通灵的觉悟,因此,“使它瞬间拥有了财富”。这里的财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它肯定是物质和精神上兼而有之的财富。
  这首诗里的风,不是凡俗的风,而是超然于形而下的具体的风,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拔的风。在这里,风与传统观念的道,有些许的冲突,甚至,这种风有了某些超越这种道的可能,因此,它瞬间拥有了财富,也就顺理成章。在这首诗里,风,树,泉水,石头,财富,构成一幅富春山居图的象征或隐喻的画面。它久久流连于我们的脑海,令我们过目不忘。
  
  2016.09.05.
  
  《斯人》
  作者:马新朝
  
  他从湖底来,把自己妆扮成雷声,一身的水气
  在一篇文章中洇开
  鲜竹叶在风中用儿童的姿势弯向他
  天放晴时,他身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灵魂配件
  开始活跃,蠕动着想回去
  
  谷冰点评:斯人何许人也?不得而知,你就把他看成一个神秘的人物好了,或者把他看成超然于世外的人,一个活在人们精神状态里的人,甚或是一个游荡在天地间的幽灵也是可以的。
  湖底,预示着前世,一个不知哪个朝代的人。这个人可以化妆,可以升到天空成为雷声,几近荒诞的描写,透出了神秘的色彩,魔幻的色彩。可他又是现实化了的。你看他还有“一身的水气”,就是一个活灵灵的真实人物。可是,不一会儿就又没有了。又“在一篇文章中洇开”了。这个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即是具体的人,又是虚无的人,可最终却不是你可以伸手可及的人。
  鲜竹叶对这个人表示了欢迎,是可爱的儿童。还用了一定的礼数。说明这个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值得弘扬的精神,或者魂魄。是这个民族赖于生存,发展,并延续不衰的某种象征。
  可是,这个幽灵似的人物,却是复杂的,具有着与真正的具体的人的不同秉赋。当“天放晴时,他身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灵魂配件”,像回黄转绿一样,阳气升腾使他活泛,“开始活跃,蠕动着想回去”。多么逼真的描写,多么逼真的笔法。写出了一个人的矛盾的心情,或者说写出了一种精神的难于凝集,难于回归,难于如愿。
  《斯人》五行,却令我们看到了精神魂魄的复杂状态,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雕刻在了我们面前。作者笔法传神,雕刀犀利幻化。现实与精神,阴间与阳间,穿插回还,犹如神助,笔力老到,实乃大师风采。
  
  2016.09.04.
  
  《风吹着》
  作者:马新朝
  
  一块镇石在平原上稳稳地压着被风吹乱的绿色纸页
  远处的机井房,攥紧拳头,用灰白色酝酿激情
  鸟群翻弄着阴郁的文字
  风吹着,空空的纸页上,内容被反复地删除
  空无消耗着一个人的行走
  
  谷冰点评:读透这样的现代诗需要一种智慧,它一反传统的一些固有的概念化的写法,在自然界的风里注入了新的元素,逼迫着读者必须认真地沉潜下去,去重新认识风,认识风吹。平原之大,已不用细说。那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平原上的所有的景景物物,无不在风吹里活跃着,生长着,变形着,甚至堕落着,腐朽着,死亡着。那些正处于生命旺盛期的,葳蕤着,葱笼着的生命体,就像一些纸页一样随时被风席卷而去。这时,必须需要一块有象征意义的镇石,来把它们镇住,以使这些生命按照自然的规律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这样方为合乎天道,合乎生命的意义。这块镇石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你说它是一个具体的物事也行,你说它是一种思想观念也行,一种能够让事物或让人遵守的客观规律也行。但它必须是有的,否则,就会乱了大套。
  你看,机井房:在“攥紧拳头,用灰白色酝酿激情”,拳头无疑代表一种力量,激情当然好理解,无非是一种潜藏的力量。但它却是用“灰白色”酝酿的。灰白色当然是一种非积极的因素,否则,那镇石就显得没有了来头,没有了作用。“鸟群翻弄着阴郁的文字”,成群的鸟在飞,但它们却在翻弄着“阴郁”的文字,阴郁的文字无疑也不是什么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东东,也是需要镇石压住,或者说用风来吹散的。
  风是一种代表自然界的力量,是一种主宰,在大自然中,或者在尘世,风无处不在,在形而上的纸页上,当然,也可以说在苍茫的尘世这个纸页上,所有的内容,都会被风“反复地删除“,以呈现除旧布新,以恢复自然界或人世间的本来面目。无论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甚至,你是一个英雄,一个伟大的人。即使你留下了深刻的足印,也无济于事。正如作者所说的“空无消耗着一个人的行走“。
  风是作者深思熟虑后的一个意象,也是实际。风在这里被作者运用到了极致,它的象征意义渗透在字里行间,被作者操控的得心应手。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6 15:19)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好文推荐。

7
大畜︱ 评张二棍的“穿墙术

《穿墙术》
    诗/张二棍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
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
我见过。在县医院
咚,咚,咚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
似乎墙疼了
他就不疼了
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

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
什么病。也不知道一面墙
吸纳了多少苦痛
才变得如此苍白
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
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
伸出了手

