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皋闲人 于 2016-11-19 19:17 编辑
冷隽的喻象:也读《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
安皋闲人
草,在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直有着别有赋意的传统。诸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年年与恨长”、“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虽赋比兴各有其擅,但无不在“草”的本义上有所引申敷衍曲意寄托。进入现代书写,草,尤其野草,更多更广更有共性的隐喻取值大概就是代指老百姓了,所谓芸芸草民是也。这里,草的卑微、凡俗、繁多、倔强,正和老百姓的众生相有了对应和扣合。
正如此,众多的文学作品几乎是顺其自然地以草喻民,在草色驳杂、草风摇曳、草死草生间,吟咏世事,兴叹尘寰。当草与民取齐之际,文本呈现出何种内涵,往往取决于作者为文构设之初的站位立场和表意方式,或跻身草丛而与草民共呼吸相摇荡,或俯瞰百草而睥睨不屑,或纯做第三方冷观而纯客观取像。
以此来观之,《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的中的草,当然也在这个当代“草”喻之列。只不过,此“草”是被山东石棉刻意纳入取景框的“这些草”,是草中之草、特殊的“集合”。换句话说,“此草”既有与传统及普遍喻指相重叠的意义区间,更有被诗人有所选择有所限定有所赋予的某种特殊意蕴层面。这些草被种植在特定的“草地”上,阳光仿佛无私照耀,时光仿佛纵容生长,灌溉仿佛按时滋润;偶有小烦扰小灾难,高于草的虫子会以赞歌和哀伤抚平草们的欲壑恨海;“热闹”的景象持续着,直到秋为大限,直到割草机轰轰的欢叫吞噬一个世界。显然,山东石棉笔下的“这些草”,是人类社会中某种机体现象的隐喻,它们因被种植而失去了自为的主动性,因保命而携带了“互相推挤”同时一起“向阳光献媚”的“与生俱来的手段”,因世故而饮水同姿讨好同调,因耽于俗世的苟且而恭领虫子的赞歌与哀伤。它们已经认可草之此在苦命,也忘怀草之必然收割;在“一层,又一层”铺过来的阳光中,乐天、熏然、入梦。割草机在这里是“这些草”不可抗拒的和不可改变的必然遭遇,是结束和结局的唯一走向,是大于虫子巫汉的神威,是颠覆世界的戛然而止和下一轮秋天的轰然再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山东石棉无疑是撰修喻象的高手。他不置臧否,不言是非,只将一片其实也是到处共有的“草地”之草的共生像,取形、描神、画骨、摄魂。其手法之巧妙、立意之深邃,正足在读者之震撼与认可中印证了。
在当代文学的主流话语系统中,人民是个宏大而轩昂的集合词,也是一个可以随时能够赋格颂扬的协奏曲。一旦谁祭出这个词,谁仿佛就有了时代的正气、民气、盛气,谁仿佛就有了代民立言的资格、底气和胆略。结果,人民成了一个无所不包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包住的虚词。草和野草,这广被采用的喻词也多少有了这种泛指过度而失之宽舒的暗淡感。山东石棉艺高人胆大,拿草取相,推陈出新,在不动声色中,直接揭橥陷入生存苟且、畏惧强力成性、仅仅走过一生、从未开花绽放的悲剧性生命形态。草,固然有野花烧不尽的繁多、有春风吹又生的顽强,但强力一旦不可挑战、生态一旦积久成势,某些草也就真的成了“活着是为了被割倒”的惯性之物。诗人以“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冠之为题,醒目惕心,言外之意,明者自明,不服赘言。
附录:
《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
山东石棉
绿地上,草长得很高
都绿,都不开花
互相推挤,向阳光献媚
它们有与生俱来的手段
它们喝水的姿势是雷同的
它们讨好虫子的语言
千篇一律
有虫子为其中一株
唱赞歌,有虫子
为不幸死去的几株哀伤
阳光铺过来
一层,又一层
热闹的景象会持续下去
一直到秋天
割草机轰轰地开过来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6年7月16日)
来自群组: 北京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