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谷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乃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已经结束,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这时期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关键,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种出苗,雨水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故称“谷雨”。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的“雨”去声,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就是说,谷雨节气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开始提醒人们播种,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这也是谷雨的由来,本文“走谷雨”,立足于谷雨节气,说说农村的一些常见的人情风俗与物产。“走谷雨”意为春来到野外踏青,暮春时节“绝胜烟柳满皇都”最好去茶山。这里不仅有清新的空气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更有那采茶姑娘那娴熟的采茶功夫和美妙的歌喉。走在茶园,有莫名的舒畅与惬意,那茶翁精湛的制茶技艺也让你赏心悦目。谷雨时节茶农采制的春茶已是二春茶,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或一芽两嫩叶之分。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茶农在谷雨采摘来的茶都是留起来自己喝,或作来招待客人,他们在泡茶给你喝的时候会颇为炫耀地说:“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贵客你的到来才会拿出来给你喝哦。
饮茶也是谷雨“补”的养生之说,古书记载,谷雨养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谷雨祛温热,防春火”暮春时节气候复杂,多大风,此时人体最容易失水份,抵抗力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这个道理。
从茶山下来可以走村串亲,效古代有“走谷雨”风俗。“谷前香椿嫩如丝”来到村郊可以伸手摘几枝香椿带回家,用开水烫一下,切碎与豆腐拌在一起加点盐便是最上乘的凉拌菜,其香味与口感独树一帜。
和农人拉拉话长:“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农谚是中国农耕最大物色,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通俗易懂,既点明了节气,又紧扣节气说明耕种作物的名称。“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说明雨水在季节分布上的重要性。
|