注:选自网络文集《春来发几枝——2016年春季诗选》(大畜 编) ,原载2016年第1期《黄河》。

  生活中有时会看见头痛的患者,或用手捶打着头,或让头敲着门柱、墙壁。如果我们停留于所见,就写头痛病人的一般性动作,动作是怪异了点,诗意却没完全显露出来。张二棍的《穿墙术》对头痛病患者有更深的情感投入。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诗歌开篇就以设问方式描述一个异常的画面,小孩“摁着自己的头”去磕墙,一个“摁”字,主动行为中又有着强迫因素,写出了小孩挣扎的内心。读者虽不知内情,但已感受到情境的反常。“我见过。在县医院/咚,咚,咚”,继之以回答的方式,肯定了怪异场景的真实性,“咚,咚,咚”的声音强调了“磕”的力度。
  然而,在医院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看似小孩母亲淡漠无情,其实透露出小孩母亲的无助。因为她关心的还是小孩的“疼”,甚至产生变异的心理,小孩要磕墙,也许这样他会好受点吧。“似乎墙疼了/他就不疼了”,小孩母亲以扭曲的心理作一丝自我安慰。
  诗歌到此,我们知道小孩是病人,犯有头痛病。可是“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什么病”,既表现外人的无助,又以不可知表现出神秘感。“也不知道一面墙/吸纳了多少苦痛/才变得如此苍白”,这句延续上句的神秘性,以不合理的组合解释墙苍白的原因,不仅使诗句有魔幻的色彩,而且增强了小孩苦痛的程度。“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一个有动作的细微场景,呼应了上一节母亲的“冷漠”,母亲终于不忍心,搂住了孩子。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伸出了手”,这一句是最耐人寻味的。墙是阻隔的象征,母亲怎么仿佛一堵墙呢?母亲带小孩到医院的目的是治病,但诗中的场景不是在医疗室。也许,母亲没带足够的钱,医院不给治疗;也许,县医院条件较差,无法治疗,这也是因为母亲没钱不能到更好的医院。可以说,没钱的母亲是一堵墙,隔断了小孩治疗的机会,但母亲毕竟搂住孩子,给予爱抚。“仿佛一面颤抖的墙/伸出了手”,又可理解为事实上墙并没有伸出手,墙仍起着阻碍的作用,使小孩医治无望。我们同情小孩,是否也控诉这堵拒绝穷苦病人的墙?
  诗歌可以写生活,也必须写生活,但有些描摹生活的诗作,只是反映生活的表面,读来是一地无聊的鸡毛。大畜认为,这些给人庸常之感的诗歌,不足之处在于诗人被所见所闻的事物表面束缚了,缺乏心灵的投入,没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未能诗化生活。与此相反,张二棍具有进入生活的“穿墙术”,其诗虽有些口语化,但调动想象使场景陌生化,并赋予一定的思想和灵魂,最终形成非平面化的诗意空间。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6 23:04)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墙”的实与虚被运用得如此纯青,的确不同凡响。而一个“穿”字可谓现实主义“抵抗”的令人震惊的力量,被很多人称为二棍的代表作是有原因的。好文推荐。

8
宫白云︱给11位诗人写的导读 + 左刀评我一首《鸭绿江》

越走越暗的阴影
            王文军


越积越浓的暮色,让人想到大雾
一旦被它包围
跑得再快也逃不出它的掌心
万物不是隐居就是融化
就连村庄也丢失了
幸亏还有灯,像不慎落水的人
在水中挣扎、求救

疲惫的人,已倦于远行
却没有闲下来
他们仍在跋涉,直到从遥远的天边
走回内心
才得到神明的接见
但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始终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夜色变厚了,很多人还在路上
他们想象着天堂的样子
走得飞快,却是越走越暗
最后走成一个个阴影
像星星和灯火一样
在黑暗中耗尽一生
  ——原载《诗潮》2016年9期


    宫白云导读:

  王文军的诗与人给我的印象都是属于慢品质的,需要投入足够的耐心才能品出它与众不同的味道。而诗人自己恰恰也是属于有耐性的人,他偏安一隅,耐心地生活,耐心地写诗,一方山水养育着他的人格与诗性,纯粹、真实、性情。所以,他的诗歌与人都是能够找到源头与根基的,特别的“接地气”,给人以信赖感。他的诗歌写作在我看来有两种倾向,一是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二是对生命个体的观照与思索。这首《越走越暗的阴影》显然是属于后者,我个人比较喜欢有痛感或有痛点的诗,这首诗恰好符合了我内心的欢喜。生命走到了中游,诸多的困扰与压力,如一团“大雾”让人逃不掉、走不出。疲惫感让诗人痛苦地看到生命的苍凉,对这种生存境遇,诗人设计了灯火用来救赎,慢慢又用“一个个阴影”来拆解,诗人不断地与现实、与内心进行着摩擦,从中迸溅出生命体的另一套骨骼,孤独中不乏忧郁;忧郁中不乏挣扎;挣扎中不乏困顿。尽管脚下仍有黑暗,但内心仍有“神明的接见”,仍有光亮的闪耀。当生命“最后走成一个个阴影”,生命的终级成为“星星和灯火”,黑暗又何尝不是光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语言、结构、气息的完美契合也相当地令人称道。


林冲
     西衙口

燃烧的水。
想杀人的时候大雪就落了下来。
“大风雪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天下的路”。
落雪不冷。
麦盖三床被。
多漂亮的江山,怎么也值得一副脚镣。
——《赤水源》2015年总第54期


宫白云导读:

西衙口是善做减法的诗人,有道是天才善用减法。在我眼里西衙口就是个写诗的天才。他的诗充满了强烈的意象性、隐喻性与跳跃感,几乎每一首诗都都包含了足以勾勒出一幅鲜明的或古典或写实或后现代主义或浪漫主义画作的元素,诗风遒劲,语言凝练,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修辞极富张力并时见玄妙。他具有将日常场景抽象化、玄思化的能力,仿佛是不经意间就在其中安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态度。他是少数敢于冒险冲击极限的人,令人不由自主的折服。如这首《林冲》,仅题目点出林冲,字里行间不见林冲,尽是林冲,典型的以“它山之石而攻玉”的手法,短短的几行写尽了一个英雄与天地同在的壮怀激烈与悲壮。诗是暗示的艺术,用在西衙口的身上恰如其分,他是我至今看到的少数那么几个以平常心、寻常语而抵达深不可测至境的诗人之一。


