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如花 于 2016-11-30 14:59 编辑
也读读《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
首先想想作者为何写草?
工作之余,坐在草地休息,满眼绿油油的草引起联想。水肥充足,草必然生长的茂盛,草的作用是装饰环境,为了更美观,定会有绿环工人定期休整,使它们一般高。水肥充足,草们是幸运的。有阳光有虫子,说明是有机环境,草生长的环境不错。自然界的草无需向任何物质献媚,水肥充足便生长的茂盛,水肥不足时,便面黄肌瘦,枯草野草,怎样都是一生。
假如只写自然界的草,未免太简单,只是些联想就行。这就使人想到作者写草的深意:喻人。我认为草喻人是没意义的。人不是草,人活着也不是为了被谁割倒。当把社会底层比喻为草时,那作者把自己比喻为什么? 排除在社会底层之外,还是高于一般人的智者。从这层面看,也像前几天哑柳先生写的《屠刀之下》,把下层民众比喻为鸡们,那作者把自己定位为什么?是智者,圣人,高智商还是当权者还是和草和鸡们一样的下层。
假如自己也是下层,你何以用可怜的眼神看待下层民众被无辜死去?何以表现出自己的可怜,何以表现出自己被幸免的沾沾自喜。何以笑他们为生存的献媚,为生存的拥挤,还有讨好虫子,还有喝水的姿势。
同样是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样是下层,我们不去笑我们的拥挤,我们活的姿态和活着的无奈。
那么这首诗歌的主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 为下层民众的觉悟不高,得过且过而同情哀伤吗? 那么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鲁迅先生写了野草杂文集,肯定了野草的力量,歌颂了野草的坚强,生生不息。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
《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
作者:山东石棉
绿地上,草长得很高
都绿,都不开花
互相推挤,向阳光献媚
它们有与生俱来的手段
它们喝水的姿态是雷同的
它们讨好虫子的语言
千篇一律
有虫子为其中一株
唱赞歌,有虫子
为不幸死去的几株哀伤
阳光铺过来
一层,又一层
热闹的景象会持续下去
一直到秋天
割草机轰轰地开过来
《屠刀之下》
——哑柳
今天
在菜市场
看到
一只将死的鸡
不停的哀鸣
甚至
它的嘴
它的爪
它的眼神
它是尖叫
都是那么凄凉
突然
我有一种
从屠夫手里
接过屠刀的冲动
最后
鸡死了
它的尸体
开始僵硬
甚至
白的森人
再看看店里边
还有好多待杀的鸡
我对店老板说
嗨
这些鸡
不知道现在
都有啥想法
你猜猜
店老板哈哈大笑说
他娘的鸡
还能有想法吗
老子第一次听说哦
/
2016.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