中年殇

    一树

那块童年的棉球已经发暗  
他的身上裹满了来路不明的纱布。  
最近,他开始使用偏方:  
试着用玫瑰的香软化玫瑰的刺。  
间或也学养生——  
喂鸽子,遛狗,写情诗,种向日葵  
向一株脱皮的白桦树问诊。
——《诗刊》下半月刊2016年第8期

宫白云导读:

一树的诗一向以角度刁钻、结构奇巧、意趣横生、释义多解、语言新奇而著称,神来之笔比比皆是。他精于构思和玄想,他的诗大多属于有意味的诗,往往字面意义清晰可见,而抽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意味,则潜藏很深,他的艺术虚构一般都建造在现实以及想象力的基石之上,他在“真实”与“虚幻”间倏忽来去,让人惊叹他毫无痕迹的转换能力。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在创新方面的思考和多维度圆融的努力,仿佛一棵蜿蜒上天的树,开满一树繁花,让人在享受诗意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这首《中年殇》就是如此。这首诗以高度凝炼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构思、贴切的意象,展现了人到中年的疲惫与困顿以及自我的解脱。人到中年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程度不同的会出现一种异化现象或压抑状态,曾经的生龙活虎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摆脱不掉的“殇”,如何在这种“殇”中寻求一条自我解脱之路,诗人为自己也为同道中人开出了偏方。他在自我的象征和隐喻中破解又和解,不断地寻医问药,从容地还给了中年之躯一副由自由构成的血肉诗意。让人一读就浸入他通过语言和日常经验创造出的人生处之泰然、随遇而安的境界之中,其独有的叙述方式和高度修辞化的特征让人过目难忘。


向虚伪致敬

  刘歌


有时  虚伪也需要勇气或者防弹脸皮
一部厚黑学的尺度和一滴隐藏着笑意的眼泪
总会使我肃然起敬   一抽筋就屈服尚美的内心
转身也觉得自己很道貌岸然

只是我无法将词典里的注解
从一个对立面搬到另一个对立面
就像昨天的赞美倒入人云亦云的今天
一朵花事收容蜂蜜

喉结里打转的语意最后发出的是和声
鼻音在另一个维度里欣喜——-多么精妙的易容术
这个世界可以获得更美好的改变
——原载2016《泉州文学》第1期


宫白云导读

“向虚伪致敬”,题目就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对于“虚伪”,世人最不吝啬的就是冷眼或嗤之以鼻。而刘歌的这首《向虚伪致敬》给予了“虚伪”世俗之外的理解与同情,诗中所传达的无奈、焦虑、痛苦与释然令人深深地触动。人活在世上,无论是谁都会做一些不得不为之的事情,而刘歌的“虚伪”恰恰简单地道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人与现状的关系。在纷繁复杂的现世人生中,许多人都是不完整的、自我敌对的,有时甚至是分裂的、残缺的,如何在“虚伪”的核心寻求一条通脱之路?诗人以他微妙的运笔为我们勾勒了诸多微妙的“虚伪”,这些“虚伪”潜藏着诗人的挣扎与泪水,混杂着他的痛苦与纠结,隐含着一种内敛的悲伤和对荒诞现实的一种巨大的批判。出其不意的语言结构、奇特的视角构造还给了“虚伪”之所以为人“致敬”的一面,表现了现代人的矛盾和异化感以及复杂的人性。

一间叫做幸福的小屋

王国平


应该是在江南  
应该听得见风铃和雁鸣  
应该有一个倒贴的“福”字  
在屋后吟诗  酿酒

如果你赶得上时令  
最后一朵雏菊  
还可以被一双手插上你的衣襟  

如果你有一匹快马  
那么你就能在日落前  
看见屋里的台灯  书柜  
擦得光洁的木椅  
和捧着竹叶青的身影  

这样的小屋  
建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快乐是屋顶  健康是墙壁  
门前的小路上睡着来生与今世  
而那些叮咚作响的  
是草尖上的露珠  
它们正哼着歌曲  洒扫庭院  
为另一个人洗尘
   ——原载《中国新诗》2015年第五期

宫白云导读:

  王国平是一个遵循内心的诗人,他的诗很多都与内心的风景有关。面对繁杂物欲的世界,寻一方净土,安放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心境,几乎就是奢望,而诗歌可以成全,它是单一的自我与多重性的现实和理想主义之间的纽带。是“在”和“有”的象征。所以《一间叫做幸福的小屋》才会从天外来到人间。通常情况下,读一首诗,可以瞬间入心,也就够了。而王国平的这首诗已经不仅仅是入心的问题,而是掩卷之后长久的回味。它“幸福”的感染力流溢着一种心神俱在的愉悦,而且与读者自己心中的“幸福的小屋”紧密地结合,产生强烈的共鸣。卡尔维诺曾在他的一篇访谈中说:“幻想如同果酱;你必须把它涂在一片实在的面包片上。如果不这样做,它就没有自己的形状,像果酱那样,你不能从中造出任何东西。”而《一间叫做幸福的小屋》正是王国平的“果酱”,他把它一片片涂抹在那些触手可及的幸福瞬间,也就是卡尔维诺所说的“实在的面包片上”,从而创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自然清氛,和谐无间的“幸福”味道,也让读者在他营造的这种明朗洁净具有浓厚“桃花源”意味和情趣的境界中一再沉醉……


适度的想像
          袁东英


我的诞生与死亡
与太阳的初升与降落没有不同
我只是在和时间做长期的交流
每天的笔记都是醒来的喜感

在五味杂陈的生活里
我每天会翻炒到一些苦或一些甜
唯独
尝不到死亡的滋味
我还会贪恋活着的人生吗

今天,我在思想的果盘里
加了适度的想像
却发现浓淡相宜时
生活远远超出了本身的味道
生死,置之度外
我,有了比苹果味还浓的香气 
——原载《海燕》2016年8期


宫白云导读

有些人是天生为诗歌而存在的,比如生长在鸭绿江畔的诗人袁东英,仿佛深闺里走出的大家闺秀,让人眼前一亮,充满欣赏与喜悦。她的诗歌可谓浓淡相宜,智性与感性并在,诗写的视角新颖独到,指义性丰厚,蕴涵着情感的生命力。她很善于提取生活现场为心灵所用。如这首《适度的想像》,的确是很“适度”,语言与情感的拿捏恰到好处,对生死的看透让她对人生多了份从容与自足的认领。对于诗人来说,“五味杂陈”地活着并“适度的想像”就是生命过程的意义。抛开生死的悬念,在太阳的升起与降落中关注生命内部的景观,活出生命自身的味道,使生命陶醉于一种“比苹果味还浓的香气”般的境界之中当是诗人的生命态度。如此的心境是无盔甲的轻盈与干净,它摆脱了生命沉重的一面与繁杂的束缚。袁东英的这首诗的内核就是对生命的爱,在当下虚无主义蔓延的今天,读一首充满生命能量的诗歌,竟会使我对生命的本身由衷地怀有了一份敬意。

方圆的记忆

     吴耀辉

在纸上,沙滩上,键盘上
或者在记忆的底片上
先方后圆,或先圆后方
也许并不重要
信手涂抹的画,只要有灵性
都会栩栩如生
而在物质中,生活里,行为时
方被磨砺成圆,方也支撑着圆
一里一外,一阴一阳
万物适者生存
方圆之间,记忆如此分明
    ——原载《作家》2015年6期



宫白云导读

吴耀辉的诗真切、智性,充满各种感觉和深浅不一的漩涡,他的诗大多出自于得天独厚的生活淬取,在他那里,“为什么写”比“怎么写”更为重要。那些从生活本身出发的诗写布满烟火和血肉的薰染与冲撞。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和人生经验中提取意味和准则,提取对善的爱。就如他的这首《方圆的记忆》,他的这首诗是我从吴耀辉的组诗《记亿》中抽取的一枝,他组诗中标注:写给省城一个爱读书,出生在乡下的女孩。由此,我判断这是一首诗人送给女孩的人生经验或者说是告诫的诗。所谓方圆其实就是人世的规矩与处世之道,无方,世界没有了规矩,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将不能自理。为人处世,当方则方,该圆就圆。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社会才会和谐,人生才会自在方圆。吴耀辉深喑此道,他把自己关于人剩关于“方圆”的所有记忆都翻捡出来,为女孩的处世之道指明方向,同时也是对自己与世人的一次再度提醒。他告诉了女孩对待艺术的方圆与对待现实生活的方圆所应持有的态度。整体来看不仅凸现出诗人的一种胸襟和气度,更出色地探索了“方圆”在各自维度下所应有的妆容。


杜甘固
      宁明

像身上的一块胎记
小村的名字
五十三年不曾离开过我

岁月之手再巧
也不能从我的童年记忆中
不疼不痒地
将小村灰突突的形象抹掉

比一粒芝麻还小的村庄
在全国地图上,总是落不下
自己堂堂正正的户口

想一想年迈的爹娘
我就想对着小村的方向磕个头
只有向小村下跪时
才能看清,它脸上的皱纹
比曾经受到过的伤害还深
——原载《诗选刊》2016年2期


宫白云导读


宁明善写具有人性温度的诗歌,他不是一个只关注形而上与上层建筑的诗人,尽管他站在那个层面,但他向下的姿态很低,低到你可以从他向下的眼神中打捞出他积攒下来的痛彻与最个人的内部的一些东西,低到你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他结结实实、充满人性气息的一颗关爱之心。他对底层的关注与对现实的忧患使他的诗总是闪现着当下与人性的力量。这是非常奇特的,他有能力把一个寻常的生活场景或细节轻而易举地与重要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对他而言,个体的就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时代的。就像这首《杜甘固》,杜甘固做为诗人的出生地,实际上承载着诗人对源头的体认,他是诗人“乡愁”的精神修辞,是诗人心灵扎根的地方,隐含着诗人强烈的对故乡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可以说杜甘固已经内化到了诗人的血肉之中,仿佛唯有通过对它的反复体认,才能真实有效地的承担。此诗没有任何的夸张和粉饰,诗人就以个体的“杜甘固”写出了所有人的“杜甘固”,我们进入诗人的“杜甘固”仿佛进入了自己的“杜甘固”,和它对话,感觉它在自己生命中的跳动与存在,这是这首诗最有意义的地方和成功所在。它写出了诗人自己与别人的“乡愁”相重叠的部分,如此平常,但又如此令人深陷。

树干上看到父亲的脸
             张雪江

路边的法国梧桐
有了某些变化

像是刚生了一场病
树皮剥落露出内里

树干的坑坑洼洼
和我父亲的麻子脸
何其相似

童年时,一场天花
他智慧的大脑在脸上
留下回纹

“人终将死去,生命却无处不在”
此刻,我
从树干上辨认出它
——原载《诗潮》2015年9期


宫白云导读

张雪江的诗有很高的辨识度和极强的精神警觉性,他的诗是拒绝那些大而无当和空洞观念的,他对现有的语言法则保持着应有的距离,他的诗歌始终保持了一种与生活与心灵的亲密关系。阅读他的诗,你会发现诸多的情绪与生活是多么的熟悉,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的表达显得那么的苍白而无力,常常掩卷自问,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这样来表达?这就是一个优秀诗人与平庸诗人的区分。就像他的这首《树干上看到父亲的脸》,写父亲的诗比比皆是,但像张雪江这么写,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还是第一次遇见。从语言结构上来看,树干与父亲的脸并没有明确的语法关系,但是,通过诗人的对比,一个富有质感的父亲的形象便跃然在了眼前。“坑坑洼洼”的树干与父亲的“麻子脸”之间构成一种同构关系,视觉形象的叠加,暗示了“生命无处不在”的禅意。这种意味放在树干的背景,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诗人以他的独到告诉我们该怎样处理我们内心涌动的情感或情绪,以及该怎样去转换和升华它们。


秋天的镰刀
       李皓

是不是秋风把它吹醒
是不是它
闻到了稻谷成熟的香味
那风实在撩人,那香味实在诱人
连钢铁
也把持不住

刀刃上的锈
是眼眵,是过往的泪水和汗水
沉积的毒
是霉斑,是不愿翻动的往事和情愫
被尘封多时
鼓出的脓血

唯有一块石头
可以让那颗坚硬的心
复活
硬碰硬
才是一种真正的打磨
沙沙的摩擦声中,蹦出
看不见的火星

一定要有水
镰刀在水的抚摸中
亢奋起来
水在镰刀睁开的眼眸里
打着转儿,楚楚动人
这时,石头
矮了下去

与石头一起矮下去的
还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
还有金黄的田野
那是分娩的母亲
不再隆起的肚皮啊
磨石上残留的水
像极了脐血

站起来的镰刀
不眨眼
那欢畅的割裂的声音
总是那么荡气回肠
是啊,一年就这么一次
我越想把持它
却怎么也把持不住

至于那些老气横秋的枯树
和口无遮拦的乌鸦
它们的存在使我的悲欢
更加有血有肉。太多时
镰刀只是秋天必然的过客
而我,更愿意
与一棵稻草相依为命
——原载2016年第一期《钟山》

宫白云导读

李皓的诗总有能力去主动承担现实和人生所给予他的每一个感悟或感动,他能瞬间抓住它们,给予细节和其中的责任。举手投足间就恢复了读者对诗歌的信任。他的秘诀在我看来就是与每一个细节或每一个真实的瞬间建立起共有或共在的人性关系,然后从中生长出自然的属性。他的诗呈现的都是与“我”相关的事物或事情,实际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承担——用在烟火里打了滚的语言,用在大海里粘了盐斑的思维,用蜜蜂的尖刺刺破皮肤的痛切感受。就像《秋天的镰刀》,收割着他该收割的东西。无论是喜悦或者痛苦,无论是柔软或者坚硬,都足以证明他曾经很实在地承担了收获的使命,正是它们,让他品尝了泪水与打磨,重获了真实朴素的挚爱,虽然难免碰上“枯树/和口无遮拦的乌鸦”,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诗人的“悲欢/更加有血有肉”。当春去秋来,秋天站在那里等着收割,总会蓦然发现昨天的镰刀已非今日之镰刀,就像昨日之水而非今日之水,对于诗人来说能够抓住的稻草永远长在心灵的内部与他“相依为命”。如何有效地在生活之内和在人性之内以朴素的词语和质朴的情感承担起精神生活,唤起真正阅读者的心灵共鸣,李皓的诗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老宅是一枚蛋壳
          王芳宇

老宅是一枚蛋壳,我是
翅膀硬了的鸟,飞走又飞回
老宅旁的树,在风的叫卖里变老
父亲转悠在树下老宅,飞不动
是落叶。祖父母和母亲埋在了老宅
五百米外土里,老宅在他们身后

这一夜,父亲肯定是做了梦
梦语,将我唤醒,我听不懂
他话语。他先喊一声后喊两声
我的心如地震,颤了三次
不安静的夜啊,再有一个月
就迎来大雪,老宅会又添白发
——原载《作家》2015年10期

宫白云导读

 王芳宇的诗歌取材的视角往往很小、很具体,但是所隐含的主题与背景却相当的深厚与开阔,这种以小写大的诗歌实际上很难写,王芳宇却显得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就如这首《老宅是一枚蛋壳 》,“老宅”是个有根的词,它是生命的扎根地,故土与亲情的缩影,诗人灵性地挑了一个精准的意象“蛋壳”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当它与“蛋壳 ”建立起互文,一种隐喻不言自明,“蛋壳”是主宰全诗的意象,顺着这个“意象”诗人破壳而出,当他成为“翅膀硬了的鸟,飞走又飞回”时,“祖父母和母亲”已经成为老宅旁的坟土,剩下老父亲在思念亲人的梦中一再地呼唤,诗人没有直接去写他的丧亲之痛,而是通过父亲的“梦语”震颤他的心肺,不觉中更有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而结尾“大雪”与“白发”的关联,以视觉的形象生动独特地暗示了一种生命走向苍茫的哀伤。此诗的表达诚实自然,让读者特别容易进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共鸣,简单、质朴中含有一种深切的力量。 


鸭绿江
    宫白云

我已走到中游
江水,还是那么缓慢
在傍晚露出她的脊梁

暮年的太阳落在上面
他古铜色的胸膛,纯朴忠厚
空气中,残留的三五个春夜
像那只江鸟,从无声的水上腾起

一个怀旧者看着它消失在茫茫天际
而月亮,像是在下雪时,被扔在江里

碧水,一圈一圈地清洗
她内心的苍凉
岸边的灯火,也流进到了水里
在鸭绿江一片温和的微光中
香槟楼的钟声
尽可能深地隐入江中
   —— 原载2016-06-28 广东广播电视台 好听周末


左刀导读

宫白云是诗界难得的才女,既写诗,也评诗,并都能做到精致。这首《鸭绿江》,以轻巧细腻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与诗意极恰当地组合在一起。诗中的“走到中游”,是现实的地理位置,也是作者自身人到中年的指代。通过诗歌,可以想象到斜阳在鸭绿江的水面中,以古铜色的光芒,通知着这个人世,时间在消失。而谁愿意就此被通知,以承认自身的失去呢?诗中的“春夜”,是个青春的代词,有些时间是美好的,哪怕是在黑夜之中,但所剩不多了,三五个而已,它们已像那江鸟无声地腾起,失去。在诗中,“月亮,像是在下雪时,被扔在江里”,这是全诗的灵魂。而又是谁把月亮“扔”进江里呢?又为什么是在下雪的时候呢?一个“扔”字,一个“雪”字,写足了诗人的心境与表现。这是否定时间逝去的企图,也是春夜将逝的无奈,却又在内心里执着地希望着。
无论人生与时间如何纠葛,鸭绿江还是一江的碧水。“碧水”这个词,在这里隐喻了全诗所要表达的心态——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这个世界。而逝者如斯,江水,终将带走所有,包括人间的灯火,以及钟声——这个时间的使者本身。而假若,人生的心态有着足够的宁静,江水,就会以缓慢姿态,让人自身的脊梁,也就是精神,得以存在。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7 22:30)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佳评推荐。

9
委鬼走召︱ 李文武《我的蒋小美》的微叙事析评

什么是“微小说诗”,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有人侧重小说化的一面,有人侧重诗的一面。这涉及到两个概念:诗小说和小说诗。也就是说,重心,究竟是落在小说上,还是落在诗上。而我们之所以将这一诗写方向命名为“微小说诗”,这在于我们更倾向于将小说化诗写的重心落实到诗上。至于“微”字,强化的是简洁、利落、言简义丰、回味悠长的诗体特质。但微小说诗之“微”,并不构成篇幅的瓶颈;可以是单篇几十、几百字,也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达到万字以上。所以说,整个“微小说诗”的命名,聚焦的是小说化诗写的诗性。
    本期(《中国微小说诗》年选第2期)我们曾评述过皮旦的《大皮庄》、在野的《三小姐》、刀把五的《破处》。我们可以将这些诗与《蒋小美》进行比较。四组诗,单体的篇幅都很“微”,但通过并联或串联实现了篇幅的展开。《破处》最具常规小说特色。它立足现实,或有虚构,但无虚拟;具有通常小说的人物、情节,按常规小说的逻辑展开,生活的原生态质感很强。《大皮庄》以虚拟的“大皮庄”为框架,通过虚构展开其中的人、事,构成诗性的象征和荒诞意味;《三小姐》有明显的虚构性,但写的颇有主观想象,兼具现实性和虚拟性。那么,对比这几组诗,我们再来看《蒋小美》。蒋小美是谁?从诗中的叙述,蒋小美,与“丈夫”生活在一起:

     “老公,买菜”
    “老公,做饭”
    “老公,洗碗”
    “老公,洗衣”
    “老公,……”
    蒋小美喜欢歪在沙发上
    大声地使唤她的丈夫
    ……

    (《圣旨》)

    这样看来,蒋小美的角色,似乎是“我”的妻子;但在《这就是现实》中,“蒋小美说/她把分手的事/告诉了父亲”,又似乎是“父亲”的女朋友;诗中又说:“今天,又有人/打听杜美丽/跟打听蒋小美一样/关于这点,无可奉告”;在《关于蒋小美》中,蒋小美,还是可以与“张玉明的张映红/杨黎的王菊花/老德的王小美/还叫悟空的的乔小慧”—— 这些诗中的人物“不期而遇”的;而且最后,蒋小美究竟在哪里,其实是不得可知的:

    “烂醉的我
    冲着空旷的小区
    终于大声地喊了
    “蒋小美,你在哪儿?
    你在哪儿?……”

    (《呼喊》)

    这样看来,蒋小美,不但是虚构的,更是虚拟的;因为虚构者,通常是对现实的“仿真”,至少看起来是真的一样,以此构成小说的情节发展;虚拟,则比虚构更“虚”,有时所谓的“人物”,主要是诗人抒发情感或展开诗写的契机:

    我哭泣
    并不是因为父亲
    而是想起了
    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
    想起多年后的自己

    (《这就是现实》)

    这里,就是通过蒋小美对“父亲”说分手,触动了“我”的一番人生悲感。
所以说,读完这组作品,蒋小美,是似是而非的:一方面,她是贤妻良母;一方面,她又是“一丝不挂/烈焰红唇”(《梦里梦外》),像情人一样,充满性感的诱惑;她有时是令人同情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拆迁》),有时又是灵性、诗性的化身:“新的一年了/蒋小美说: /要用植物的眼睛看世界”(《植物的眼睛》)……而对比《破处》,我们清晰地看到,里面的可可、小杀、“我”,人物的性格、言行,都十分具体可感,与现实几乎是对等的。
    那么,蒋小美的塑造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这就涉及到前文提到的理论问题:你是作诗来看呢,还是当小说来看?很明显,作为小说来看,并无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形象,现实感和典型性不够,且有身份的不一致处。但是,作为诗来看,我们看到,更感到,蒋小美,的确是一个诗意的存在:“她们都是命运的疤痕/长在某些人心底”(《关于蒋小美》)。
   也就是说,《蒋小美》的写法,是以小说化的契机和方式,实现诗性的叙事或抒情;其文本的重心在诗——而不是小说。
    《蒋小美》诗性叙事的要点,一在诗性的语言,二在诗性的情感、情绪。
    首先说诗性语言。当代诗从“诗到语言为止”到“废话诗”,语言本体的强调达到了极致。即使是非语言诗派,对诗性语言的语感,也达到了比较一致的共识:即语言是抵达诗性的基本质素。我们常说谁、谁的语言不行,就是说这个基本质素不达标,或不够好。而这里说的“语言”,并不是常规意义的语音、语义,而是指作者表述中的语气、节奏,一种内在的、有个人生命气息的音乐性的存在;它对应的是作者本身的生命律动和情绪律动。所谓,心躁的人写急躁的诗,心静的人写安静的诗。《蒋小美》的语言是安静的、轻柔的、飘逸的;所以,读了蒋小美,即便你觉得空空如也,不知道作者表达了啥,也不要紧;读的过程,诗的感觉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诗的妙处,就在此;《蒋小美》的妙处,首先也在于此。
    然而,《蒋小美》是小说化的、叙事性的诗写,它并非完全是废掉——抽掉“主题”和情感的“废话诗”;也就是说,并非废话派宣称的“就是要言之无物”;它还可以从叙事、抒情等“言之有物”的角度予以诗性解读。这个“言之有物”,主要体现在诗人对人物的情感倾注:

    每当我外出
    都会预定一片夜色
    在蒋小美入睡后
    为她轻轻地盖上
    并在夜色四角
    画上蓝天,白云
    低吟浅唱的小鸟
    再画一只忠诚的小狗
    随时为她盖上,调皮
    裸露的足踝

    (《夜色》)

    从“我”的角度,对蒋小美的关爱,写得何其温情缱绻;从蒋小美的一面,她也是一个深情体贴的女人,原本“走了一趟菜市场/几经讨价还价/买回来一斤鲫鱼/准备熬汤/滋补虚弱的身子”:

    可当我风风火火的从外面回来
    她却赶忙盛好鲜美的鱼汤
    眼睛眨巴眨巴地
    看我一口一口的吃完

    (《韦小宝说,乌生鱼汤》)

    无论是“我”对蒋小美的关爱、依恋,还是蒋小美对“我”的呵护、娇嗔等,都有着动人的人间烟火气。
    总之,蒋小美,是一个综合体,它是令诗人关爱、依恋、同情等各类女性的集合体,弥补了任何一个个体女人在诗人心中的不足;她成了诗人诗性抒发和叙写的一个“多功能载体”。
     这样看来,不但李文武有一个“蒋小美”,我们每个的人心中,其实,都有着这样一个“蒋小美”。因为,每个人的情感或感触,都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全部的满足或寄托,付之于诗歌或其它艺术,或许才是更适宜的归宿。而诗人李文武,正是通过一个虚拟的“蒋小美”,表达了其丰富微妙的感情体验,且写得温情、飘逸,沁人心脾;以至于,读了他的“蒋小美”,我们心里藏着的那个“蒋小美”,也似乎自觉不自觉地,活了起来,呼之欲出。


附:《我的蒋小美》(节选)

作者:李文武,曾用笔名星灭。1975年生,四川遂宁人,现居重庆。入选多个诗歌选本,有诗集《诗人与他的妻子》。《广场诗刊》发起人之一。





蒋小美,躺在床上
洁白的小腿,在我的眼前
晃来晃去,晃去晃来
可我总是不知不觉中
盯在她足踝上的那颗黑痣上


一根筋

人人都知道蒋小美
一根筋
但不一定都知道
蒋小美这个人
她一根筋地来到这个世界
一根筋地长大成人
一根筋地踏入城市
然后一根筋地
把我也变成了一根筋
从此,我们的世界就成了两根筋


乳房

蒋小美不喜欢自己的乳房
总感觉海拔太低
撑不起面子
可也从没听到她赞美
那些海拔高的女人
虽然她的目光
有时也会在高耸的海拔上
多停留几秒
或者悄悄地拐个弯儿


夜色

每当我外出
都会预定一片夜色
在蒋小美入睡后
为她轻轻地盖上
并在夜色四角
画上蓝天,白云
低吟浅唱的小鸟
再画一只忠诚的小狗
随时为她盖上,调皮
裸露的足踝


偶遇

有一天
张玉明的张映红
杨黎的王菊花
老德的王小美
还叫悟空的的乔小慧
我的蒋小美
不期而遇
本以为
三个女人一台戏
何况五个女人
可她们只是礼貌地点点头


梦话

先于我上床的蒋小美
又说梦话了
每次,我都会倾耳细听
可总是听不明白
直到有一次
我把耳朵贴在她的嘴边
她突然吃惊的大叫
你干什么
我才听明白


背影

有很多话要对蒋小美说
可望着她决绝的背影
却无话可说
感觉喉头一阵痉挛
并不是想吐
而就是痉挛
对于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
我感到茫然
随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就越来越茫然
像一个黑点
钉在空旷的城市广场


圣诞夜

昨天,蒋小美
没有到街头狂欢
她一个人呆在家里
给孩子说话
具体说什么
无人清楚
她对着空空的肚子
一刻不停的说
时而还拍拍肚皮
像极了待产的母亲
拽着自己 空空的命
等待钟声敲响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蒋小美不想说什么
她知道,说也白搭
命运一直与之较劲
她能把一个一个乱糟糟的线团
理得清清楚楚
却从没有把自己的生活
打理得明明白白
这,也许就是命
说这话的时候,她一脸坦然
堪比刘胡兰


哭泣

圣婴降生的一刻
蒋小美在哭泣
嘤嘤的哭泣声
在楼宇的间隙蔓延
直到哭泣声
又回到她的心里
她好像才想起什么
放下手中的线团
拿起电话
却不知打向哪里
但她还是喂了一声


悲哀

蒋小美的悲哀
像极了瘟疫
在皇宫里蔓延
让朕也悲哀至极
所有的弄臣都在为这事烦恼
骑马,打球,魔术
都不能消除她的悲哀
看来,朕得效仿一下
烽火戏诸侯
看能不能博美人一笑
可朕也只是自己给自己封的雅号
根本没有诸侯可戏
几尺见方的陋室
仅有几只阿猫阿狗


关于蒋小美

今天,又有人
打听杜美丽
跟打听蒋小美一样
关于这点,无可奉告
记得蒋小美也打听过
为了打听杜美丽
甚至采取了暴力
今天统一回答
谁也是,谁也不是
如果一定要追根到底
那我告诉你
她们都是命运的疤痕
长在某些人心底


植物的眼睛

新的一年了
蒋小美说:
要用植物的眼睛看世界
我不知道
那是个什么世界
但我明白,肯定不一样
每当闭上眼睛
蒋小美都在眼前晃动
直到我的双眼发酸
或许,我该试试
用植物的眼睛看看


这就是现实

昨晚梦里
蒋小美说
她把分手的事
告诉了父亲
我就哭了
只不过没有泪水
我哭泣
并不是因为父亲
而是想起了
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
想起多年后的自己
我必须提前哭泣
趁着年轻力壮
哭它个昏天黑地,有情有义


老虎

曾有朋友戏称
蒋小美是老虎
我还不信
现在看来,他真是一个预言家
这么多年
虽然没看到她的牙齿
却一点一点被她吞噬
最后连骨头
都没剩下
可怕的是
没有一根骨头
发出呻吟


呼喊

烂醉的我
冲着空旷的小区
终于大声地喊了
“蒋小美,你在哪儿?
你在哪儿?……”
虽然,隔着一栋一栋
没有尽头的高楼
但我还是喊出来了
喊出来了
就好了
听不听得到
那是另一回事
重要的是
我喊了
大声的喊了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8 08:28)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关于未来,尝试多点不无不可。

10
楚青子︱ 元现实主义诗学之:风格论

自然界中找不出完全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模一样的人、一模一样的竹子、一模一样的草鱼,甚至每个人的指纹也各不相同。世界的丰富、美丽和繁复,正在它的多样性中。

元现实主义诗学倡导,在诗歌写作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面孔、独特的声音、和独特的风格。更准确一点地说,应该是一切文学创作,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川湘人好辣,江浙人喜甜。川湘人好辣,也各不相同。川人喜麻辣,湘人好尖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秉性。写作应该循依自己的秉性,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抒情如海子,冷峻如北岛,哲思如臧棣,纯真如顾城,粗犷如于坚,怪诞如周瑟瑟,戏谑如汤养宗……他们的风格各不一样。北岛写不出海子的诗,海子也写不出北岛的诗;杜甫写不出李白的诗,李白也写不出杜甫的诗;帕斯写不出希尼的诗,希尼也写不出帕斯的诗。

刘勰曾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类。实际上,每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而可以说是风格的类型是无限的。

风格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密码、情感密码、性格密码、喜恶密码、知识密码、文化密码、价值观密码、甚至性欲密码,如此等等。

个人的写作风格,可以体现在写作内容上,也可以体现在词语、句式、写作技巧等上面。一个人的作品会出现他独特的词汇、句式、内容等,这些可以成为破解他/她的内心秘密的密码。

初学者的风格一般还未成型,游移不定,只有经过长期的写作磨炼,才能形成他/她独特的风格。

风格一旦形成,有时候往往也成为写作的一种障碍一种束缚。必要的时候,需要打破自己既定的写作风格。

不跟风,不盲目,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独立写作,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写作者。

一花独放难为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8 22:29)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风格也是诗写的气质,属于灵魂里散发出的东西,永远没有重复。

11
老家梦泉︱ 别小瞧了“叙述”的力量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河南诗人郝子奇的一首小诗《洗衣服的女孩》。通篇都是“叙述”,但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穿插想象,虚实相间,时空跨越,动静结合,充满张力的叙述。小诗如下:

    《洗衣服的女孩》

河水边 几个从城里回来的女孩
在洗衣服

似乎 城市里留在衣服上的尘埃太多
她们 一遍又一遍地把衣服扔进河里
捞上来 用力地捶搓

有一些污点已经洗不掉了
这让女孩们的笑有了停顿
看着流水 学会了发呆

小河流走的太多 包括女孩们发呆的样子

   第一段是叙述,但场景的河和城市之间有时空的跨越,暗含张力。
   第二段第一句是想象,后面是叙述,这里的尘埃和捶搓既是实指,也是虚指。女孩们沾染的尘埃,不用说,大家都明白。
   第三段既有虚实相指(污点),也有动静结合,动静包括物态的动静和表情的动静。叙述间充满张力。
   最后一段一笔荡开,留下大片的想象空间……

   通篇自然,出新,画面感极强,充分显现出“叙述”的魅力和力量。可以说是反映这方面题材的杰作。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9-9 19:10)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金喜推荐理由】短小精悍,推荐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30 14: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